人心都是肉长的,原一平这样努力,村长能不被感动吗?
耐心“磨”到目的地
毕加索之子小科劳德的母亲弗朗索瓦兹·吉洛特十分爱好绘画,一入画室便不容有人打扰。
一次,儿子想让妈妈带他去玩,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绘画中,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仍旧埋头作画。停了一会,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儿。”门还是没开。
又过了一会儿,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吉洛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画得好。”
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丈夫——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的心里,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最终还是把门打开了。
小科劳德正是用软磨的办法才敲开了正埋头作画的母亲的门。
如果你所追求的异性是一位事业型的人,那么你可以用“磨”让她不耐烦,最后不得不“举起白旗”向你投降。当然,如果对方从心里对你感到厌恶,你就是“磨”死也没有用。
有位香港女作家,在浓浓的浪漫情调中与大陆某男士结成情缘,她说那位男士是追她的男朋友中条件最差的。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至几年前,那是女作家第一次到上海,是为洽谈自己的小说授权给上海某家出版社出版而前往的。
一次晚宴上,女作家和某男士相遇,男士深为女作家的人生体验所感动,晚宴后就告诉她一句惊人之语:“我可以追求你吗?”她当时只当成是一句玩笑话。不料男士真的开始展开猛烈追击,他带了好多朋友,每天从早上开始,一起在她下榻的大酒店“站岗”。对于男士此举,女作家感觉如遇恐怖分子,不敢踏出饭店一步。而紧盯不放的男士便不断打电话“骚扰”女作家,并告知她“如果再不露面,便要通知你的所有朋友,告诉他们我要追你。”被逼得无路可跑的女作家,急中生智说:“你请我喝咖啡,我们好好聊聊。”
她知道大陆人收入低,索性一口气喝了五六杯咖啡,准备使追求者“破产”。结果他也跟着叫了五六杯咖啡,结账时不但没有囊中羞涩,反而给了服务员一笔数目不小的小费。女作家让对方知难而退的计谋没有得逞。
最激烈的是,她在上海的最后一夜,鼓足勇气的那位男士,竟在大庭广众之下猛烈亲吻女作家。霎时花容失色的女作家久久不能言语,随后激动得几乎落泪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当她离开上海后,那位男士更是一路穷追猛打,她到西安,他也追踪到西安;抵达台北,他的电话不知打了多少个。
至此,女作家说:“只要我存在地球上一天,似乎都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只好宣布投降,宣告结婚。
“磨功”终于“磨”来有情人。可见有了足够的耐心和技巧,无论多难求的人都能成功地说服和争取过来。
这里要注意的是“磨”就要有耐心,敢于丢下所谓的面子。找人办事没有耐心显然是不行的,其实耐心也是一种智慧,没有耐心的人只能办一些小事、易事,而大事、难事他们是没法办成的。
有这种缠住不放的耐心,才能最终把事情办成。
用“硬泡”得合作
“硬泡”就是来硬的,让对方慑于你的强硬,不得不同意你的意见,或者采取合作的态度。
革命家黄兴,一生为了革命辛苦奔波,历经无数次风险,但每次在危难之中都能化险为夷,虎口脱险。这其中,当然有革命群众的舍身相救,但最主要的还是黄兴凭借自己的智慧,得以安然脱险。
一次,黄兴回到湖南长沙发动群众起义。不料,就在起义前夕,消息泄露,湖南巡抚率兵镇压。由于黄兴是首要分子,巡抚下令,全城戒严,务必将其捉拿,胆敢藏匿者与黄兴同罪。
一场全城大搜捕的行动开始了,黄兴无处藏身,形势万分危急。猛然,黄兴看见一间出租花轿的商店,他灵机一动,知道自己这次又可平安脱险了。
他直接来到这家商店,指名要见店主,小二不敢怠慢,连忙引见。一见面,黄兴直接表明身份,说明来意,请店主帮自己一把。黄兴原以为如果说出自己是革命者,应该会得到群众的热心帮助。
哪知,这位店主天生胆小怕事。一听说是黄兴,吓得不住地哆嗦,不仅拒绝了黄兴,还一个劲地催促他赶快离开,以免惹火上身。
黄兴一看不行,便换了一种严厉的口气,大喝一声:
“今天巡抚下令全城戒严抓捕我,抓不到我,他们不会罢休,你可知隐匿者与我同罪,现在我就待在这里不走了,等他们找到我,我就说你是同党。”
掌柜一听,吓得要给黄兴下跪,不住求饶。
黄兴接着说:“为今之计只有一个。你用花轿抬着我,配上仪仗和鼓手,送我出城,只要出了城,我立刻就走,你也就不用担心了。而且,我加倍付你工钱。”
店主一听,也只好这么做了。就这样黄兴又一次化险为夷。
黄兴最初来软的,表明自己的身份,希望引起群众同情和支持,结果没想到胆小怕事的店主不干。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来了硬的,用“硬泡”的方法,使得店主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
“硬泡”的关键在于“硬”字。“硬泡”意即给对方以泰山压顶的气势,表明你的用心、决心和信心。使对方在你的强硬气势下,知晓你的实力和果敢以及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知道与你合作是弊大于利的,从而与你达成妥协,和你合作。这种办事方法,最好在双方利益均衡或者你强于他的情况下施行。否则,运用不好,便会弄巧成拙。
“泡蘑菇”泡出利好关系
“磨”不能单纯理解为“拖拉”“消耗”,“磨”更多情况下是等待机会的成熟,等待冰雪融化的那一刻。
“磨”不是一种无赖的行为,它也是有策略的。
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进行一次重大技术协作谈判。谈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着各种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本公司的意见,完全没有顾及日本公司代表的反应。而实际上,日本公司代表一言不发,只是在仔细地听、认真地记。
美方讲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记起要征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所慑服,显得迷迷糊糊,懵懵懂懂,日方代表只会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没做好准备”“我们事先没有准备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
第一轮谈判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盛气凌人的美方谈判代表根本没有想到,日本公司这是在运用“蘑菇战术”对付他们。
几个月以后,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本公司方面似乎认为上次的谈判团不称职,所以将谈判人员全部进行了更换。新的谈判团来到美国,美方只得重述第一轮谈判的内容。不料结果竟与第一轮谈判一样,由于日方对谈判项目“准备不足”,日本公司又以再研究为名,毫无成效地结束了谈判。
日本公司把“磨人”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而此时美国人显然已开始烦躁不安了。
果然,在经过两轮谈判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当第三轮谈判不明不白地结束时,美国公司的老板不禁大为恼火,认为日本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依然如此,两公司间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立即解散了谈判团,封闭了所有资料,坐等半年以后的最终谈判。
日本公司知道此时已“磨”得差不多了,再磨下去就过火了,于是决定见好就收。过了几天,日本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庞大谈判团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成员从各地找回来,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
这次谈判中,日本公司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有关事项甚至所有细节,都作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精美的协议书拟稿交给了美方代表签字。美国人傻了眼,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对于日本公司的协议书又一时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后只得勉强签字。
不用说,日本公司拟定的协议对自身极为有利。
虽然“磨”这种方法看来有点儿不可思议,但是因为有时候对方因种种原因不同意办理此事,而此事又是合情合理的,这种情况下只能“磨”了。
在商务往来中,磨可以磨出一个好的谈判结果。在人际交往中,磨,也能磨出一个好的缘分。因为磨,能显示真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能感动人。
磨,是积极主动地向对方解释,与对方沟通,不间断地软化对方的过程。因此必须是全身心投入,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磨,是一种静静的礼貌的等待,等待对方尽快给予答复。不要让对方感到你是在故意找麻烦,故意影响他的工作和休息,要尽量通情达理,尽量减少对对方的干扰,这样,才能磨成功。
磨,可以不露锋芒,只是要使对方与你的距离渐渐缩小,让对方更多地了解你、同情你,从而产生帮助的愿望。也就是说,你要想办法与对方接近或与对方家人接近,并通过各种办法与他们搞好关系,从感情上贴近。这种感情上的磨,对方是难以拒绝的。
交际操纵术
1. 一定要放得下脸面,但不等于损失人格。
2. 要用耐心,更要用得恰到好处。
3. 要聪明地想一想,对方心里最软弱的地方在哪里。
4. 对于胆小怕事且有小人倾向的人来说,来硬的能让他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