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风起之前,去江湖
32376700000037

第37章

接下来的时间内,卢望南在“铭玉庐”潜心雕琢了三教九流各路圣人雕像,雕工精致,虽然孙铭与底下弟子常年雕琢,比他用刀、用心更勤,然仍然俱都自愧弗如,待这几套玉雕完成之后,又赶制了一大批玉雕,这样过了大半年,约莫赶足了近两年的存货,才略略休息了一番,与孙铭大掌柜三人一起参与到店铺的扩张及经营中来。

这样到了年底时,果然如孙铭和大掌柜的预料,各家店铺的收入总数到了十二万两,孙铭与大掌柜尽数拿出来,大掌柜道:“卢老弟,我各行都认识几个朋友,你要袖间门中殿阁,是否需要我为你打听介绍?”卢望南闻言喜出望外,道:“如何不好,劳烦大掌柜。”大掌柜哈哈一笑,道:“那便这般定。”大掌柜四方打听,找到了曾给白鹿州建官衙的一队泥瓦匠,并谈妥了价钱,又寻了沙石、木材等材料场,三人商量一番,待来年开春便开始建造。

时间匆匆,转眼到了年底,大掌柜和孙铭给店中伙计结了年钱,吩咐一番,便让他们回家过年了。卢望南在孙铭家过年,新年几日,二人到大掌柜家去小住了几天,十分和乐。

待元宵节后,大掌柜将自家店中事物交给夫人打理,“铭玉庐”则由孙铭主持,卢望南与大掌柜将钱存入钱庄,领上那队泥瓦匠,一路往大雁山而去,到材料场进一面进材料,一面招呼那队开工。

依照大掌柜和卢望南的计划,头三年年将大雁峰的三清殿、帝君殿、灵官殿和钟楼、鼓楼、藏经阁、起居寓所等建造起来,后两年将孤雁峰的崇圣观内的崇圣殿、群英殿、藏经阁、钟楼、鼓楼、起居寓所等建造起来,总用时约为五年。

待工事启动后,上下山吃饭颇为不便,卢望南便请了回雁客栈的伙计师傅到山上,开灶为众位泥瓦师傅做饭,大雁镇上对大雁门颇为熟悉的人们,见到大雁门重建起来,心里亦都是感慨不已,亦有好修路架桥行善之人,找到卢望南,或多或少,解囊相助。

待卢望南熟络了进货等一切工程事宜后,大掌柜道:“卢老弟,此间事情约莫如此,若有事情传个信与我便好。”卢望南点点头,与大掌柜下得山来,设宴送别了大掌柜。

这样每年元宵之后便继续工程,时间过了两年半,这大雁峰上预先计划要建造的座座建筑都建造了起来,众人转而向孤雁峰去建造崇圣观,时间又过了一年半,崇圣观的所有殿阁建筑也都建筑完成了。

待整个工程完毕后,卢望南看着眼前这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想想曾经建起在这片山地上的建筑,看看脚下的石砖,想起师父的嘱咐,他嘴里不禁喃喃默祷,眼圈也红了起来。

待将一切善后事宜处理之后,卢望南传信将工程结束的消息告诉给大掌柜和孙铭,大雁镇上的人们都到山上来看,有年纪大些的老人们问:“什么时候开馆收徒啊?我记得上一辈当家的是……是石头道人,再上一辈是青羊道人吧?”卢望南道:“开馆收徒还需要一些时间,各位长辈和朋友,将来我们大雁门开馆收徒,请多多捧场。”镇上众位相邻闻言俱都叫好。

过了约莫十来天,大掌柜和孙铭一路风尘来到了大雁门,卢望南见到二人到来,又是惊喜又是诧异,说道:“两位兄弟怎地千里迢迢到这来了?”孙铭笑道:“卢兄,这等大喜事,我们怎能不来。”大掌柜亦自笑道:“莫非卢老弟嫌我们碍事么?”卢望南赶忙道:“岂敢岂敢,只是路途遥远,车马劳顿。”三人将所有建筑都看了看,卢望南道:“走,两位兄弟今日走路把腿都走断了,下山去给你们接风洗尘。”

三人来到回雁客栈,掌柜的和二牛见到卢望南,都朝他打招呼,卢望南三人进了雅间,点了酒菜,过了一会儿,热饭热菜陈年老酒都上了桌,三人痛痛快快的喝了起来。酒过三巡之后,孙铭道:“卢兄,你可知道,自你那十万白银筹好之后,店铺的生意初时淡了许多,后来,渐渐的又好了起来,到现在,每年都有约莫三万入账呢,在来的路上我与大掌柜合计了一番,将来你若重开门楣,弟子们日常起居都需要钱财,所以,店铺的分成你还是不要推辞,这样门对门中事物的开销也好一些,你说是么?”卢望南道:“两位兄弟这般真诚,只是店铺经营我出力极少,我怎能……”大掌柜笑道:“那便这般定了,我们在‘通宝钱庄’给你开了个户头,里面已经存了近几年你的那一份,这是信物。”说罢从身上拿出一块缺玉来,形如半月,上面有着刻痕,十分繁复。卢望南接过谢了,孙铭亦自笑道:“我们还有一个好主意,便是在这大雁镇上亦开家玉器店,离卢兄你门中近一些,可互相照应一番,卢兄你觉得如何?”卢望南点头道:“着实好主意,两位兄弟想得实在周全。”

大掌柜和孙铭果然迅速,未隔多久,便在大雁镇上寻了店铺,招了掌柜的和伙计、学徒,又从白鹿州托镖运了几车玉石过来,卢望南与孙铭一面雕刻,一面教导弟子,这样又过了几个月,几个徒弟都上了手,店铺的经营也进入正常之后,三人一合计,孙铭道:“卢兄,你是在这大雁州还是随我们一起回白鹿州?”卢望南道:“江湖上尚有一些事情要做,要去白马州一趟。”大掌柜道:“去白马州亦是同路,一道走吧。”

三人一路往回走,走了不久,便到了白马州境内,到得分别的岔道时,卢望南与二位兄弟话别各自去了。

卢望南一路往陶陶谷赶,走了数日便到了陶陶谷外的官道处,一番翻山越岭之后,便到了陶陶谷,这时,六七岁的念恩正在屋前坪地上练着武,田淑君则坐在檐前看着书册子。

田淑君和念恩听到马蹄声,抬头便见到卢望南,田淑君笑道:“少侠回来了。”说罢放下手中册子,接过卢望南手中的马,将它牵到骡圈里去。

念恩见到卢望南,看了一会,撅了撅嘴,说道:“叔叔你骗我。”卢望南闻言一愣,道:“怎么了?”念恩道:“我很用功练武了,可是你没回来陪我过年。”卢望南闻恍然说道:“那叔叔以后不走了,每年都陪你过年好不好?”念恩笑看了看卢望南,道:“真的么?”卢望南道:“自然是真的。”念恩笑起来,道:“这才好。”这个年纪的念恩,正是换牙的时候,念恩的门牙才掉了没几天,这一笑露了陷,他赶忙用手捧上嘴巴,卢望南见了,不禁大乐,抱起念恩,道:“小子长大了啊。”

田淑君从骡圈出来,说道:“是啊,一转眼他就快七岁了。”念恩道:“叔叔,我现在不贪玩了,你知道为什么么?”卢望南道:“因为贪玩妈妈会管你对不对?”念恩直摇头,道:“因为练武最好玩啊。”说罢挣脱卢望南,跳到地下,道:“我去找神仙叔叔去了。”田淑君道:“走慢点。”念恩应一声,就跑出去了。

田淑君道:“上次走了半年,他就勤奋了一些,初时我还担心,后来见一切正常,也放心了,进步倒也颇有一些。”卢望南喜道:“照此下去,念恩将来应可大成。”田淑君问道:“你此次去,事情办得如何?”卢望南道:“那年本来准备回来的,只是我那两位朋友倾力助我,我寻思了一番,便在他们那过年了,后来一切顺利,门中主要的建筑都已经建造起来了。”田淑君喜道:“那真是好,有暇之时,我也去看一看。”卢望南点点头,道:“你想去便可去了。”说罢叹了一口气,道:“师父在天之灵保佑,他的遗愿算总算完成了一点。”

接下来的时日,卢望南、田淑君、念恩三人都潜心练习着《化愚诀》,勤奋不辍,三人中,念恩算是进境最快速的,卢望南见到他一招一式只见颇有几分架势,心里不禁欢喜。这一日,念恩突然说道:“叔叔,总是一个人练习不过瘾,你陪我过过招吧。”卢望南说:“好啊。”二人便过起招来,《化愚诀》对《化愚诀》,虽然只有那几个招式,但是口诀运用、招式施展各有巧妙,卢望南与念恩过了三四十招,心里不禁大吃一惊,初时他见念恩练武,亦觉得他颇有天资,于招式运用亦是数量和巧妙,这一交手才发现他内功竟然已经有了几分火候,对于招式、口诀运用的精妙,远非自己在旁一两眼可以看明白,卢望南虽然内功胜过,但是招式和口诀的运用上则大不如念恩,卢望南一面与念恩过招,一面自己揣摩,不时心里赞叹一声。过了两日,他与田淑君一对招,竟然比不过田淑君。这一来,卢望南一面惭愧,一面欢喜,自己也越加勤奋学习和琢磨,常常与田淑君讨教,在招式的领悟和精熟上虽然比起进境不如念恩那般,但亦十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