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3236600000060

第60章 心理学帮助你清除心灵的毒素(5)

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偷了。他观察邻居,觉得邻居走路、说话、神态都像是偷了他的斧子,他肯定邻居就是小偷。不久,他在自家地里找到了斧子,再观察邻居,觉得邻居说话、走路、神态竟全然不像小偷的样子。这位丢斧者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做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这正说明猜疑是一种主观的想像和推测,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构成猜疑心理的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心理不够健康。他们常常会歪曲地理解别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例如别人赞扬他,他会怀疑是在挖苦、讥讽他;别人批评他,他又会怀疑是攻击他;别人不理他,他又怀疑别人是在孤立他。狭窄的心胸使他无法容纳别人对他的正确评价。

二是思想方法主观。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人,用别人的举动来验证而不是修正自己的看法,因而常常歪曲事实,对别人产生怀疑。

三是缺乏自信。他们总要以别人的评价来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是非标准,很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而当别人的态度不明朗时,他们往往要从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去猜疑、怀疑,自寻烦恼。

四是听信流言,不做调查分析,产生疑虑。

不管怎样,猜疑都是人际关系的大敌。它会破坏朋友间的友谊,疏远同学或同事间的关系,无端地挑起同学、同事和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也很影响自己的情绪。生活在猜疑中的人,总是郁郁寡欢,缺少内心的宁静。《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她本来身体就弱,加之常常在猜疑中度日,使自己情绪沮丧,常暗自垂泪,结果是身心俱毁,早年夭折。

爱猜疑的人,首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开朗、豁达、大度的性格。需要澄清的事实,诚恳同别人交换意见;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过分计较,不必过分在乎别人的态度与说法。“未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走自己的路,任别人评说吧。”这些话都是鼓励人们心胸坦荡、豁达开朗的。

人生在世,难免受他人的议论,只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相信别人也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相反,一切都要按别人意志去做,自己又怎么个活法?对似是而非的流言,不要偏听偏信,要用理智分析对待,静观事情的变化,切勿感情用事。有的人一听流言,就暴跳如雷,“说风就是雨”,迫不及待地找上门去讲理争辩。由于缺乏调查研究,找错了说理对象,反倒使自己十分尴尬被动。不无端地猜疑别人,理智、冷静地对待别人的猜疑,这就是我们应保持的正常心态。

※怎样克服恋爱中的猜疑

要防止和克服恋爱中的猜疑心理,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努力把爱情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我国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仪态潇洒,风度翩翩,尤其是在他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后,不少影迷给他写求爱信,还寄来了楚楚动人的照片,但是这些信,达式常都是交给妻子,因为他信任自己的妻子。妻子也从来不干涉达式常的拍片活动,尽管丈夫因为工作性质同姑娘们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妻子从来没有怀疑过。妻子常对达式常说:“片子该怎么演就怎么演,我相信你!”像达式常夫妇这样互相了解和信任,猜疑的蛀虫就难以在人们的爱情生活中生存,不仅夫妻关系如此,恋爱关系也是如此。

第二,对别人的闲话不要盲目相信。不少猜疑,都是由别人的闲话引起的。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中的主人公所以最终会扼死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妻子,就是因为他的部下活灵活现地向他描绘了他妻子偷情的经过。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陷害。所以,对于别人的闲话要分析,生活中的“长舌妇”确实有,即使有些亲朋好友出于好心,向你通报你恋人的一些事情,也不能一听就信,因为很难保证这些情况中没有失真的成分。

第三,一旦有了猜疑,不要意气用事,而要冷静分析。人在猜疑的时候,容易为封闭性思路所支配。这时,自己的冷静克制绝对需要。要多设想几个对立面,只要有一个对立面突破了封闭性思路的循环圈,理智就可能及时得到召唤。

※如何消除猜疑心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态导致的悲剧。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应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

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拓宽胸怀来增大对别人的信任度,排除不良心理。

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谅解。

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才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

理智分析。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个人时,最好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

※猜疑会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一个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当这对兄弟长大后,就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过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天一块美金丢失后,关系才开始发生变化:哥哥将一块美金放进收银机,并与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已经不见了?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

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

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见了这一块钱。”语气中隐约地带有强烈的质疑意味,怨恨油然而生,不久手足之情就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交谈,后来决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居而立。

20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与整个社区。

之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

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这位客人说:“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您们这个镇上,肚子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忘怀。一块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当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并语带哽咽地请求他:“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

20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存在的对立也因而消失。可是谁又知道,20年猜疑的萌生,竟是源于区区一块美金的消失。

生活中,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克服完美主义心理

“完美主义”指在工作表现上对己或对人所要求的一种态度。持完美主义,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因而难免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是否应该留有弹性或余地。

每个人多少都有追求完美的倾向与需要,希望每件事都尽可能地做到完美的地步。这种倾向是人类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动力源泉,促使人们为自己或某些工作设定较高的目标,并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它。

但是,这种倾向若过度苛求,就会变成完美主义。对任何事都坚持高远无边的目标,不考虑自己的能力、环境的条件、他人的需要、工作可达到的限度等对达成目标的限制,而一味地要求目标的完美无缺。

如此,往往给予自己和他人许多压力与责难,不能忍受所作所为未能达到目标,也不欣赏与肯定自己及他人在努力过程中的付出,而经常地责备自己与他人,充满不满与批评。

过度完美主义的人,除了因苛责、批评而使自己及他人感到不愉快之外,也容易有由于所定目标之高,又怕无法完成所带来的不完美感,而不敢有所作为。如此,反而会给人一种顾虑太多、畏首畏尾的感觉。

※完美主义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从心理学来说,“完美主义”是对完美过分的一种极端追求。那种完善自我,健康地追求完美,并且在努力达到高标准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不是完美主义者。心理学上所指的完美主义者是那些把个人的理想标准和道德标准都定得过高,不切合实际,而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的那种人。

完美主义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非常挑剔。比如,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不俗的气质、温柔的谈吐,这就是为自己定了一个过高的理想标准,而且也带有强迫的特征;会为一个自认为不优雅的姿态就紧张焦虑,这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正常心态。

完美主义者表面上都很自负,其实内心深处却是非常自卑。比如,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是在关注自己的缺点,而且总是不知足,也很少肯定自己。不知足就不快乐,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所以,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是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完美的角色,完美主义者常常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比如,很想可又不敢融入到群体中去,怕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不敢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给自己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以完美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给自己的却只有沉重的压力和深深的自责。对于别人的褒奖,只会感到诚惶诚恐,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违心地满足别人的要求,委屈自己,打肿脸来充胖子。

20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界发现有这样一类求治者:他们是成功的商人、艺术家、医生、律师和社会活动家等等,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出类拔萃,但他们的努力并未给他们带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

治疗家们发现他们具有这样一些共性:他们的成功既不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也不能带来一个完整、独立的自我感受。他们寻找心理治疗以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并克服空虚感。

治疗家发现这类人的自我系统处于分离状态:一方面,当他们获得成功时,他们可以体验欢欣;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层的无价值感和自卑感。正是这种匮乏导致了他们将无所不能的完美主义倾向当作护身的盔甲。他们抱怨所有的成功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也不能理解他们自己。

这些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几乎全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的父母为孩子树立的标准太高、太完美,在任何时候都是贬低他们而不加赞美。于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也就学会了总爱找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配被赞扬和被尊重,并以自我挑剔和自责为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自虐的“快感”。

改变这种可怕性格的方法就是当事人重新树立评价自己的标准,改掉原来那种完美的、苛刻的、倾向于全面否定的标准,树立一种合理的、宽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励的标准,学习多赞美自己,把过去成功的事例列在纸上,坦然愉悦地接受别人的赞扬并表示感谢。

有人问一位走红的国际女影星是否觉得自己长得完美,她说:“不,我长得并不完美。我觉得正因为长相上的某些缺陷才让观众更能接受我。”能认识到自己有种种不足并能宽容待之的人,可以说是自信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人生并非上帝为人类设计的陷阱,好让他谴责我们的失败。人生也不是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那么步步皆错。人生其实就像踢足球,即使最伟大的球星也会在比赛中失误,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发挥最佳水平,但不能要求自己脚脚都是妙传甚至是射门得分。

可见,醉心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是不完美的。因为“完美”毕竟是抽象的,只有生活才是具体的。生活中有不少“完美”并非靠追求就能得到,相反,生活中有许多遗憾是无法避免的。假如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这些,我们的内心就会稳健许多,就会重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不要以为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去做的事,一定就会达到完美。应认真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言论,要为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风格而努力。

“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于广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于悼词中。”完美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当我们不再注意自己是否完美时,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往日渴求的完美,今天已经俱备。

※缺憾也是一种完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儿,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一块儿。可是由于它不完整,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它与虫儿聊天,它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非常适合的小块儿,它高兴极了,将那小块儿装上,然后滚了起来,它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它能够滚得很快,以致无暇注意花儿或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飞快地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时,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儿又放回到路边,缓慢地向前滚去。

人生的确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或这或那的缺憾。其实,没有缺憾我们便无法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因其特有的耐人寻味而流传甚广。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一如既往地用发夹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少了一个发夹,于是她偷偷地到了二公主的房里,拿走了一个发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