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3235500000030

第30章 加薪的诡计——选择工作还是闲暇的7种智慧(1)

你的价值有多高——人力资本

古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求的就是高质量的人才。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当年从美国回归时,遇到百般阻挠,原因何在?一位美军高级将领给出了形象的答案,他说,宁愿枪毙钱学森,也不愿意他回到中国,因为他“一个人可以顶五个师”。所以钱学森在美国被扣五年才得返回,而他一旦回国,便对“两弹一星”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其释放出的能量是一般人无法相提并论的。

我们举出这个例子,是为了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本。这种资本也就是现代经济学中所谓的人力资本。

虽然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首先创立的。按照他们的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简而言之,就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美国在1990年人均社会总财富大约为42.1万美元,其中24.8万美元为人力资本的形式,占人均社会总财富的59%。其他几个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德国、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15.5万美元、31.5万美元、45.8万美元。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我们常说的充电其实就是让自己拥有更高的人力资本的一种方式,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积累工作经验来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必须以提高自我的能力为前提,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积累自己工作的经验。只要拥有了雄厚的人力资本,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才,能够为公司创造效益,就不怕公司不给你加薪了。

经济学家建议:既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那就必然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要想把庞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关键在于提高人力素质,其重要途径在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个人,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收新的知识,以提升自己是人力资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你的个人收入有多少——个人所得税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拿到了一笔外快,在扣税后,感觉少了一大笔钱。因此,如何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怎样合理避税、节税就成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之一。

举例来说:倘若你的月工资为10000元,公司的工资结算是每月的30日,所以第一个月你应发工资为5000元,扣除掉约20%的四金和1600元的个税起征额后为2400元,那么,你本月的应纳税额为:2400×税率—速算扣除数=3000×15%-125=235元。到了第二个月,你的应发工资为10000元,还是扣除掉约20%的四金和1600元的个税起征额后为6400元,则你第二个月的应纳税额为6400×税率-速算扣除数=6400×20%-375=905元。然而,如果公司每月发放两次工资呢,即每次发5000元,则缴税额为235×2=470元,而每月发放一次的话则需缴税905元。公司是否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进行避税?

如果你的月工资为2000元,则扣除掉20%和1600元的个税起征额后为0,则应纳税额也为0。但某月因为公司原因只发放了1000元,公司并承诺其差额1000元在下月补发。那么,在补发的这个月中,你的工资就是3000元,扣除掉20%和=1600元的个税起征额后为800元,则应纳税额为800×税率-速算扣除数=800×10%-25=55元,本来每个月都不应缴纳个税,现在却多缴了55元,这一部分是否应该返还给你呢?

个人所得税,其实是指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法,就是有关个人的所得税的法律规定。

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

1.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作者去世后取得其遗作稿酬的,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9.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转让不动产和动产而取得的所得。对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暂不征税。

10.偶然所得。个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经常性的,属于各种机遇性所得,包括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含奖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11.其他所得。

在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税收的意义之所在,税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收入差距,缩小人民的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的平衡发展。其原则就是收入越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高,从而用于帮助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医疗、市内交通等开支。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个人收入,是在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的收入。所以,正确地认识税收的意义,充分掌握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技巧,也是提高个人收入的一种方式。一个人收入的多少不仅反映了个人购买能力的大小,还与国家的GDP有关。个人收入指数上升说明国家经济景气,而个人收入下降则代表国家经济缓慢衰退。

当然,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可是,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不是偷税漏税,而是以合理的方式来降低所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从而增加个人的收入,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不也相当于是在为自己加薪吗?

经济学家建议: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个人所得税应为每个纳税人所熟知,其中涉及工薪阶层个人应税所得项目就是“工资薪金所得”,对于工薪阶层而言,个人所得税与每个人如影相随,息息相关,是一个较大的纳税开支项目。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寻求合理、合法的避税途径,是经济社会中维护个人权利和义务,激励人奋发向上,实现理想追求的一个有利条件。在积极纳税的同时,寻求合理避税的途径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每个纳税人来说都非常现实,很有必要。

怎样在公司推销自己——注意力经济学

人活着就是在推销,每个人无时不在推销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产品——自己。演员要向观众推销自己的表演才华,销售员要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求职者要向主考官推销自己的能力和专长……推销自己是门艺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策略和技巧,才能把自己的意图、知识、优点、服务、人格魅力等推销给别人,博取对方的理解、好感和支持,才能顺利取得成功。

可是,如何在公司中推销自己呢?那些在一个公司里,薪水猛涨、职位高升的人,衣着光鲜,风光无限,注定是职员们的关注焦点。其中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称赞,更有人暗自慨叹自己怎么没有机会吸引众人的视线。然而,你是否想过,这些经理、主管其实在升职以前就已经靠自己的表现吸引了公司高层的注意,而升职,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当然,想要赢得关注绝非易事,但只要你也想加薪的话,就绝不能在企业中如同空气一般让人视而不见,而是应努力抓住领导和同事们的视线,从而获得提升的机会。对此,可以用“注意力经济学”来加以描述。

“注意力经济学”这一术语由来已久。著名的社会科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率先阐述了其基本原理,说,当公众接受信息时存在着消费,消费的正是他们的注意力。不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兴起,注意力经济学这一理念才真正受到世人的关注,并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注意力经济学里,公众的注意力被视作一种资源,而公众将消费这种资源去接受信息。不同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如果以“好、坏、无所谓”对信息进行简单区分,那么好信息可以使其受众在消费注意力的同时得到利益,比如一种新药品的信息有望改善糖尿病人的健康状况,一个精彩的幽默可以让人会心一笑;坏信息则相反,受众消费注意力后却可能会受到某种损害,比如在广告上鼓吹高蛋白、高营养的奶粉实际上是低劣产品,失态的言谈举止对别人心理造成伤害;至于无所谓的信息,受众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会去注意它们,因此谈不上什么消费。

我们知道,老板在提拔员工时,当然会把机会留给那些给其留下良好印象的人。这就是注意力的作用。因此,在企业里,如果一个职员能及早应用“注意力经济学”,控制领导的注意力消费,从而推销自己,那么晋升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大。相反,那些未曾消费过领导多少注意力的员工,其提升空间就要小了许多。

所以,在应用注意力经济学向他人传达信息时,不但要抓住别人的视线,还要产生正面效果,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获益。由此,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1.学会露脸。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办法。职员尽可能地多出席一些公司会议;多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多做一些富于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且,要学会提出与众不同而又新颖精彩的见解。但是,需要提醒,你要做得谨慎小心,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2.学会勇敢。要敢于做"吃螃蟹"的人,勇于承担其他员工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此类事情虽然不容易完成,却很可能为自己留出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一旦完成,必将吸引上司和同事的注意力,为日后成功增加一个筹码。但是,在行动中职工要付出完全的精力,否则弄巧成拙,将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3.善用新事物。在工作之外,员工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吸引公司的注意力。比如互联网,员工既可以利用它选取、整理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资料,在合适的机会提供给公司,也可以在公司论坛里积极、合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当然,其前提是员工必须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职工在企业里运用注意力经济学时,必须明确,所有的方法都源自一个前提——从自我出发。员工只有真正在心理上自我肯定,才能抓住自我、表现自我和捍卫自我,才能有力地控制他人的注意力消费,从而赢得关注,提升自己的事业。

经济学家建议:在电视上,新产品通过广告向受众展示自己的“卖点”,同样的道理,在企业中,一名员工也应该借助合适的方法向公司推销自己,以吸引上司、同事的注意。充分运用“注意力经济学”,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加薪、升职的机会。

有能力却没工作——失业现象

失业是个人发展、调整的必然产物——当一个人成长为社会人(职业人),他就需要找一份工作,如果这时他还没有找到工作,就是失业者。

19世纪的纽约街头,一个因失业而挨饿的年轻人为了躲避房东催交房租,每天都在马路上东跑西窜,生活在羞辱和绝望之中。一天,当他经过一处难民窟时,看见很多妇女拿着旧棉絮烟熏火烤地烹煮从街上捡来的食物,那里的每个孩子都面黄肌瘦,孩童的激情全被饥饿扼杀了,他们虚弱地躺倒在阴冷的地板上,微弱地呼吸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是失业的人,只不过,他们中的多数人因为工伤事故被高位截瘫或缺胳膊少腿,生活的艰难一目了然地写在脸上。年轻人见到此景,感到深深的悲哀。他慢慢地离开了贫民窟,决定从明天开始好好找工作,然后赚取很多的钱来解决这些人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