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惩毖录
32354100000038

第38章 宣祖改革

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年,宣祖李昖一开始本打算调申砬将军回汉城,不过北方的女真部队依然在不停地骚扰朝鲜边境,宣祖不得已只得让申砬将军继续留在咸镜道抵御女真。

数天之后,从江原道各地陆续传来农民暴乱的消息,所幸的是暴乱规模不大,很快便被当地官府镇压下去。

宣祖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在朝堂上有东人党和西人党整日争吵不休,在北方又有女真虎视眈眈,而在南方又曾发生过郑汝立叛乱以及倭寇屡次袭扰朝鲜海岸的百姓。

宣祖召集大臣就此次江原道农民暴乱事件该如何妥善解决进行商议。

“殿下,臣以为应当开仓放粮以安抚百姓。”右议政柳成龙站出来对宣祖建议道。

“吏判,如今国库还有多少存粮啊?”宣祖问成浑。

“殿下,如今国库存粮恐怕不足以发放给整个江原道的百姓。”成浑害怕得结结巴巴地说。

宣祖用力一拍王椅,“怎么会这样?”

成浑立刻跪下说:“殿下,臣刚升任吏判不久,关于国库存粮的事恐怕要问问右相了。”

“殿下。”还未等宣祖开口问,柳成龙站出来又跪下说:“臣任吏判期间各地上缴国库的粮食本就不多,臣已是竭尽所能,求殿下治罪。”

宣祖一挥手,“罢了,寡人也不是要追究你们的责任,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殿下,臣以为当令各地两班帮忙开仓放粮,来年还要减轻百姓的赋税。”柳成龙说。

柳成龙这番话让在朝的所有大臣脸色皆变,柳成龙这条措施是想要他们出血本啊。

“殿下,若按右相之法,恐怕会引起两班们的不满啊,臣以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尹斗寿公然反对柳成龙的措施。

“那依大司宪之见,又该如何啊?”宣祖问。

“这,臣暂时还未想到。”尹斗寿被宣祖一问立刻蔫了。

领议政李山海说:“臣赞同右相之法。”

李山海这一开口便引起了郑澈的不满,两人在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

宣祖已经料到,无论是李山海还是郑澈谁先说话,另一个人肯定会唱反调。

“都出去。”宣祖吼道。

“臣等惶恐,请殿下赐臣等死罪。”诸位大臣跪下说。

“都给寡人出去,你们听不懂吗。”宣祖站起来吹胡瞪眼地说。

李山海带头走出仁政殿,其余大臣也陆续离开。

“去把林宇给寡人叫来。”宣祖对内侍说。

内侍带着几个护卫武士驾着马车一同来到林宇家里,此时林宇正在客厅和李恩智、金素媛玩斗地主。

“先生,殿下有请。”内侍说。

林宇倒也不着急,“等一会儿吧,我们这把还没玩完。”

内侍站在院子里焦急地等待着,好不容易等到林宇玩完牌,“先生可以出发了吗?”

林宇抻了一个懒腰说:“等等,我先喝口茶。”

一边喝茶林宇一边和金素媛说着悄悄话,李恩智早已回到房间。

“素媛你要回家吗?”林宇握着金素媛的手问。

“既然欧巴要走,那我也回家吧。”金素媛小声说。

林宇站起来对内侍说:“走吧,先送金小姐回金府。”

内侍有气不敢发,他忍着怒气说:“可是金府在与王宫相反的方向,殿下正在宫中等待先生。”

“大人不要着急嘛。”林宇笑着说。

内侍无奈只得先送金素媛回金府。

宣祖在书房等待许久也不见内侍和林宇回来,等到内侍回来向他禀报时他气不打一处来。

“怎么这么久?”宣祖责怪内侍。

内侍也不好直言说是因为林宇坚持要送金素媛回金府,“请殿下恕罪。”他跪下说。

宣祖坐下说:“也罢,快叫林宇进来。”

“小人参见殿下。”林宇对宣祖行礼说道。

“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宣祖说,“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为先生沏茶。”

“不知殿下急召小人所为何事?”

宣祖叹了一口气说:“今日寡人收到从江原道送来的书信,江原道各地的百姓因为没有粮食过冬而发生了暴乱,寡人想问问先生该如何解决。”

“殿下是想要听短计还是长计?”林宇卖起关子。

“何谓短计,何谓长计?”

“短计就是暂时能够平息百姓暴乱的计策,长计就是在殿下在位期间能使百姓永不再暴乱的计策。”

“寡人两条计策都想听。”

“短计便是令朝鲜八道各地两班帮忙开仓放粮,来年还要减轻百姓的赋税。”

林宇见宣祖一脸惊讶,他有些得意。

“先生所说与右相不谋而合啊。”宣祖良久后说。

原来宣祖是在惊讶这个啊,林宇清了清嗓子说:“若是这样做也只能保证今年百姓能够顺利过冬而不能保证来年。”

“那长计呢?”

“长计则需要殿下拥有改革的魄力。”

“改革?”

“改革需要从很多方面来进行,首先说土地税收,如今朝鲜两班兼并土地严重,甚至还有一部分两班拒不交税或是偷税漏税,这才使得国库日渐空虚。”

宣祖深表同意地点头附和道:“先生神人也。”

“小人认为可在朝鲜推行昔日明国首辅张居正大人的‘一条鞭法’。”

林宇深入浅出地为宣祖详细介绍和解释了如何运用‘一条鞭法’来为朝鲜增加财政和粮食收入。

宣祖听完情不自禁心向往之,“先生请继续。”

“在‘一条鞭法’实施的同时,殿下还可以在京畿道实行‘青苗法’。”

林宇随后又向宣祖介绍和解释如何实施‘青苗法’,“之所以在京畿道实行青苗法是因为青苗法有利也有弊,只有在殿下能够亲自管辖的范围内实施才会成效斐然。”

林宇继续说:“殿下还应该在商业上进行革新,取消六矣廛对朝鲜部分商品的垄断,使市场公平化,并且多开一些与明国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这样才能激励商人经商增加财政收入。”

“关于整顿吏治,殿下也可效仿张居正大人的‘考成法’来对官员进行约束从而加强殿下的王权,除此之外殿下还可学习秦孝公向明国引进人才对他们委以重任,这样除了可以制约左相和领相的权利外,还对加强殿下的王权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林宇根本不给宣祖插嘴的机会。

宣祖听得热血沸腾,林宇说得也是忘乎所以,他走到宣祖的御用书桌上拿起笔就写下四个大字“永不加赋”。

宣祖一时没看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等到殿下国库充实后殿下便可向朝鲜百姓宣布永远不再加重百姓们的赋税,这样亦可使百姓对殿下感恩戴德,殿下之名更可流传百世。”

宣祖除了鼓掌叫好,他再也找不出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对林宇的敬佩之情。

冷静下来后林宇开始逐渐明白过来,以现在宣祖对朝鲜的实际控制能力来说还不足以能够使改革顺利进行。

不过林宇的规劝并没有用,宣祖求功心切,“那不如先在京畿道范围内进行试验吧?”

“如此,殿下须得将申砬将军从北方调回以防不测。”林宇勉强答应宣祖。

宣祖先命柳成龙负责解决江原道百姓暴乱的事,接着他命林宇组织儒生为变法编写理论上的书籍,最后再派人去咸镜道换回申砬将军。

宣祖和林宇这次谈话被一些多嘴的内侍传了出去,大臣们听闻后纷纷人人自危,在这个时候在郑澈家中,宋翼弼与光海君终于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