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索家武馆
32330800000005

第5章 索潮海

广州市被珠江横贯,分出南北,城市里江边的地界通常寸土寸金。但地价高不代表风水好,珠江沿岸有个去处,位于一个江弯外侧,三条小街围出一块三角状的地界,一条街是沿江边的公共街道,另一条街则位于住宅小区江湾花园内,还有一边则是紧临滨江路。

这块三角地算是江湾花园小区跟公共区域的边界。当年楼盘的开发商顺带在这里建了一座两层小楼,本想用作幼儿园或者商铺。没想到,这里不知是犯了什么风水大忌,很多人只要远远地望见这里,就莫名其妙得有种想远离的冲动,落成十多年,先开办的是幼儿园,总共办了一年,就出了大大小小六次事故,直到最后一次事故,一个小男孩不幸从高处坠落,小小年纪丢了性命,幼儿园终于开不下去。

后来这块地方开过饭店、咖啡厅、服装店、美甲店、书店、眼镜店、还有卖过手机电脑的,开一家倒一家。小区管理处有一位赵先生自称专门负责这块地方的招商,多年来,带人看铺、收押金收房租、折腾装修、退押金、吵架扯皮……这套程序在他60岁到70岁之间反反复复得经历着,赵先生却从来没有放弃。

终于在2000年冬至这一天,赵先生接待了索潮海和怀抱着婴儿的白芳芳夫妻二人,那个婴儿就是当天刚满一岁、只能勉强能站立的索三纳。

这对夫妻之间看起来互相之间鲜少交流。妻子似乎对租房子的事情没有太大兴趣,不时低头凝望怀里的孩子。那孩子两只眼睛乌黑乌黑的,又圆又亮,赵先生都想多看她两眼。丈夫则是一脸过分严肃,四处观望,好像能看穿每一堵墙。看这夫妻俩的穿着也不像什么有家底的,而且两人从来到这里就到处逛,不管赵先生怎么介绍,两人几乎都是沉默,反正赵先生也早就死了这地方能租个好价钱的心,当他最后说出“1年免租”的优惠时,索潮海并未如他想象的那样露出笑容,但这个理着短毛寸头、一脸沧桑的男人倒是终于开口了:“这可不是个什么能兴旺的地儿啊。但我们租了。”老而弥坚的赵先生点头无语,反正这里已经空了两年了,不放出去物业还得操心打扫卫生。

接下来的装修是极其简单的(果然是没什么家底的夫妻),几乎在一夜之间,这幢命运多舛的小楼摇身一变,挂上了一块有点古香古色又显得很不精致的木制牌匾,上书“索家武馆”。

经过进一步商谈,这种商谈其实就是索潮海提出来,然后长久地沉默,直到赵先生表示同意——武馆招来的学生可以住在二楼,所得房租交由小区,从而武馆的房租再免两年。赵先生问要是招不到住宿的学生怎么办,这次索潮海没有拖延迅速接话,武馆房租还是要再免两年。最后,赵先生一边用手指擦拭着额角的汗珠,一边强调,水电可是要自负的,卫生状况也要过硬,不能影响小区的整体形象,索潮海回答,没问题。

后来,因为赵先生对免租三年的事其实一直有点不爽,也曾想方设法把楼上的几个房间租给其他商户,但几个租客来楼里逛过一圈,看到武馆里的那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就都自觉放弃了。

一年多以后,有两个徒弟住了进来,赵先生拿到他们的住宿费时露出一个意外的浅笑。

习武之人有千千万,但真正能靠开武馆传授武艺养家糊口的却并没有几个。一个武馆师父,必须同时具备武者的体魄、师者的气质和商人的头脑,功夫是筋骨、钱财是血脉、文才见识是体肤,缺了任何一样,武馆都会渐渐凋零。好在,索潮海不是一个人,他身边还有白芳芳。

三年后,索家武馆里渐渐热闹起来,来学拳练功的人虽说不上络绎不绝,但几个人走、几个人来,人气也算是连绵不断。赵先生经常能收到一些住宿费,武馆的房租虽然被索潮海压到很低,却也从来没有拖欠过。

五年以后,又是一个南方冬日明媚的早晨,赵先生学着武馆徒弟的样子一边拱手作揖嘴里喊着“索师傅”,一边慈眉善目地踏进武馆,决定把房租合同好好落实一番。索潮海随即摆出五年前的那张脸,两只方方圆圆的眼睛直勾勾往虚空中一望,配上紧抿的粗糙双唇,开始长久的沉默。比五年前显得有些衰老的赵先生立马了然,所有的商谈都会按照索潮海的意思走。他其实稍稍有点迷恋索潮海带给他的这种莫名其妙就一败涂地的陌生感觉,有时候他还会把这个经历一边摇头苦笑一边兴奋地讲给人听:“你们不知道啊,那个索师傅超级难搞的……”

赵先生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在物业打工的大叔,有传言他其实是房产商大boss的近亲呢。

当日,抬高房租失败的赵先生,从武馆走出来的时候,抬头看了看南方少有的蔚蓝天空,心情其实很轻松。他回味着一直以来埋在心里的一件事,老朋友张道长曾经跟他说,这小楼犯煞,非得刀光剑影才能镇住……他心想:“索师傅怎么说就怎么来吧。”

从此,索家武馆在这幢小楼里长久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