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立足商界
3231000000004

第4章 选择职业

我要做什么工作来养家糊口?这是每个年轻人迟早都要回答的问题。无工作可做,就无法尽情享受生活,也无法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选择一个干净、有用并受人尊敬的职业吧。如果达不到上述标准,应立刻选择放弃,以免长时间接触之后,自己把坏的当成好的。有一些行业,即使卡耐基也无法取得成功,皮博迪也无法使之受人尊敬。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选择一个能使你有机会成长、进步并得到升迁的职业。如果可能,应避免选择那些把你束缚在一个职位上或者晚上和周末也要上班的工作。不要试图用“总有人要做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借口来说服自己。让“有些人”而不是自己去承担这份责任吧。选择这种职业不仅仅是对和错的问题。一周工作7天或在本应该睡觉的晚上工作都有害健康。其后果是你会在本应工作的白天睡觉。

很多人因为能赚到钱,就在一些平庸而闭塞的岗位上工作。这样的岗位压抑人性,束缚智力发展,摧毁雄心壮志,麻木人的情感。

一本书无论有多好,如果它与占据了我们读更好的书的时间,它就变成了坏东西。同样道理,如果我们能自由选择,能从事更高层次的事业,那么任何工作、任何职业相对来说都可能是坏事。换句话说,我们应当致力于从事那些对自己来说可行的、最高层次的、最高尚的职业。

我们无权强化自己的兽性,而让人性中更高贵的东西蛰伏甚至衰败下去。拥有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大脑和良好的机会的年轻人如果选择能摧毁更高层次的人性,而让纯粹的兽性暴露无遗的职业将是一种耻辱。由于缺乏训练,他的高贵的本性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大自然的法则——用进废退——是残酷无情的。

有多少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力出众且体格健壮的年轻人在一些让人固步自封的卑劣岗位上荒废生命!这些岗位使任何接触它们的人丧失斗志、腐化堕落。一个才华出众、能力超群的年轻人仅仅为了几个小钱就自暴自弃,脱离社会,失去别人的尊重,这值得吗?被社会唾弃、被良心诅咒的工作,无论能带来多少金钱和物质享受,都是得不偿失的。

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职业是可悲的。能力出众却时运不济的年轻人靠平庸的工作养活自己,这真让人同情。这样的工作压抑人的本性,使人自轻自贱,自我谴责,远离生活中最真最美的东西。不要做哪些让人丧失尊严、失去是非观念、永远偏离生活中真正快乐的工作。全力以赴去工作的感觉才是幸福的唯一源泉。

我们已经制造了一种机器来测量消耗的能量。人被放入这台默不作声的机器里,每个动作和耗费的能量都被记录下来。寻求成功的人应精心计算自己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

寻求成功的人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在哪里我最有可能取得成功?”也就是说,我应该置身于什么环境之中,以使自己的付出有最大的回报?

最重要的是进入和谐的环境中,以便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来实现雄心壮志。应从事那些最适合我们体质、思维习惯,品味和能力的工作。换句话说,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是获得合适的职位,进入合适的环境以使我们畅行无阻地迅速展示自身的能力。

有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年轻时才有从事某种特定工作的能力。有些人比别人要晚很多才成熟。很多人直到中年才找到真正适合的职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他们找到真正适合的工作,这些中年时积累的经验将发挥重大作用。

年轻人越早确定自己的终身职业越好。但也不必过于匆忙。如果没有确定无疑的天生职业倾向,我们就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些年轻人在某方面有明显的天赋和能力,他们在择业时几乎不会犯错误。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在成长阶段都不会显示出自己最适合做什么工作。当然,经过培养,即使那些没有明显表现出适合从事什么工作的年轻人,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工作的?”一个朋友问乔治·皮勃迪。皮勃迪回答说:“我没有找到自己的工作,是它找到了我。”在找工作的问题上,普通的年轻人和这位著名的银行家是一样的:工作找到了他们。我们都不是找到了工作,意外、机会、环境、出生地、贫穷、早年缺少机会和教育等对求职的影响远大于我们的自由选择。日常琐事常常改变整个命运。在很多情况下,不经意地翻看一本书,听到别人演讲、布道或脱口而出的评价,一点点鼓励或突发的紧急事件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决定性因素。

亨利·凡·戴克教授说:“我的建议是不要等到自己找到最佳途径,而应立刻着手做些事情。选择一条最有可能通向成功的道路。从行动中学到的东西远超过沉思。”

托马斯·斯莱塞博士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我如何塑造自我,活出真我。”

我能把什么做得最好?我的哪种能力能最好地为同胞服务,并进而发展成为自己的最强项?这是刚刚迈入生活大门的每个青年男女都要面对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或苦难,而且直接影响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只有每个男女都选择了合适的工作,文明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选择终生职业时要遵循下述原则:“要确信我在这里要比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能做得更好。”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要成为工作的主宰。大多数人仅仅把工作或职业当成是谋生的权宜之计。这是用狭隘而平庸的眼光去看待原本用于提高生活水平、挖掘人的潜力,塑造良好的性格,使上帝赐予我们的才能更加完善与和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