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立足商界
3231000000039

第39章 广告的艺术

没有广告就如同做生意没有雇员一样——约翰·沃纳梅克。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一定要让大众知道你的产品。许多年轻人虽然可以定位准确,保证货源,但却因为不懂广告而经商失败。

年轻人经常不懂得如何去编写和布置广告,结果浪费掉了大笔的金钱。他们应该研究一下成功的广告案例所使用的方法。

撰写可以抓人眼球且经久不衰的广告语是一门大的学问。广告语要做到常听常新,历久弥新。它应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且要一语中的,达到宣传的目的。好的广告能广而告之,就像无声的销售员,卖力地推销自己的产品。

能写好广告语的人比只会给产品分类、贴标签的人要有许多的优势。当今形形色色的物品被推到了大众的面前,如何才能巧做宣传真是一门大学问。广告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好的广告语,合适的载体以及令人顿生好感的魅力。

只是把产品的名字生硬地推到公众面前是毫无意义的。好的广告语要做到简炼、醒目、振奋人心、引人注目。索然无味的广告语很快就会被人们忘掉。除非产品本身是人们极其需要的,否则人们根本不会理会毫无趣味的广告。吸引力和准确性两者缺一不可。

在报纸或其它载体上简单地写下产品的名称就一切万事大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广告已经是一门精细的艺术,一种专业。想要成功的年轻人要像画家先要选好画布一样,首先要想好自己的广告语。大公司广告部的人员通常会拿到丰厚的薪水,甚至会高出一些部门主管。在我们国家有的广告人每年能赚到五万五千美元之多。

永远不要在广告中诋毁对手,这样做是在告诉别人你对对手的恐惧。不可夸大其辞,不可低级趣味。务必简单、求实、直接。话语少而精;对产品的特色不断重申,加深印象。

要用广告激发人们的需求。成功的广告要凸显产品的特色,只是夺人眼球并不是目的,要让人们乐于掏钱购买。

对于刚起步的商人要树立自己可信的形象。务必要言出必行。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说:“我的广告效果不好,但是广告写的可真是不错。”我问他是在哪里登的广告,他说:“我在一家周报上登了三次,花了1.5美元。”花在这种广告上的钱真的是白白浪费了。成功的广告一定要锲而不舍,不断地冲击人们的眼球直到大家都耳熟能详。

每个人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总是有可以借鉴之处。第一步要引人注意。我们看看立顿先生在格拉斯哥开食品店时是怎么做的吧。当时他还小,完全用小孩子的思维思考。他带上父亲最好的两头猪,将它们冲洗干净、洗刷一新。两头猪拉着一辆红色的小车,车体上写着“到立顿店去”。好奇的市民在大街上跟着这辆奇怪的小车一直走到了立顿的商店。店内粉刷着和车一样的红色。这家店大获成功,今天在全世界已经发展到了500家之多。

立顿说道:“有一回一辆载满货物的货轮正在非洲海岸上航行,突然遇到了大风暴。货轮需要卸货减压。一度轮船几乎失事。当时我脑海里所想的不仅仅是要损失掉这批茶叶。我把茶叶都倒在了甲板上,忽然有了个绝佳的广告创意。在每个袋子上,我用大的黑色字体写上“立顿茶”,然后把它们从船上抛下,指望会飘到非洲海岸上,让那些从来没听说过立顿茶的人拾到。果然,我的办法奏效了。”

接着,伦敦收到了一封关于这次海难的电报,上面只写着“立顿”。劳埃德银行不知道谁是立顿,于是展开了调查,发现原来电报的发送者是一位茶叶大亨。

在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州海港上,托马斯·立顿爵士的广告创意也很值得借鉴。几年前,澳大利亚发生的一系列的谋杀案使全国陷入了恐慌。犯案者逃往旧金山结果被抓获并带回了澳大利亚。押解的船只一到达立刻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早上数百名水手走出悉尼港口押送这艘船停泊。这时海面出现了二十多艘帆船,每个船帆上都用醒目的黑色字体写着“立顿茶”。

约翰·沃纳梅克曾经放飞过广告气球,如果有人能拾到气球并送回到他费城的店里就会被奖励一套衣服。他之前曾为此做过大量的广告铺垫,全城的人们都开始关注这件事情,他的商品也因此得到了公众的关注。

美国德卢斯市的古德尔在《店主的标准》中就如何开始经营杂货店这一问题写到:“开业前做三周的广告,告诉大家开业庆典上不卖任何的商品,但有免费饮料提供。广告中有奖征集最佳的店铺名称,所起名称要符合三周广告内所宣传的店铺的政策,当然广告的内容也是不断地变化的。参与者都可得到一份奖品或纪念品。开业庆典当天绝不卖货,而是要与来店的每一个女性结交朋友。店内货品摆放精美,价签醒目,到处都张贴有本店的座右铭。年轻的女孩穿着日式服装挨桌提供饮料。所提供的咖啡、茶和可乐都是某个特殊品牌、由专门人员调配的,这些品牌在本店的以后的销售史上将位居前列。批发商也会派专人来店里进行产品演示。在一些带盖的玻璃盘子里摆放上知名品牌的罐装食品的样品。店员们也应积极参与其中,热情解答、友好待客。”

古德尔说:“我至少投入75%的广告费到当地的主流报纸上,和出版商研究该用多大的版面连载一年或者半年。这样就会避免以后不断地变换版面或者内容总是一成不变。对于广告资金有限的杂货商,报纸无疑是最好的媒体。人们一般都有读报纸的习惯。报纸走入千家万户,并且人们在读报纸时通常会把手头的活儿都停了下来,因此更加有时间进行思考。我认为女性读者中几乎没有人会不看广告。商人们要努力让他们的商品、店铺、价格等的广告值得一读。”

“人们想准确地知道他该付多少钱,也想准确地知道他付钱买到的商品质量如何。再华丽的语言和花哨的外表都不能掩盖住真相本身。”

“广告的创意比什么都重要;广告应该具有特色;广告人应该互相借鉴同时又应不断提高;他应该了解自己的受众群体,然后再相应地制定计划,决定该是在报纸杂志上登广告还是该派工作人员登门拜访;如果是生产商,应该把自己的名字附加到产品上,既是为了使自己为人所知也是对商品的质量本身进行担保;对于农户,如果他种植的作物本身好就不愁销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再完美的广告也比不上公司诚信和不欺诈的名声。以诚信为基础,公司才会发展壮大;以欺诈和伪劣品为基础,公司迟早会销声匿迹。

斯图尔特的诚信不仅得到了回报,而且给他带来了财运。公司里任何职员都不允许虚假宣传,恶意隐瞒。有一次,一个职员向他反映一种商品存在着缺陷,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样品。这时正好有位顾客进来要一笔大的订单,他问到:“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好一些的货可以让我今天就看看?”那位年轻人马上回答到:“有的,先生;我们刚好有可以满足你要求的货物。”然后他让对方看了刚才他还向老板抱怨的那件货品。他诚恳地向对方介绍商品的特点最后双方成交。斯图尔特先生一直在旁边看着,他提醒这位顾客一定要好好地检查一下货物,然后转身让那位不诚实的店员到楼上出纳那里结清他的工资,因为本店已经不再需要他的服务了。

店员对老板忠诚同时也应该对顾客忠诚。公众的信任是商人的生存之道。失去了这种信任,公司的繁荣将无从谈起。店员如果用高价卖掉了一件有问题的商品,也许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而得意洋洋,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交易表面上是赚了实际却是赔了,赔掉了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公众的信任。

美国个人信用调查协会主席说:“生产商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再是一条赚钱的道儿。谎言早晚会被揭穿。值得做广告的商品一定要有自己的优点,而广告要想有所回报就一定要尊重事实。带有欺骗性的商品在商人的手上就像是贬值的钞票一样。对待劣质商品的态度也应该像对待假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