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3228700000075

第75章 孩子的“成长个性”如何在内心世界显现(1)

成长中孩子的心理非常敏感。敏感如果因判断准确思维周全而心地友善可以是聪敏、敏锐,如果因充满攻击防御性的幻想,则会变成过敏尖锐。敏感的孩子很聪明,大脑聪明的孩子都很敏感,如果对于自然科学,对于学习知识、发明创造,孩子的敏感是优点,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则要很好地把握敏感心理。成熟健康的敏感能生产出善意,不成熟的敏感则会引起紧张不安、猜忌、自我保护过度甚至无端的愤恨报复,这些都是要由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加以细心体会认真引导的。

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发展得既张扬又慌张,全家宠爱在一身只能甜蜜一时,没有同伴的童年成长之路注定会使孩子内心充满了惶惑与孤单,除非他属于从童年起就爱上孤独的世界上极少的那一部分思想者。自己喜欢的游戏没有人可以与自己朝夕分享,犯了错误、遇到困难、受到惩罚和打击时,心里的难过失落没有与他同样年龄水平的那样一颗心灵来映照来同情。

他们时而希望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能极度强调属于他一个人的独特和优秀,同时,又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争取属于各自的自我,他经常处于无尽的自我挑战中,这是很重要的敏感来源。同时,童年里本该充满纯真欢乐的笑声,但现如今的孩子们学习压力都非常大,玩的时间越来越少,开心的时候相对来说少得太多了,于是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在游戏中体会和表达各种情绪情感,心里郁结了许多许多情绪,心理成长任务没有及时完成,遇到各种人际情况时不知该怎么办,由此会产生无限的想象猜测。从小生活上身体上被呵护备至,拥有了过度“关怀”的孩子对于生活中的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对于父母的冷热态度和起伏的情绪,从声音表情中,甚至语气、语调里,他都在揣摩着父母对他的满意程度和尊重与否。有时,孩子的敏感心理甚至可以使用“惊心动魄”、“心惊肉跳”这样的词语来描述。

通常来说,在童年早期,妈妈在感觉体验上跟孩子格外“通心”,她会更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并表示关注,而爸爸则往往容易从孩子“你应该怎样”来教育孩子,以外界标准或者父亲心中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没有从孩子内部的中心去理解孩子,使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即在内心深处为自己照镜子时会更模糊更慌张,找不到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孩子小时候往往觉得母亲更可亲,因为妈妈似乎更“理解”自己眼下最真实的感受。

孩子的敏感是一种很精细的心理感觉,若遭遇到很粗重的感觉如发脾气、斥责、误解,甚至得到不顾事实的表扬时,他们就会有受伤害的痛苦,这些痛苦累积在心里久了,就会形成或逆反或自我封闭的个性,不肯和粗心大意说话做事简单的父母说真心话,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肯求助。对于所有成长中的孩子,父母们需要以一种很精细、轻柔的感觉,渐渐渗透与他们交接,要求父母们要以“其律己志刚,接物气也柔”的方式与孩子接触交流并加以引导,这是一种最成熟的教养引导方式,如从山上流下的清泉,丝毫不抵触,不碰撞,不痛又令人清醒镇定,如涓涓细流滋养着孩子的心灵,沉淀了更富含营养的种子——友善而热爱生活的各种愿望,孩子会既敏感又开放,内心持续充满坚实、安宁和自信的感受。

父母们都知道一些孩子反抗期的知识,比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出现“第一次反抗期”,也有人称之为“自我中心时期”;比如进入青春期后的叛逆期。但有些父母们不懂的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叛逆表现,有的孩子甚至父母要求的不去做,不让他去做什么他偏去做。

反抗、叛逆这种词的提出角度首先就需要探讨,提出这样的字眼,就说明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被孩子对抗了。事实上,对于孩子的同样一种现象,比如不好好写作业还振振有词地顶嘴,甚至发脾气,十个父母有十种想法,有的爸爸被孩子顶撞之后反倒会欣赏孩子,认为孩子很倔强,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将来一定好好培养,使孩子更懂道理的同时,个性变得更坚强;有的父母则会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跟他一般计较,坚持跟他讲道理;有的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不服管教了,太逆反了,严厉斥责;还有的母亲甚至被孩子顶撞后伤心委屈地哭了起来,孩子则是会表现得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反抗。

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反应都不同,不同的态度映衬和反照出来的,只是他心理的成熟状态,而不是孩子真的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糟糕表现。由此说来,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要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始终关注自己的内在成长。

心理成长中,与其说孩子进入人生第一段反抗期,或青春叛逆期,或评价孩子的个性反抗而叛逆,不如说孩子在成长期间始终都在尝试着发展更和谐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孩子始终尝试着寻找自己,自己的需求是否能够实现,比如游戏的需求、爱的需求。他要总是不断地在自己天性任意玩耍的兴奋欲望与父母对他的要求中进行取舍,每天每件事他都要进行取舍,他想尽性欢乐,又想要做父母心中的好孩子,选择就要有冲突,内部的冲突时而表现为外部与父母的冲突。

遭遇到孩子反抗的现象,我们父母要反思的是:这是眼前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我心里呈现出来的境界?我平时是不是一个喜欢开辟战场、与人尖锐对立的人?是不是我太喋喋不休、咄咄逼人,孩子才忍无可忍了?是不是自己平时就认为自己付出太多承受太多太委屈了?是不是自己忙于事务而就快找不到自我了,所以变得麻木不仁,不理解孩子其实很需要被理解被承认?是不是自己本来就很软弱、依赖,总想找个依靠,而孩子的反抗则表明自己平时太没主意了?是不是自己仍然没有长大,不够自主,而是由孩子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心情好坏?是不是自己平时表现得不够稳重不够有尊严,孩子越来越不尊重自己?

如果没有冷静大度地对待孩子的反抗行为,而是一味地自己暗自反复****伤心和愤怒这些错觉和幻觉,甚至基于这些错觉幻觉的基础给予报复性行为来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将来对孩子个性发展会产生什么更深重的影响?

试想,如果父母们在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呈现的所有激烈行为、与父母不一致或相反的行为时,都能把这些行为理解为孩子正在发展健全而越来越成熟开放的自我意识,父母就不会认为是孩子在叛逆,不会认为孩子在反抗自己,而是孩子在表现出同周围环境相调和过程中的一种冲突过程,最终,亲子关系以及孩子的个性会和谐圆满的。

孩子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事,一到实际就不能做到,让父母十分困惑和苦恼。“以后一定要先写作业再看电视”,“提醒你好几次,该关电视(电脑)了,你答应了怎么就是不关啊,你还想让我说几遍啊?!”“老师说你注意力不集中,你上课要认真听讲,用心啊,我反复跟你说用心,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学习好,明白吗?”“不能总是上网玩电脑游戏了,你答应过我的!”“你说话不算数,我都不想再相信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心意是百分百诚恳的,真心希望孩子各方面能发展得更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学习进步,可孩子对父母是否有一样的诚意呢?诚意是一样的,但内心的需求却也不能压抑和忽视,于是,嘴上答应得痛快甚至动听,行为的表现却经常出现偏差。

孩子此时是不是能听懂父母的全部道理,并且能完全彻底地遵照执行?他还没有发展出如此完善的思维和人格,况且,父母提出的许多要求有时会背离孩子发自身心的感受,甚至违背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

孩子会产生的心理感受是:

你让我关电视,我耳朵是听见了,嘴上也被动地答应了一声,可我由于看电视时间长久了,身体处于很被动的惰性习惯中,不愿动弹也不想改变此时的存在状态。我就想这么待着,待着,一直待下去,不管电视里演什么,不管我喜不喜欢正在看的节目,反正我被电视节目占据着,不想回到由自己做主的现实世界中。我不习惯变化,不习惯自己动手动脑,要是能不动脑子、不动身体、不动嘴巴地生活在电视世界里不是挺好吗?突然电视被关了,孩子回过神来看到电视机旁怒容满面的妈妈,他知道这是“欢迎”他回到现实世界的神情,更加剧了他与现实生活不和谐的内心印象,下次他是会更自觉更自控一些,还是更沉迷于电视不能自拔?

让我关电脑,我正在和好朋友们联网参加对抗游戏,我突然先撤了,朋友们以后该不带我玩了,再说我就是喜欢玩,哪有爱孩子的父母动不动就让人学习学习的,烦不烦人啊;

让我先写作业再干别的,可我有的是机会做别的,你看不住我,我也看不住自己;

我是答应过上午吃完这根雪糕今天就不再吃了,可到了下午写完作业之前,我的心里就出现了一支可爱雪糕的形象,它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手上、我的舌面,不管你怎么说,我都要去冰箱里迅速地拿一根,然后飞快地跑到楼下去玩,这样就听不见你的唠叨了,你总不至于跑过来把雪糕给我抢下来;

我也想好好听父母的话,上课认真听讲,可注意力不听我的,它总是跑到别的地方……

谈到孩子口是心非,父母要留心思考的一点是:是不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句要求提出来了,听孩子答应一声,父母就以为孩子真的听懂了?是不是父母自身比较看重孩子口头承诺,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承诺?于是,孩子反复出现口是心非时,父母才发现,自己说过的话没有走到孩子心里去,孩子经常用嘴巴来填补父母的期待。

用心,不是反复使用“用心”这个词来实现的,父母若希望孩子用心做事,而不是嘴上敷衍,就要自身更沉着而宁静,更具敏感觉察的智慧,去对孩子诚恳认真地说出要求,心里期望孩子更能自律,同时坚定地执行最后的决定。比如“我提醒你三次了,电视你关还是我关”,而不是简单直接地每天都扯高了声音与孩子吵嚷,这些都无法让孩子心服口服,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控制不住自己,父母要细心严密控制,要真正把“成长,听懂道理,自我约束”作为发展目标,而不仅仅就是孩子眼前嘴上答应的一件小事就完成了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成长中的孩子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苦恼,比如跟要好的朋友闹别扭了,被老师批评了,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这些可以称作事件性情绪低落,父母或者安慰或者劝说,都是可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