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3228500000005

第5章 百年书香凝铸蜀中“天堂”

——写在四川省图书馆百年华诞之际

杨红梅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天堂在哪里?

我们寻觅了五千年。是雕龙琢凤气势如虹的皇家藏书阁?还是达官显贵深深庭院的藏书楼?在堆积如山的历史典籍间,有几人能凭栏而读,御风而吟?又有几人能于馥郁墨香中尽得阅读之乐?

应该庆幸:1912年10月20日,在芙蓉花开灿烂如锦的成都少城公园,中国最早公共图书馆之一的四川省图书馆破土而立!

应该崇敬:林思进、蒙文通、伍非百等一个个大师,一位位圣贤,历任省图书馆长,以文化人,树学风,建馆舍,用汗水和心血构筑蜀之“天堂”!

500万册藏书、70余万册隋唐手书经卷、宋元明清诗词集、历代四川珍贵地方志、民国暨抗战时期珍贵文献……此后百年,兼收并蓄的省图书馆负重而行,如一位智深如海的老者岿然不动,润物无声,渐成全国第四大文献基地、中西部唯一国际图联成员馆、世界银行资料存放馆。

二十多年前,带着对书籍的渴慕我寻香而来,自四川大学首届图书情报科学系分配到四川省公共图书馆。

那是怎样一个美妙如诗的天堂啊!

万卷书如山,智慧深若海。在这片知识与文明汇聚的馨香世界中,我与先贤秉烛而谈,我与哲人促膝欢言,我在人类思想和情感的汪洋中徜徉、浸润、磨砺、升华……美好而短暂的八年间,我在省图丰富着自身的学识修养,也见证着省图的快速发展——

百年沧桑,风流看今朝。“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展开了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发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豪迈宣言。站在新起点,省图而今迈步从头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革:

重走红军长征路,途经泸州、叙永等10余地,行程7000公里;文化惠民百场讲座深入军营、学校、农民工住地、社区、农村、监狱等;共享工程“军营网站”建到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环境恶劣的戍守边陲的墨脱官兵身边;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走进达扎书院改变了僧人学经、辩经的单一生活,在全国首创文化进寺庙新模式……汶川地震灾难,压不弯省图人不屈的脊梁,抗震救灾——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一间间“爱心帐篷书屋”响起了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一幢幢流动图书馆在蓝天白云下拔地而起,省图义无反顾充当传承文化、播撒文明的使者!

在省图的引领下,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区公共图书馆,组成了全川传播知识的主骨架,5.2万个基层点跨越空间和时间障碍,构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在城市之中,机关、企业、校园、社区,一个个图书室蛛网般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镇(乡)村图书室、流动图书服务、公共电子阅览室遍布田间地头;以公共图书馆为平台,各种公益讲座、公益展览,各类读书活动在城乡之间轰轰烈烈开展;“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全免费和全年无闭馆日的惠民政策,将五千年的民族优秀文化源源不断地送进万户千家!

占地17.56亩,建筑面积5.25万平方米,总投资4.9亿元的省图新馆巍然耸立于天府广场,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公益性文献信息基地,四川最新最大的文化地标;

……

一文一世界,一卷一天地。走过百年时光,历经过风雨沧桑的四川省图书馆,在新世纪,沿着前人的足迹,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在传播知识的征途上,用无声的墨韵谱写出今天的灿烂、明天的辉煌!

五十年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或许无法想到,在遥远东方的中国,他心中的“天堂”会遍布于城市、乡村、家庭,会成为这个五千年古老民族随处可见的绚烂风景……

四川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