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3228500000038

第38章 我与四川省图书馆的情缘

张尔君

人活100岁谓之长寿老人,行业沧桑100年誉为老字号。四川省图书馆风风雨雨100年,岁月见证了它的发展,历史记录了它的轨迹。作为基层图书馆工作者,我衷心祝贺它百岁华诞,祝福它沐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雨露,春风满面,昂首阔步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100年来,四川省图书馆以服务四川发展,服务百姓生活,服务学习型社会为己任,在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明,启迪民众智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图书馆界颇具影响力,可喜可贺!对于四川省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辉煌业绩,自有大家去讴歌、去纵论,本人仅从一名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叙叙同省图书馆的情缘,以表达我心中对图书馆所蕴藏的深厚感情。

1989年初,我离开了驾轻就熟的新华书店工作,调绵阳市图书馆出任馆长,隔行如隔山,当时尽管我已工作20多年,但对图书馆这个行业却知之甚少。看到破烂的馆舍,简陋的设施,娘子军的队伍,拮据的5万元年事业经费,心中时时有一种“上当了”的感觉。但我这个人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在图言图,不懂就学,让自己掌握工作主动权,在推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尽力发挥自己绵薄之力。如果要说在图书馆岗位上做出了一点贡献的话,我得深深感谢四川省图书馆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和老师们的热情帮助。记得我刚到绵阳市图书馆,对于门外汉的我来说,要一边忙于游说市里修建新图书馆,一边还得自学图书馆业务。1989年10月,四川省图书馆同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在攀枝花市召开四川省图书馆系统理论研讨会,我同廖先明同志合写了一篇《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论文,作为我在图书馆学方面的处女作,得到了大会承认并在会上交流,令人难以忘怀。正是这次会议让我认识了图书馆界的许多朋友,如张德芳老师、马平馆长、王以庄馆长、朱乔生馆长……这些人不仅是我图书馆行业的老师,更成为了至今感情笃深的朋友;正是这次会议,让我认识到图书馆不仅仅是读书、借书的地方,还是能做研究工作、出学术成果的地方。图书馆员则是个神圣的岗位,它似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正是有一批默默奉献的图书馆人,人类文明才得以薪火相传,这应该就是我同四川省图书馆的“初恋之情”。

在基层图书馆两三年后,绵阳图书馆新馆在艰难困苦中拔地而起,成为省内首家市州馆新馆,受到各方赞誉,参观者和借阅者络绎不绝。工作中不拘泥于传统,别开生面地开展了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比赛,送书下乡等活动,成效显著。但我始终自感专业理论基础差,缺乏对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正在此时,四川省图书馆举办了全省图书馆馆长培训班,我报名参加了该次培训。据说这是“****”后的首次图书馆馆长培训,实属机会难得。培训时间长达1个月,参训人员包括市州图书馆馆长、县级图书馆馆长,这让我更多地结识了图书馆界的新朋友,同时让我对图书馆专业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图书馆学概论、读者工作、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图书编目、辅导工作、中国书史等等,这些专业理论的学习,让我对图书馆业务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图书馆有这么多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实际规则,对我产生了相当的震撼。学习是大有收获的,结业时,我以《市地县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为题,交了一篇论文,被四川省图书馆主办的《图书馆员》杂志刊用,后被全国多家出版社收编入文库文集之中。由此,成为我在图书馆岗位去奋力拼搏的动力,也奠定了我对图书馆行业和与四川省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进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随着科技进步而进步。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直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爬行,我在基层图书馆馆长任上默默工作了20多年,虽兢兢业业,艰辛拼搏,但事业发展仍然受制太多,距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差距不小,与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图书馆相比,更是自愧悬殊。2004年,国家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四川省图书馆举办了培训并召开相关会议,由此我看到了公共图书馆事业融入科技并大幅度提升水平的契机。在实施四川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时,我有幸被聘为专家组成员。现在四川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深入发展,县级支中心普遍建立,市州正在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乡镇服务站已同综合文化站建设共同实施,即将全面完成。更可喜的是村级服务点建设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整合,其效果正日益凸显。市州图书馆不仅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也已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建设。正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全新的形象服务于公众。这得益于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关心重视,得益于四川省图书馆在推进实施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科学制订方案,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尽责尽力,值得全省公共图书馆效仿。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几十年实践中确切感知的历史。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神圣的信仰和认知的真理。回顾四川省图书馆100年的历史,虽不能说伟大,但却是艰辛的历程。四川省图书馆的发展也是全省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缩影,其发展最快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数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透过四川省图书馆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公共文化建设以及图书馆重建工作,使我更加感受到共产党的无比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随着时代的前进,文明的发展,历史的延伸,所有曾经辉煌过的东西,都将积淀下来,向文化的层面转换,最终变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文化就是继承历史。文化,方面极广,内容极多,无所不在,形态丰富多彩。其间,图书馆作为记录历史的载体,含量大,辐射宽,检索易,后人了解前人,借鉴前人,今人沟通古人,都离不开到图书中去汲取信息。因此,可以预见,公共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承文明的公共文化机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雨露的沐浴下,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必将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有足够的因素使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啰唆至此,心中似还有些意思尚未表达,那就是在我任绵阳市图书馆馆长24年中,四川省图书馆几任馆长和书记如郝春阳、戴克瑜、杜建成、汪恩来、钟昌式、李忠昊、王嘉陵、徐建华、欧君国、司建华等以及张德芳和辅导部,中心馆的各位老师,都给了我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我对他们致以深深的感谢!并衷心祝愿四川省图书馆欣欣向荣,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绵阳图书馆前馆长 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