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拾梦穗的人
32278700000006

第6章 (三)

“行,我知道了,让你之前费心了。”王氏领着若平并对于刚才他的行为道歉,自己也十分的沮丧。

走在回家的路上,王氏问着若平:“若平,你给奶奶说怎么了?那里是不好还是......”王氏没有继续往下说,她只是想知道若平的答案。

若平摇摇头,再一次用手指向镇上的那个方向。“看来我孙子是想要去那里上学是不是,明儿个我们就去那里。”听兰英说的情形应该比这里的孩子更多,可这小小年纪被其他孩子欺负怎么办,王氏心里一直很不自在,但是弄下这个样子也只好这样做了。

若平听到王氏的话很是高兴,松开王氏的手一路上蹦跳着,看着自己的孙子活气的样子王氏把刚才的不痛快全部淡忘了,只要若平健康的成长比什么都好。

镇上的学校和村上的学校就是不一样,光看这个场地面积就顶替村上的好几倍,除此之外花花绿绿的装饰让孩子们很是快乐,然而这样的心情并不能维持太久,之后也是接二连三的哭闹声。看来当一件事情达不到人们的欲望时他们会换一种方式去表达,而对于眼下的娃娃们一个比一个闹的动静大,老师们怎么哄都没有作用,一个个好比之前的若平。

“万事开头难”的话语一点都不假,,慢慢地适应就会发现已经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往的那种哭闹声出现的次数少了,时而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念着口口。老师给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每节课上听到“小手背后都坐端”的口令,一个个人儿都听话的照着做,老师们这样不断地重复也是防止孩子们不专心听讲。每到放学的时候都会给大家小小的奖励,有时候还一人一块糖,让孩子们心里一阵甜头。走在回家的路上若平也很是想念刚才老师发糖的场景,一个人在暗暗发笑,连自己的嘴巴都合拢不了,傻乎乎的笑着。

“奶奶,今天老师又发糖了哦,不过我没有吃留给你的”若平说完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块糖递给王氏。若平出其不意的举动到让王氏很是惊奇。

若平每天的行程是兰英送王氏接,有时生意店忙的话王氏就一个人把那所有的行程包了。王氏每次等到若平快放学的时候就在以前她认识的朋友家暂时歇脚,等到若平出了学校门,两人就一起回去。不知今儿个怎么了,若平接到老师发的糖想起了王氏以往说的事情,不由自主的想把糖留给王氏吃。看来若平是真的长大了好多,还懂得关心人了。

“奶奶不吃,留给你吃,看着若平吃就当是奶奶吃了。”王氏说给若平并且她现在心里已经比吃了糖还要甜。拉着若平的手一路走着。

“不,怎么叫做我吃了你就吃了,今天的糖就要奶奶吃。”若平的犟脾气又开始了,他甩开被王氏仅紧紧拉着的手并走到一边去。王氏实在拗不过他,只好听若平一次。

“好好好,奶奶吃,若平乖。”说完便把糖果从若平的手里接了过来,轻轻的放在嘴里。

“恩,今儿个的糖是很甜呢。”王氏边走边解释道。若平看到王氏没有骗他才又听话的拉着王氏的手向前走。一路上的人看到这幕场景都说王氏要了一个好孙子,心里都很是羡慕她,王氏也暗地里想:“那不然,这小人人是越让我疼爱了,真是个爱不够。”

王氏和若平回到家,兰英正在灶房做着一家人的饭,王氏上前去一起搭灶,若平则像一个地老鼠乱跑个不停。

“妈,你没看这若平眼看着一天天大了,这房子是不是也该收拾收拾了。”兰英是看现在住的房子虽然能比以前强,可是从头到脚的样子还是没有变,也就是把一些能补的地方简单的修了修。近年来生意还算可以,她也和育才商量过了不过一直没有来得及告诉她,今天刚好在这里就顺口说了。

“等等吧,毕竟娃还小,再过个一两年再看,现在还能行就这样来。”王氏是想这盖房可不是小事情,一下子就要花好多钱,想起自己那时候把钱都能叫成爷的生活,真是一把心酸。没钱的日子她算是见过了,所以才让兰英再缓缓。她也何尝不想处理房子的事情呢,只是不愿意提而已。

若兰没有再说话,只是埋头干着自己手头的事情,她不是嫌弃现在房子的情况,而是看着若平长大了心想着装修一下,既然王氏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她也没话说了。若要执意和育才重新翻修房子,可能会惹怒她老人家,与其这样还不如缓缓,万一出现个什么问题自己也担不起啊。

“若平,洗手吃饭,去外面把爷爷叫回来。”饭做好了,兰英催着若平去找忠德吃饭,王氏给自己盛了一碗也就端走了,临走时她只是给若兰说不要再提盖房的事情,房肯定会盖不过还没到时候。

慢慢的这个所谓的周家不再受人低三下四的眼光,从以前所有人瞧不起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大众不得不佩服的家庭,可算是多亏了王氏那时的那股劲儿啊。

每天生活依旧平淡无常的过着,早上鸡蛋黄从东边升起,自西边而落,时而躲进密密的白云里睡个懒觉,等到该和月亮妹妹换班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消失无踪影。生意那边育才打理着,兰英帮个忙,人多时忠德也就去了,一家人的生活也就是这样过着,不过这一天若平有点不听话了。

“奶奶,我不想去学校了,想在家。”若平在给正洗衣服的王氏说话,本来是等这几件衣服洗完就把他送学校去,这突然来了这一出,王氏顿时就不高兴了,不过若平只是一个孩子也就没有把表情流露出来。

“怎么不想去了,那时你说不想在村里上要去镇上,现在去了镇上你还想怎样,今儿个是咋的了。”王氏的口气不像平常那样平和,言语中多少带点责怪的感觉。

“是不是哪个娃娃欺负你了?”王氏又问他,昨天不是还好好的,不就是过了一个晚上么怎么就和变了一个人一样。

“奶奶,我就是不想去,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说罢若平就往屋里走。

“你站住,哪有说你不去就不去的,今儿个你是非去不可。”王氏把手头的衣服扔在水盆里,一把拉住若平。

“就是拉都要把你拉到学校去。”若平狠狠的抓住门栓,怎么拉都不走,一气之下王氏只好借助她以往的蛮力让若平松手。她没有继续拉而是再一次问若平就好比给他一次承认错误的机会。

“去还是不去?”王氏的口吻变得非常生硬,两只眼睛耿直的盯着若平看,把若平都吓到了。

“不去就是不去。”若平好是淡定的回答者王氏并带着摇头的动作。

“啪”的一声,王氏打了若平一嘴巴子,出手有点重了结果打出鼻血来,她赶紧接了一盆水,用手拍打着若平的额头,直到血被止住。这一折腾两折腾,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王氏回头看着若平,把他叫了一声,若平便知道王氏要说什么就赶紧答应了。

王氏把刚才还没有洗完的衣服洗完了就把若平叫在她的身边,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王氏就给若平说:“若平,奶奶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若平欣喜的端了一个小板凳,坐在王氏的身旁,头搭在王氏的腿上安静的听着王氏讲的故事:

在一个很贫穷的村子住着好几户人家,每天人们起早贪黑的干活,可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贫穷,因为他们都是靠自身的蛮力干,没有一点文化的头脑。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教书先生,他乐于帮助这些没有文化的百姓,可是很多人都没有什么钱财之类可以回报他,就给他在一个小地方盖了一间房子并把自家平日的东西拿来作为学费抵押,就这样这位先生住在了这个村子。

平日里他在那里教大家认字,有时也讲一些其他的知识,时间一长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头脑,逐渐打破了这种仅用蛮力生存的方式。

可是有一家人,他们一日三餐都难以保全哪还有什么东西作为认字的交易品,等到村子里好多人都开始一一摆脱以前的穷酸样时,这家人开始被人瞧不起,他们用下巴看人,觉得他们就是凌驾于这个村子的主,时常在这家门口做一些嘲讽的事情。

这家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去认字他们省吃俭用,虽然总是那样被人戳脊梁骨,可他们仍旧挺起腰干做人,身正不怕影子歪,人穷志不穷。等到他们把自己的学费攒够时,终于他们好是松下一口气,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孩子的身上。

孩子头悬梁锥刺股,大半夜还点着微光求学,让父母看得好是心疼,可为了自己的这个家他们把眼泪咽到肚子里。终于孩子经过一番的努力有了更长远的发展地方,可是费用远远高于村子里的学费,超出了自己的范围,结果自己就用学的东西改变这个家,从此这个家庭再也没有被人瞧不起。

王氏说的这个故事正是育才小时候,怪当时自己家穷,要去更远的地方上学学费很是高也就让他接替了忠德的生意。她时刻提醒自己:“那时候就是因为才没法让育才再念书,这到若平手里绝对不能再有此事发生,一定要学知识,学文化,自身就是一个文盲决不能让后辈走她老路。”

眼看着若平就要从这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了,王氏的心里就不用说,自然是乐个不停,这也象征着若平已经不再是儿时的小孩子,要去更大的学校接受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