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悟道因缘录
32276100000049

第49章 五因五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尸婆外道出家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有一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见.如是说。若人有所知觉。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诸苦行。令过去业尽。更不造新业。断于因缘。于未来世无复诸漏。诸漏尽故业尽。业尽故苦尽。苦尽者究竟苦边。今瞿昙所说云何

佛告尸婆。彼沙门婆罗门实尔洛漠说耳。不审不数。愚痴不善不辩。所以者何。或从风起苦。众生觉知。或从痰起。或从唌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节气。彼自害者。或拔发.或拔须。或常立举手。或蹲地。或卧灰土中。或卧棘刺上。或卧杵上.或板上。或牛屎涂地而卧其上。或卧水中。或日三洗浴。或一足而立。身随日转。如是众苦精勤有行。尸婆。是名自害。他害者。或为他手石.刀.杖等。种种害身。是名他害。尸婆。若复时节所害。冬则大寒。春则大热。夏寒暑俱。是名节气所害。世间真实。非为虚妄。尸婆。世间有此真实。为风所害。乃至节气所害。彼众生如实觉知。汝亦自有此患。风痰唌唾。乃至节气所害觉。如是如实觉知。尸婆。若彼沙门婆罗门言一切人所知觉者皆是本所造因。舍世间真实事而随自见。作虚妄说

尸婆。有五因五缘生心法忧苦。何等为五。谓因贪欲缠。缘贪欲缠。生心法忧苦。因嗔恚.睡眠.掉悔.疑缠。缘嗔恚.睡眠.掉悔.疑缠。生彼心法忧苦。尸婆。是名五因五缘生心法忧苦。尸婆。有五因五缘不生心法忧苦。何等为五。谓因贪欲缠。缘贪欲缠。生彼心法忧苦者。离彼贪欲缠。不起心法忧苦。是名五因五缘不起心法忧苦。现法得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尸婆。复有现法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

说是法时。尸婆外道出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尸婆外道出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离诸狐疑。不由于他。入正法.律。得无所畏。即从坐起。整衣服。合掌白佛。世尊。我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耶

佛告尸婆。汝今得出家。如上说。乃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

注解:

这一经对于我们建立学佛的正见非常重要。比如有人虽然喜欢佛学,但是看过《心经》后,总以为这世界就如梦幻泡影一般,一切都是假的。殊不知,这是比喻,是站在无常无我的角度来说的。假名,假有,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假如因缘条件变动,它们的现状就会发生改变,是这个意思,不等于否定现实。亦即,假如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常的、有我的,那么就应该可主宰、是唯一和永恒不朽的,事实上不是如此,因此我们说它是假有,是不可得的。因此,那些“舍世间真实事而随自见。作虚妄说”,是佛陀所批判的。

至于“有五因五缘生心法忧苦”,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盖,即贪、嗔、睡眠、掉悔和疑,都是障道因缘。

最重要的,依然是佛陀阐释的佛法是这样的:现法得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