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3227500000061

第61章 开江文史札记(之四)

一、开江中学的第一次迁址

普安禹王宫,系湖广移民会馆,其规模之宏大,在全镇乃至于全县各移民会馆中都数第一。至民国时期逐渐衰落,尚有庙产60亩。据颜崇朴先生所知,原开中校长曾孟久欲新选校址,修建新校园。于是说服各方,获得支持,成功地将禹王宫庙产置换县城西门外新开中的土地。时在民国33年(1944)前后。

另据县政协原副主席孙仁藩说,开中原址为西外小学,占地30余亩。为修新开中,特地将西外小学迁城内城隍庙。又据曾任开中校长26年的邓万林先生回忆,该小学应在对面的一个老庙子里,而新开中所在地本是一大片良田,断无民房公房存在。

这些年,我不遗余力鼓动在外乡友企业家在老家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曾经拿一些前尘旧事,做了种种证明,论其必要性、光明性、可持续性,及其仁寿福祉的永恒价值和意义。今天凌晨醒来,我又想到一个开江本土的实例。急忙爬起床来,伏“案”(电脑)疾书。天寒地冻,亲爱的老婆把我吼了一顿,那也顾不得了哦。

风云一时的辛亥革命同盟会会员、开江家乡名人颜德基,坐镇达县,统辖川东北13个县的广大区域。一打进城,就意外拥有了100万现大洋。这个钱,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呢?川东北四大商贸名镇、开江邑中首镇的普安,最大商户颜恭安,年收入5万大洋。可以想见,颜德基,这位赴日本参加同盟会、得孙中山信任的川人,如果后来几年拿出几个百分点的钱财,在家乡建一所中学,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历史效应?

有人会说,何必如此苛求前人呢?当时那个形势,不知办教育的多嘛。可是且慢,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初,颜德基在上海创办了“黄花岗中学”。据我的艰难查核,这份事业没能实现颜某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即使在上海,该校的办学时间也是短暂的,也说不上有什么规模和影响。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上,开江有谁知道这件事?开江的档案文献资料哪里记录过这件事?我托华东师大任教的仲兄在上海教育一类文献中查找,也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如今看来,实在发人深思。

同是办学校教育,曾任国民政府第22集团军总司令的孙震上将,早年在自己家乡成都创办了宁夏街树德中学,至今还是成都著名的重点中学之一。连刘文彩这样一位没多少文化的土财主,也在自己家乡大邑县安仁镇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彩中学”,至今保持了“文彩焕然”的面貌,去安仁古镇游览不去“文彩中学”(现安仁中学),真还是个遗憾呢。

历史是可以做假设性分析的。假如颜德基当年把巨额资金的牛毛一角投放到自己家乡办教育,比如把资金注入到已有开江中学,使其迁出文昌宫后面那个逼窄的“角角里”,在城普之间比如牛山寺下面新建,那会是何其开阔气象!使其更早地增办高中部,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长期延宕直至24年之后1944年的艰辛备尝的迁建;那么,数十年间,开江学子教育成才,会给开江家乡带来多大的社会效应?那么,如今开中校园的那尊纪念铜像,就非颜某人莫属了吧?

可惜,这一切仅仅不过是假设而已。

一个人物,无论是立功也好,立德也好,立言也好,其社会的、历史的影响力必须是要有的。为什么风云一时的人物很快销声匿迹,不具有任何积极的影响呢?这不得不给我们后之来者一个实例,一个深思,一个教益。

在如何积极正确对待个人与家乡的关系上,惟望乡友们切记,中国文化有一个古老理念——

不是家神不会保佑我们,不是家乡不会抬举我们。

二、仁元先生的启示

——写在孙仁元逝世周年忌日

姐弟二位好!

创业难,守成更难。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你们辛苦了。

但我要提出,今后在适当时候,你们应为你爸做一件事,塑一尊你爸的铜像,送到开江,竖立在开江城区的两河边,接受开江世代人的敬仰,也为开江在外乡友企业家树立一个榜样,像他那样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支持家乡。你爸是开江的优秀儿子,他的心系念着开江家乡的土地,开江家乡也系念着你爸。

写了一篇纪念你爸的文章。请阅。

2008年,2010年,开江有两所学校分别树起一尊学校创建人铜像,这是开江百年来的一件大事,也是开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值得我们很好地瞻仰,很好地纪念。

也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

铜像的制作和捐赠者出于同一个人,出于在外乡友企业家、重庆奥韵集团原老总孙仁元先生。实验小学校园所立铜像塑的是仁元先生的祖父孙鉴光;另一尊呢,矗立在堂堂开江最高学府的县中学校园。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孙伯髯,跟他没关系,但他听了我的创意建议,慨然地捐赠了。为什么?为的是开江家乡的教育,为的是以崇高的文化理念和精神的象征,凝聚少年的心,影响少年的未来。100年前,在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痛定思痛,于反思中写下了一段话,把中国强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

两尊铜像,寄寓了哪些思想精神的内涵呢?比如,上世纪初建校宗旨之一的举起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比如教育与人的真正解放,比如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很丰富,很美丽,很精彩,可谓博大精深。

孙仁元先生的捐赠这一行为方式,也给了我们以启示。

这位了不起的乡友企业家,“做人做事都取高端价值,爱国爱乡尽付赤子心肠”(笔者敬送的悼念语),不幸因病逝世了。但我肯定地说,从此以后,他在他的家乡开江永远地活下来了,永远。就好像他做的那样,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复活了,庄严地竖起了另一尊属于他的永远的铜像。

不是吗?在莘莘学子的眼前,在人们的心中,在纯净的阳光照耀下,在深邃旷远的蓝天白云下,铜像总是瞩望着什么,默语着什么,昭示着什么,引领着什么。

是什么呢?

那就是我们的仁元先生生前的所思、所想,以及追求的、做着的,家乡土地上要走出幸福之路,家乡风光里要实现繁荣富强愿景。

仁元先生,欣慰吧,家神保佑着你啊,家乡抬举着你啊。你的魂灵已经融入了家乡的美好明天;安息吧,你的精神已经熔铸于家乡的历史进程。我们要以沉雄厚重的心之祭,为你奏起一支乡之魂魄的乐曲。仁元,请你静静聆听吧。

三、上海黄花岗中学

过去曾听说颜德基在上海办过中学。所知仅此而已,无从进一步了解。近日得读百岁老人胡子珑先生94岁所写的自传《我的一生》(约4万字,打印稿),书稿述及:颜德基创办上海黄花岗中学。1934年8月,胡子珑受颜之聘而东下上海赴任。“颜一家都在上海,他的子女,除大儿外,都是我的学生。上海故人甚多,大学生孙怀璋、孙怀琪、胡仲谦;艺术界陈君实、罗才荣、熊阳初;还有曹伟奇、杨大金等,都是穷朋友。时相往来聚首。”1935年7月,胡子珑同颜德基一道回开江,胡受聘开中,从此离开黄花岗中学。

(1)颜德基创办上海黄花岗中学,这一历史事件对开江来说,应是特别值得一记的,起码教育志一类文字应有记述。可惜无人知道。由此想到开江历来对历史文化的集体无记忆、无意识的状况。而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却又是中国很普遍的一个事实。

(2)上海现代教育史有无记载?这所学校在什么地方?开办的起止时间?是否为现在什么中学的前身?办学规模?影响?哪些人入读该校、任教该校?都出了什么特别一提的人才?颜的办学动机、理念?经费来源?现在要调查了解,都恐怕来不及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颜德基先生一生的卓越和辉煌闪光点。联系他早年赴日本投身同盟会革命活动的光荣历史背景,我们后人至少可以看出颜德基平生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以广州起义参加者身份而引为自豪,念念不忘,且以“黄花岗”命名学校,既是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更是在上海十里洋场弘扬民主共和的思想精神和历史传统,意义不可谓不大。

(3)尊重历史、珍惜历史、记录研究历史(包括地方的历史),本应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和地方的传统,也是从一个方面标志着文化的发达和强大。可当代中国有这个传统吗?有这个强大的软实力吗?

(4)我们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已经遭到极大破坏和毁灭,出现空前严重的断层和空白。即使加紧抢救和收集记录都已是十分有限的了。

在世界和中国进入现代化、全球化、多极化的新时期,尤其需要颠覆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念:历史是统治者的历史。今天来看,这样的历史是真实完整的历史吗?对于将来和后人,这样的历史有多大的价值?

(5)关于黄花岗中学,拟设一个专门文件,开始留意、记录。能做多少做多少。

2010年6月25日

附录:

颜德基(1886-1951),名应纯,四川省开江县杨柳乡人。肄业于绥定府(今达县)通济学堂,后就读杭州蚕桑学校,不久,赴广州弁目学校习武,继往日本留学,毕业于明治大学,并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武汉。次年初,熊克武在上海组织蜀军,颜德基为义士团团长,先期入川。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颜德基为四川讨袁军学生队炸弹队队长,奉命扼守重庆青木关。1916年,颜德基与县人傅晋卿、黄复生、魏宫九等购买枪支弹药,组成川东护国第一支队,颜为支队长。1918年5月22日,熊克武委颜为川军第六师师长,驻防达县。1919年4月,任命颜为援陕西第二路总司令。1920年,颜德基参加吕超与滇、黔军发动的倒熊之役。1923年投靠熊克武,委任为第十师师长。1930年,部队退往陕南安康,发生内讧,互相枪杀,部队瓦解。1946年,颜德基当选四川省参议员,次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为川北区政协委员,1951年5月1日因恶霸罪被枪决。1986年8月3日改判,不追究刑事责任。(据网上资料)

四、开江中学与重庆江北中学

重庆江北中学是开江籍徐彦刚烈士母校。江北中学以培养了徐彦刚这样的学生而引以为自豪,十分重视这一历史的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校园内很早就设计打造了徐彦刚烈士的铜像,成为该校园的一个标志性形象、一个校园文化特色符号。

建议开江中学应积极利用徐彦刚烈士母校这一历史渊源,主动联系重庆江北中学,争取在两校之间建立友好交往关系。

徐彦刚(1907—1935),开江县甘棠镇人。重庆江北中学毕业。1926年加入共产党,同年,与四川赵一曼、罗瑞卿等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与达县籍陈伯钧、邻水游雪程以及程子华,参加秋收起义,跟******上井冈山。受毛委员指派,争取王佐、袁文才部队投入革命,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朱德的赏识重用。1932年先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三军军长。1935年9月22日牺牲,年仅28岁。

作为家乡,开江当然也以出了徐彦刚这样的人物而自豪,开江历来十分重视这一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效应。与江北中学建立友好关系,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争取为学校教育引进尽可能多的教育资源,注入尽可能多的教育新理念、新思路,也为开中、开江县对外开放,扩大学生眼界,促进交流打开一扇窗户。

2011年7月3日于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