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3227500000038

第38章 《人文开江》的研究与写作(1)

《人文开江》这本书,得到广大开江人的认可欢迎。人们普遍认为,该书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以35万字的宏大篇幅,对开江县域社会的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作出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思考研究,进行了较多的学理分析,发掘和揭示了本土的诸多人文特点、资源优势和自然人文生态价值。

开江历史文献,留存下来的很少,除了清代乾隆年间初撰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的《新宁县志》等少数几种以外,几无可言者。在这一状况下,《人文开江》的人文价值也就显得十分宝贵,应说是开江社会文化建设的百年工程。

其所展示的人文内容,提出的人文思考和文化理念,尤其对青少年人文教育和素质培育会起到极大作用,其“本土性”特色是不可替代的。

其人文教育和历史文献的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逐渐放大。它引领开江一方水土从此进入学术视野,成为区域社会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作者是开江人,10年来,作者以其人文学者的职业身份,走出开江看开江,回到家乡看家乡,具有了特殊的观察视野和广角的文化参照,加上专业性的学理修养和10年田野调查的准备,发开江人所未发,想开江人所未想,让人耳目一新。

一、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这是一个学术文化工作者一生所要担待的崇高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开江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这一方水土诞生了我、养育了我,我拿什么来报恩于家乡?一度很茫然,很困惑,也很惭愧。自己能力小,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礼物来回报家乡,最后只有秀才人情——一张纸!

或许会问:为什么要来传播和传承你那个“文化”?它究竟是个什么好巴东西嘛?

构建县一级学术文化框架,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华古国进入21世纪,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此一时期,国家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时代任务就是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文化强国,牵涉的方面甚多,我个人认为,以县为基本单元,以县情为基本内容,构建并赋予一个经济、社会和历史的学术文化框架(或叫做“学术文化体系”),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学理分析:

(一)构建并赋予县一级的学术文化框架,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产物。

一个国家的文化有两大板块,一是主流文化,一是地方文化。二者的构成关系一般理解为,地方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源泉,成为基础;主流文化引导、带动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服从于主流文化。

另外,主流文化拥有很高的科学性、体系性、学理性,而地方文化相对较弱,显得零星、散乱、模糊,甚至是被淹没、被遗弃,像野草似的自生自灭。因此,以县为基本单元,将地方文化的东西,通过调查研究,使它们也像主流文化那样,相对拥有很高科学性、体系性、学理性,改变零星、散乱、模糊甚至是被淹没、被遗弃的状况,构建并赋予一个学术文化框架,就成为中华古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学术文化工作目标,史无前例。

这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工程、百年工程。

我国有县一级行政建置3000多个。构建并赋予一个学术文化框架,这一工程的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事关县的文化发展高度和水准,事关国家民族的总体文化根基,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引领、实力和前景。

(二)构建并赋予一个学术文化框架,也就是全面系统地、有机地反映该县域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基本历史和基本状况,或者也可叫基本县情。但仅仅只有这一点是很不够的。县志已这样做了。

更重要的是,要很好概括县域社会历史发展的若干规律性的东西,富有历史文化特色、极具社会文化价值亮点的东西,特具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东西,充分展示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亲和力、影响力、竞争力和鼓动人的创造力、感动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鼓舞人的斗志的那些东西,必须是在表述上有着很高的学理性、明晰性、明确性、地方性等属性的东西。

内容上更细致、更鲜活、更具有可读性。

换一个角度说,建构并赋予一个学术文化框架(或一个学术文化体系),必须创建和演绎学术思想和理论。这是学术必须的开拓和创新所在,非此不足以构成一个学术文化框架。

体系上,《华阳国志》在前,无论体例、体系,尽都谨严如此。

(三)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县的学术土壤。

一棵树,哪怕长到天高,也得扎根于一片特定的土地。非此不能获得营养,吸取水分。也就是说,地域性研究,其材料内容,除了采自已有书目文献,应特别强调拥有来自田野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并不次于已有文献。“绝知此事须躬行,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化在民间,植根土地,生生不息。

田野调查引入人文社科研究,是近些年学术实践发展的新理念、新做法、新经验、新趋势。

一、本书取得了哪些学术成果

一般认为,本书的内容,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1)对开江县的基本县情作了文化意义上的诸多阐述。

(2)对开江县自然的、人文的资源状况作了一个盘点,清理了家底;对诸多行将淹没的历史事实作了抢救性的调查记录;对诸多行将消亡的文化形态(文化碎片)做了可能的捡拾、拼接和解读的工作。

(3)对开江历史文化的主体内核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发现和提炼概括,如“开江水文化”、“开江精神”等,建构了一个关于开江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一定的学术框架。

基于以上三点,此书所可能产生的学术文化价值在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乡的整体性文化水准和对外文化形象,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乡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为县域社会和个体的人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点促进作用,为全社会的和谐起到了一点作用,为家乡的社会文化建设起到了一点作用。这个成效,使作者自己备受鼓舞,更进一步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开江人,不可不读。

二、本书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学术方法的评估、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今就《人文开江》一书的内容及其学术价值、学术方法的评估问题、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问题等三个方面,作个发言。

(一)关于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和研究过程

背景之一

数千年农耕文明,是人类的伟大智慧创造,极为光辉灿烂。农耕文明在中国的生长发育是世界上最为完善、最为成熟的文明之一。开江县,以其巴山之中的一个小平原自然地貌,为农耕文明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客观条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成熟和完善的形态,事实上也生动证明了这一点。

这些年,我根据我的学术兴趣和思维逻辑,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理念和方法,从四川传统地方文化形态入手,建立自己的学术空间。为此,我默默地不间断地从事着田野调查研究。我跑了四川不少的乡村,在家乡农村等地建立了基地。我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考察、采访、记录,每天沉迷于搜寻资料、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等数不清的纷纭繁复的工作内容之中。社会急剧转型,传统地方文化正面临消亡和不应有的毁坏,非“文化自觉”的现象随处可见。知识分子的高贵良知使我痛惜不已,因此,我把自己的工作更看成是一种抢救、一种责任。我每一走进田野,走进大自然,我的生命和精神也就进入了最佳状态,工作着是幸福的。崇高的使命感鼓舞着我,支撑着我。

背景之二

几百年来新兴的工业文明,对古老农耕文明提出了严峻挑战。农耕文明不堪打击,迅速衰落下来。而近几十年的无知、愚昧、粗暴,反文化运动,更对农耕文明予以了残酷无情的毁灭性破坏。

对于农耕文明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鄙人有着近乎天生的热爱和兴趣。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使命,使我不忍心它们就这样被毁坏,就这样被埋灭。我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做搜集、记录、研究的抢救性工作。

背景之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思想理论认知逐渐趋于正确成熟,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在思想理论方面取得的一个伟大成就,不可不加以重视。

我认为,思想理论认知趋于正确成熟,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华传统儒释道思想理论的历史回归,并得到现实的应有合法地位;(2)西方工业文明的思想文化成果得到客观准确的引进和认识;(3)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初步完善、成熟,并逐渐趋于发达,国民普遍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以上三个方面,已经和正在极大地促进我国思想理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极大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飞跃发展和进步。

就我个人来说,10余年来的小小学术研究,如果说取得了一定成绩,那么,这点成绩是在上述背景下得以实现的。没有这个背景,我的关于四川地方文化的研究几乎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事实就是如此。我为此而喑自庆幸,遭逢了这个大好的时代。可以说,即使我的这点小小成绩,也是时代的产物。

关于研究动机

人文研究,说到底在一个“人”字。文学上也有这个说法,说“文学就是人学”(高尔基)。因此,它有一个跟科技研究的区别:必须融入个体的人的感受,也就是要融入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亲身体验。非此不足以谈什么人文研究。而自身的人文体验,很大部分来自从小生长的家乡一方水土。为什么呢?第一,处于成长时期的人生体验是特别新鲜、真切的,一张白纸嘛,也很可能是刻骨铭心的;第二,亲身体验的东西具有真实性、丰富性、独特性、本土性等的特征,这会是别的什么能代替的吗?试想,你天天生活在本土空间,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到的,都跟家乡的人和事息息相关,能不深厚吗?而正是家乡体验的真实性、丰富性、独特性、本土性,成了你的研究的可靠程度和深入程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成了你的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文学也是如此。任何文学家的作品,都不可能不留下家乡的、自身的印记。(当然也要说明,笔者所生长的年代,还有着浓郁的农耕时代特色。如今这个特色基本消失了。我们很多绵延千年的传统的东西,随之而消失了。)

反之,如果对身边的、本土的事物一片漠然,很难相信我们的人文精神的状态会是良好的、深厚的。我们有个邻县开县,开县有个刘伯承元帅,光芒四射的刘伯承。从人文精神的意义上来说,就需要我们热情关注他,饶有兴趣地研究他,研究性地学习他。记得有一年,我特地约何世进老师等几位朋友,百里迢迢,专程跑了一趟。可谓跋山涉水去见刘伯承。我一直以为,开江一地,历史上受邻县梁平的经学大家来知德影响甚大,民国时期受邻县宣汉王维舟的影响很大。那么,今天,我们应该主动地很好地接受又一个邻县开县伟人刘伯承的影响(刘伯承早年对开江已有过很不小的直接影响),还有达县张爱萍将军。榜样的力量哪里来?精神动力哪里来?首先是从身边得来呀。根据我自身的经验和体会,一定要让少年人懂得这一点。

正是出于这一认知理念,我一开始就把家乡作为我的调研基地,每年都回家乡走动。回来一次不容易,时间有限,为了集中精力,我最初连手机都不买,下乡了,可谓一头扎下去,要找我,被笑说“大海捞针”,还真不容易。在家乡所有看到的、听到的,无不跟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经历自然而然地整合而成诸多联系、联想。如此积淀、生成的过程,也就是深化认识,开拓、更新认识,并大大提升认识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一反复多次的、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才开始形成关于家乡一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乡人在读了本书之后,多感到,身为开江人,想不到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有了一些关于家乡的真正了解和认识。廖灿英学兄有感而作《五绝·读人文开江》:“还是那些人,还行城普路。垂垂老已临,方识故乡土。”这一感受,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即使是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也会是茫然而不知不识。而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首先通过对身边的事物的深入广泛的了解,形成深厚的文化认知,获得良好的文化教育。否则,我们的国家是不能说真正强大的。

(二)《人文开江》内容及其学术价值、学术方法的评估

全书对开江的历史,开江历史长河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出了个人的探索和总结。这些探索总结,是经过十年调查研究逐渐形成的,十分不易,甘苦自知。

所涉内容,可分为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四个大的方面。

历史方面

开江一地的历史,除了地方志有“大事记”及若干零星记述之外,没有全面的记载,也缺少专门的、系统的或某一方面的论述。近数十年,开江县政协主持编辑出版的若干文史资料、地方文史学者的部分文章,对一些历史情况作了一定的收录、陈述和研究。

在前人的基础上,本书对开江古代历史状貌作了初步勾勒。

关于史前历史,特别提取了“峨城”这个符号,追述其历史、阐发其意义,分析其影响,强调其价值。

关于县的建置历史,不仅仅限于沿革情况的陈述,而是探讨为什么几度迁移。比如为什么要从沙坝迁至旧县坝;为什么要从旧县坝迁到今县城所在的淙水,为什么最初频繁迁移,最后确立淙水后,至今1000多年来不再变动等。其中,对迁移到今县城的历史原因,还特别放到宋代初期中国南方稻作业兴盛的历史背景上,加以考察分析,指出其确立开江发达农耕地位的标志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关于李靖与开江的历史,应该说第一次作了具体详尽的探讨,并联系为什么恢复县治,金山寺为什么建立、什么时候建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作出了推论。这些推论,是以若干片段史实尤其是玉皇关战役的时间记载等为基本依据而加以逻辑分析,最后得出来的判断,可谓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如果有谁不承认,是可以的,但如果有谁要予以否定,则应按照“谁指控,谁举证”的法理原则,予以举证。举不出证,其否定就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说服人。

关于县名更动分析中涉及的开江历史情形,关于现代历史及其人物,也有一些分析研究和探索。有的历史线索和人物,比如贺稚璠其人其事,还是第一次在开江文献中出现。

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直接引发了一个经济学时代的兴起,是个必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另一个社会学时代必将兴起。而这个兴起,是紧紧伴随着经济学的,是经济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观照,一个文化观照。本书是从“文化观照”这个意义上来写开江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