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晚清豪侠传
32272500000011

第11章 弹琴

清晨的大海风平浪静,空气里透着清凉。太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映着炫目的光彩,几只海鸥飞舞在海天之间。远处露出几个岛屿,好似蓬莱仙境。小船驶到其中一个小岛,岛上树高林密,果然是人迹罕至的好藏身地方。众人纷纷上岸,把船藏在隐秘处,往林中行去。林中全是荒草荆棘,寻不到路,大家艰难前行,袁成吩咐走在后面的随从把踩倒的草木都尽量复原,不留痕迹。如此走了半个时辰,却看到远处树林里有一片房屋,密营终于到了。

在船上林黑儿已经把谭嗣同义助洪门之事细细告诉了袁成,袁成也是心存感激。把大家都安排好歇息后,特意领谭嗣同龙二到营房不远的一处小屋,让他两独自安歇。谭嗣同推门进去,一面书柜摆满了字画书籍,一面却是各种茶具,酒具,和诸多储藏茶叶的瓶罐。上写六安瓜片,碧螺春,君山银针,武夷岩茶,铁观音,普洱。。。。不下几十种。一侧墙角却堆满了大小十几个酒坛。屋子中间放着一个硕大的树兜雕成的茶几,那茶几看似古朴,细微处却精雕细琢,一支突起的树丫雕成一只水鸟立于荷叶之上,树瘤却刻为一朵水中荡漾的荷花,浑然天成,不作痕迹。几个凳子也是树根做成,围在四周。众人坐下来,袁成介绍:“这是当年军师陈近南住的屋子,他喜欢看书喝茶,这都是他以前留下的旧物。后来他去了中原带兵,我就住了进来,我更喜欢喝酒,便又添了许多美酒。谭兄弟若是喜欢,喝茶饮酒,只管随意。”

谭嗣同本是名门子弟,家风熏染,自然喜爱风雅之事。从小就精通茶道,见这里各种少见的名茶俱有,更难得是茶具也各有相配。想那龙井是绿茶,泡开颜色碧绿,叶如旗枪,自然要洁白细瓷杯泡才能色相俱佳,产地只有西湖龙井一片最好。而铁观音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多泡几次,滋味才最佳,最好是盖碗冲泡,产地以安溪西坪为上。那普洱是充分发酵的红茶,已经压制成饼,却要大肚紫砂壶冲泡最佳,这样茶叶在壶中不会焖熟,又能充分舒展。产地应是临沧一带为好。而岩茶自然是武夷山那悬崖上的大红袍最佳。须小壶小杯细饮慢品。正想着各自不同的茶韵口感,闻到一股酒香铺面,那味道香而不艳,低而不淡,略带豆豉发酵的酱香。谭嗣同说道:“是贵州赖家的茅台?”“正是,谭兄弟鼻子好厉害。”袁成正从一个酒坛里倒酒出来,哈哈大笑:“看来兄弟也是好酒之人,你我今日相识,何不痛饮几杯?”这时林黑儿刚好赶到:“喝酒怎能没菜?”端了一大盘菜饭走了进来。

大家便在茶几上铺开碗筷,那林黑儿也要了一大碗酒,一起吃喝起来。袁成原是性情中人,酒遇知音,心中畅快。起身又抱起一个坛子起开,谭嗣同一闻香味知道是汾酒,说道:“这酒最好,清香绵软,香味不扰酒味,入口不伤口感。”

袁成便与众人又各倒一碗。谭嗣同随王五习武时便时常陪师父喝上一杯,后来和父亲在一起,那谭继洵古板严厉,觉得酒能乱性,并不让儿子喝酒。谭嗣同大为拘束,此时得开怀畅饮,心中大喜。那袁成见他高兴,又拿出一个木桶,谭嗣同认得是葡萄酒,袁成说是一西洋朋友从欧洲带过来的,那洋人请他吃饭喝酒,却舍不得喝,每次只倒一小杯,袁成见他不爽快,便回头偷了他一坛回来。众人听说哈哈大笑,连忙起开,袁成却要大家等上一等,原来那葡萄酒在木桶里时间过长,需要和空气接触反应,这样才会口感更醇厚丰富。林黑儿说:“与其等着心急,谭公子瑶琴在此,何不弹奏一曲?”

谭嗣同取出那蕉雨琴,琴本是清丽柔和之音,他弹了一首凉州曲,琴声高昂,却隐隐有铜琶铁板之音,燕赵悲歌之意。林黑儿和声唱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琴声激烈,歌声高亢,众人皆随那琴声,心潮起落,几欲落泪。

众人又把那桶葡萄酒喝了,饮到半夜,才不舍散去。谭嗣同觉得兴致正高,一人到屋外练了一路剑法。回到屋里,又翻看架上的旧书。见一本叫欧夷见闻录,便取了下来仔细观看。那书上说了游历西洋各国的许多奇闻趣事,更描写了各国的经济,工业,军事,政治制度。有许多谭嗣同以前闻所未闻。比喻那叫华盛顿的皇帝竟然自动退位,要民众自己选举,这比中国的禅让更为无私博大,又比喻那个英国虽然到处掠夺侵略,却原来打仗都是要大家同意通过才能决定。想那人性本善,那么大多数人的决定为什么还会没有人性良心呢?谭嗣同脑中一团乱麻。

再看那西洋的火器,竟然可以打到几百米外,穿透铁板,想再好的武功自然也抵挡不住,还有可以穿过大洋的轮船,摧毁城墙的大炮,运输货物的铁路,谭嗣同想到自己国家现在的落后,又惊又悲。思想之间,渐渐有了倦意,便趴在桌上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