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3223500000024

第24章 人文大家(9)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著名西洋文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1943—1944年代理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1944年秋到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改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1946年2月推辞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要他出任文学院院长的聘约,到武昌武汉大学任外文系主任。自1947年1月起,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1年。其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陈福田一再要他回去。1949年,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以文学院院长之位邀他南下,且其好友陈寅恪亦在岭南;教育部长杭立武则邀他去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长;女儿又要他回清华大学,而他却于此年4月底飞到重庆,在相辉学院任外语教授,兼任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学院文学教授,入蜀定居。1950年4月两院相继撤消,吴宓到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任教;9月又随校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后到中文系)。1978年病逝于陕西老家。

林语堂:“幽默大师”在讲坛上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曾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早年在寻源书院、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均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他的理由是:不论做什么事,一生都不愿居第一。

林语堂后期在美国讲学,有两个哲学学会不谋而合,都指定他讲的题目是“孔夫子与林语堂”。

林语堂在美国从事写作,有时发生难题,常常到哥伦比亚图书馆查找,但不便用自己名字,其女儿替他取了一个名字“林语珠女士”。

林语堂曾为自己做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在台湾阳明山居所,自己设计房子,用几根西方螺旋圆柱顶着一弯回廊,绕着的却是一个东方式的天井。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与文坛巨匠鲁迅齐名,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他每次演讲总是妙语迭出、妙趣横生,在讲坛上留下了许多佳话。

成功登上大学讲坛

林语堂从小就有登上讲台的愿望。有人问他长大之后想从事什么行业,他的回答是:一、做一个英文教员;二、做一个物理教员;三、开一个“辩论商店”。所谓“辩论商店”,是漳州当地的一种说法,也就是演讲、辩论的意思。林语堂从小便以辩才著称,兄弟姊妹们都称他为“论争顾客”。

林语堂的口才,在读大学的时候终于发展成熟。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他领导了一支讲演队参加比赛,击败了不少对手,获得银奖。他频频登台领奖,令全校轰动。那一次他一人独得了3种奖章,还有讲演队的银杯。

大学毕业以后,林语堂赴北京清华学堂,担任了一个地位并不高的英文教员;教了3年,获得了一份赴美半官费奖学金。1923年回国,又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教书近4年。此后,他便没有在大学担任专席。后来东吴大学等处,也不过是兼兼课,打打擦边球而已。算起来,林语堂活跃在大学的讲台上,总共不过七八年时间。然而,林语堂并未从讲台上退出。相反,讲台是他热恋的战场、陶醉的舞台。讲演贯穿了他的一生,也记下了关于“幽默大师”的无数笑话。

幽默的教学

林语堂留学国外回国后,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那天是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在学生引颈翘首、议论纷纷的等待中,林语堂夹着一个鼓鼓的皮包来了。

学生们以为林语堂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迟到了。谁知道,他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学生们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并不敢真的吃。

林先生开始讲课,操一口简洁、流畅的英语,开宗明义,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生。”学生们哄堂大笑。教室里响起了剥花生壳的声音。

尔后,林语堂宣布下课,夹起皮包飘然而去。此后,每逢林语堂讲课时,总是座无虚席。

林语堂痛恨上课点名,但他的学生却从不缺课。不像其他课,老师点名后,居然还有人乘机溜课。他上课时,教室里总是挤得满满的,座无虚席。甚至连别班、别校的学生也往往会赶来旁听。一则因为他的名气响;他编了《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英文文法》等,俨然是一位英语教学的权威专家。再则他的课讲得确实有水平,德国莱比锡大学毕业的语言学博士算是货真价实的。学生来不来,悉听尊便;上课讲什么,怎样讲,则悉听林语堂之便了。

林博士从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上课用的课本也不固定,大多是从报章杂志上选来的,谓之《新闻文选》,生动有趣,实用易懂。他也不逐句讲解,而是挑几个似同而异的单词比较。比如他举中文的“笑”为例,引出英文的“大笑”、“微笑”、“假笑”、“痴笑”、“苦笑”等以作比较。学生触类旁通,受益无穷,大感兴趣。

他的脑子里似乎也没有多少师道尊严,不像有的先生摆出一副俨然神圣的架势。他说,装腔拿调太累,自己受不了。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着,在讲台上踱来踱去;有时就靠在讲台前讲,讲着讲着,一屁股就坐到了讲台上;有时也坐在椅子上讲,讲得兴浓便得意忘形。学生们先是大愣,后来也就习惯了。

林语堂有一种绝活,就是“相面打分”。他的英文课,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每当学期结束前,要评定学生的成绩了,他便坐在讲台上,拿一本学生名册,轮流唱名;唱到的学生依次站起,他则像一个相面先生一样,略为朝站起的学生一相,就定下分数。难得有几位他吃不准,心中没十分把握,便略为谈上几句,就能测知端详,然后定分。

幽默的语言

林语堂的每次演讲,都有一些令人捧腹的妙语。整个演讲过程,气氛热烈,笑声不断。但是,林语堂的幽默,并不是浅薄的幽默、单纯的搞笑。他的幽默,是机智的幽默,是智慧的幽默,是他幽默的天性,再加上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深刻的思想混合而成的哲理性幽默。他幽默的语言,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智慧。

一次,他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在他前面演讲的人,都讲得十分冗长而枯燥。轮到他演讲时,已经11:30了,学生们早已对演讲的内容失去了兴趣。林语堂一走上讲台,开口就说:“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孩子穿的迷你裙一样,愈短愈好。”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学生的精神也为之一振。林语堂的这句幽默之语,对那些“懒婆娘的裹脚布”似的演讲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理。这句话也因此成为演讲界知名度最高的名言,广为流传,至今不衰。

林语堂曾经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讲授“中国文化”课程。他在课堂上对美国的青年学生大谈中国文化的好处,好像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生哲学,都是中国的好。学生们既觉得耳目一新,又觉得不以为然。有一位女学生见林语堂滔滔不绝地赞美中国,实在忍不住了,她举手发言,问:“林博士,您好像是说,什么东西都是你们中国的最好,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中国吗?”林语堂沉思了片刻,乐呵呵地回答说:“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要比中国的好。”这机智的回答,引得哄堂大笑。林语堂在这里幽默地指出了美国人追求物质享受的特点,似褒实贬,以赞美的方式指出了美国文化的缺点,使学生们在大笑之余明白了自己文化的不足。

还有一次,林语堂在巴西的一个集会上演讲,说了一个轰动世界的玩笑话。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这里,他以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各个国家的特点。这种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刻为浅易、化严肃为幽默的做法,正是演讲语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演讲中,要让听众开口笑并不难,玩几个噱头、开几个低俗的玩笑就可以了。但是,要让听众在笑声中得到思想的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人生得到收获,就需要林语堂这种学者的幽默、智者的幽默、富有深刻内涵的幽默。

1933年12月8日,林语堂在上海某大学演讲《关于读书之意见》。他说:“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自然又要博得大家赞赏的鼓掌。

幽默的故事

林语堂在演讲中善于讲一些幽默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让听众在轻松的气氛中、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得到启发、收获思想。

有一次,他到一所大学去参观。参观后,校长请他到大餐厅和学生们共餐。校长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临时请他和学生讲几句话。林语堂很为难,无奈之下,就讲了一个笑话。

他说,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他就在猛兽嚼吃活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里和淋漓的鲜血中观赏过瘾。

有一天,皇帝命令将一个人关进斗兽场,让一头狮子去吃。这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他走近狮子,在它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只见那狮子掉头就走,不去吃他了。

皇帝见了,十分奇怪。他想,大约是这头狮子肚中不饥,胃口不好,见了活人都懒得吃。于是,他命令放出一只饿虎来。饿虎两眼放着凶光,扑了过来。那人依然不怕,他又走到老虎近旁,向它耳语一番。那只饿虎竟也灰溜溜地逃走了。

皇帝目睹一切,觉得难以置信。他想,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法术令猛狮、饿虎不吃他呢?他将那人召来盘问:“你究竟向那狮子、老虎说了些什么话,使它们掉头而去呢?”“那人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提醒它们,吃掉我当然很容易,可是吃了以后你得开口说话,演讲一番。”

说罢林语堂就坐下了。哗,顿时全场雷动,博得一个满堂彩!校长却弄得啼笑皆非。林语堂在这里既委婉地用故事表露了对校长强人所难的不满,同时也用这个幽默故事说明了演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有一次,纽约某林氏宗亲会邀请林语堂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因为不说些夸赞祖先的话,同宗会失望;而若是太过吹嘘,又有失学人风范。当时,他不慌不忙地上台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可以说人才辈出。”

林语堂这一段简短的精彩演讲,令台下的宗亲雀跃万分,禁不住鼓掌叫好。然而,我们细细体会他的话,就会发现,他所谈的都是传说、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或是与林氏毫无关系的美国人,并没有对本姓祖先进行吹嘘。林语堂的演讲内容,即满足了林氏宗亲的要求,又没有吹捧祖宗,幽默可喜,不愧为是中国的“幽默大师”。

幽默的行为

林语堂先生幽默的演讲,不仅表现在他演讲中幽默的语言和幽默的内容,也表现在他演讲中幽默的行为上。特别是在西方世界的演讲中,他那独特的演讲行为,令西方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西方世界见识了东方演讲家的幽默风采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1936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一届全美书展,这个书展是由《纽约时报》和“全国书籍出版者协会”共同主办的。主办者安排了一个作家演讲的项目,林博士也在被请之列。当时,他的《吾国吾民》等书正高居畅销书榜首,他的名字正风靡美国读书界。美国读者正欲一睹他的风采。

轮到他演讲的时候,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以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口吻,纵谈了他的东方人的人生观和他的写作经验。那天,他一反自己在欧美大众场合着西装的习惯,而是打扮得像在国内一样,穿着一身蓝缎长袍,风度潇洒,慧气四溢。他虽然不像美国读者预先期望的那样留一把大胡子、长一颗大脑袋,也足以表现出东方民族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

热心的听众完全被他娴熟的英语、雄辩的口才以及生动的演讲所折服,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听得正入神时,他却卖了一个关子,收住语气说:“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

说完,他拾起了他的烟斗,挥了挥他的长袖,飘然而去。听众们被他的这个举动弄得瞠目结舌,久久反应不过来。好些先生太太、女士小姐们早就拟好了腹稿,准备待他演讲结束后举手发问,这也是西方人一般的礼数和规矩。可他这个东方人,简直有点莫名其妙。就这样,招呼也不打一个,讲着讲着,人就不见影儿了。但你能说这不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演讲么?

在法国蒙敦举行的世界笔会第36届年会上,轮到林语堂发言时,他向大会主席要求讲15分钟。但主席拒绝了,说别人发言都是5分钟,不可破例。林语堂说,5分钟我不讲。经过商量,主席终于答应10分钟;而大会秘书长答应说,先安排10分钟,如果林语堂讲满10分钟尚未结束发言,则仍可讲下去。林语堂接受了这个安排。

林语堂登台后,全场鸦雀无声。他讲得很投入,不知不觉已满10分钟。主席说时间已到,请林结束发言。林语堂二话不说,径直走下台。与会者正听得入神,于是一致热烈鼓掌,希望林语堂讲下去。但林语堂说什么也不肯再讲下去了,于是便永远留下了这次半截子的精彩演讲。

林语堂此举并非生气,而是借这种幽默的做法让他的演讲与众不同:如果他接着讲完,那这次演讲就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不会引人瞩目;如果开始就只讲一半,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演讲。林语堂故意借这个机会只讲一半。还有什么比半截子演讲更独特的呢?这就是林语堂在演讲史上留下的又一段佳话。

【大师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