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城烟云
32217100000007

第7章 出师不利

在回去的路上,杨父又带着杨洛去了来之前下圈套捉兔子的地方。

第一个,第二个圈套,空空的,没有收获。杨洛有些失望。

不过接下来就又雀跃了,因为接下来两个圈套竟然都有一只肥兔子,还是活的。

杨父用野草把它们的兔子腿绑上,让杨洛摸够了兔子才放到箩筐里。

第一次进山,收获了野鸡兔子鱼竹笋山菌金银花还有白芷,杨洛对以后进山也充满了憧憬,就连腿肚子酸痛难忍也不觉得什么了。杨父带着杨洛在山出口处,等杨富贵他们。大伯他也有不少的收获,两只野鸡一个兔子,也有不少的山菌,对比之下,杨洛背上的花就显得如此的奇怪。

杨念问道“弟弟,你采这些花干什么”

“能卖钱的”杨洛答道

三人一听好吧,小孩子不懂事。四人就这样走回家了。大伯母眼睛尖锐,一下就看到了人,就说“娘,他们回来了”

大伯母过来问道“怎么样啊”,杨念给她看了背上的物产,她眼睛都亮了,连道好儿子好儿子

突然看到杨洛背上的花,都要有点笑岔气了,叫了声“笑死我了,居然采花“

“你这傻孩子,背这么多花干什么。”杨老太太第一次觉的自己这孙子脑袋是不是不正常,女孩也就罢了,男孩你被这么多花干啥!

“卖钱!”杨洛回答的干脆利索。

夕阳的余辉打在杨洛身上,映照的一嘴小白牙都金灿灿的,活脱脱一个掉进钱眼里的傻小子

二伯母在一旁笑的直不起来腰了,咳嗽连连,“咯咯咯,憨牛说的真是笑死我了,这野花也能卖钱,呵呵呵,弟妹,不会是你说的吧?”

杨老太太闻言拿眼睛看夏氏。

杨氏恨不得一个大耳瓜子把大伯母那张笑脸给打斜了!煽风点火,惹是生非。这老大家的也是不能消停!

“不是娘说的,是我觉的能卖钱。”杨洛抢在夏氏发怒前赶紧说。

家里的老太太就在跟前呢,母亲跟大伯母掐起来,肯定落不下好果子。

“呵呵呵,憨牛上山不会是累傻了吧,野花也想卖钱,那咱们村人人都是大富翁了。你要是能把它卖钱,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二伯母也出来补了一刀,这样的妇女可以说嘴巴一点也不积德,嘴毒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你怎么说话呢,会不会说话,你才累傻了呢!”

夏氏直接就不干了,自己的宝儿乖儿子,自己可以骂,别人说一个字都不行!刚才老太太说我儿子傻也就算了,你还跟着说!虽然她也觉得小儿子采一箩筐野花的行为很那啥,但是别人说就是不行!

“好了,都别吵了,大家把东西都放一下吧”家里老太太一发话,大家都不说了。“憨牛的花自己留着玩吧”反正在她的心中这些花什么用也没有,不过毕竟是小孙子,也不会有什么责备

杨洛看这样的情况心道看样子在村里是没有一个人能发现金银花的价值了,那可就便宜自己了。

金银花可以说是最容易炮制的中草药,没有之一,将花蕾置于芦席石棚或者场上摊开晾晒或者通风阴干一两天天晒干就好,晒花时注意不要翻动就好了

白芷就麻烦一点晴天,剪去残存叶基,抹去须根,按大、中、小分级,分别曝晒。

杨念看弟弟在家门前的石头垛上晒花,便去问

“要不要我帮忙”

“好的,谢谢哥哥,不过你小心别把花弄坏了“

,,,,,,,,,,,,,,,

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今天收获十分丰富,所以大家今晚可以有丰盛的晚餐。你别说,虽然两个伯母人不怎么样,可是手艺很不错。

“菜做的真好吃”

两个伯母听了,心里也是高兴,看着这样小的孩子,先前的一点矛盾就暂时放下吧,杨洛就吃了一次很好的晚餐。

晚餐过后,杨洛的祖母便对两个儿子说道“明天你们去镇子上把东西卖了,老大你就顺便去带点东西去老三家”杨洛的三伯在城里,距离镇上也有不少的路。二伯听了便说,我也去,怕老五一个人辛苦。老二常常偷懒,像去山里,他总是见不到人,去镇子上,他总是最快。

李村距离城镇大约五里地,城镇的名字叫鹅湖镇。

鹅湖镇三面被群山环抱,只有东面有一条河,就是李村清溪河的下游,古老而美丽的河流像一条卧龙旋绕在靠山镇右侧,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建筑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生活区和商贸区分别分布在镇上,青石板铺就了主要街道上行人如织,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镇子相对于村子而言,也算是繁华和热闹了。

杨新贵五个人赶着牛车来到靠山镇,车上除了祖母要求带的兔皮和木耳等山货外,杨新贵还把他前段时间用竹子编织的竹篓、竹筐还有一些小的日用品带了一些过来,杨洛也把他晒好的一背篓金银花带了来,看镇上的药铺能给什么价位。杨新贵去城里,杨长贵到了镇里人就不见了,剩下他们三人去找地方摆摊。

进了商贸区后,杨新贵花了两文钱就租了一个十平米大小的摊位,将车上的山珍兔皮还有竹编摆了开来。因为没吃早餐,于是就花了,4文钱买了4个馒头,两个肉包子,一文钱两个馒头,包子一文钱一个,给了两个孩子一个人一个包子一个馒头,自己就着家里带来的咸菜吃起来馒头。

“爹你吃包子吧”杨洛说

“昨晚吃了很多野味,现在想吃点清淡的”杨新贵很开心的答道。

吃完后,坐在地上开始卖东西,杨洛就去卖花了。杨新贵心里不相信花能够卖钱,可是又不好意思打击他的积极性,于是叫杨念在后面跟上去,毕竟虽然说平常没什么事,可是要真的遇到人牙子,拿自己就知道怎么办了。

杨洛心里也知道父母都不相信,可是他觉得只要卖出去了,大家都不会说什么了。

杨洛在街上晃荡了起来,看见了茶楼,铁匠铺,虽然说镇子不是特别大,但是什么商铺都有。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咦,那个不是二伯吗。原来杨长贵每次来镇子里都要去鸿顺赌坊。

杨洛走着找到了临近的一家药堂,这家药堂在林立店铺中,你不难一眼就可以认出药铺,因为它太显眼了,门前各种类型的竖招、幌子,上面写着“妙手回春”等等。

这是一处人流密集的路段,药堂是一个两进院落,坐北朝南,因中药大部分为中草药,所以古人一般将药铺视为属木或属火的行业,药铺多为坐北朝南,南面属火,东南属木。堪舆学认为二和七两个数字属火,所以古代药铺多为两进院落或两层建筑,为“前店后厂”式格局。

药铺的名字叫“回春堂”,药铺门两边挂着一副木质对联,左侧写着“但愿人常健”,右侧写着“何方我独贫”。对联气度不凡,真有一副悬壶济世的模样。

药铺里面正有几个人在看病,一个伙计他,问道“小孩,你是来看病还是来抓药啊”

“我是来卖药的”

虽然说,不会因为杨洛衣着简陋就小看他,但是还是说道

“卖药啊,我们一般不收的”

小学徒瞟了一眼朱平川背着的背篓,药铺收草药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是有专门供应商的,一般人不懂采摘草药技巧,往往会导致中草药损失药效。这个小孩很明显就不是药农,而且一个小孩能有什么好东西,为了药铺考虑,也就委婉的拒绝了。

柜台后面另一个小学徒按方给看病的妇女小孩抓药,抓着抓着略有停顿,遂小声招呼正在接待的那个小学徒。

见师兄呼唤,正在接待杨洛的小学徒有些歉意的跟朱平安哥俩说,“不好意思,要不你去别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