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洛城烟云
32217100000006

第6章 山中收获

杨洛迈着小短腿背着小箩筐,吭哧吭哧的跟在两人后面,不时用手捶捶小腿。这进山果然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山路崎岖颠簸难走,而且山林里面七拐八绕,不是有经验的猎人的话,很容易迷路。

这还只是群山的外围,如果深山的话,即便是有经验的老猎人也不敢独自涉足。

“洛儿,累吗,我背着你吧。”杨新贵觉得自己儿子小短腿能自己走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再一次回头看到杨洛捶腿的时候忍不住道。出门前杨洛强烈反对憨牛这个称呼,说自己长大了不能这样说了,杨新贵非常容易就被他全说了。

杨洛立马摇头,开玩笑,这下要是让背了,回家后,老妈肯定下次不会再让跟着来进山了!肯定会说,哼,进山都让人背的,还想进山,洗洗睡吧!

所以,为了以后的进山大计,杨洛果断的拒绝,再说了小胳膊小腿也要锻炼,这正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以前看舌尖上的中国,山里面有数不清的好吃的,这次入的宝山,可不能因为被背着而空手而回。

杨富贵见杨洛拒绝的干脆,有些意外,不过却是对杨洛刮目相看的,这小子有前途。

“弟,把背篓先放在我的背篓里吧。”哥哥杨念也想要帮朱平安减轻点负担。

“不用了大哥,我可以。”杨洛坚持要自己背,什么也阻止不了一颗吃货进山的心,更何况还想着在山里找些能改善家庭经济的东西呢。

见杨洛坚决,三人人也就放弃了,只是走路时适当放慢了脚步。

沿山路蜿蜒而上,进入密林深处,于是就领略到了古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一股山泉在林壑间淌过,留下一串叮叮当当的旋律,来自大自然的乐音,轻轻叩击着人们的心扉。

在山林中走了大概有一炷香的时间吧,四人分为了两两一组,方便打到猎物。杨新贵渐渐放慢了脚步,仔细的查看周围的地面,然后示意杨洛站在那不要动。紧接着,杨新贵放下身后的箩筐,轻轻的放在一边草丛里,然后从里面拿出一些绳索。

“这种脚印是野兔的脚印,野兔喜欢直行,在跑动中还会跃起一定的高度,所以下套的时候要放的高一些,周围的环境不要破坏,要恢复原状,不然野兔会不上套的……”杨新贵一边下套,一边给儿子讲解怎么给野兔下套“快速跑动的野兔是不会注意这个‘圈套’的,一旦它冲进了这个圈套,野兔就没机会退出去了。

杨洛注意到父亲下的套很简单,都是利用随手可见的材料,木棍,树枝还有绳索做的,绳索做了两个套。一个套是用来捕捉野兔的,野兔钻进套子后,就会拼命地挣扎,就会被越拉越紧越套越紧!这越拉越紧的圈套怎么不把野兔给勒死啦,怎么可以捉到活的野兔呢?秘密就在第二个套子上,尾端这个小“套子”。最后被这个“套”给挡住了,又形成了了一个新的小圆圈,这个新的小圆圈就保住了野兔的命,野兔就不会被勒死了

杨父下了两个套子,便带着他向前走去,运气好的话,下山的时候就可以抓到肥兔子了。

慢慢的,两人人也渐渐有了收获:野鸡三只只,这是杨父找到了一个野鸡窝,在鸡窝外下套捉到的;两三斤重的大鲤鱼五条,这是在一条山溪里捉到的,溪水很浅,用石头堵了一片水汪,鱼在里面很多条,这还是捡重的捉的,不然能捉十多条;山菌、木耳也摘了差不多十斤左右的样子。

在路过一边竹林的时候,杨洛想到了舌尖上的中国里提到的竹笋,于是吼吼叫着要吃竹笋,杨父听后眼睛也是一亮,从善如流的放下竹筐,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尖嘴锄。

在竹林中找竹笋也是一个技术活,要有“隔土找黄金”技术。竹叶浓绿带黄点竹为孕笋竹,在其周围表土龟裂处挖掘,即可获笋。杨父恰好就是其中高手,杨父把竹笋分为所谓的“公”与“母”,成熟的竹笋第一节如果分枝成双、对称生长,则为母竹,其周围定有竹笋;第一节若为单枝,则为公竹,无笋。找到孕笋竹后,要仔细观察母竹顶梢下垂的方向,竹梢上露珠滴落的地方,就是竹笋生长的地方。另外,每条竹下部都有一条主竹鞭,此竹鞭走向与第一节对称竹枝组成的平面平行,笋总是生在竹鞭的伸展方向上。

挖了差不多四个竹笋,都是短粗的那种,每个都是二十多厘米左右,都是嫩嫩的正好吃的时候。

中午的时候是在山上吃的,采摘了些野果,在山溪里又捉了三条稍微大些的鱼生火烤了吃,还有家里带来的干粮,尤其是老爹竟然还找到一个葫芦,剖开用溪水做了一份鱼汤,老爹的箩筐简直像是叮当猫的口袋,盐巴都有啊。

两嘴流油,肚子鼓鼓的,杨洛觉得这顿饭是自己来梁朝后,吃的最饱最好的一顿饭了。自己做的鱼汤和这个简直不能比。

吃过饭后,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又开始在山里找好东西了。

山里面小动物都很警觉,可能是被猎人打怕了,一个个都成精了似的,稍有一点动静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时候,杨洛无比想念遥远的年代的那个时代爸爸去哪儿里的傻狍子,要是有一只在这里就好了,肯定能轻松斩获。

可惜,这里是安徽河南一带,没有傻狍子。虽然没有傻狍子,但还是让杨洛发现了一样好东西,在那边树下开着大片白色和金色的花。

竟然是忍冬花,杨洛眼前一亮,立马屁颠屁颠的跑过去了。忍冬花别名金银花,杨洛跑到金银花跟前,仔细确认了一番,这一片花都是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确是《本草纲目》中描述的金银花。金银花可以说是最容易炮制的一味中药了,经过日晒、阴干都方法就可以得到可以使用的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苦,性寒,善清利上焦和肌表之毒邪。

把这些金银花采摘下来,然后带回家晒干卖给药店,说不定是一笔不错的财路。

杨洛在附近做了一个记号,如果这次能卖钱的话,以后就可以直接过来采摘。

这里的金银花有很多,杨洛就拣最好的采摘,只采花蕾。上等的金银花,花蕾呈捧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稍硬,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

杨父不放心的追过来的时候,杨洛正撅着屁股可着劲的采摘花呢,那小模样别提多欢实了

采花?杨父眼角有些抽搐额,自己这小儿子不会是个在女人群里混的浪荡子吧?!

“你采花干什么呢?走,爹爹带你去采果子吃!”杨父觉的自己有义务纠正自己儿子不好的萌芽。

杨洛抬头看了一眼朱父,摇了摇头,继续采。

“果子很甜很好吃的。”杨父继续努力。

“这可以卖钱的。”杨洛一边嘟囔一边采花。

杨父撇了撇嘴,这野花能卖个什么钱啊,漫山遍野的到处都是野花野草,没见那个卖钱的!但是小孩子的事就由他吧,杨父就在这里看了会,就道我们下山吧。

杨洛一转头看到了一簇一簇的百花,过去一瞧,是白芷,心道我都采点,看看什么好卖。白芷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名白,芳香,列为中品。味辛,性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名医别录》载:“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二月、八月采根****。“《图经本草》称:“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根长尺余,白色粗细不等。枝干去地五寸以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二月、八月采根****。以黄泽者为佳。“并附有泽州(今山西晋城县)白芷图,图近伞形科当归属植物。《本草纲目》沿用了上述的记载和插图。白芷栽培历史悠久

采了一点花,就屁颠屁颠跟着父亲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