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一哥
32178300000055

第55章 吴起论战,楚王英明决策

楚华章宫,旧貌新颜。

楚悼王在华章宫第三次召见了吴起。

此时的楚悼王,再不见眉头紧锁,已是意气风发,满脸春意,眉眼都笑弯了。楚悼王对吴起道:“爱卿,孤家这次要问你,在魏国为将之时,你为何能百战不败?”

吴起道:“首先,要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文德,指政治教化而言;武备,指军事战争而言。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古代,承桑氏只修文德,不重武备,结果灭亡了;相反,有扈氏,恃众好武,不修文德,也灭亡了。这是治军之根本也。然而,对于军队更应重视政治教化,其理想结果是国家和睦,军队团结,上阵统一,战斗协调;而教化的内容是‘道、义、礼、仁’四德,修之则兴,废之则衰矣!”

吴起第一次说这个话,是二十六岁的时候,那是在二十八年前,他是对魏文侯说的这个话。后来,在他的建议之下,魏国训练出来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魏武卒)。吴起觉得眼前的楚王像是魏文侯重新复活,而自己则像是第二次面对这位天下雄君侃侃而谈。

可是,定睛看时,却是楚国的大王。迷糊之中,有一种轮回之感。

楚悼王问道:“其二呢?”

吴起道:“其二,平时加强武备;战时依据敌情可进则进,知难而退。战前,先察明敌情,依不同情况而制定不同的歼灭方案。遇到下列情况,抓住战机,迅速出击,即:敌不顾严寒酷暑,昼夜长途行军,不管士卒劳苦,或长期滞留在外,粮食、物资耗尽,薪草、饲料短缺,气候不利,将士怨怒,或人数不多,水土不服,人马患疫病,救兵不到,或长途跋涉,疲劳讥困,解甲休息,或敌将德望不够,军心不稳,缺乏援助,或阵式没摆好,扎营没完毕等。相反,如遇下列情况,则应避开敌人,不与接战,即:敌方地广人富,将领爱护士卒,施恩普遍,赏罚严明,处置适当,以战功论赏,任用贤才,兵力众多,武器装备精良,有四邻的帮助,大国支援等等。当然,观察敌人,应观其外而知其内,察其进知其止,不要被敌表象所迷惑。”

此时的吴起,无论政治和军事以及各方面都非常成熟,人生正处于炉火纯青的巅峰时刻。

楚悼王道:“有三吗?”

吴起道:“有。其三,作战中,敌我形势瞬息万变,要善于根据变化改变或修正作战谋略;敌众我寡,如在平坦地形遇敌,迅速避开;如在险要地形,迅速截击。我众敌寡,即分兵包围敌人;在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泽等复杂地形遭遇敌军,就要动作迅速,首先发动袭击,乘势冲击敌人,并调动弓弩手到敌前防止敌方冲击;然后边战斗边观察,一旦形势对我有利,即全军发起攻势。”

吴子兵法摘录: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不敢信其私谋,必告于祖庙,启于元龟,参之天时,吉乃后举。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战,则士以尽死为荣,退生为辱矣。

译文:在四种不协调的情况下,不宜行动: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出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可以上阵;临战阵势不整齐,不可以进战,战斗行动不协调,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英明的君主,准备用他的民众去作战的时候,必先搞好团结然后才进行战争。虽然如此,他还不敢自信其谋划的正确,必须祭告祖庙,占卜凶吉,参看天时,得到吉兆然后行动。让民众知道国君爱护他们的生命,怜惜他们的死亡,做到这样周到的地步,然后再率领他们去打仗,他们就会以尽力效死为光荣,以后退偷生为耻辱了。

……

楚悼王沉思了一下,问道:“孤闻爱卿在魏国时,曾经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熊疑问这个话问到关键点了——魏国之所以天下无敌,的确是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这得益于吴起对春秋以来的军事组织有颇深的研究。

战国之前的春秋,军事组织是“五人为伍,五伍为两(25人),四两为卒(100人),五卒为旅(500人),五旅为师(2500人),五师为军(12500人)”(见《周礼?地官?小司徒》),这跟的近现代的步兵部队10人为一班,30人为一排,100人为一连,3连为一营(300人)、3营为一团(约1000人),以及比团建制大的是旅、师、军等等,有近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这样的军事组织是因为受到当时的行政组织的影响。春秋时代的居民组织是:“令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见《周礼?地官?大司徒》)这里的行政组织,由称村社组织行政单位是“比、闾、族、党、州、乡”,共有六级,其对应的是六级军事组织“伍、两、卒、旅、师、军”。

当然,这样的组织是比较标准的(带有理想色彩),具体到各国肯定有差异,不但在名称上各国叫法不太相同,在人数上也有出入。比如齐国,则是“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见《国语?齐语》)也就是说,齐国的行政组织是四级,即:轨、里、连、乡。呵呵,这跟咱毛时代的生产队、大队、公社、县(乡)比较接近(也是四级)。齐国四级行政组织的基层领导人称:轨长(毛时代的生产队长,后同)、有司(大队长)、连长(公社书记)、良人(乡长或者县长)。呵呵,“连长”的职务很古老哦(职务活化石)。

与之相对应的军事组织,就有些变化了“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年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见《国语?齐语》)。乍一看,这齐国人的军事组织挺乱的,听不明白,“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是啥意思,又是“五家”,又是“五人”的,到底是五家还是五人呀?——这个得需要有一点基础知识了,所谓“五家”,是说的其行政组织,五家人组织在一起,成为最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其中有一家人担任的是轨长职位,相当于生产队长(或者组长)吧;如果要去打仗了,五家人不能够全体出动呀,每家人出一个人(当然是青壮年,男性),所以叫做“故五人为伍”,而五个人的军事领导就是行政组织中的“轨长”,朝廷不另外任命了(称谓都是一样滴)。

这种安排跟当时的兵役制有关系。比如一家人有三个儿子,是不能够全都当兵打仗的,“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啥意思?说的是实行的是两级兵役制,一级叫做“正卒”(见《左传?襄公三十三年》),另一级叫“羡卒”。用现代的话来说,一个儿子服现役,另外的儿子服预备役

当代社会也是两级兵役制,凡是复员转业军人,在X岁之下的都是预备役军人。这个兵役制一直保留到了后世的封建王朝灭亡。但凡国家正常时都是这样执行。国家不正常就乱了,比如战国中后期;再比如唐代的安禄山之乱的时候,杜甫在《石壕吏》中记载的“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投宿的那家人三个儿子参军、已经有两个儿子战死了(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还要来拉丁(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表明社会十分的黑暗了。

齐国的军事组织是四级:第一级,基础级,称“伍”(精干班),5人,轨长(班长);第二级,“小戎”(加强排),50人,有司(排长);第三级,“卒”(加强连),200人,连长(精干连);第四级,“旅”2000人,良人(旅长)。要有5个乡的军队,即5个旅汇集在一起,就可以称“军”,10000人,帅(军长)。这可算第五级。

因为魏国在中原地带,所以,魏国执行的是周朝的六级组织建制,内容跟齐国有区别。这样编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兵役制的基本特征是:“兵农合一”。简单通俗的说,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战士,不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农户,种地的。兵即是农,农即是兵。用宋代文人的话说叫做:“寓兵于农,寓将于卿”(引宋叶适《礼经会元?卷二》)。当兵的是农民,当官的是朝中大臣。但凡朝中的政事官,在战时就兼任军官,文武不分职,文臣即是武将,武将没有专职的。仗一打完了,大家就散伙,当官的回朝廷,当兵和小官回去种田。

而且,还有一个特点,但凡参加战争的人,自备军赋。简单的说是负责自己的装备,马呀、粮草呀,衣服呀,等等,都得自己带去,国家不发给。国家只发给武器、甲胄(有的朝代和有的人可能还得自己带——比如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中写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说明北魏的时候打仗还是自备家伙等等)之类的军用品,战争打完后(有的)可能还要收回去的。

这样的军队的战斗力显然不会太高。

于是,吴起创造了魏国的“武卒”兵役制。

这是魏相国李悝的又一次搞怪杰作。那是在魏国取得粮食丰收、兵强马壮的时候。一日,李悝故意提起了自己家养的动物,然后对魏文侯说:“君上,您只见过臣家养的虎,还没有看见过老臣养的马呢!”于是,谈起了自己所养的马。他说,过去变法刚刚起步,自己没有谈到马,现在,魏国变法成功,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国君谈一谈马了。

李悝口若悬河的说:“马有大宛马,蒙古马,哈萨克马,西南马,河曲马,三河马,伊犁马……”(哈哈,这是后代的马知识哦!)可不管怎么说,李悝谈到了马(虽然谈的具体内容不太清楚)——这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军需物资。

魏文侯已经怕他了,笑道:“李爱卿,别兜圈子,您直说吧,马有什么象征意义?”

李悝憨笑一声,说:“相存以功,就是马的最大所为!”

李悝跟以前说粮食说到变法一样,这一次故意从马说到了“魏武卒”。

魏文侯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吴起来完成。

没过多久,魏国的男青年们,在大街小巷、或者出国时,都能够喜气洋洋的说:“俺要去参军呢!”之前,只能够说:“俺要去打仗!”(打完了回来接着种田)。之前,是应征打仗(业余杀手),现在是参军打仗,做一名光荣的职业杀手了。

这实质上是魏国开创了“常备军制度”!

过去,是兵农合一,亦兵亦农;如今是兵农分开,军人职业化。所以,魏国安邑城中,开始招收常备军,称之为“武卒”。听说待遇很好,许多年轻人都去了;但是,能够挑选上的太少。非常难。难到什么程度呢?原来,必须考试。而且,标准还挺高。

第一关是穿衣服。

穿衣服不是人人都会么,算什么难度呢?

呵呵,那可不是时装表演,而是让参考者穿上三层甲的沉重的甲衣!那铠甲可是坚硬厚重的皮革和金属做成的啊,重得很罗;即便是皮甲,三层甲穿在身上,加上头盔等,怎么也得几十斤重,身体不棒肯定是不行的。

光是穿甲衣还不行,这时,还要求参考者拉弓能够拉开十二石的弓(许多书都是这样解释的)。{本文作者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现代人计算的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重量单位),岂不是要拉开1440斤?这好像不大可能。要么是换算有问题,要么是弓箭的“石”(dan,四声)有别的换算方法,要么就是记载有误。不过,找到原文一看,才知道是“操十二石之弩”,弩可不是弓,是一种远射兵器,不是一只手拉,而是可以用两只手去拉。据说,弩在商代就有了,因为《礼记?缁衣》引逸书《太甲》说:“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郑玄作注说此为弩也。东周时代,因为采用了铜制弩机,性能(精度)大大提高。战国时代开始出现用脚踏住拉弦的弩,射程在80米左右。现代出土的这种弩的实物,来自湖南长沙扫把塘138号墓。由此看来,既然是考试,肯定有比较高的难度,也还算合理。}

除了前述两项之外,还得负重,背着能装五十只箭矢的器具、把戈扛在肩上,头上戴个金属的盔帽(胄),即头盔,腰挂利剑,带上三天的干粮,要求半天疾行一百里地(约合现代的41公里多点儿,差不多算是奥林匹克长跑的距离了)。

这样的要求非常高了,能够进入武卒行列的人不会多,据说最多时魏国只有5万人。

这是魏国打造的最精锐的部队。除了严格选人之外,魏国的军队还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所以历史上说魏军甲兵犀利。魏国选练的武卒,主要是重装步兵,他们在战斗中不但披上重铠,毎人三种武器。长短搭配,长者为戈,短者为剑;远近搭配,远者就是背上背的弓弩,挂有矢囊,里面装有最新式的三棱型箭头(采用青铜合范浇注技术制造)的箭矢50支。可以说是当时武器装备最精良的武装部队。在战国初期和中期(前端)曾经无敌于天下。在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吴起指挥的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50万秦国大军,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这就是吴起训练的魏武卒立下的汗马功劳。

参军后,战士们的待遇也很高。一种说法是:考中武卒的,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税。退役后依然享受上述权利。另一种说法是:要保证“武卒”分得百亩的土地,在获得土地之后“武卒”不仅要承担兵役的责任,更需要自行负担军事装备和服役期间后勤物资。无论哪种说法,有魏人一旦成为武卒,就能享受优厚待遇,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也大幅度提高,这肯定是毫无疑义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而且实惠哟。

吴起在魏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军制变革——建立了一支常备军,称之为“魏武卒”!

……

楚悼王是内行看门道,他知道,要想打败魏国,必须要有一支新型的楚国军队。

所以,他道:“吴爱卿,你乃天下军事奇才,能为我训练一支无敌之师吗?”

吴起当即表态道:“臣愿效命!”

楚悼王闻言大喜,道:“孤准你召新军十万人,加强训练,如你在魏国时训练之武卒!”

吴起道:“遵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