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一哥
32178300000025

第25章 血脉关系中的公室和公叔

前面的两个扯淡其实还不算什么,虽然一个是人物自相矛盾,一个是时代错乱。

两个结果固然令人费解,但还好,只是可疑而已,算不上什么笑话。

并且,它们还能够提出自圆其说的理由。因为也许会有人说:“万一是人家吴起年轻时不懂事,年长后有了觉悟,从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一下子变成蔑视国君、不为年轻公主诱惑、甘愿自抱黄脸婆的高尚人物了呢?”同时,还有一个理由,也许会有人会这样辩护:“难道威武雄壮的魏武侯,不可以突然说话‘自谦’了吗?他谦虚的将自己的国家说成“小国”、“山区之国”有什么不可的呢?(新水浒电视剧就喜欢闹这样的喜剧,四五十岁的神医安道全自称“小医”,而不是自称“下医”,老气横秋的朝中大臣不称“微臣”,而自称“小臣”,肉麻得紧,也滑稽得很呢)。

好,我们也不说吴起是否老了就不追求名誉了,也不说像魏武侯那样雄赳赳的君主是否可能“自谦”的说自己的国家是“小国”(并不是在外交场合这样说,而是要以此来做试探,担心吴起不为“小国”服务)了。我们只是揭示一个史料中存在的极大漏洞,由此来判断这则史料到底有多少值得信任的地方!

请大家瞧仔细了,在这段史料中,隐藏着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

——这才是被本作者最为诟病的东东。

大家不妨花点时间来围观。

是什么错误?

简单的说是——“公叔”这个人物。

公叔怎么了?

公叔,在春秋末战国初,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表述的一种身份。如果您曾经(或者正在)阅读先秦书籍,您就会非常明白:此处的“公”,指的“公室”,所谓公室,就是国君的族人。在宗法社会之中,人们是以血脉关系来分亲疏的。比如周王朝的先人公刘,他发明的吃饭政治:“亲兄弟每年四次会食,从父兄弟每年三次会食,从祖兄弟每年二次会食,族兄弟每年一次会食,以分宗族亲疏关系。”(引自《礼记?文王世子》注释)由此我们知道,血脉兄弟分为四个等级,亲兄弟是一个等级,堂兄弟(叔伯兄弟)是第二个等级,同祖父兄弟(祖上是一个爷爷的兄弟)是第三个等级,族兄弟(同一个宗族的兄弟)是第四个等级。这些兄弟就是族人。

在宗室里,所有的兄弟都称“叔”,是一个氏族里面的,比如周公的胞兄,称“蔡叔”、“管叔”等等,翻开一部春秋史,可以看到许多“叔”,比如“郑伯克段于鄢”,段,即“段叔”,就是郑伯的亲兄弟。公,就是公室,所谓公室,就是国君所在的宗族,它包括了前面说到的四个类型(亲疏有所区别的四种)兄弟。但凡一个诸侯国中,要想把国君控制住,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弱公室”,把族内的兄弟搞死、搞垮、搞去出国流亡。族内的兄弟,就是“公叔”——这是一种泛称,即与国君同一个宗族的兄弟。他们与国君是同一个姓氏,不然,就不叫公叔了。

所以,公室的兄弟,简单的说就是“同姓兄弟”。而在同姓兄弟中,父亲与正妻生的儿子们,周围的人称他们为“别叔”——有别与其他兄弟。别叔跟公叔一样只是个泛称,代表不同范围的同血脉兄弟,别叔是最近的血脉兄弟,公叔是最宽泛的血脉兄弟。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同姓的兄弟。因此,同姓兄弟称“公叔”(尊称),不是人名,是身份的称呼。

这是由当时的血脉政治决定的。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周王朝的职位安排是按照血缘关系来构成的。比如国君,他是他父亲与母亲(必须是正妻)所生的老大——即长子继承制(如果没有,就按照最近的血脉关系代替)。国君与正妻所生的老大继承了君位,其他儿子呢,他们是“叔”,会被分封为朝中的臣子,他们都是贵族,承袭一定的爵位;国君与妾们生的儿子们,他们也能够得到封赏,在朝中做比较低级一些的官,也是贵族,他们也是“叔”。他们都是国君一个族的兄弟。

到了第二代,儿国君与正妻生的老大又该继承下一任国君之位,成为孙国君。儿国君的兄弟们成为新一代“叔”。儿国君与妾们生的儿子成为新的一代“叔”。他们的辈分比老一代的“叔”小一辈,但仍然是“叔”,因为国君是他们族内的人,他们的族就是公室。公室的四类兄弟就是“公叔”。公叔又分为两大类,一类的国君的亲兄弟(同父同母),为了将他们区别于其他的兄弟,于是称之为“别叔”(前面已介绍过)。

公叔是大概念,别叔是小概念,公叔不可以称别叔,别叔可以称公叔。这样的传承要保持5代人,这5代人的男人和女人都算是有血缘关系的,他们是同姓同氏,所以称为“同宗”。超过5代,就必须分出去。分出去的要改氏(自立),不同宗了,但不改姓(根源),仍然属于同姓同族。比如姜子牙,吕姓姜氏。

明白以上的道理,我们再来瞧“公叔”,就知道——他们的血脉是魏氏同族的男子。

于是,就出现一个带有漏洞的滑稽问题:公叔可不可以娶国君的女儿为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