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一哥
32178300000002

第2章 身世坎坷 这个人 在路上

这个人仪表不凡,国字脸,卧蚕眉,身高八尺,满身儒雅气质。

他是战国初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英雄人物。

别看他儒雅,如果他身着铠甲,手握长枪,肯定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威大将军。

但是,此时此刻的他,却身着脏兮兮的商贾衣服,脚蹬邹巴巴的带泥皮靴,骑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惶惶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他正在逃亡。

好,我们就从这个人的这次逃亡开始说起……

这一年,乙未年,肖羊,金羊。后世的我们知道,这正是三国曹阿瞒的生肖年头,但是,那是45个十二生肖之后(540年)的乙未年了。就在这一年,战国历史进入第八十八个年头(按照公元前475年“战国元年”计算)。当时,天下名誉上的老大,仍然还是周大王,坐王位的是周安王——他喜欢幻想、在郏鄏看九鼎和星星、姓姬名骄,在他父王(周威烈王)去世后坐上了王位,而且,一坐就坐到第十六个年头(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的乙未年。

通过逃亡者满是皱纹的脸,我们可以瞧出逃亡者的年纪,已是老大不小了。

是的,说出来,让他自己也泄气,虚岁已经五十有三了。这个年龄段,对于现代的省部级来说还算是年轻干部,但对于战国古人来说,已经是气息奄奄、日薄西山的暮秋之年,即便像现代人都熟悉的三国枭雄曹操、智者孔明等人,也不过活了五、六十岁啊。战国时人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这个年纪黄土埋身离死不远了。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孔子的七十三岁寿诞,那也还算是幸运,孔子就是从五十三岁这年才开始周游列国的,其对于后世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其所建立的儒家思想也是从这个时候日趋成熟的。逃亡者曾经在儒门求过学,所以,他在逃亡的时候,一定会沧桑的想起自己的命运与先师是何其的相似哟;那么,自己有没有可能像先师那样,从逃亡之日起,才正是事业悄然掀起人生新高潮的起点呢?

他当然是不知道的。直到六年后,他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但却是如此的辉煌啊——印证着这一次逃亡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此时,他在叹息自己迟暮失落之时,不断的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年轻的过去。

二十多年前……

那一年,他很年轻。

大约二十六岁,春风得意,已经走到人生光辉的起点。

刚刚从鲁国来到魏国。

在举贤大师翟璜的推荐之下,他见到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魏文侯。

虽然,他不能够用我们现代人所处的时代来类比说魏国是战国前期的“美利坚”,他也不可能类比所见到的是天下最强大国家的君主相当于“******”这样的霸主。

但是,他知道,天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得上魏国。

天下没有哪一位君主能够比得上魏斯的权势和实力。

魏国是天下的雄国。

都城安邑强过洛邑。

魏文侯是天下真正的雄主。

魏文侯麾下人才济济。

即便是武将,也是一抓一大把。

魏文侯一生中拜请过四名武将——后来全都名垂青史。

当然,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后世的事儿,也不知道二千多年后还有人对他们几个人津津乐道。

现在,他只知道其他三名武将的基本情况:第一名是乐羊,魏文侯拜请他是对付中山国的;第二名是翟角,魏文侯拜请他是对付齐国的;第三名是西门豹,魏文侯拜请他是用来搞水利建设并防备赵国潜在威胁的。

还有一名武将,那当然就是他自己了。

那一年,他刚刚从礼仪之邦的鲁国到了最强悍的大魏国。

从孔子的老家,急急忙忙的走出来,还没来得及换衣——身上穿着右衽儒生服。

他没有时间换下来,他没有像样的铠甲去更换。

他身着一袭布衣,在翟璜的引荐下,突然的就被带去见威名远播的魏文侯了。

走在魏国首都的街上,他顾不得观赏大魏帝国的华表。

走进魏国的朝堂,他顾不得瞧一瞧济济一堂的文官武将。

他低头沉思……因为他知道,魏文侯已经参拜了孔子的高材生卜子夏为师,根本就轮不到自己班门弄斧来对魏文侯阐释儒家思想;他也知道,魏文侯已经拜了法家始祖人物李悝为相国,魏国接受法家为国家指导思想,已经成功变法,富民强国的效果已逐渐显现出来。

虽然,他深知儒家思想,同时也深知法家思想,是一位集儒、法思想于一身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明白魏文侯完全用不着自己来重复别人的成功,来复述精彩的理论和成熟的思想。

他要向魏文侯展示的是:自己不同于其他人才的最独特的一面。

什么?

当然是“兵家的思想和能耐”。

——他在这个方面也有高深的道行和独到之见解。

李克(与李悝不是同一个人)曾经告诉过魏文侯:

要来见您的这个人,他的兵法连司马穰苴亦不能够望其项背。

司马穰苴是春秋末年齐景公手下的一位以战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一部兵书《司马法》传世。

可见,这个人是集儒、法、兵三家精华于一身的。

不过,他有自己的考虑。

他审时度势,在见魏文侯的时候,决定不说儒,也不讲法。

他要以其兵法方面的高深知识,来向明主展示自己某一个独特的横断面!

那一天,他来到魏国的朝堂之上。

他心想:一定要让天下雄主魏文侯被咱军事方面的才能所折服……

但是,魏文侯接见他时,并没有向他希望的方面问话。

魏文侯竟然说出一句完全出乎意料的话,说:“本君不好军旅之事!”

他一听,差点儿没晕过去。

如果,此时的他一赌气,回答说:“你不喜欢打仗,好,拜拜啦!”

那么,他的历史将会重写。魏国的历史也将重写!

历史上,将不会书写他在军事上的丰功伟绩,也不会有大秦国被击败失地的历史记载了。

不过,他虽然晕,但还不至于懵。

他没有被魏文侯这位贤君的话搞混头脑。

他机智的回答说:“在下从某些事情的表面,可以推测到君上的意图!”

他飞快的瞧了一眼眼前的雄主,见他没有阻止自己。

于是,他继续说:“比如,从您正在进行的行动,可以观察到您对于将来的抱负!”

说完,他不说了,静观雄主表态。

“是吗?本君愿闻其详!”魏文侯微微一怔,不露声色的道。

“君上,您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呢?”他这人,说话不拐弯,锋芒毕露。

“你!”推荐人翟璜吓一跳,你这家伙怎么跟领导说话的。

“打住……”翟璜连忙使眼神制止他。

“嘿嘿……”他并不以为然,毫不理睬,也毫无畏惧。

这个说话直率的人,他的名字叫——??

知道的人已经知道,他的名字叫——吴起!

……

在魏文侯聘任的四大武将之中,吴起得到最高的礼遇。

当时,魏文侯可能是看见吴起身着一身儒服。

因为文献记载说“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

魏文侯知道儒生是不喜欢言谈暴力的,所以,他不愿意跟儒生谈军事,担心他们是外行。

但是,与这个年轻人一接触之下,魏文侯立即觉得这一位身着儒服、模样像儒生的人,说话一点儿也不弯弯拐拐,倒是爽朗得很,性格完全不是儒生,倒像是一名直率的军汉。

所以,魏文侯愿意他把话说下去。

于是,吴起在魏文侯的默认之下,继续往下说:“君上,您一年到头,都在命令魏国的猎户们捕猎野兽,将它们杀死,剥取兽皮,然后命工匠们在皮革上涂以红漆,把色彩搞得很鲜艳,同时还在上面烫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呵呵,这样的皮衣,如果用来做衣服穿,在冬天里穿着是不暖和滴,在夏天里穿着又不会凉快,岂不是做无用功么?”

话语中闪烁诡谲。

吴起说到这里,眯眼笑看了一眼翟璜,意思好像是说:“翟部长(此人给魏文侯推荐了多名人才,所以,可以称其为魏国的人事部长哟),您别老拿眼睛瞧我嘛,我知道该如何跟国君说话他才会接纳我滴!”

——吴起虽然不认识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根本不可能知道孔明曾经在孙权面前危言耸听的说曹操不止八十三万来犯之敌而是有一百多万以此来试探和刺激孙权的抗曹决心。但是,吴起的心思跟诸葛亮是一样的,要给君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他对自己的信任和信心。

谁都知道,吴起说的话语中含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如果遇到的是一般的君主,早就记恨心间,不会听他继续挖苦堂堂国君了。

但是,魏文侯是千古雄君,他才不在乎应考者说话的“礼貌”。

他更重视应试的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

“好,你丫继续往下说,老魏头我听着的呢!”

吴起将话锋一转,从打猎说到了魏国的兵器。

吴起说:“在下看见,魏国制造长戟,长度达到二丈四尺了,即便是短戟,其长度也达一丈二尺长;而且,用皮革把重车遮护起来,连车轮车毂也加以覆盖。那些个用兽皮包裹住的车子,让人看起来其实并不华丽,如果君上坐上去打猎的话,其实也并不方便嘛(哈哈,因为是战车啦——但是吴起故意没有点穿),车上的装饰太累赘啦。请问君上,在下实在看不出您要那些个东东做什么用涅?”

魏文侯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嘿嘿笑了笑没有做声。

吴起抓住机会继续往下说:“君上,如果说您是准备用来作战的,但却不去寻访一位能够自如使用它们的人,那岂不是像是将孵雏的母鸡驱赶去和野猫搏斗,让吃奶的小狗去进攻凶猛的老虎;虽有战斗的决心,但是随之而来的却必然是自取失败呀!”

比喻得好,反差挺大:小母鸡PK恶野猫;乳奶狗VS大老虎。

吴起很有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