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异度春秋
32167800000015

第15章 乐安

赵政终于见到了秦使。遗憾的是来使的并非是他的熟识。这也难怪,他当年出秦之时;年不过五岁,虽然智慧早生;却也不敢随意显现。生怕被人当作妖怪,又那有什么机会去结交朝臣?何况秦使年岁并不甚大,想来也是这些年来,秦国崛起的新贵。

太一殿中,赵政与秦使相对而坐;却又皆自面无表情,默然不语。

十二年来,这是赵政第二次踏入太一殿,上一次他踏入这个赵国中枢,天下风云之地时;年方五岁。但是当时情境,记忆犹深。“一如当年旧事么?”不知怎地,赵政心中忽然闪过这样的感慨。

太一殿与当年相比,并无太多变化。只是殿上公卿,却已非当年。赵政想起曾于城中偶遇的赵国左相,此时王座之下,左相依旧空悬。虽然搅动天下风云,如今却又身归何处?百余年来,太一殿中不知来过多少豪杰之辈;却又如何呢?茫茫天地,沧海桑田;天地又何曾在意?道有恒常,人道恒变;当年众生,又有谁曾铭记?

赵政打量着高居九重的赵王宝座,心中忽而有了几分悲怆,他此时终于有些懂了赵王心思;世有神异,谁又能甘愿呢?即便身为君王,也难逃造化!只是又怎能不尽力挣扎?

正自感叹间,赵王至;众臣朝礼,赵政与秦使也自起身行礼。赵王样貌一如当年,仿佛这些年的时光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一丝痕迹。朝臣入座,皆自肃穆;如逢天敌,浑不似先前模样。赵政亦觉压力,此前映照万物的心神,仿佛有了一层阴影;虽然淡不可见,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赵王之度,一至如斯;无怪乎能威加列国,无有抗手。”赵政又自感慨。他从未如今日一般,会有这许多感叹。想来是今日要见分明,此后无论是归国;亦或是安居赵地只在如今!他虽然心神如鉴,却也有些挂碍;不如常时圆润如玉,进退自如。

此时右相田丞出列:“夫惟王上,始作威服;今秦有使至,承其王意;愿修两国之交,象有百姓之善;惟王之意,臣百死而请,伏奏于王。”

赵王闻之,问道:“秦使何人?”秦使出而拜道:“伏奏赵王,臣甘刑负我王之命;使来赵国,愿修秦赵之好。”“原来他叫甘刑。”赵政这才得知秦使姓名。“秦有六卿,甘,杜;礼,夏;白,蒙。看来他是甘氏子。”随即赵政便想起秦国的六卿公族。如是想到。

“寡人虽非圣王,亦不愿轻起刀兵;徒伤百姓。赵秦虽曾各自攻伐,非是寡人之愿也;实出于势,不得不为耳。幸奈天眷,两国亦有十数年不曾擅起刀兵;此固寡人之愿,亦是百姓之福。秦王之意,亦吾之意也。”赵王说道,声不甚大,却满殿皆闻;众公卿拜道:“王悯群生,圣心仁德;百姓幸甚。”

赵政也随殿中公卿而拜,他心知此时皆是面上功夫;过去这一层,正题才会到来。

秦使刑也自拜谢,随即又道:“政,秦之王子;向时为吾两国之好,出赵至今;已有一十二载,功莫大焉;我王虽思长子,然亦不敢坏两国之交;心实悯之,故加之以为乐安君,封居北海;邑有万户;车驾六十乘,以慰其心;亦稍解我王之思。伏奏赵王以上。”这话一出,公卿之中有了些议论。赵政心中冷笑:“乐安,乐安;乐安于赵否?”

当下公卿之中,荀氏出列拜道:“秦,亦吾赵国之宗也;秦王子政,亦有功于赵焉;臣请王上加之!”荀氏掌邯郸律政,所谓律政者;便相当于后世的三法司。极得赵王信重,亦于王子岐交好,他既出言;几乎便意味着赵王与王子岐皆有此意。

秦使面色有些不好看,赵政心中也不痛快;秦赵出自同宗,天下皆知。只是数百年来,两国互有攻伐;那一点同宗之意,早就消散殆尽。秦使之意,赵政心中也自明白;那便是既不迎他归国,也不愿他为赵国所用。是以加封北海,以安他之心。何谓北海?乃是秦赵西北之极,有一不毛之地,虽是广阔无涯,却是不见人烟;四季如冬,就是长城之外的狄人亦不愿去之。但北海之地,离秦赵皆近;若是赵政当真封居再此,两国也尽能安心!

秦使也知这般谋划本就难以实现,所谓封赵政于北海者;不过是虚言,只是作出姿态。只想以此告之赵国,断了其以秦质子干预秦国之政的心思。但如今若赵以同宗,加封赵政,若是秦国有变;赵国亦自会趁机而动。这便是大国伐交了,奈何如今的秦国;势不如赵多矣!

秦使虽是面色不虞,但也并未反驳。赵政也自沉默,并不出列。赵所欲者,只在其名而已;而非其人。

赵王于宝座之上,平静如常:“赵秦同宗,亦是同姓。只是一者在秦,一者在赵而已。秦王子,有如寡人之子。固当加之。”闻言如是,秦使亦不能强对;赵政也自出列拜谢。荀氏又道:“政入赵,一十二年矣;当冠。以王女妻之,固赵秦之好。”

秦使此时反而平静下来,闻言拜道:“政为秦国之子,稚”

时我王许蒙氏女妻之,向时年幼;未曾婚之,待王子冠;自当送蒙氏女入赵为婚。”赵政闻言,出而拜道:“王之加也,吾之幸;不敢辞。”

赵王扫视朝堂,闻言而笑:“子果如岐之所言,能知进退。”赵政不言,只是伏拜。赵王又道:“秦王老矣,孰为其后?”

秦使闻言,面色大变;荀氏却是微笑不已;秦使起身,直面赵王:“秦王虽老,自有子焉。政虽王子,亦需尊王之命。赵王为世间至贵者,其后若何?”这话无礼,当下就有公卿厉喝秦使大胆。赵政也未料秦使如此大胆,对他稍稍多了几分注意。“奈何势不在我,非争而能得。”他自退下入座,不再多言。

赵王闻得秦使此说,并不恼怒;反而哈哈大笑:“秦使当真善言,远胜我赵国公卿。”话锋一转,又道:“寡人之心,只在天下,其孰与知?”言毕不待秦使分辨,对着赵政道:“政且听封。”赵政出列拜伏;“政虽质赵,然亦为赵之宗也;一如寡人之子,既已冠;当加之。许尔出入用王子仪仗,赐金十万,另择赵宗室女以妻之。”赵政只得拜道:“尊王之命,不敢辞也。”秦使怒视之,赵政亦作不见。赵王又道:“秦久不至赵,许其使可与围猎;以谨其心!”令毕,朝臣俯首,赵王就此退朝。

桃华苑中,桃姬又自抚琴;听琴的除了王子岐,还有五子义。散朝之时,桃姬若有所觉;停而叹道:“势如时,不能转矣。”王子岐明白其意,沉思不语。子义却道:“非是势不能转,只是时不予人耳。”桃姬闻之,忽然轻笑:“神位虽尊,怎能转时?徒惹人笑耳。”王子岐忽然道:“虽不能转动其时,亦有胜算。生民心念,聚而成神,散而为鬼;众生朝神,方仙侍鬼。有可为焉。”桃姬闻言,面色沉凝,不知其想。子义叹道:“未料今时如此,只尽心力;以待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