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持有许多基金却不清楚为何选择他们,你的基金组合可能缺少核心组合。针对每项投资目标,你应选择三至四只业绩稳定的基金构成核心组合,其资产可以占到整个组合的70%~80%。核心组合外的非核心投资可增加组合的收益,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如果投资者投资过多的非核心部分,可能不知不觉地承担着过高的风险,而阻碍了投资目标的实现。
核心组合与非核心组合的比例,不仅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风险偏好,还可以根据投资者自身对于市场的判断进行战术性调整。也就是说,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其对未来短期内市场走势的判断,增加或减少非核心组合的比例,例如市场趋好时,投资者可适度增加非核心组合的比例以追求更高的收益。
真经三:不盲目追求规模,要综合评价基金公司
目前中国基金市场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行业标准,一些基金评级机构目前的评级也基本上停留在基金排名上,并没有涉及对基金经理的评价。大部分投资者对于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的评定,只简单停留在过往业绩评价。国外评定一位明星基金经理一般要看3~5年,10年时间才能产生一位明星基金经理,而中国基金业只有6年多的历史,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年半。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应综合考虑公司股东背景、治理结构、投资团队整体实力、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等多项因素。
从基金产品上来讲,每一只基金,按照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基金品种的特点与投资工具,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单只基金应有它合理的规模。多大的规模适合自己公司的投资、适合股票市场的容量、为投资人带来领先的收益,这就需要根据基金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来决定。如果基金公司盲目追求发行规模,最终是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诺安基金公司就明确提出,发行基金产品,更重要是做出业绩,树立品牌,而不应盲目追求发行规模。
真经四:成熟理财,不要跟风赎回
市场的巨额赎回潮,造成了一些持有人的恐慌心理:“别人的都赎回来了,我的那份是不是也应该落袋为安啊?”这种心理左右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另外一些投资者还担心,年底其他投资人的赎回,会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从而使自己的资产遭受损失。
其实这是对基金认识的一个误区,股票升值,许多投资人选择在高位大量卖出,会导致股票市值的下跌。基金不是股票,其净值并不会因为遭遇巨额赎回而下降,唯一影响其净值的是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即使基金规模跌破2亿元的设立下限,但只要投资组合是赢利的,其净值依然在面值以上。
真经五:投资基金不分新老,只分好坏
关于是买新基金好还是老基金好,这样的讨论一直无休无止……但所有关于新基金和老基金的判断都是建立在太多的假设基础上的。假设很难控制,所以答案也就很难有实际的操作意义了。最妥当的做法是:不管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要买就买好的基金。
很多人比较看好新基金,认为买“老”基金不划算。他们一般会认为,“老”基金净值已经有了较大升幅,而且申购费也比新基金高,投资成本比起新基金要大得多,看起来不很划算。其实与新发基金相比,老牌绩优基金有更多的优势,久经熊市、牛市双重考验,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运作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已经得到检验,而且已经为投资者持续奉献了丰厚的分红回报;老牌绩优基金在服务投资者的手段方面普遍多样化和人性化,服务质量也更加细致和周到。而且老牌绩优基金的客户群体较为稳定,有利于基金的稳定运作。
不少投资者喜欢购买新发的基金,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发基金在认购期的宣传力度很大,容易给投资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加上银行、券商等基金代销网点的主动性推销,致使投资者在看待新基金和老基金的关系上有所偏颇。实际上,新基金和老基金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完全是同质性的产品。每一只新基金都会取很吸引人的名字,但无论是“稳健增长”、“动力平衡”、“先锋”还是“积极配置”、“经典配置”,都只是基金的名称而已,基金本身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归根到底,我们买基金产品,就是希望基金净值能够上涨,而且涨得比别的基金要多一些,也就是我们希望买到一只“好基金”。所以,不管它是老基金还是新基金,关键要是能给我们带来收益的好基金。
新基金和老基金都有各自的优势,作为投资者,关键就是要了解到他们的特点,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出适当的选择。
真经六:基金不是“炒”出来的
波段操作,是一些短线客常用的股票操作手法,但此方法并不适合于基金。
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差异,不像股票一样受供给需求影响。只要基金管理人有较好的运作业绩和稳定的管理团队,应该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工具持有。
目前我国股市前景看好,但大批个人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主要是因为个股走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专门的研究才能发现。基金公司作为专业投资理财队伍的优势极其明显,能够做出最优投资决策,让投资者轻松分享经济增长而带来的投资回报。但部分投资者投资基金低买高卖,像买股票一样进行短线操作,而忽视基金的抗风险性和长期收益能力。以诺安平衡基金为例,其过去5年的模拟投资组合在牛市能够与大盘上涨同步,熊市中只承担大盘40%的风险,如果长期持有,累计收益将远远高于大盘的累计涨幅。
另外,基金的持有人,其实是无法选择做波段操作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判断所谓基金的“高位”和“低位”,也就没有办法在“低点”买进和在“高点”卖出。一些投资者在基金净值上升后赎回基金,希望在净值回调时再申购,赚取差价。其实开放式基金价格是净值的体现而不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的,好的基金,其净值是不断增长的,所以基金投资应该是中、长线的投资。经常地买卖基金,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件难以把握的事情。
在国外,基金回报率达几十倍上百倍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回报是通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累积起来的。当我们选定了一只好的基金,就应该耐心持有,当真正有消费需求时再赎回。这样我们既节约了投资成本,又避免了下错车的风险。
真经七:开放式基金不分贵贱,主要追求高回报
开放式基金与股票和封闭式基金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是否能够实现高回报才是关键。
封闭式基金或股票价格是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投资者双方供求关系的集中体现,存在价格脱离实际价值的情况,即存在折价或溢价的时候,故也就可能存在价格高、风险高的问题。但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其价格即基金单位净值是基金的净资产和基金总份额的比值,投资者据此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净值就是基金实际价值的真实反映,不存在溢价或折价,故并不存在单纯价格高就风险高的问题。
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以5万元买入基金单位净值为1元的某新基金,基金份额为5万份,假设年净值增长率为15%,那么一年的总回报为0.75万元;如果将该5万元买入基金单位净值高达1.25元的某老基金,年净值增长率也为15%,虽然持有人获得的基金份额只有4万份,但一年的总回报同样为0.75万元。
真经八:不要把净值高低作为选择基金的唯一标准
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净值的高低除了受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若是基金成立已经有一段时间,或是自成立以来成长迅速,净值自然就比较高;如果成立的时间较短,或是进场时点不佳,基金净值相对较低。如果只以现时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是否购买基金的标准,就可能做出错误决定。购买基金还是看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这才是证券的投资方针。
真经九:基金分红并不能够增加持有者的利益
基金分红并不能够增加持有人的利益,因为分红的钱已经从净值中除掉了,分红本身并不增加盈利。同时,分红解决的是投资者可能需要资金或有另外投资的需求。如果这两方面需求都没有,基金公司一般会鼓励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实际上分红等于将左边口袋里的钱拿出一部分放到右边口袋。
持续分红的基金长期来看收益高于很少分红的基金,这在成熟证券市场中确实有这样的统计数据。但前提条件是:第一,基金定期分红;第二,证券市场波动性大,至少不能是单边市。在国内市场中尚无统计数据证明定期分红基金回报高于追求净值增长的主动基金。
真经十:不要频繁地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
分红后,基金净值会有一个突然下落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人的收益会减少了。分红使得基金的净值下降,但是基金的累计净值依然是不变的,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也是不变的。
实践证明,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在赎回后,会以更高的价格再赎回来,并且还要搭上一定的费用:根据规定,基金申购的赎回都是要交纳一定费用的,申购费率为0.25%~0.5%,一个来回,1.5%~2%的收益率化为乌有。所以投资于基金,除了投资者应对基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外,频繁地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对投资者来说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因为你既然选择了基金这种理财方式,你就应该充分信任为你理财的专家。
利用金融衍生品“四两拨千斤”之效
“四两拨千斤”是中国兵法中经典的智慧,针对投资理财,简单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1981年9月1日,在法国的一个著名地段,贴了一张3米长的大海报,一位穿三点式泳装的性感女郎,向来往的行人微笑,招来很多人的停留。这时,一行大字就会映入人们的眼帘:9月2日,我把上边的脱去!人们都觉得有意思,都等着9月2日的来临,好像这一天来得太慢了。到了2日,大家一早就跑来看究竟,结果“上边的”真的不见了,女郎露出健美的胸脯!与此同时,人们看见她旁边又多了一行字:9月4****把下边的也脱去。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纷纷打电话去报社问,却怎么也探不到内情。9月4日,大家都跑去看海报,结果女郎“下边的”真的没有了,不过她转过身去,背对着观众,旁边又加了一行更大的字:“未来海报公司,说得到,做得到!”一下子那么多观众,那么多的媒体都关注了这个事件,所以他们都记住了这家海报公司。该公司也因此声名大噪,钱财滚滚而来。这家海报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先把人们的胃口吊足了,让人们急于知道结果,然后它告诉人们“说得到,做得到”,轻易地把自己的理念传播出去了,观众也记住了,其实世界上很多大企业都知道媒体力量不可小看,毕竟是它们在引导消费时尚和公众理念,所以很多公司都善于利用媒体把自己置于公众的焦点之内,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而如今当我们从事理财、从事投资时,更需要的是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策略。
在如今的投资理财界,正如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副主席John Smollen所指,从某种程度上说,衍生品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它的杠杆力。“四两拨千斤”可以非常准确地用来描绘这个功能。从本质上说,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廉价而高效率的品种,它将标的金融工具所固有的风险属性分解开来,把它们分别转移给能更好地处理和吸收它们的人。近年来衍生工具在金融界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衍生品,如期权、基金、黄金等如今广受大众欢迎的投资对象,特别是期权,在风险管理中所起的定价、评价和估量的功用。富人一般都有较强的征服欲,金融衍生品的以小搏大的属性正好迎合了富人的这种性格素质,使其成为富人所钟情的投资产品。
股指期货交易是以股票指数为交易标的的期货交易,目前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最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其原理是在预测股指将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在预测股指上升时买入期货合约。在市场可能出现波动的时候,投资者可以在不卖出股票本身的情况下对其投资进行保值,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股指期货属于一种既能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又能创造收益的投资工具。股指期货的走势实际上是与个股紧密相连的,而且具备了期货交易的特点,通过买空卖空,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获利机会,即使在熊市中也可能获利。例如,投资者持有股票时,可通过卖出股指合约以预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价格风险,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的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的原有价值;相反,如果投资者预计大盘要上涨又来不及全面建仓,则可通过买进一定数量的多头股指期货合约以避免踏空。
以小搏大的股指期货交易特点备受富人关注,因为指数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后就能进行交易。假设上证指数处于1 500点,根据上证指数期货合约每点价值100元计,一张股指合约价值为1 500×100=150 000元,保证金(按10%算)只需约1.5万元。如果上证指数上升1%,即15点,则可赢利1 500元,这就是上证指数期货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的10倍的杠杆回报。由于保证金交易的特殊性,其风险较高。如果指数下跌1%,投资者蒙受的损失可能是10%甚至更高,根据交易规则,还需要每天结算(逐日结算:投资期货每次的输赢金额都比较大,所以结算时公司会根据每天的结算价格,计算客户保证金账户的存款余额,一方面看看客户是否需要补缴保证金,一方面客户有投资获利时将款项拨入其保证金账户,或有亏损时从保证金账户扣除,这是与股票资金运用的根本不同之处),对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股指期货作为四两拨千斤的一种主要衍生品,已经受到很多富人的钟爱,富人们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期货,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富人们之所以对股指期货比较垂青,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股指期货可以让投资者在理财方面获得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