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3214500000033

第33章 近代欧洲(13)

在这些深切感人的童话里,处处有着安徒生对社会的审视,对生活的赞美,对一切假恶丑的批判,以及对广大穷苦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那个可怜的小姑娘,只能在美丽的梦中得到幸福;《皇帝的新装》深刻地揭露了谎言的虚伪;在《各得其所》里,他主张人们不要一味追逐社会地位和财富,而是更应该看重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在《丑小鸭》中,他形象地反映了人生会遇到各种磨难,同时又鼓励人们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努力,“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也没有关系。”

伴随着一部部童话故事的相继问世,安徒生的名字也开始被全世界人们所熟知了。巨大的声誉,使得他成为了丹麦、瑞典、希腊、德国等国国王的座上宾。而在广大普通民众的心里,安徒生更成为了一个替他们说话,关心他们疾苦的人。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在他七十岁生日那天,哥本哈根市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设计的是安徒生在给孩子讲故事的雕像。安徒生看过之后,直摇头道:“我的童话不仅是给孩子写的,更是为成年人写的。”“我在挖掘全部的思想和情感来写童话,想给成年人一点可以深思的东西。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听的故事时,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母会在一边听。”

安徒生终生未婚,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都贯注在了文学创作中。他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像力,叙述了一个个来自生活的故事,巧妙地嘲讽了生活中的假恶丑,讴歌了真善美。

1875年8月,安徒生在朋友家中去世。虽然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一百八十六篇童话直到现在还在被人一遍遍阅读着。这些著作不仅深受孩子们喜爱,就连成年人也津津乐道。

78.发明进化论

1809年2月12日,一个日后热爱大自然,喜欢采集动物标本的孩子降生了,他就是后来享誉全世界的大名人——达尔文。

达尔文的家在英国小城鲁施斯伯里河畔。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医生。小时候的达尔文喜欢收集各种小玩意儿,尤其喜欢昆虫。为此,他常常跑到野外去捉昆虫,然后把它们做成标本,收藏起来。渐渐地,他的小卧室竟然被他弄成了“生物博物馆”。

读书时,达尔文很讨厌那些刻板的课本知识,在他眼里,这些知识远没有大自然里中的万物那么具有吸引力。他常常幻想自己能去遥远的地方探险,去亲自揭开大自然里的种种奥秘。

父亲对达尔文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他希望达尔文将来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于是在达尔文16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医。可达尔文对于医学毫无兴趣,无奈之下,父亲又把他送到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习,想让他将来当一个牧师。可达尔文依旧兴趣全无。

他厌烦枯燥的课堂,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捉起了昆虫。一次,达尔文剥开一块树皮,发现里面有两只他从没见过的甲虫,他敏捷地逮住了它们。可就在这时,他又发现了一只漂亮的大甲虫,可不能让它跑掉,于是他便把右手里的甲虫放进了嘴里,腾出手来去捉第三只甲虫。可当他刚把虫子放进嘴里时,那只从子突然分泌出了一种特别难闻的液体,达尔文恶心极了,只好把虫子吐了出来,结果右手里的那只虫子也逃走了。达尔文懊恼极了。

就在他达尔文学业将近尾声时,他碰到了教授地质学的汉斯罗教授。汉斯罗非常喜欢这个热衷思考的学生,每当达尔文向他请教时,他都毫无保留地予以解答。从此他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1831年,汉斯罗教授推荐达尔文参加航海旅行,这让一直渴望旅行的达尔文兴奋不已。这年的12月,达尔文登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考察。

起初,达尔文因为无法适应船上的生活,被晕船折磨得死去活来,可即便是这样,他也没忘记收集各种海洋生物做标本。当他们到达南美洲时,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热情招待。接着,他们来到了位于赤道线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今属厄瓜多尔),这里是各种珍奇动植物的乐园。达尔文眼界大开。

他兴奋地观察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巨龟,看到了一大堆罕见的大蜥蜴叠压在一起的场面,还发现了许多稀奇的鸟类。在热带丛林里,他不知疲倦地穿梭着,仔细观察着众多动物的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当他们来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新西兰等岛屿时,达尔文广泛涉猎了地质学、古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并且写下了大量科研笔记。

下一站是澳大利亚,那是澳洲袋鼠的故乡。达尔文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一下船就联系了一个牧场主一起去捕捉袋鼠。可是无论达尔文怎么努力,就是抓不到。好在澳大利亚还有许多其他大陆根本见不到的动物,如鸭嘴兽、树袋熊等等,这大大弥补了达尔文抓不住袋鼠的遗憾。他常常冒着炎炎烈日,前去观察。这时,他对地球演变和物种起源问题的思考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836年,达尔文为期五年的环球考察之旅结束了。此时,他已经积累了数量惊人的丰富的生物学资料。这为他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之后,达尔文开始立即着手整理和出版这次的环球考察日记,同时,他还在不断地收集有关物种起源的证据,最终在赫胥黎等生物学家的支持下,他开始着手写作生物学巨著《物种起源》。

1859年11月,《物种起源》正式问世,这是一本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鸿篇巨著,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一股抢购热潮。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指出生物进化是通过变异、遗传和生存竞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揭示了自然界生物演化发展的规律。无疑,这等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创世论”。教会为此十分愤怒,于是很快就在英国各地掀起了声讨达尔文的浪潮。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挑战书”与恐吓信如雪片般飞到了达尔文的家里。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对声,达尔文深感痛苦。

此时,他的好友地质学家赖尔劝慰道:“想开一点,何必一定要使同时代的人都接受你的观点呢,下一代人肯定会相信你的。人们不过是害怕你攻击上帝和教会,开个玩笑,如果你攻击的是大英帝国,你现在的处境反倒会好得多。”听赖尔这么一说,达尔文逐渐放宽了心,卸下了心里的包袱。他发誓要用新的科学论著让那些攻击他的人哑口无言。

《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科学进化论的诞生。1864年,达尔文最终获得了英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科普利奖。1871年,《人类的起源》一书出版,此书明确指出了人类的起源也在遵循着进化论的规律,公开否认了“上帝造人说”。

然而,此时的谩骂声还是不绝于耳,但达尔文早已看开了,他清醒地认识到围绕进化论的争论将会是一场持久战,甚至在他死后也不会马上结束。

与此同时,科学进化论已经开始在国内外传播开来。1878年,达尔文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和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晚年的达尔文虽然体弱多病,但仍旧坚持科学试验与著书立说。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的生命走到了终点,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边栏

达尔文(1809年—1882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

79. 画在远古的岩画

一提到西班牙,人们就会想到20世纪伟大的画家毕卡索。这位西班牙籍的画家曾画出过多幅世界级的名作。其实不止是毕卡索,远古时期的西班牙人就有着极高的绘画天赋。

1869年,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桑图奥拉和她的女儿玛丽亚在西班牙坎塔布利亚的桑蒂利亚纳?德耳马尔附近考古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窟,这个洞窟就是著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经考古发现,这座洞窟是南欧马格德林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个洞窟长约270米,里面深邃而曲折。其中最让人惊奇的就是那些花在岩石上的壁画,数量多达150多幅。其中第一批绘画发现于1879年。

这150多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经考古认定,这些绘画是在公元前3万~前1万年左右,由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所画的。

在洞顶和洞壁处分散着多幅简单的风景草图和动物画像,比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等。这些动物画像多采用写实的手法刻画而成,看上去色彩鲜艳,十分粗犷,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随后考古学家又对壁画颜料做了进一步地研究,发现这些颜料多取自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然后与动物油脂搀和在一起,搅拌而成。这些颜料主要以红色、黑色和紫色为主,画出来的画色彩浓重,艳丽夺目。

最让人感到惊异的是,绘画者竟然能够用有限的颜料把各种动物的鬃毛画出来,而且还能巧妙地利用岩洞内凹凸不平的墙壁来表现动物的形态,这样的艺术效果实在令人震惊。

在所有岩画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一副名为《受伤的野牛》的画。它长约2米,刻画了一头受伤的野牛身体蜷缩的形态,同时也把野牛的身体结构和动作神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总的来说,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轮廓线条较细,明暗向背、粗细浓淡变化十分明显。

此后,考古学家又相继在阿拉贡、加泰卢尼亚、瓦伦西亚、穆尔西亚、安达卢西亚及卡斯蒂利亚-拉曼却地区发现了众多史前石器时代的岩画。

这些岩画有些画在露天的岩石上,绝大部分画在洞窟的岩壁上。内容丰富,形式多变,色彩多样,把史前人类的生活景象刻画地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绘画者的艺术想象力。考古学家经过大量研究之后,根据岩画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时间不同把这些壁画分成了三类:旧石器时代壁画、地中海沿岸壁画和简图式壁画。其中,旧石器时代壁画多分布在山洞的深处,常年暗不见光,这些壁画大约画于公元前四万年到公元前一万年前。这些壁画颜色多变,主要以黑、红、赭色为主;绘画的主题多为自然界的动物,如牛、野牛、野猪等。

地中海沿岸壁画多分布于较浅的洞穴内,绘于公元前六千年到公元前四千年前。绘画主题以动物和人的活动为主。画中可见狩猎、舞蹈、争斗、驯养、采蜜、种植等多种人类生活的场景。

简图式壁画大约画于公元前四千年到一千年前左右。绘画主题同样以四足动物和人类活动的场景为主。1998年,这些岩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

80.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大大提供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大大扩展了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的市场。这种变化就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手段和生产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就变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另外,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这就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于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这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单独发生于一个国家,而是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可以说,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起到作用最大的两个群体。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出自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之手,这就使得科学与技术得以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运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新电讯手段的发明以及化学工业的建立方面。

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此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这两项物理理论的指导下,使得电机很快问世。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电灯泡,之后纽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电力的广泛应用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具有着重大意义,它从此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也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同时也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

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电讯事业也开始发展起来,而电讯事业的发展则使得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886年,德国人奥托成功研制了内燃机,这种机器的创制和使用直接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问题。随后汽车工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刻。科学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阵地,它为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提供了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对农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德国的化学家在化肥的应用方面的贡献,使得无机物如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大增,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造肥料,这无疑提高了粮食产量;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出现,则大大弥补了农场规模巨大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缺陷。

随着工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增长,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方面的生活资料都出现了高速增长。欧洲人口直线上升,1750年的欧洲人口为1.4亿,1800年为1.88亿,1850年为2.66亿,1900年已达4亿左右;人口增长的压力导致了海外迁移,1900~1910年,每年有100万人迁往美洲、澳洲;工业化也引发了大范围的城市化,由于工厂取代了分散于家庭进行加工的制度,大批的人口涌向工业中心。

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是这次工业革命的又一个影响。虽然这次工业革命大大增加了西方国家的国民收入,但由于分配的不公,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享受到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富人依旧是富人,并且因为各种条件的便利,而变得更加富有,而贫民依旧是贫民,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

垄断组织是这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的产物。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此进入了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尽可能地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原材料和资源,一场瓜分世界的狂潮随即上演。世界格局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落后的亚非地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国际体系形成。

俗话说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当广大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对于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感到无法忍受时,民族民主运动便蓬勃发展起来。

81.“欧洲火药桶”爆炸

20世纪初的欧洲是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欧洲。各个列强之间,列强与殖民地之间时时刻刻冲突不断,矛盾急剧激化。其中巴尔干地区是问题最严重的地区。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欧洲的火药桶”。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各个列强之间争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