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韩寿亲自出马劝说羊徽瑜,让羊徽瑜劝说羊祜另外站队。韩寿又来了,羊徽瑜听闻韩寿来了很是激动,他看着成熟俊朗的韩寿笑中带泪。韩寿微微一笑说:“攸儿大了,不敢来看您!”羊徽瑜明白,点点头说:“尊夫人和子女可好?”韩寿说:“都好!”二人进了屋。没有外人,韩寿直接说:“让你弟弟为司马炎效力吧,我也决定为他效力了!”羊徽瑜一怔,看着韩寿说:“那攸儿呢?谁不知道他才华过人!”韩寿说:“天下是司马家的天下,不是咱们的天下。你忘了大将军司马师是怎么死的吗?若攸儿与司马炎争位失败,将来不但性命危险,就连你们羊家的人也脱不了干系!此时让攸儿退出争位,司马炎心存感激,将来必厚封于他,您也可以母凭子贵了,何必再冒这个风险呢!”
羊徽瑜一想也对,自己没有子女,过继司马攸本就是为了保住自己和娘家人的性命,何必较真为司马攸争皇位呢?再说又不是自己亲生的。何况司马攸当了皇帝,自己顶多过过太后的瘾,也得不到什么权力。若是争位失败,自己父母兄弟都要被灭族的,何苦呢!不是亲生的就不一样,做起事来要顾虑很多,羊徽瑜决意让司马攸当个王爷就行了,自己和娘家人平安富贵也就满足了。
羊徽瑜一口答应了韩寿,二人又到卧室里厮磨了一会,随后韩寿走了。羊徽瑜叫来司马攸,对他晓以利害,让他放弃争位想法。司马攸何等聪明,他知道事情肯定出了变故,立刻向继母表示不再争位。羊祜回来后羊徽瑜也对他劝说一番,羊祜一开始不同意,后来听说司马攸也答应了,又见羊徽瑜暗示为司马师报仇等语,他心里有数了。羊祜从此也倒向了司马炎阵营,他和胡奋一样,是为姐夫司马师报仇而来。
咸熙二年秋天,司马昭正式唆使百官上表,要求大魏皇帝曹奂“法尧禅舜”。曹奂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立刻下诏:“魏室衰微,纲常不继,天意归晋。朕理当顺应天心民意,禅位于晋王司马昭……”。司马昭按例进行推辞,随后百官“劝进”。因为阮籍已经死了,他写的《劝进表》不能再用了,只好找个活着的人写个《劝进表》,代表百官“劝进”了。这个任务落在了山涛头上,山涛嗖嗖写了千字的《劝进表》,无非说些“为天下苍生黎民,为儒家纲常道统等,晋王不可推辞,理当受万民所请”之语。司马昭接下来又推辞,皇帝再下诏,百官再“劝进”,就这样上演了三次之后,司马昭不能再推辞了,因为事不过三。最后司马昭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勉强”担任皇帝,禅位大典定在九月六日举行。
聂国士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兴奋,立刻去见山涛。山涛把他请入内室,二人密语一番。这天是九月一日,司马昭问群臣:“我父生前最爱司马攸,说这个孙子将来定能光宗耀祖,我想改立攸儿为世子,诸公以为如何?”众人都不吭声。司马昭先问贾充:“公闾,你以为如何?”要是放到以前贾充会毫不犹豫地说立司马攸,如今他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司马炎的儿子,不管这两家谁当皇帝都一样。于是贾充决定保持中立,他忙说:“此乃晋王家事,臣不宜干预!”
司马昭又问张华,张华意味深长地说:“晋王您的天下是令尊打下来的,令尊何其睿智,若不听先王的话,恐怕将来国祚不安啊!”司马昭点点头,裴秀忙说:“司马炎是长子,不能废长立幼!”张华说:“立贤不立长,帝王要明断睿达,怎能以长幼分好坏?当年周太王因为喜爱孙子姬昌,没有立长子泰伯,而是立了姬昌之父季历。季历不是长子,可仍然继位,光大周室,至季历死后传位于姬昌,是为周文王。周文王姬昌贤德,开周朝八百年国运,后人皆赞周太王有远见。今日宣王好比周太王,晋王您好比季历,而司马攸就是开周八百年的姬昌啊!当年季历遵照父命传位于姬昌,您为何不效法古人遵照父命传位于司马攸呢?”
张华一席话说得司马昭大喜,想想确实如此。自己的儿子司马炎虽是长子,但才能和品行都比不上司马攸,最重要的一点是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个白痴,而司马攸最小的儿子司马冏却非常聪明。这样一对比,司马攸远胜司马炎,司马冏远胜白痴的司马衷。这第二代和第三代司马攸都胜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司马昭主意已定,坚决地说道:“孤决定听从父命,效法周太王立贤不立长,改立司马攸为世子,取代司马炎。”山涛一听大惊,忙说:“晋王殿下,废长立幼恐怕不祥!”司马昭说:“我意已决!”裴秀说:“即使如此也应该等举行完禅位大典之后再行废立!”张华反对说:“晋王登基那天就应该宣布,如今的王世子是大魏皇帝册封的,到时您另行册封是符合礼法的,毕竟王世子不是皇太子!也就是说司马炎是可以继承王位的,但不能继承皇位,因为他没有当太子!”
双方争论不已,司马昭说:“好了!举行禅位大典之后就祭祀太庙,到时册封太子!”消息传到司马炎耳朵里他极度震惊,司马炎哭着问山涛:“山公,您说怎么办?”山涛故作为难地说:“办法也不是没有,只是怕世子您不愿意!”司马炎忙问:“什么办法?”山涛低声说:“若晋王在登基大典时突然暴毙,您不但可以保住接班人的地位,还能取代魏帝成为开国之君,到时您才是周文王!”在权力面前亲情已算不得什么了,再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司马炎也决定效法其父,使劲点了点头。山涛大喜,终于又多了一个盟友,还是最关键的盟友。司马昭死,司马炎立,最后白痴的司马衷再接班,到时晋室衰落内讧、自相残杀,这正是山涛想看到的。
九月六日这天到了,司马昭把司马炎召来说:“今日禅位大典,你多调宫廷禁军防卫,以防有变!”司马炎说:“是!”然后偷偷看司马昭一眼离开了。张华此时对司马昭说:“晋王,应该让司马攸掌管禁军,这样才能万无一失!若是大公子司马炎知道今日要废他储君之位,恐怕有变!”司马昭呵呵一笑说:“炎儿当不了皇帝还可以做王爷嘛,不会有变!”
禅让大典开始了,这天天气刮着寒风,傀儡皇帝曹奂站在禅让台上。司马昭穿着龙袍,准备接受曹奂的传国玉玺。他问司马炎:“都准备好了吗?”司马炎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司马昭又问:“你弟弟司马攸来了吗?”司马炎笑说:“马上就来!”司马昭说:“他来了你们直接去太庙,我有事要宣布!”司马炎嗯一声点点头,司马昭还以为司马炎不知道他要立司马攸的事呢。司马昭这时正准备往禅让台上走,突然裴秀喊道:“晋王,有百姓上万民表祝贺!”司马昭闻听大喜,这《万民表》正是时候。他高喊:“快请!”这时一个长须老者捧着《万民表》来了,他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一身紧身束衣,那人低着头,举着一把明皇伞盖。老者飘然自若,见了司马昭老远就跪下磕头说:“洛阳草民孔和,字顺天,先师至圣孔子之后,代表万民敬献贺表,恭祝我王登基大典!”
司马昭笑得合不拢嘴,他忙说:“呈上来!”司马炎说:“父王应该亲自去接,才不轻慢万民!”“对!我儿言之有理!”司马昭仰天大笑。孔和站起来带着那人一起上前,来到司马昭面前,司马昭接过表观看,台上的曹奂捧着玉玺准备司马昭上来给他。司马昭正看着《万民表》,突然老者身后那个举皇伞的人猛地把伞盖扔了,目露凶光。司马昭大惊,忙喊:“救命!”那人正是聂国士,他嗖地从袖中抽出一把短剑,剑上涂抹了剧毒。聂国士高喝道:“狗贼,拿命来!”司马昭毕竟是上过战场的人,他把表砸去,立马想跑。司马炎突然上前拉住司马昭衣袖说道:“父王莫慌,有我在!”司马昭挣扎一下不能逃走,这时聂国士一剑刺来,正中司马昭咽喉,随后剑拔了出来插入鞘中。
司马炎忙喊:“抓刺客!”这时胡奋带着兵马围上来,张华看得一清二楚、目瞪口呆。曹奂先是震惊,后看到这场景心里无比高兴,又可以多做几天傀儡皇帝了。司马昭口不能言,用手指着司马炎,满面痛恨。贾充看事已至此,忙上前说:“晋王要传位给长子,我们谨遵王命!”裴秀也说:“禅让之事改日再进行!”司马昭看着这些人无比绝望,手指着司马炎不甘心地死了,他两眼瞪着死不瞑目。司马炎一行热泪滑下,向百官宣布:“晋王驾崩,禅让大典取消!”这边那些士兵围住聂国士厮杀,司马炎喝道:“住手!让他自尽吧!”那些士兵都停住,聂国士看看山涛和王戎,又看看韩寿、向秀微微一笑,仰天说道:“嵇康、吕安、公主,大仇已报,你们可以安息了!我聂国士来了!”说完把剑往脖子上一抹,聂国士死了。随后有士兵把聂国士尸体抬出去,装进山涛早准备好的棺材里,葬往了山中。
在太庙等着册封太子的司马攸听说司马昭死了,先是悲痛大哭,随后立刻跑来向司马炎请安。司马炎痛哭不已,胡奋说:“满朝公卿、将军士兵都听世子您的差遣,您下令吧!”司马炎随后下令为司马昭发丧。司马昭丧事举行完后,守孝期还没过,司马攸就第一个带头上《劝进表》,请求司马炎登基称帝。司马炎以“先王大孝,不宜称帝”为由拒绝,又过了几个月,还是在同一年,即咸熙二年的十二月,司马炎终于接受了“劝进”,登基当皇帝了。
这次登基禅位非常顺利,再也不会有刺客了。魏帝曹奂象征性地把玉玺交给了司马炎,随后被封为陈留王,离开了洛阳。司马炎正式称帝,成了晋朝开国之君,改年号为泰始,取祥和开始之意。随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主动带着继母羊徽瑜前往封国。羊徽瑜的弟弟羊祜被任命为灭吴大将军,准备灭吴。后羊祜病死,死前举荐杜预接替自己,在张华的支持下灭掉了吴国,完成了三国的统一。
司马炎继位之后果然荒淫腐败,后宫妃子上万人,成了中国后宫嫔妃最多的皇帝之一。司马炎不听山涛劝告,罢除了各州郡地方武装,导致后来五胡乱华,北方汉族遭到大肆屠杀,几乎亡国灭种。司马炎还大肆分封诸王,并固执的传位给白痴儿子司马衷,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在骨肉相残和外族屠杀中司马氏惨不忍睹。最终司马睿在士族豪门支持下在南方建立了偏安政权——东晋。一百零三年后,刘裕效法司马炎篡位,逼迫晋朝皇帝让位给他,并把当年被司马氏逼退的曹奂后人请来参加禅让大典,以羞辱司马家族。刘裕称帝后将司马皇族子孙屠杀殆尽,结束了晋朝,开启了南北朝。
向秀不久也死了,他的《庄子注》被郭象盗去,以自己的名字发表,无耻的将《庄子注》据为己有。然而天不可欺,人们还是把名誉还给了向秀。刘伶嗜酒,在一个冬天喝醉后死在了雪地里,他的童仆从鹿车上拿起锄头将他就地埋葬,没人知道他埋在哪里。山涛将嵇康的儿子嵇绍抚养长大,并保举为官。后来嵇绍死在了八王之乱中,他的妻子带着遗腹子流落江南,再没有音讯。不久山涛也死了,死时一无所有、穷困潦倒。阮咸带着妻子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只留给世人一个琵琶。王戎呢,总算得到了善终,在一个小县城去世,安详地走了。最后一位竹林贤士也离开了,为一段风流历史画上了句号。韩寿几年后也因病离世,死后于王凝殊合葬。
某年的一天,泰山顶上,一个中年人弹着《广陵散》,那琴声萧瑟刚烈,虽不如嵇康弹得美妙,可仍然动人心魄,这人就是袁准。这些年来,他收了不少的学生来传授《广陵散》,可无一人学会。他绝望了,不再收徒。弹完之后他把琴猛地摔碎,看着泰山上的日出凄然一笑,然后纵身跳入悬崖。袁准死了,最后一个懂《广陵散》的人也死了,此后所有的《广陵散》曲子都是后人伪造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只留下了千古绝唱。从此,人间再无广陵散……(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