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随史
32098000000068

第68章 凉州惊变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也。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於凉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司隶校尉锺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於平阳,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逍遥王至凉州,腾与逍遥王盟约,共兴大汉,未成,为曹公所害。吾语之《马超传》,新汉初建,昭武帝感其功劳,复其先祖名号,追为“伏波将军”,槐里侯。

——《三国随史》马腾传。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年十六,为郡小吏。后历右职,举孝廉,不行。曹公为司空,辟,未至,举茂才,除新丰令,治为三辅第一。

袁尚拒太祖于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呼厨泉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钟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腾遣子超将兵万余人,与繇会击干、援,大破之,斩援首。

既参繇军事多年,为繇臂膀。破高干,斩张琰,卫固。皆既谋也!曹公闻之,封为武始亭侯。

曹公将征荆州,而马腾等分据关中。曹公复遣既喻腾等,令释部曲求还。时腾已应逍遥王之邀,与昭武帝盟。乃阴许之,不料事泄,既将计就计,乃移诸县促储偫,二千石郊迎。腾不得已,发东。

曹公表腾为卫尉,子超为将军,统其众。后超反,既从太祖破超于华阴,西定关右。以既为京兆尹,招怀流民,兴复县邑,百姓怀之。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凉州刺史。曹公每欲凉州事,不论大小,皆与既相商,既得其信任至此!

后昭武帝征凉州,既紧守各地险要,又得凉州之民相助,将军相拒三月。不能下之。幸得逍遥王于长安大破魏大将军曹仁。既外无援兵,内无兵马。乃率军突围,为逍遥王所俘。

昭武帝闻既贤名,数招降之,既于狱中笑而不答,帝赞之,更不相迫。仍以刺史俸禄养之。

战局乱起,魏国破灭。新汉初建,匈奴军与羌人,复起劫略凉州民众。逍遥王自请命讨之,过长安,乃于狱中见既,告之前事,既乃降。

逍遥王乃以既代凉州刺史之职,时凉州魏国旧臣闻既复起,皆往投之。逍遥王得既鼎力相助,乃大破匈奴。捣其巢穴。

既闻匈奴灭,乃自尽而死。当是时也,既本意破匈奴后,为魏国死节如是也!昭武帝嘉之,以魏礼葬之。录其前功,追为凉州侯!

既临州十余年,政惠著闻,其所礼辟扶风庞延、天水杨阜、安定胡遵、酒泉宠淯、敦煌张恭、周生烈等,终皆有名位。

——《三国随史》凉州侯张既传。

……

郿县,马腾府上。

这马腾本是凉州的地方豪强,趁着天下大乱之时,拉起了自己的一支队伍。十数年的摸爬滚打,经历了北宫伯玉,董卓,李傕等人之后,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自从马腾被封为征西将来之后,就驻扎在此地,许昌朝廷给的任务是与金城的镇西将军韩遂一同,协助司隶校尉钟繇守护凉州,抵御匈奴人,羌人,并州高干等,维护地方平定。

表面上马腾属于朝廷管辖,但实际上曹操对此是鞭长莫及,钟繇也没指望马腾,韩遂会真心实意的帮助自己,不出什么幺蛾子就不错。

而马腾等人也明白其中的不宣之密,一向都是委以虚蛇,哪头利益大就倒向哪头。就连马腾,韩遂这对结拜兄弟也是如此。这些年打打和和,几乎成了习惯。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马府正堂之上,高高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四个大字“伏波将军”。

匾额之下乃是一副画像,画中人全身甲胄,豪气冲天。正是他马腾的先祖,名声远镇凉州的——伏波将军马援!

此时的马腾正在堂中来回踱步,好似正在为什么事而为难一般。

“伯父,还是先做下吧,凡事静下来总会有办法的。”

坐下左侧第二位的是马腾的侄儿马岱,长得中规中矩,唯一的特点就是冷静。马岱见马腾着急的上火,开口劝道。

“矣,此事如何能够冷静啊,吾军能在凉州立足,靠的便是左右逢源之术,可如今这两家要开战,吾却是如何选择?况且金城那边,韩遂那只老狐狸,早就蠢蠢欲动了。”

马腾摇了摇头,无奈的坐了下来。苦瓜脸顿时摆了出来。

“主公,若有战事,末将愿为先锋!”

左侧第一位的大汉便是马腾手下大将庞德庞令明,武艺高强,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但有时候略显急燥。

“令明兄稍安勿躁,眼下战事尚未明朗,还需从长计议。”马岱忙劝说道。

“这战机稍纵即逝,岂能拖延?”庞德反驳道。

“令明兄,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只是个开始而已,需知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马岱也反驳着。

“好了,你二人不必再挣了,令明你速回军营,整军备战,随时可能出发。岱儿,你多派些人,前去接应超儿与云鹭,待二人回来后,再做决定。”马腾决意的说道。

……

同时,长安城中。

关平三人正要离开茶馆,上马出城而去。店小二正在算账。

只见一队五骑传令兵,背插旗帜,一路快马从城门外奔驰而来,同时口中高声喊着:

“平阳大捷!”

两侧百姓纷纷避让。骑兵一闪而过,留下阵阵尘土。

关平等人刚到长安,不知其中到底何事,于是关平询问店小二道:

“小二,向你打听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打起来了?”

“三位客官刚到长安吧?”小二问道。

“小二哥,好眼力,吾等三人从许昌而来,准备去凉州寻找一个朋友,刚到长安。”我随口说道。

“这就难怪了,三位客官不知,十日前匈奴人突然出兵,占据平阳。钟大人急忙发兵救援。算上这波兵士,已经连续三日捷报传来了,我看这匈奴也不算什么。”

店小二絮絮叨叨的说完,另一桌客人叫了结账,便答应一声,走了过去。

“随云,我看这事定有蹊跷,匈奴军力如何,吾最清楚不过,岂是这么容易就击退的。”赵云怀疑的说道。

“不错,若是连续三日都是捷报,怎么不见钟繇准备班师之物品调度。吾看是大军与匈奴相持不下,钟繇用此计,以安城中百姓。”

这其中疑点很多,不会有变面的那样简单。骗骗百姓还行。

“凉州情况复杂,匈奴怎会无端发兵?怕是有人暗中指使,若是如此,此人定然还有后手。”庞统分析着。

“士元兄所言甚是,吾已猜得八九不离十,此事定是并州高干,与河东郭援所指使的。至于后手,离长安最近的便是马腾。这些人怕是要拉马腾下水。快,我们立即出发。”这一分析,事情就明朗了起来。

……

钟繇府上,会客厅内。

长安的官员都知道钟繇乃是儒雅高洁之士,喜好舞眉弄墨,并且写得一手好字。乃是当代大家,论字的话这天下他钟繇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但钟繇却是士气风范,一向谨慎谦虚。在他家中的挂壁上不到一副他的字画。钟繇每写一副字,都是自己收藏起来。

大家之所知道他字写的好,全都是从钟繇来往的公文上得知得。

此时的钟繇却是没有心思写字了,因为正如关平所料一样,匈奴占据平阳,自己派出大军久攻不下。

传令兵递上平阳情报之后,钟繇的额头上瞬间皱出了一个川字。

“大人,怎么了,难道让匈奴突围而出了?”

说话的这人名叫张既,字德容。凉州本地冯翊人。钟繇手下得力参谋,口才很好。

“那倒不至于,此次匈奴仅派出两万余人,领军的又并非左贤王,而是呼厨泉。吾四万人围着平阳,原本以为攻陷此城不过是早晚之事罢,可谁知又出了乱子。”

钟繇摇了摇头,将情报递给了张既,让他自己看。

“可恶,我说匈奴怎么好端端的兴师来犯。原来是并州高干搞的鬼,可我就不明白了,那郭援可是大人你的亲外甥,竟然为了一个区区河东太守之职位,就甘愿受袁尚驱使了?这世上还有亲外甥联合别人打自己舅舅的道理?”

的确,这亲外甥打自己娘舅的事,确实少见。

“矣,我这个外甥,一向是喜欢争勇斗狠的主,又怎么会把我这个舅舅放在眼里。”钟繇叹了口气,略显无奈。

“大人,既然如此,那就该做打算为上呐。河东太守王邑那边只有四万人,又都在平阳一线,如今郭援从壹关杀出,兵马势必多于王邑。”张既提醒说道。

“不错,郭援欲图长安,势必会联络马腾。所以还请德容兄走一趟郿县,务必将马腾拉到我们这一边来。”钟繇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大人放心,此事包在张既身上。”张既自信的说道。

“好,传命让王邑退下来,保守紧要关口,吾这外甥一向莽撞,急功近利。吾料其必渡河往长安而来。吾自有妙计对付他。”钟繇精神一抖,丝毫没有害怕之色。

……

张既这个人,我很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