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燕荆刺秦
32062500000007

第7章 燕荆刺秦 05——-荆轲之二

会客室。

太子,荆轲还是围着那放着那副围棋的桌几落座。

太子道:荀子那段我也没有留心,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国相分析的也合情合理。

荆轲道:这一段,万不可划过,这是杀人的刀子。

太子道:是。是

太子又道:先生推崇的是孟子?

荆轲道:是。

太子道:孟子的书我也看过,但没有深看,总觉得有点太古板。

荆轲道:还狂妄呢。

太子道:请先生说说孟子。

荆轲道:孟子说‘治国平天下舍我气谁'。

太子道:想起来,看过这一段,是狂点。

荆轲道:我说正因为看见这段,才激起攻破秦国之心的。

荆轲道:孟子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太子道:我记得这一段,是比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好。

荆轲道:其实太子上午说的只要自己一船沉,不牵连别人,也是孟子的理论。

太子道:啊,这也有,孟子这么说的。

荆轲道: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太子沉吟很久道:记得以前有这一段,当时觉得没道理,现在燕国到了这个处境,感觉出有道理了。

荆轲道:所以太子也不要纠缠于,是不是能把江山社稷完整传给子孙的问题。

太子深思。

良久道:刚才酒席上先生说要恢复周礼,也一定必有深意?

荆轲道:周公的周礼,外面是礼仪,里面是分封,八百年前,在周公的主持下,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因此我说的恢复周礼,就是要分封,还是要分八百诸侯。

太子深思。

荆轲道:秦国是什么?是郡县,是集权,是万里之外的一个小邑也要听命于秦王的集权,是全天下只有一个君王,诸侯,主公,其余都是大小奴隶,大小牛马,任秦王宰割的大小牲畜。秦国的****是集权,那么孟子的仁政,就是分权,回头周公分封伊始。

太子道:孟子说分权了。

荆轲道:是的。孟子曾对慎滑厘说,天子的土地千里见方;诸侯的土地百里见方;周公分封在鲁地,是百里见方的一块;太公分封在齐地,也是百里见方的一块;这些并不是当时土地不够。而是就分那么大一块。现在鲁国的土地有五个百里见方那么大,你认为,如果有圣王出现,那么鲁国是在土地应该削减之列呢,还是在应该增加之列呢?不费力就把那里的土地取来并入这里,这样的事仁人尚且不干,何况用杀人来求取土地呢?

良久,太子道:像孟子那样的分封,不是回到周公分封后,孔子春秋时的大乱吗?还会有兼并啊。

荆轲道:周公分封完。周朝不是前面还有四百年好日子吗?您想,分封后,由封君,贵族,大家族这些当地人共同治理,不好过秦国那个千里之外都要受朝廷指令的郡守县守吗?譬如一个指令,来回就要一月两月,能好过当地人自治吗?就是即使到了春秋时期,有战争,那也是小打小闹。想当年,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易,而那时孔子厌恶天下无道在什么地方呢,一个季氏,看六十四人跳舞的舞蹈,孔子就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气的跳起来。要是孔子在现在,早就气死八百遍了。

姬丹笑道:燕国还有一千人的舞蹈呢。

荆轲道:现在周天子都成了秦国俘虏了。所以孔子那个时候主要维护的周礼,是礼仪,还没有到现在郡县,集权,****的问题,再说,孔子维护的礼仪到现在也是不应维护下去了。譬如,一个君主,不善于理财,那就住不起10丈阔的高台大屋,也养不起10人的乐队,而一个臣下,善于理财,有钱.那就应当住10丈阔的高台大屋。养百人的乐队,难道为了维护周礼,就去君主抢那个臣下吗?君主当强盗吗?

太子道:这算什么,韩、赵、魏、齐都是臣下阔了把主子的天下拿过来了。

荆轲道。正是。所以孔子说天子享礼乐征伐,礼乐可以不要了,也不必再恢复。那种吃饭也要朗诵诗经,弹个音乐还要考虑谁有资格听的事,不必再恢复。只要天下享征伐就行。军队归天子,天子负责调解诸侯纠纷,天子不管天下。由诸侯各自治理自己的封地。孟子曾经说过,君主,应是老百姓自己选择的,这个君王不仁政,老百姓就可以迁居到另一处,这样诸侯就必须实行仁政,仁政的君主才能聚拢国家,不仁政的不就成为****了吗?

太子道:我有点明白了,如孟子所说这样,像这样秦国这样暴虐的国家,商鞅伊始,就会民众四散。不会危害到现在了。

荆轲道:所以分权,百姓自由选择,军队归天子国家,才是根治秦国****的基本方法,否则仁政仅凭君王的个人好恶,哪能有什么保证呢。

太子道:有时间我要好好读读孟子。

荆轲道:是应好好读读。有些段落我是能背诵的。

太子道:现在归还六国的土地,其实是合纵打动人心的举措,要知道只有燕,齐没有被秦国夺过地,其余都是伤痕累累。

荆轲道:对,可以恢复六国,不过在这下在分封几百个诸侯,如此就再也不会出现孟子说的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惨况。

太子道:好。可惜,以上这些都是要在攻灭秦国之后的事,而攻灭秦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荆轲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也正是这个道理,不是每件事情都要亲眼看到结果,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邪恶的,即使不能亲眼看见邪恶被铲除,只要知道他必然灭亡就足矣。

太子道:先生说的是,我还是不能悟道。

荆轲道:我明白,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太子要考虑一国的吃饭生存。

太子道:先生就在我这住几天吧,有事随时请教。

荆轲道:好。

随后太子亲自安排荆轲的饮食起居。

荆轲被引进贵宾客房,自有奴婢侍候更衣,洗头,沐浴等等。

荆轲拒绝了太子宫管家提供的华衣,坚持要穿普通民众的衣服,在荆轲坚持下,荆轲依旧穿着粗布剑衣,只是崭新而已。

荆轲在宫内向导带领下,游览太子宫,站在太子宫里的高台,欣赏着太子宫内的台榭楼阁,又瞭望远处高耸的众所周知的蓟都第一高台黄金台,以及黄金台下的半边树木,半边湖水的能连通上王城外蓟水的苑囿。

这时已经接近傍晚,有下人禀报,太子丹有请。

荆轲来到贵宾室,只见太子,鞠武,鞠勇都在。

四人来不及坐下。

太子眼里含泪道:田国老自杀了。

荆轲心中一惊。

太子接着道:是田光下人首先通知国相的,并带来三封遗书,

太子随后递上手里的竹筒,上面打的封印,道:这时田光给你的遗书。

又指着鞠武道,我们三人各有一个。

荆轲打开封印,展开裹在竹简里的文字,上面是田光遗书,大意是:荆先生,我们交往虽然多年,但一直淡水相交,因此我认为我的这种唐突非常失礼,但我又没有别的办法。今天燕国有一大任,我认为只有您才能胜任,现在天下危机,我也顾不了许多,因此就自作主张的把您推荐给太子。我为我的自作主张给您造成的伤害,感到非常抱歉,我知道这个伤害对您之大是必须以我的性命来谢罪的,但即使这样,我也知道对您的伤害我是弥补不了的。田光绝笔后面又补充一句话,本来晚上还想听你讲为什么恢复周礼呢,可惜等不到了。

荆轲平静的看完信,将信放回竹筒。看着太子。

太子道,别的以后再说,我们先去田光家去吊唁吧。

荆轲道:我就不去了。

另三人一愣,相互看了一眼,太子道,好,那我们去了。

荆轲依旧在太子宫官员的陪同下,游览王宫。

晚宴时,荆轲见到了太子丹,鞠武,鞠勇。

晚宴中,太子丹,鞠武,鞠勇三人悲戚,几乎没有动筷。唯独荆轲平静的吃完了。

饭后,太子丹又和荆轲来到了那个会客室,分坐在那个围棋前。

太子道:田光是因我而死,是我害死了国老。

太子丹递上了田光分别给太子和鞠武的两封遗书。

荆轲首先看给太子的遗书,大意是:我知道太子是对我非常信任的,因此我就倚老卖老的说几句,荆轲的胆识才华胜我10倍,当今天下危机,赵国随时一战崩溃,请太子勿耽误时机。请太子能像对我一样对待荆轲。前晌太子说,那件事只能四人知道,那么就将我换成荆轲吧。因此我这个请求也没有破坏对太子的承诺。人说,三十岁去世就不算夭折,我都活了两个三十岁还多呢,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田光绝笔

然后就是给鞠武的遗书,大意是:我万没有想到,在我觉得不久人世前,能看见太子回来,还能听见必能战胜秦国的好消息。这足以让我含笑九泉了。你也知道我没有后人。我的手下,陆期,跟了我二十多年了,你也认识他,他就算我的后人吧。虽然如此,我的家业,所有一切,所有人,包括陆期他本人。全部交给荆先生,荆先生就是他们的主人。就算这样,我也弥补不了我欠荆先生的。当然我的那些女人,荆先生可能不要,那就发点路费遣散吧。田光绝笔

荆轲看完,把自己手中的那份遗书,拿给太子看。

太子看完,哭泣道:并非我不相信荆先生。我就觉得荆先生大才,我还有别的倚重,不应去做那件事,国老误解了。

随后,太子说了中午和田光告别时说的那些话。

荆轲道:能说说什么事吗?

太子道:好。

随后太子指着面前桌几上,上午摆的那幅围棋。道:荆先生,您说这棋无解了。

荆轲道:输棋。

太子突然半站起,一手按住荆轲放在桌几的手,一手拿起木制棋盘,掀翻了棋盘。

太子没有吭气。

荆轲望着满地掉落的棋子,望着太子按着自己的手。思索着。

一会荆轲道:难道是刺杀秦王?

太子道:是效仿曹刿故事,劫持赵政。

荆轲道:这种事,六国人都在想,太子有好方案了?

太子道:这也算是上天给我这些年在秦国被扣押的补偿吧。

太子详细叙述了和田光所说的大致内容。

荆轲道:燕军进入咸阳怎么办?

太子道:我将面见赵政,让他抛弃与天下为敌的国策,放弃****,放弃侵占的六国土地。赵政能完成这个举世大功,我就率天下奉赵政为天子。

荆轲道:太子是肯定相信那些星相学家的说法了。

太子道:是的,我相信赵政是真名天子,赵政登基的时候,王直太史就算出他是真名天子。别的国家怎么算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我国太史是算的很准的,想当年,父王担心我在秦国的安危,王直太史就告诉父王,他观天象,我几年后必能回来。果然今年我就回来了。

荆轲道:我不信什么天子,孟子说仁者为王,如果不仁,就算是上天老子,我也敢反。

太子无语。

荆轲道:两个人长时间的劫持秦王,与他同吃同睡,然后等燕国大军进入咸阳?

太子道:是的。

荆轲道:这要几十天时间吧。中间有变故呢?

太子道:我也考虑过,如果赵政表现好,就和他以天地祖宗日月鬼神盟誓,让他退回六国土地,燕军不必进入咸阳。

荆轲道:秦人不讲信用,这种逼迫下的誓言更不能指望遵守。一旦出现意外,秦王或者要跑,或者有人要解救秦王,就只能杀了秦王。

太子丹道:对。

荆轲道:然后太子就推举在赵国的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赢成矫为秦王。期望秦国能开门迎新王。

太子丹道:开门迎新王,我知道侥幸,但总要试试。

荆轲道:是。秦国绝不会接受外国这样护送一个秦国公子来继承王位的,但杀了秦王也可以扰乱秦人的军心。无论是劫持秦王,或者是杀秦王,都是一个输棋不数路子的好招。

太子丹笑道:先生眼睛没眨的都想到了赢成矫。

荆轲道:纸上谈兵,没人不想到这个流亡在赵国的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

太子丹道:刚才先生说的挽救天下,只能攻破秦国,这个丝毫无损秦国的军力计策,先生赞同吗?

荆轲道:我那些都没有把握,需要靠外力配合,这个我们自己就能办,当然赞同啊。我愿意竭力前往。

太子道:先生主持这件事就行,让田光推荐的另外几个人,秦舞阳,夏扶,宋意他们亲自去做吧。

荆轲道:太子,不要客气,不要争了,那件事就我来做,不然田光这个老儿就白死了,那他一定会在九泉下吹胡子瞪眼呢。

太子道:就依先生之言。

荆轲道:好,这些以后再说。现在想想怎样让赢成跤从赵国那边过来,我知道秦长安君赢成跤从秦投赵以后,赵国安排他在赵国大后方原中山国的饶城做封君。

太子道:现在还不急。

荆轲边想边说道:嗯,现在赵国还能抵抗,我们要趁赵国还有实力的时候去做这件事,秦王答应最好,如果不答应就刺杀他,如此赵国知道太子和秦国誓不戴天的志气,燕赵联合就容易了,趁着秦军丧王的时期。就护送赢成跤归国,这样很有胜算,而且也可以考虑走云中过草原那条道进入秦国,只是那条路,水源缺乏,不适于大军团运动。

太子道:我想,燕国不能做没有正当理由的事,我想等秦国侵略燕国国境后,再发动这事。

荆轲沉思道,燕下都公开宣扬抗秦,然后派使者假意和谈,劫持秦王,这算没有来由吗?

太子道,总是觉得有点背信弃义,毕竟我们是去和谈啊。等到秦军侵入燕国国境后,就理由正大光明了。

荆轲道,还是有点说不通,那我可以去赵国,作为赵国使者行此计啊。

这时太子期期艾艾道:其实,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想等赵****力大损时,在发动这件事。

荆轲道:这是为什么?

太子道:不然,万一去除了秦国,赵国腾出手来打燕国怎么办?

荆轲着急道:六国屡次打不过秦国,就是因为六国彼此这样勾心斗角,太子不可在重蹈前辙。

太子道:先生,你能保证秦国缩回函谷关之后,赵国就不会再侵略燕国吗?

荆轲道:我明白了,太子想在废墟上重建赵,韩,魏这三晋。然后燕国太子坐霸主,秦国嬴政为帝。如果太子处处以燕国为中心考虑这件事,而不是以天下为中心考虑这件事,那我一个外国人又何必为燕国卖命呢。

双方沉默一阵后。

太子道:我毕竟是燕国太子,请先生站在我的立场想一想。谁能保证赵国在和秦国和平后,赵大军不会回头灭我燕国呢?

荆轲沉默良久后道:太子全力进行合纵,按我们刚才说的那三步走,一旦赵国,齐国还不响应,赵国只有自取覆灭,到了天下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实行劫持秦王的计划。那时也只有这个唯一的方法了。

太子道: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荆轲又道:劫持秦王,但如果不能损害秦国的军力,无论我们占了函谷关,或者咸阳都没有用的,秦国军力在,随时能够夺回来。

太子道:嗯。

荆轲道:既然这样,就索性做个人情。只要秦王以祖宗日月天地鬼神起誓保证归还六国的土地。就放了他。否则在扣押他,只能让他更增加羞辱愤恨,更增加毁誓的决心。

太子想了想道:是,怎么也要寄希望他的守信遵誓。

荆轲道:他如果不听就杀了他,然后用赢成矫。扰乱秦人的军心。总之这是险棋。秦国素来不守信用,寄希望秦王守信和寄希望用嬴成蟜战胜秦军,都是非常渺茫的事。总之还是合纵更有把握。没有合纵的办法了,就在用最后这一步劫持秦王的棋。

太子道:是,我也是这样想的。

荆轲道:如此,臣愿为燕国效死力。

太子行大礼道:燕国多谢先生。

随后太子道:先生您看就任什么职务合适呢?我看就是太子老师吧。也可以别的什么职务,总之是上卿,九卿之一。

荆轲道:我以后要出使秦国的,少有九卿当个献图使臣的。我还是客卿吧,不具体担任任何职务,平时雪藏起来。这才是做刺客应该的本分。

太子道:是。那先生就是客卿,但是上卿的待遇,请先生在勿推脱。

荆轲道:好。还有这次我献策所有的谋略,以及以后的,都说是太子在秦国自己想出来的,一来便于执行,二来,我是越低调越好。。

太子道:好。

荆轲道:太子执政以来,燕国是行仁义,轻徭税。厚养民的,但我想燕国的仁政,还可以有三点改进。

太子道:先生请说。

荆轲道:孔子之道就是爱人。第一,请太子现在燕国明令禁止人殉,即使自愿也不可以。

太子道:好,我明令禁止,有人殉的以杀人罪论处。

荆轲道:第二,请废除肉刑。废除死刑除斩首,绞刑外的所有肉刑,刑法一是惩戒,二是改过,主要是让人改过的,而肉刑使人残疾,违背了让人改过的初衷。

太子道:好,我答应你。

荆轲道:第三,请明令废除太监。

太子道:对这种不人道的行为,我也是不赞同的,但有些天阉之人,正好可以聘用招用内宫啊

荆轲道:虽然有天阉之人,但有这种制度,就会有人自阉,有人残害幼童,假称天阉。

太子道:好,我明令废除。

荆轲笑道:其实太子,国相仁政已经搞的不错了,太子,国相恢复了十分之一的税赋,农忙时爱惜民力,又实现了每户都有自己的百亩田地,桑树林,都有粮吃,都有衣穿这些仁政。如此建设下去,尤其又有辽东广阔的待开垦的土地,燕国发展下去实在不可限量的。

太子道:先生谬赞了。

荆轲道:不是虚言。我在燕国多年,只发现仁政还有这三点缺陷,太子都答应了改正,如此荆轲万死也无憾了。

太子挺身,双手伏地大礼谢道:如果真能有胜利的那一天,我保证实现先生的孔孟之道,在七国之下,在分封几百诸侯。

荆轲也双手伏地道:攻破暴秦,是臣的夙愿,我也要感谢太子给了我用武之地。

晚上,太子妃于妃亲自引导荆轲安宿在太子宫的最好的大殿内,太子夫人于妃亲自为荆轲整理床铺,并且派出太子宫最拿得出手的美女侍候荆轲。

现在回头说说这极为美女来历。

吊唁完田光,太子,鞠武,鞠勇回到太子宫后。

太子就对他们三人说,田国老的嘱托我们一定执行,荆轲从此就是田国老化身。明天我们就要拜荆轲为上卿,地位仅次于鞠武。而鞠武在燕国上卿中,排位是第四。

太子就和鞠武详细商定了荆轲的年俸,礼乐,仆卒。吃饭时的多少乐队的钟鸣鼎食,车驾族徽。这要专门给荆轲打造各种礼器,祭器和酒器,上边都要刻上家族徽章的。以及男女家仆,两人都大概商定了。随后太子又指示鞠勇负责整理黄金苑,把整个黄金苑都分配给荆轲做上卿官邸。又和鞠武,鞠勇商量了按田光的要求,如何等办完田光的丧事。怎样再把田光家迁入黄金苑,从此就作为荆轲的家人。然后又商量了如何再从宫中,鞠武国相府选派得力的管家,宗女,卫士,仆人,丫鬟等等。

随后太子又安排鞠武负责给荆轲挑选燕国王室的适龄绝色女子,既然荆轲不能冠婚丧祭,那就不要结婚的仪式了。要鞠武会同宗室大臣,寻找才貌双全的,德艺双修的,人数可以少,但一定要先德行,后相貌。选最出色。

鞠武,鞠勇都安排完了,太子又回内室,找来主持太子宫的于妃于珍,要她从太子宫挑选四个最美的太子妻妾,只要现在没子女的,都可以选择。

于妃有点慌乱,因为太子宫自从太子去秦国以后,五年的时间内就没有添加新人。

于妃道:太子宫多年不招人了,已经没有年轻女子了。

太子道,既然如此,那先从太子宫选最出色的,能选几个算几个,今晚就完成。剩下的就由于妃从相熟识的世卿大夫家里,去选人。这两天务必办成。

最后太子道:以后还是不要招,以后太子宫就是不招新人了。一定切记。

这以后,太子才请荆轲一起晚宴。

晚宴中间,太子抽空看了于妃拿出的名单,眉头皱了一皱道,那就这两个吧。你安排吧。

书中暗表,于妃给太子提供的这名单上有两个名字,一个是魏皙,一个是王一心。太子之所以皱眉,估计是看见魏皙的名字了。

魏皙是魏国公主,是魏国的大才女,是在太子丹执掌燕国后,魏国自忖当时的国力已经不配和燕国做亲家了,因此就把这位公主以一个侍妾的身份送给太子,但其实还是想当太子嫡妻。果然,魏皙因为其才学,然后美貌,很受太子宠爱。这让出身为姬丹贴身丫鬟的于妃倍感威胁。但随后没几天太子就去了秦国,也就把魏皙留在燕国。太子走后,魏皙有意和主持内宫的于妃交好。而于妃也是出了名的公平善良和蔼之人,因此两人成为好姐妹。这次太子回燕,又是见父王,又是见公卿士大夫,忙的不可开交,忙完前五天就开始忙会见田光,荆轲,因此根本没有想起魏皙。今天于妃突然把魏皙放在名单上,估计让太子有点意外,但毕竟魏皙绝对是太子府第一漂亮宠姬,又没有子女。于妃选择魏皙,正是遵照太子选最出色的令旨。

另一个名字王一心也是太子的宠妃,上卿王直的女儿。王直是太史,掌管星相节气岁时祭祀,因此地位还排在国相鞠武的前面,当然没有什么实权。王一心是太子宫中绝对能和魏皙美丽一较短长的人物,因为有时有些直心眼儿,因此被太子戏谑为一心。如今也被于妃公平的放在名单上。

太子点头应允后,于妃就召见了这两人,传达了太子的指示,从此你们就被太子送给一位贵客了,并流泪和两人告别,并问今晚谁首先侍候贵客就寝。

魏皙一直无话,王一心道:那我去吧。我遗憾的就是,一直盼着太子回来,太子来了这么多天了,我们居然都没有见过太子几眼,现在就跟别人了。

于妃道:太子前几天一直在燕王宫陪燕王啊,我也很少看见。现在是太子点名选你们,我也没有办法啊。

所以王一心就来到了荆轲身边。

太子身边的宠妃王一心连夜来侍寝荆轲。荆轲让太子宠妃在床上自己先睡觉,然后自己在床下或走或站通宵未睡。

书中暗表,黑夜中,荆轲不是手抓自己的头发,就是双手紧握,总之是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