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3189600000048

第48章 做事要灵活变通,低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2)

事实上,从大方向来讲,灵活所体现的不只是变化的思想,还包含着成功的意思。这里的灵活不论大小,都意味着破惯例、违常规,与现实相背;另一方面,这种变化又是现实所允许的,是一种有别于惯例和常规的特例,因而,是可以行得通的。会变通,善变通,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味地坚持己见,固守旧理论,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人生之计,变则通,通则久,关键你是否掌握了“变通”的真正意义。你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你所面对的是随时都在变化的社会环境,如果你用一成不变的习惯来迎接变化无穷的社会,那么你必然会遭到社会的淘汰。把变通、灵活作为自己的习惯,以变应变,这是面对竞争社会的最佳态度。

在威尼斯的一个小村落,有一次,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受人敬仰的老神父此刻正在村里的教堂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舨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没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他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洪水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相信我的上帝一定会赶来救我。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着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机缓缓飞过来,丢下绳梯之后,飞行员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我们不想看到洪水把你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着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你赶快先去救别人,上帝会与我同在的!”可是,不久洪水就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后,见到上帝,他很生气地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舨去找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舨危险;第二次,又派了一艘快艇去,你还是不上船;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身边,可以好好陪我。”

在环境变化或者形势变化的时候,你的处世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否则你会吃亏或者败阵。适应性是人类适应周边环境的生存能力,灵活性是人处在不可改变的环境中改变自己的能力,它是活力的表现。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换来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孔子与弟子云游于郑,被反对儒学的一个权贵抓住,要求他们立刻离开郑地,并且保证再也不传播儒学,不然杀头。弟子都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含糊地当场保证,而后立刻上路。但当他们一离开郑,就马上着手进行讲学事宜。弟子很不解地问老师:“老师不是教我们讲诚实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讲学……”孔子哑然笑了:“请问儒学有没有错?没有,那么郑人的要求是无理的,对无理之人就应该用无理的办法,对与无理之人的约定就不必那么认真了。”

孔子落魄于野,弟子去向当地富人求食。富人一听是孔子的徒弟在讨饭,就写一“真”字,问他是什么字,弟子说是个“真”字,可是富人非说不对,不给食物。孔子听弟子一说就去了,说:“直八。”富人连呼:“厉害厉害,果然不愧是大师。”弟子疑惑,明明不是“真”吗?孔子说:“认真,认真我们就不该讨饭了,现在就是认不得‘真’的时候啊。”

灵活变通才是成功之道,曾国藩说:“做人的道理,坚持原则灵活互用,不可偏废。太灵活就会萎靡,太坚持原则就容易折断。坚持原则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

对于灵活变通的人当然还好说,但是对于某些思想僵化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变化是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敏感,即使遇到了某些重大的变化,他们也往往无所适从,只得顺其自然。其实,发现变化并不困难,因为当你总是持续不断地遭遇抵制,或是总是处在困境当中时,你就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自己是在错误的道路上前行了,这时候及时掉头还是来得及的。

或许你会舍不得之前所做的努力白费,但是这又能怎样呢?如果一味地苦干蛮干下去,最后获得的将是更多的无用功,结果还是要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许多人在情况改变以后还坚持原来的方针,是因为趁着既有的方向,顺势而为要简单的多,所以不愿意立即接受风向改变的事实。因为一旦承认转向,战略也非得跟着改变,不少成功人士都相信自己的运势,也希望沿着原来的道路走下去。二战时期带领英国和法国赢得胜利的丘吉尔和戴高乐,在和平时期的选举中反而落选,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一味地蛮干,假若想要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办法还是有的:你可以不断地修改你的计划,直到它们变得完美。如此,你就会摆脱不安和困惑的影响,而顺利前行了。

学会为人处世变通之道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决定你能否从人群中挺立起来的第一关键。想要在老板面前行销自己,就要给老板一个凡事肯变通、会适应的印象。老板往往喜欢这类人,因为他不但不用忧虑这个下属会受外在环境与人事影响而情绪有所变化,使工作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依赖他在非常时期应付一些艰险事件,建立奇功。

许多的成功人士一生不败,关键就在于用绝了为人处事变通之道,进退之时,俯仰之间,都超人一等,让左右暗自佩服,以之为师。只有为人处世手段灵活了,才能很好地行销自我,才有出路可寻。

做事不能太固执

做事不知变通的人,不仅无法宽容别人,更糟糕的是还会害人又害己。现实生活中的应对进退之道也是如此,若不想让故事中的蠢事发生,那么面对刻薄的人的时候就多绕几个圈,别老是钻牛角尖。

当你在死胡同里绕不出路时,先定下心想想,你是不是一味坚持走直路,宁可硬碰硬而不肯跨上通往目的地的那座桥?

别把自己的脑子加上大锁,多以开放的心来接纳外界的讯息,才能彼此互动,激荡出创意的火花。

大多数人最向往的一件事就是,能够有一条绝妙的计策在手中,把难以办成的事办成。是的,每个人做事都不一定顺手,有的会曲曲折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尚无好结果。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神通广大,能力超强,一下就能做成事情。但前者毕竟是多数,后者必定为少数。天下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什么样的想法,就可以导致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行动就可以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做人办事靠脑子的人可能有一两件事暂时做不成,但总会做得大成,做到让左右人叹为观止。反之,你可能就会由着性子来,想到哪儿做到哪儿,不计后果,这种“莽汉式”做事方法多半是撞大运,成败均在老天爷的照顾与否。

天下大小事情,都自有其道理,如果不善于精明求变,则可能会走到绝路上去。毫无疑问,没有人想走绝路,不但不想走绝路,而且活路越多越赏心悦目。凡是善于谋算自己心事的人,拿手绝活就是精明求变,让自己全身灵活起来。这样做,一则可以让自己摆脱被动状态,给对手以不可捉摸之感,二则可以用反控制的计策,给对手设置难题,从而为自己争取主动。

做任何事,都力戒莽撞,应多摸透对方心思之后再行动,这样可以增加成功率。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侦察专家”,多方面看、走、问、想,运用排除法,把对方的信息过滤一遍,最重要的留下来,然后再反复验证几遍即可。

做事不能走直线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不会花言巧语,做事不懂得运用计谋,可能四肢发达,却只知道直线思考。

很多人表面上说他们单纯、天真,其实内心多半在嘲笑他们是“白痴”,然而,他们真的白痴吗?真的一无是处吗?难道那些嘲笑他们的人就真的胜过他们吗?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检讨一下,这种不经意就会流露出来的优越感有多么可笑。

某日,一位被众人视为白痴的人对天才说:“你猜,我的牙齿能咬住我的左眼睛吗?”

天才盯着白痴看了几眼,笃定地说:“绝对不可能啊!”

白痴说:“那,我们来打个赌!”

天才认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同意打赌,但只见白痴将左眼窝里的假眼球取出丢进口中,用上下牙齿咬着。

天才吓了一跳,说道:“没想到,真的可以呀!”

白痴又说:“那你信不信,我的牙齿也能咬住我的右眼睛?”

天才说:“不可能的!”他心想,难道这个家伙两只眼睛都是假的?这绝对不可能,否则他就看不见东西了。

于是,两人再次打赌,只见白痴轻易地把假牙拿下,往右眼一扣。

天才再度吃惊了,说:“没想到,真的可以呀!”

你说,到底谁才是白痴呢?

其实,在这个社会上,对于白痴和天才的定义有很大的雷同之处。

第一,他们的人数不多。

第二,他们都异于常人。

第三,有时候所谓的天才想法,在没有成功之前,其实看来都像白痴;反之,很多白痴单纯执著的举动,最后却能激发出天才的灵感。

像爱迪生小时候就曾被视为白痴,还让家人担忧了好一阵子,可见天才和白痴只有一线之隔。

所谓天才的想法,有时候因为太过惊世骇俗,超过凡人的想象太多,所以根本无法被接受,甚至遭到排斥,但究竟谁才是真的白痴呢?

无法被人接受的点子,或是被人视为天真、愚蠢的想法,真的毫无用处,只是浪费时间吗?

恐怕并不是如此吧,保持一颗纯真无染的心,以单纯与开阔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难题,并不丢脸。别把自己的脑子加上大锁,人类就是需要扬弃自己脑中食古不化的观念,多以开放的心来接纳外界的讯息,才能彼此良好地互动,激荡出创意的火花。

做事要随机应变

“一竿子捅到底”讲的是:认准目标,勇往直前,是一切成功者的成事之道。但一切成功者也应该懂得:人生路上,难免有坎坷,难免遍布荆棘,应该学会改变自己,才可能确保制胜。

当一种动机屡经尝试仍不能成功,达不到预定目标时,应该及时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订的太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增加成功的概率。如有的高中生,多次报考大学未能遂愿,他见障碍难以逾越,就改为报考中专、技校,或是电大、职工大学。“退而求其次”,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降低和避免了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挫折感和焦虑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宁可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肯退而求其次。虽然他们坚定目标,但却不考虑实际能力而“盲目追求”。

实际上,当一个人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就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由于失败而造成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1997年初,陈红下岗了。虽然失去了“铁饭碗”心碎般难受,但她是要强的女人,她坚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关键是要有决心、有毅力。痛定思痛,她不再寄希望于铁饭碗,决定寻找自食其力的门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7年9月,她多方筹资2000元购买了毛线编织机,并报名参加了编织技术培训班。一个月后,她用所学的技术开了一个毛线编织加工店,很快生产出第一批产品。织出的毛线衣裤规格齐全,花式多样,价格便宜,邻里朋友口碑相传,小小编织店的名气一下在县城传开了,生意越来越火。

苦心经营两年多,别人见这营生有利可图,便纷纷入围,小编织店一下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苏南针织品在响水市低价倾销,使得编织店的利润越来越低,陈红的生意也越来越不景气,这时她主动放弃了编织市场,另找门路。她走南闯北,调研市场,又办起了市第一家涂料厂,高薪聘请技术员,开发出了填补国家空白的产品,一炮打响,取得巨大成功。

从陈红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果断决定自己创业,如果没有果断转行,那么她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在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成大事的经验:适应现实的变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有一副聪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些人对待问题脱离实际,就认准了“一条道儿走到底,不撞南墙心不死”,从不顾及客观情况,只是单纯的以不变应万变,那也只能是自设苑囿,作茧自缚。而有一些人在突然的、意外的重大挫折面前,由于原定的追求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或是为了用其他行动来转移、代替心理上的痛苦,就会转而追求别的目标或是进行另外的活动。这也可以获得新的成功,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现实中,离开特定的现实,要想成大事,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什么?因为现实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对于那些不停地抱怨现实恶劣的人来说,不能称心如意的现实,就如同生活的牢笼,既束缚手脚,又束缚身心,因此常屈从于现实的压力,成为懦弱者: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则敢于挑战现实,在现实中磨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敢于改变自己,改变目标,这才是能成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