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上下都愿意为企业目标奉献力量,并让这样的努力持之以恒,应该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明确的企业目标是正当可行的,它不是公关惯用的华丽词藻,也不是鼓舞士气的夸大宣传。所以,管理者对定义恰当的目标应作出具体的承诺。
美国康宁公司总裁哈夫顿曾委派公司最能干、最受尊敬的资深经理人负责康宁公司的品质管理。尽管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财务紧张,哈夫顿还是拨出500万美元,创立了一个新的品质管理学院,用以实施康宁公司大规模的教育和组织发展计划。他还承诺将每个员工的训练时间提高到占工作时间的5%。康宁公司的品质管理计划很快就达到了哈夫顿的目标。正如一位高层经理所说:“它不只改善了品质,更为员工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
杰克·韦尔奇说:“我不断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由此造就了了不起的通用员工,然后,再由他们造就了了不起的产品和服务。”
目标,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是过低的目标对于激励员工是无益的,只有高目标才能使员工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为自己定的目标越高,那么他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好。”企业要想把员工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制定一个员工跳起来才能得到的目标。遗憾的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把目标定得太低,让员工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使员工失去工作激情。传统思维和常规认为,如果制定过高的目标,可能会难以实现而使员工产生恐惧的心理,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但是,只要帮助员工找到实施目标的方式和手段,高目标不仅不会使员工恐惧,反而会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唤起他们不断挑战的热情。所以,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制定需要员工跳起来才能达成的目标,在员工不断地发挥潜力、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推动企业的发展。
卓越的管理者都善于通过增加挑战来赋予员工更多的工作激情,从而给员工更强的成就感,引导他们在岗位上精益求精。
市场变幻莫测,科技交替也日新月异,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如若不能持续增长,就很可能被对手超越,最后淘汰出局。而要保证企业的持续增长,就必须不断地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富有挑战的工作,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变革,以此来加强企业内部活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通用电气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给每一位员工都提供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从挑战中得到激情,并从中获取经验。自从韦尔奇执掌通用后,他尽可能地为通用电气的每一位员工提供挑战更高目标的机会,使通用得以长久保持在商界的领先地位。
优秀的公司与其他普通公司相比,区别就在于敢于制定更高一级的目标。著名的马尔斯糖果公司就是靠着近乎完美的目标来激励员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糖果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马尔斯糖果公司的秘诀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把目标订到百分之百,竭力所能追求完美,否则就等于是在放纵自己,到头来只会自食其果。”马尔斯糖果在质量上定下的百分百标准,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如果在制定目标时就预先体谅自己,为自己找好借口,降低目标,那目标也就失去意义了,这无异于是在放纵自己的惰性。
有一次,马尔斯糖果公司的管理者福里斯特·马尔斯发现有一组棒棒糖没有按标准装好,他大发雷霆,盛怒之下,搬出了所有存货,一个个地砸在了会议室的玻璃板上,他绝不容忍任何一个有缺陷的产品出厂。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存在于管理阶层中,更是每一个员工追求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马尔斯糖果公司的实力不断提升,在强手如林的糖果市场上保持着领先地位。
真正懂得用目标来激励员工的企业,都懂得利用挑战来使目标激励作用最大化,他们会制定跳起来才够得到的目标,竭尽所能地追求完美。这样的企业,从来不会容忍所谓的“可容忍过失”。
阿迪达斯公司制定的“无次品”目标,就是绝无“可容忍过失”的具体表现。“无次品”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加了员工工作的挑战色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迪达斯专门雇佣了近2000名质量检验人员,质量监察员定时检验产品的生产线,把不合格的产品送回重新生产。并负责把所有发现的错误列成统计图表,用以了解产品质量状态。质量管理人员检验过的产品,检验人员再次做彻底的检查。
如此的高标准、严要求,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潜能,每一位员工在工作时都投入自己百分百的精力,从不疏忽大意,高质量标准成就了阿迪达斯。使公司的产品因质优而畅销全球,成为许多经销商的免检产品,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这些卓有成效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实施了增加员工工作的挑战色彩的措施,靠着这些措施,这些企业渡过了无数难关。苹果电脑公司也是其中的典型。
自1990年以来,在家用电脑市场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市场占有率一直在10%~14%之间,可是到1994年上半年,却跌落到了10%以下。而当时强有力的挑战者——惠普和康柏,正跃跃欲试地想要取苹果而代之,成为新的行业领袖。
面对这种情况,总裁斯平德勒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他赋予每一个员工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从中提升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创新人员,安排他们到一些重要的岗位任职,以此消除长久以来广泛弥漫于员工之间的自满情绪。这种新的挑战,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提升了企业的活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使苹果重新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在人力资源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今天,就参与竞争的企业而言,谁能有效地增加工作的挑战色彩,谁就能更充分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目标激励案例集锦
◎ 索尼公司的目标激励
为了更充分有效地调动每一位人才的大小才能,索尼公司在确立较大目标的同时,也希望每一位主管、开发人员乃至每个员工,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近期目标,从内部创业,在岗位上革新,把多层次的创意发挥到每一个具体环节。
像索尼这么大的公司,分门别类可以划出诸多不同的领域和工种。例如电视机小组、录放像机小组等等。公司规定,不管哪个部门或个人,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都可上报高级管理人员,经过确认为有效的,就积极鼓励他(们)继续搞下去,当作自己的近期目标,去不断努力,公司也尽最大努力支持。
一般来说,索尼公司希望每一项大小创意,都能和现实紧密挂钩,但当有些创意还比较超前,提出创意者又十分感兴趣时,索尼公司也会大度成全。
公司曾经有一个年轻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电浆显示系统,他的创意是将来把这一系统用在电脑和平面电视显像器上。公司经过仔细研讨,对这一创意首先予以肯定,但认为离实际应用时间还比较长,所以不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开发。但这位年轻研究人员对自己的创意和研究成果割舍不下,一定要继续下去,公司也没办法。最后公司还专门为他筹措了一定的经费,他自己也弄了一些,就另起炉灶,组建了一家个人公司。公司是很不愿意失去那么一位能干、肯干、心中有目标的人才的,但为了尊重他个人的选择,公司也只好如他所愿了。
不管怎么样,索尼公司还是很欣赏这种有创意、有目标的青年的。他能把自己的发明及时告知公司,对公司本身也是一种信任。
索尼公司有这么一种传统,当部门里哪一个人获得新发明或新创意时,整个部门都为他高兴,而且其他人也感到很振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索尼企业文化精神。
所以,员工们会更加努力寻找自己的目标,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这就激励每一个员工去进一步熟悉自己的领域,和同行、和对手相比较,找出差距,发挥余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那些敢想敢干的员工,心里也就没有顾虑,只有动力。在生产、制作、开发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多个心眼,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在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上试一试身手。
这样,高层管理人员也经常深入下属,了解进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不断提出和修改新的目标方案,以使目标更科学更完善。
这样也就调动了大家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整个公司拧成一股绳专闯未知领域,去超越同行,去领导国内乃至世界开发新潮流,做一名称职的世界“先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