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当代社会
3180300000020

第20章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文化管窥(初稿)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濂溪研究所朱雪芳蒋华

一、虚静思想

从《道德经》的内容上分析, 老子十分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 在生命哲学的角度上看,老子的哲学, 可以说是“主体性” 哲学。

老子的“虚静” 思想是希望培养一种纯真朴素的境界, 让心灵可以在宁静中涤除玄览、反观内照, 直接体认心灵的本处、人性的本质; 同时亦能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 发挥独特的洞察力。

老子讲“致虚极, 守静笃” (16章) 就是要在修道时高度入静, 涤除心灵的污垢, 开发心灵潜能, 达到道的境界, 在道的高度上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他认为使心灵趋于虚寂,持守清静状态, 从万物的生长, 看它们在循环往复。事物尽管纷纭变化, 但是最后仍然回到它们的起点。

静观、玄览即是认知主体保持内心虚静, 排除一切思虑活动和杂念, 反观内照, 通过心灵的活动, 以达到主体和客体的沟通, 来体认人性的本质, 来证悟宇宙的本源———道。

主客体一致。

有学者批评老子的“虚静” 思想会陷入“虚无” 或成为“虚无主义”。事实上, 老子哲学并不是这样的, 道家十分重视“无为”, 认为只有“无为” 才可以“无不为”, 因此,在“有”、“无” 二者之中, 老子强调“无”, 不是老子不要“有” , 恰恰相反, 老子也讲“有”, 只是在老子思想中, 认为只有守住“无”, 才能不断“(拥)有”。

道家智慧, 静可以守, 动可以变。极其深邃,“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16章)

有关道家对于动静循环的关系, 胡孚琛先生认为“这就是说使内心虚寂、清静达到极点, 才能反观体悟到万物生长、活动, 循环往复的情形, 才能透过复杂纷纭的现象, 看到万物回到它们的根源———‘静’, 也即复归本性。复归本性就是自然的常道, 懂得这种自然的常道就可以称作明智。懂得这种常道的人则能通达事理, 立于不败之地。” 二、平和精神

从老子重视道德主德的实践看, 道家所注重的首先是个人品德的建立, 然后透过互动的发展, 或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 这种由自觉性所带动的平和精神, 正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之一。

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实践是建立在个人的身上, 才能显示道德的价值。他说:“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老子》54章) “道” 是从人身中体验出来, 才能显示道德的真实意义。

同时人体亦是宇宙的缩影。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 人的身体包括天地自然的规律, 是大自然的缩影。人亦具有实现道的能力。

三、从平和精神到和谐社会

国由家庭组成, 家庭由家庭成员(人)组成。由家庭成员的平和共处, 推而广之, 发展为和谐的社会。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 一样,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一种生命和谐。

自汉代独尊儒家, 迨至唐代, 在唐代国君追认老子为祖宗, 在尊儒之外又复兴道学, 在唐代盛世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即可发现道家的治国优势。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57章)

司马谈对老子思想甚为推崇, 他所写的《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 动合无形, 赡足万物。其为术也, 因阴阳之大顺, 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 应物变化, 立俗施事, 无所不宜, 指约而易操, 事少而功多。” 其中事少而功多, 指出建构社会所作的努力, 就是说明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空间, 让人民自由地发挥其所长, 开展和谐的社会气氛, 正是对老子哲学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