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总是存在许多疑问,小孩子更明显,要么他们总是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要么他们凭自己的想象提出许多问题乃至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非常离奇的问题。教学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总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去的教学也是这样,只是过去,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同时又由老师解决问题,最后达到了学生“没有问题”。即使学生有问题,总是多问数理化等许多不会解的习题问题,而不可能提出什么格外的问题,教师的目的就是教出“没有问题”的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也提出“问题教学”,但却赋予了许多新意。问题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或相对性,对于某个学生是个问题,而对于另一个学生未必就是问题;有些问题此一时是问题,彼一时,随着学生学习的进步、知识的增长可能变成常规问题,或者“不成问题”。有些问题难度值太小,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构不成“问题”;有些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尚不具备其认知基础,也不能属于“问题解决”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认知基础”与“认知逻辑”之间产生,似曾相识而又未曾相识,才有可能是“问题”。“问题的方法”是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为目标,以知识为手段的一个具体教学过程,这就是“问题方法”的三要素。“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关键要把握学生的主动性,要千方百计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进入解决问题的程序,不是简单的学生问、老师答,而是一千引导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永远有问题,而不是没有问题。教学中学生发展的设计归结于问题解决的设计,即教学依问题而存在,问题依教学而有效解决。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脏,问题是教学方法的心脏。
(二)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方法
过去的教学多注重结果、结论,只要求答案正确,学生能答上来,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所以,过去我们依赖的多是“标准答案或者老师的认识”,符合“标准答案或者和老师看法一致的”就是对的,不符合“标准答案或老师看法的”就是错的。现在则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有创新。既然创新,就要突破“标准答案”,这样教学就活跃起來了,学生的思维也被调动起来了。只关注答案会养成学生的依赖习惯,求同性增强,而关注过程则更符合学生求异思维的心理定势,学生更多的寻求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以有新方法、新答案、新发现为荣,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独立精神都有好处。
(三)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
现在讲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如英语注重听力和口语,语文注重阅读和写作等。这种教学方法依据的原则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单纯解决课本上的问题,是不需要学生去发现的,课本中的问题非常明朗,都是几十年来的经典题目,而且用什么方法解决一般都有提示,学生所面对的问题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缺少个性和差异的问题。贴近实际则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知识内容,自己亲自到生活实际中去找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再和老师沟通,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也感兴趣,一般学生肯去自己寻求答案;第二,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了,有时还有可能不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贴近生活的教学对教师要求高一些,教师平时在备课时,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并自如地在课堂上引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十分注意平时多搜集资料,为自己储存一些实际案例,便于教学中随时拿出来。
(四)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本来是题中应有之意,但以前的学生活动缺乏操作性,主观性太强,如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新课程增加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内容,新的课程标准不但有开发教材的内容,教学内容本身设计的学生活动,可操作性就很强,甚至连学生的座位编排都要求要适应学生活动,而且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变动。过去我们讲,课堂上学生一定要坐端正,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小学生还要双手背到背后,端坐静听,死记硬背。所谓学生的活动,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现在学生可以乱跑,可以在课堂上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教师也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指导和引导学生活动,新课程同时强调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五)教材开发与整合的教学方法
过去的教学,我们依据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只确定哪些内容必学,哪些内容选学,或者哪些内容考试,哪些内容不考试。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描述是划分教学目标、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还有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这不但给教材编写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就是说目标是共同的:,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则可以任意选择。教师怎么教、采用什么方法教都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点,不要死抱住书本不放。正如新课程上说的,过去我们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不是惟一的依据;教材对差教师来说很重要,对优秀教师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既要看到教材是可供使用的重要教学材料,又要发现教材中没有提供或者无法提供出来而又非常有效的教学材料。教材总是有限度的,总是由人编写的,而教师则千差万别,教学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如果让一个教师编一本教材,全国可以编1500万种教材,而实际使用的教材不过就那么几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教材论而不唯教材论”,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更多的在于“开发”和“用教材教”上面,因为再好的教材都是针对某一个地方、某一气位老师及其老师所面对的具体的学生的,善于开发教材实际上就是利用本地既有的教学资源,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开发出最符合实际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来。无论是贫困落后地区还是先进发达地区,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这个问题。从教材来说,对大家都不适合的教材,也正是最适合教学的教材。否则,对一部分地方适合的,对一部分地方就不一定适合,教材的局限性就大了。由此看来,开发和整合教材,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和本地教学资源,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迫切的问题。这是新课程与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最大的不同。
(六)教给学生方法的教学方法
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有成功的方法才会有成功的教学。所谓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的方法。学生今天的学习主要不仅仅是记住大量的死知识,而是弄清楚知识从何而来?又从何处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的课门门成绩都优秀,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入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型社会小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继续学习。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讲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所谓“鱼渔并重”。首先,教学内容本身就要求学生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去找问题,并设法解决之,这无疑学生得有方法,没有方法,就没有了教学,学生就得主动向老师请教。其次,高中课程设置了大量的选修课,而选修课各个学生的选择肯定是不同的,老师无法统一教授,因而学生得主动自己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我说,现在老师上课,不能叫讲课,而应当叫导课、做课。第一,对学生能用原有知识通过推理解决的问题,老师不去讲,如高中教学中的诱导公式,只要老师引导好,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做,这样也会逐渐减少学生的依赖性。其次,老师教给学生一个方法,还可以引出学生自己的许多方法,这样就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三,确定一种机制,让学生自己去学,鼓励学生寻找和体验学习的乐趣。第四,教师多用提示、启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这需要动脑筋,教师往往懒得用这份心,都是轻松的一讲了之。第五,要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之哪些问题需要点拨,这样就会有的放矢。第六,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有信心了也就有办法了。第七,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规律。如遗忘规律、试图记忆规律、条件反射规律、氛围感染规律、感官互动规律、刺激反应规律、集中注意规律、运动锻炼规律,以及学习能够配合的规律、兴趣与有意注意规律、无意识记与潜移默化规律、意义识记与机械记忆规律、观念强化规律、分配复习与集中复习规律等。方法建立在规律之上,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创造的,总之,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容易掌握方法,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越学越有趣,越学越爱学,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其实很多人是不善于用脑的,我们观察成人的工作,大量的是随机应变,人随事变,顺其自然,随意判断,都不是很爱动脑筋或者不着意动脑筋。有些人好像没有养成动脑的习惯,没有认真思考过办一件事需要具有哪些条件,经过哪些程序,有几种可能的结果等,都是凭主观经验。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脑习惯,大小事情都先思考一番再去做,哪怕一件小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抉”着学生走,而不是“抱”着学生走,要立足于“学生能会”。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是培养人,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走向社会后有能力或者有强能力自己去学生、工作。既然有这个目的,何不在乎吋的教学中就把这些思想贯穿进去呢?我们观察过去的或现代的好多名人,无论他们的业绩或是他们办事的方法、策略,都是后天学会的,都是在做的过程中学会的、有些人很有创造,思想很领先,我想这关键在于教育培养出了善于思考的人,善于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只会照着书本解决问题的人。
(七)综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也有综合教学法,那是前苏联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他主张通过叙述和分析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概括,把知识归结为一个综合的整体,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所强调的综合的方法还远远不至于这些。第一点,新课程从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学活动的综合、问题的综合和课程的综合等方面出发提出综合的教学方法。新课程从教材学科知识的编辑上就很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互通性、融合性和综合性,尽可能把学生置于一个综合的知识环境之中,特别是小学。显然教师知识面就要不断扩展,教师的信息量就要逐渐增大,否则,就无法适应这种教学,第二点,注重教学活动、数学过程的综合性。过去,教师单枪匹马地工作,现在则要联系各学科教师,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活动还要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相结合,活动的综合性大大增强了,教师之间联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多了。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有明的原则,小学突出综合性,初中综合和分科相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因为课程的综合性确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综合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为了给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基础,使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得到更好地应用,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是落后而不合时代的。新课程之所以强调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学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的。在课程设置上初中设置了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艺术”等。另外,还设置了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新课程的这些非常具体的变动,无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注重综合。
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3—6年级、7—9年级和10~12年级(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因为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所以被期待为新课程的亮点。
设计这样一门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自然、自我的开放的学习途径和发展空间。以前,我们的课程结构里只有封闭的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学科课程,而没有与社会相联系的课程。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课程改革就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种,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从活动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是当时的活动课随意性太大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
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搞清楚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学科课程的设计是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与发展自我提供系统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的,首先是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在知识的获得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实施的过程是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有固定的教材,一句话,学科课程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取向的课程,注重让学生获得间接的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践性课程、经验性课程,它强调通过经历来获得体验,包括对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情景和问题的体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社会责任等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