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开始发展。1917年,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了第一家分行。1929年,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立,这是中国的银行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机构。此后中国银行又设立了新加坡分行、纽约分行和东京分行。作为与中国银行齐名的交通银行也相继设立了香港、新加坡、北美等分支机构。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银行资产规模和业务量小,中国的国际金融业务仍然操纵在外资银行手中。
二、1949年以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一是外资银行在华国际化经营活动。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全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最初的几年内,银行的海外机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1949年,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共有22个,到1953年,海外机构增加至45个,总资产约6000万港币,业务量比1950年增加了1倍。1953年后,由于国内外主客观原因的影响,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缓慢。除原有机构外,在较长的时间内,新的机构数量增加不多,不论是业务量还是人员、效益均没有大的扩展。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才开始进人迅速发展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开始重新起步。1979年12月,日本进出口银行率先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此后,我国外资银行业的发展一浪接一浪地掀起高峰,外资银行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外资银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且与中国历史上的外资银行来华经营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第一,外资银行来华经营并得到蓬勃发展是中国政府主动对外开放的产物,没有过去那种殖民地色彩;第二,外资银行占整个金融市场的份额很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主导甚至操纵金融,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我国金融市场的补充;第三,外资银行的经营活动全在中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规范之中,没有了以前的种种特权。
三、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格局的基本特点
在我国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银行业经历了在运行规模上从小到大,在金融产品上从少到多,在经营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技术上与国际银行业逐步接轨的渐进发展道路,并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柱,为宏观经济战略的实施奠定了重要的金融基础。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金融发展尚属于初始阶段,与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潮流相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1.银行资产布局主要集中在国内,具有典型的封闭经营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在经济相对封闭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银行业,除中国银行外,其体制构架、经营模式设计和资源市场在经营中基本形成了以国内资产为经营主体的格局。2003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9.8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资产15.9万亿元,占80.96%;外汇贷款资产1173亿美元,占5.96%,银行业持有的外汇贷款资产,主要源于境内居民和企业的外汇存款。我国银行业的这种资产格局,客观反映了主体银行业资产经营布局严重封闭、国内外汇资源运行狭窄的现状和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突出矛盾。
2.银行机构布局主要集中在国内,具有较高本土化经营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备的银行体系,即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中小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基础的金融机构体制构架,形成了11万多个遍布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银行机构布局。这些金融机构在集中社会资金,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的布局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点。而花旗银行致力于与美国经济全球拓展相配合相继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置1300多个经营机构,形成强大的金融扩张网络和全球竞争态势。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明显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拓展性和竞争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8000多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由9.7%到727%。总体看,我国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明显的外向型特征,但是银行业本土化经营的基本特点并未发生大的改观。从经济金融的战略格局考虑,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缓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3.银行的制度体系和风险控制架构与国际银行业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由于我国经济和金融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金融服务对象又主要限于国有经济,导致银行功能、体制和风险控制系统等存在着较大缺陷。一是银行的金融界域狭窄,基本以严格的分业经营作为金融管制的主体构架,限制或禁止银行业进入诸如保险、证券及投资银行业务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功能的有效发挥;二是“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基本体现为国家的单一资本属性,法人治理结构不清晰,仍对国家有较强依赖性,尚不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三是制度体系基本是缘于中国特定国情和特有经济属性所制定,与国际银行业的通行规则和经营管理惯例在多方面存在着差距甚至背离;四是风险评价标准,风险控制目标、风险监管模式及风险资产处置方式和手段等尚不能与国际银行业进行有效接轨;五是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素质与先进的国际银行业存在较大差距,核心竞争力不足。因此,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迎接和直面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加快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严峻现实。
4.银行经营范围狭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带有全面性的金融创新浪潮,并给西方国家金融业和整个西方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从其主流趋势看:一是金融资产与负债的证券化迅速发展,以其重新设定抵押或提升国家、机构和企业信用,创造和形成新的金融工具,进行新的融资,如国债、企业债券和按揭抵押债券等,通过零利息、可转换利息和期限错配等多种组合方式,形成新的金融主导产品;二是银行表外业务迅速扩张,银行在注重发展传统资产业务、结算业务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利用自身信用资源作为新的赢利手段,比较广泛地发展履约担保、备用信用额度、循环信用、互惠存款协议、利率互换以及期货与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并且比较广泛地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新型理财业务拓展业务空间;三是普遍拓宽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开办委托代理金融业务,如基金经纪、货币互换掉期、代理保险业务和代理收付款业务等,使中间业务成为银行业新的赢利来源和业务支点;四是普遍加快银行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在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推动下,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银行业中以分支行为载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将不再具有广泛性,出现了金融机构虚拟化的趋向,从而使分支行的角色和功能面临新的转型。这种金融创新和变革,为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金融资源和长期持续的动力。根据对美国金融业的考察,仅美国政府和美国金融界创新的按揭贷款证券产品,在1946~2001年中直接吸收国际投资达四万亿美元左右。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虽然注重拓展了银行中间业务,如委托代理、基金托管、代收代付和客户理财等,加快发展了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等,但从总体看,银行业的经营业务仍处于以国内业务为主的传统存、贷、汇范畴,金融创新和拓展远远落后于西方银行业的发展进程。
5.我国银行业与我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尚不具备必要的战略协同性
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金融扩散和资本输出,以期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中,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快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调整,全面推动经济增长,提升本国(地区)的国际经济地位和经济竞争力。因此,以金融为先导的跨国经济输出和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和主流趋势。长期以来由于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与经济日益全球拓展的不同步性相当严重。2002年末,国内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万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8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79亿美元;我国设立在境外的中资企业总数达6960家,协议投资额达137.8亿美元,项目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育和发展了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首钢集团、中国港口建筑总公司和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我国企业和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产业链进一步延长,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本土金融体系的支持和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战略协同。如不能尽快解决这种体制性缺陷,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乃至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今后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金融困难及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一问题如不能尽快加以解决,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和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节西方银行国际化经营历程与启示
由于包头市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道路的选择并无前人的成功经验,也谈不上国际化道路的固定模式,因此,包头市商业银行选择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成功与否需要包头市商业银行人发挥智慧与勇气,积极探索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实施之路。也许从西方银行国际化经营历程中,能得到一些启示。
一、当代西方国家银行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阶段划分
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银行国际化经营得到了空前发展,从其业务内容和地域特征来看,这40年的发展又表现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以欧美跨国银行的大发展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的形成,使伦敦又恢复了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海外分支机构的迅速扩张。进人70年代后,其余工业化国家,尤其是德国、日本、加拿大的银行也迅速国际化,英、法两国也逐渐摆脱了其原海外银行业务的殖民色彩,开始向其他国家发展。
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在银行国际化领域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的重要性上升,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后起工业化国家的银行国际化经营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在80年代,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如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等也纷纷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世界大银行进行大并购、实行跨国经营的时期。各国银行实行跨国、跨行业并购后,大多具有金融超市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这番兼并浪潮直到2001年后才有所放缓,受美国新经济热潮的降温、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球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跨国并购在内的全球并购热潮急剧降温。从全球范围看,巨额的银行业并购并不是为了在银行规模上击败对手或者是为了在当前竞争中取得优势,相互合作谋求优势互补的并购成为潮流。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银行的国际化竞争战略
1980年通过的《加拿大银行法案》把金融服务与竞争引进了一个新时代。外国银行从80年代开始被允许进入加拿大市场。这一时期金融业最大的变化就是银行间的重组和战略重点移向北美。1979年,苏科蒂尔银行就认识到各银行间的相互依赖性,并在银行重组中发挥了协调作用。皇家银行进入20世纪80年代认识到必须提高市场效率。加拿大银行界普遍认为,作为一个银行就应该是全球性的银行,因此十分重视改变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传统区分,努力增强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其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银行业务发展战略从地理型向顾客型转变。蒙特利尔银行在1982年首先面向全球服务于社团法人和政府,并把服务于社团法人的业务作为核心。该银行在北美的发展成为其全球战略的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上又从世界市场获取了许多新机会。1980年,帝国商业银行进行机构重组并重新进入国际市场和社团法人市场,同时也确立了以服务费用收入为新的业务重点。通过重组建立了新的国际经营机构,其主要业务对象包括个人、社团法人、投资和管理服务。苏科蒂尔银行从1986年开始实施全方位服务的金融机构战略,并建立了世界范围的信息系统。其主要经营业务正如该银行1991年的年度报告所称:“我们作为北美最大的银行之一,将为零售业、商业、社团法人和国际银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