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陇东革命斗争史
3177600000009

第9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4)

1934年11月4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隆重召开,到会的有工农兵、妇女等各方面代表100多人。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讨论了根据地建设的重大问题,通过了******为大会起草的《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蔡子伟等为大会起草的土地、财政、粮食等决议案。会议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决定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政府领导成员。习****当选为政府主席,贾生秀、牛永清当选为副主席。政府下设土地、劳动、财政、粮食、肃反、工农监察、文化、妇女等委员会,李生华、张钦贤、杨玉亭、呼志录、郝文明、惠子俊、蔡子伟、高敏珍(后为张景文)等分任委员长。张文华任政府秘书长。会上还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和赤卫军指挥部,******任********,朱志清任赤卫军总指挥。在原革命委员会保卫队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政府保卫大队,郭锡山任大队长,宋飞任副大队长。

11月7日,即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在荔园堡召开了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南梁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赤卫军和群众3000多人参加。******向习****授印,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会场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呈现出一派节日气象,表现了苏区军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陕甘边根据地人民的最高政权——南梁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成熟。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政策法令和根据地的建设】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加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大大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使它以全新的姿态雄踞在国民党重兵把守下的陇东,成为党所领导的全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苏维埃政府主要的政策法令是:①土地分配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给贫农、雇农和缺乏土地、牲畜的中农;地主家庭中参加劳动的成员,留给其能维持生活的土地和财产;红军家属有分得好地的优先权,凡家在苏区的红军一律分地,白军士兵暂不分地,应分部分留作公田;中心苏区分地,边缘地区暂不分配,随着苏区的发展逐步扩大分配区域。②财政粮食政策。发行苏币,建立集市贸易,保护小商贩,鼓励白区小商贩来苏区做生意;奖励农耕,发展生产,财粮主要取之于地主豪绅和向敌人夺取,对农民免征粮食;对红军家属、孤寡残疾人实行救济,争取改造“二流子”参加生产;建立牧场,喂猪养牛。③军事政策。实行自愿兵役制,广泛成立游击队;武器弹药主要向敌夺取,鼓励群众购买武器;战士阵亡发给埋葬费,家属予以抚恤;成立军政干部学校,培养干部。④文化教育政策。兴办小学,重视文化教育;颁布禁烟、禁赌、放足条例;信任并培养政治上清楚的知识分子。另外,还有统战政策和肃反政策等。

根据地的建设主要是:①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35年以前,陕甘游击队开展土地革命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从1935年秋季开始,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至1936年按雇农、贫农、中农、富裕中农、富农、地主划分了阶级成份。华池、庆北两县共定地富300多户,占总农户的5%。到1937年为团结抗日,改没收地主土地为减租.减息。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决了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对巩固红色政权起了重大作用。②活跃根据地经济,打破敌人封锁。印制发行了“苏币”(群众称为苏票或油布币),此币以木板刻好,印在白布上,刷上桐油,便于流通;票面值分1元、5角、2角、1角4种,与银元等值,并设苏币、银元兑换处,保障了苏币信誉。在荔园堡设立集市,每月见一为集,广招各处商贩前来贸易,互通有无。兴办合作社,发展农副业生产。一些白区商人通过往来,也开始同情以至倾向革命,千方百计给苏区输送货物,贸易日见兴隆,经济相当活跃,使敌之封锁政策破产。③减轻农民负担,实行休养生息。对农民不征粮,不派款,鼓励耕种,发展生产;党政军开支取之于地主豪绅,不足部分按价向农民购买,余即分配给贫苦农民;机关部队实行供给制,官兵一律平等,并兴办机关农牧场,自力更生,解决困难。由此,农民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④开办列宁小学,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首先在荔园堡的转嘴子开办了列宁小学,郝建德任校长,张景文(女)任教员,在校学生六七十名。边区政府文化委员长蔡子伟亲自为学生编写课本,内容全新,好学易记,既是文化课,又是政治课。以后又在太白等地陆续办起列宁小学。与此同时,在一些村庄办了成人扫盲识字班,并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劝破除迷信、劝戒赌博、劝戒鸦片烟、劝禁止买卖婚姻、劝妇女放脚、劝男人剪辫子”的“六劝”活动,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边区特委创办了《布尔塞维克的生活》党内刊物,边区政府创办了《红色西北》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边区各方面建设情况,起到了教育和鼓舞作用。⑤开办红军干部学校,培养革命干部。红军干部学校创办于1934年10月,校址先在荔园堡,后迁往豹子川张岔。******兼校长,习****兼政委,吴岱峰任军事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马文瑞、蔡子伟兼任教员。学习内容主要有政治、军事、文化和政权建设。前后共办了3期,培训干部200余人,对提高红军干部的政治军事素质起了重要作用。在学习和艰苦的斗争实践中,根据地的党政军干部养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干部待遇很低,官兵一致,实行供给。他们靠打土豪、种公田和向敌人夺取等办法解决部队给养问题,部队每人每天供给小米1斤半,每20人一碗盐,衣服鞋袜自备。军民关系水乳交融,同生死,共患难。1935年马鸿宾部占领华池期间,夏家沟农民李德宝为保护在他家养病的李培福和其他两名干部,儿子被打死,李德宝被押解西安,严刑拷打,拒不说出李培福等转移的去向,直至西安事变后才获释。党政军民之间的这种生死与共的感情是根据地赖以巩固和发展的根基。

【陕甘边区所属陇东各县的建党建政】 陕甘边区至1935年与陕北根据地相统一,在陇东共辖6个县。其中,中心苏区有华池县、庆北县、合水县;陕甘边南区有新正县、新宁县、永红县。

华池县 当时的华池县,辖今华池县林镇、南梁、山庄乡和紫坊畔乡的一部分。1934年11月7日县苏维埃政府在南梁何沟门成立,贾生秀任主席,李彦任副主席。全县划分4个区:一区管辖小河沟、豹子川、东华池、算账沟、林锦庙一带,区主席高生荣,分设3个乡苏维埃政府:二区管辖马莲岔、玉皇庙、郭峁畔一带,区主席为崔生荣分设3个乡苏维埃政府;三区管辖荔园堡、何沟门、白马庙川、白沟门、郭峁湾一带,区主席为白生贵,分设3个乡苏维埃政府;四区管辖刘坪、二将川周园子以北地区,区主席为边海旺,亦分设3个乡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当时在华池县境内除红四十二师党委外,地方党组织即为****陕甘边区特委和白马庙党支部。1935年9月进犯南梁根据地的马鸿宾部被击退后,华池县改为华池战区,原来的4个区合并为白马、林镇两个区;战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设在南梁李家沟门,崔凤鸣任战区党委书记,高生荣任政府主席;战区设立保卫队,蒋成英任队长。接着,战区共青团委和妇联也宣告成立。1936年春庆北办事处遭袭后,办事处与华池战区合并成立庆华县。不久陕甘省委决定撤销庆华县,仍恢复华池县,辖白马、林镇、温台、柔远、城壕5个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高生荣。

庆北县 当时的庆北县,系指庆阳城以北部分地区,辖今华池县的柔远、温台、定汉、城壕乡和悦乐镇一部分。1934年12月庆北县苏维埃政府在柳湾沟柏树掌成立,强家珍任主席,高世清任副主席(后叛变)。全县划分为两个区:田河为一区,主席李培福,下辖高河、温台、悦乐、城壕、北岔沟门5个乡苏维埃政府;柔远为二区,主席张天孝,下辖打扮、张岔、庙巷、温嘴子4个乡苏维埃政府。至1935秋,改田河区为温台区,并新设城壕区,主席黄兴仁;庆北县亦逐步向五蛟、元城一带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庆北县的组织,有杜家河、武家河、城壕川3个支部。1936年春,庆北办事处与华池战区合并成立庆华县,庆北县撤销。

合水县 合水县的太白地区当时属南梁中心苏区。1934年8月初,经过东华池赤卫队队长黄克秀、军事参谋黄得明和在罗家洼小学任教的殷云山等做工作,在太白、葫芦河、平定川、豹子川等处秘密发展****党员15名,成立了葫芦河党支部,是为合水县的第一个党支部,由黄克秀、殷云山分别任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党支部初设葫芦河、枣刺砭、安子坪和赤卫队4个党小组。同年冬,******回师太白驻防,又亲自在连家砭老城和苗村一带发展党员4名,增建了连家砭党小组,归属葫芦河支部领导。同年11月中旬,在边金山、黄克秀的具体帮助下,太白区苏维埃政府在连家砭老城成立,潘应乾任主席,高清荣任副主席,管辖子午岭以东的合水地区。1935年2月,合水县革命委员会在太白镇成立,李彦任主席。因马鸿宾部三十五师“围剿”,革委会未及健全组织即被迫撤至洛河川下寺湾。同年秋陕北错误肃反中,李彦被诬陷遭到杀害,革委会即名存实亡。

另外,和中心苏区相联系的还有一个赤安县。赤安县辖今华池紫坊畔乡一部分和陕西的白豹川、吴堡川、脚扎川一带。1934年5月在紫坊畔成立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处,11月7日在吴堡川朱家沟正式成立苏维埃政府,边金山任政府主席。1937年秋赤安县撤销,白豹、水泛、吴旗3个区划归华池县(1942年吴旗县成立后,上述区均划归吴旗县)。

新正县 1933年2月,****陕西省委派共产党员杜宛、李尚勤、杜林治在湫头、三嘉、阳坡头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着手湫头地区党组织的筹建和根据地的恢复工作。同年7月,郭廷藩、郭存信、郭自发、左怀玉4人被接收为正宁地区首批****预备党员。下旬,李尚勤主持仪式4人转正,并在郭存信家中成立了正宁县第一个党小组。1934年2月,张仲良带领第三路游击队来到湫头孟家河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加快了党组织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湫头地区又发展了15名党员。10月,张仲良主持在南邑西头村秦善合家中召开党员会议,正式成立了正宁县第一个党支部,郭存信任支部书记,秦善合为组织委员,郭廷藩为统战委员,支部共有党员19名。至1935年7月,发展党员70多名,建立了3个区委:一区湫头,书记赵四娃;二区三嘉,书记路俊德;三区长舌头(现属陕西旬邑县),书记******。8月,在湫头岘子村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新正县委员会,卢永财任书记,李科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赵澄璧任宣传部长兼县委秘书,郭廷藩任统战部长,田德发任妇女部长。在县委领导下,陆续又成立了3个区委;四区湫坡头(现属旬邑县),书记李树荣;五区长乐,书记秦天绪;六区底庙(现属旬邑),书记赵清保。1935年后季,县委又在山河镇秘密发展了屈则升等5名党员,成立了山河城关地下党支部,书记屈则升。新正县的政权建设比党的建设开展得更早。1932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原建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即“寺村原革命委员会”),虽然不久丧失,但打下很好的工作基础。1934年7月,在张仲良、杜宛领导下,于农民联合会和贫农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五顷原乡苏维埃政府,郭自发任主席。至1935年7月,在南邑、湫头、巩家斜、西城、西沟、石家湾子和龙嘴子回民乡临时革命政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湫头、三嘉、长舌头3个区苏维埃政府。边区革命委员会新正办事处已于春季在槐树沟成立,郭廷藩任主任。8月,在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张邦英主持下,于湫头镇召开了工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新正县革命委员会(当时称正旬彬革命委员会),郭廷藩任主席,左怀玉、李进荣任副主席;高仰月任财政部长,高学智任粮食部长,张占英(后叛变)任军事部长,张崇林任土地部长,左怀玉兼劳动部长,张化民任文教部长,张有本任公安部长。不久,长乐、底庙、湫坡头3个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进一步扩大了县政权。至此,新正县共辖6个区、3.7万余人。1935年10月,以六区底庙为中心,成立永红县,新正县下辖5个区。1936年元月,新正县革命委员会转变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