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蓬勃发展。1936年陕甘宁省委帮助曲子县建起了一所列宁俱乐部,开展扫盲识字等文化活动。1937年2月,陇东根据地的第一个民众教育馆在庆城成立,其宗旨是组织领导和实施民众教育。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在全边区开展“扫盲识字突击运动月”活动,当年冬季形成高潮,仅环县、曲子、固北三县共办冬学58处,学员719名;识字班369处,学员2424名;夜校20处,学员225名。1939年春,******发出“为消灭文盲而斗争”的号召,陇东根据地按照“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人之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这一为抗日战争服务的社会教育方针,广泛发动群众办教育,社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到1940年底,陇东分区6个县及新宁、新正县都建立了民教馆;8县共办冬学80处,学员1334人;夜校239处,学员3182人;识字班374个,学员2390人;半日校62个,学员1124人。从1941年到1946年,本着“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对社会教育进行整顿提高,促使其向更富有实效的方向发展。其特点,一是采取说服教育、劝导入学的方法,广泛动员群众自愿参加文化学习,以调动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把学习文化和群众的实际生活、生产需要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教材有《民众识字课本》、《日用杂字》、《庄稼杂字》、《卫生课本》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介绍庄稼栽培、纺线织布、妇婴卫生、珠算记账、公文知识等内容。三是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方便群众。仅冬学就有全天冬学、半日冬学、冬学夜校;成人冬学、儿童冬学、妇女冬学、放牛娃冬学;文武冬学、一揽子冬学,等等。有些就是以生产单位为基础的,如特等劳动英雄张振财领导的变工队,就是一个识字组,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31人参加了学习,使城壕村成为一个模范村。另外,还广泛成立了读报组,既学习时事政治,又学习文化知识。四是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很讲实效。根据内容和对象不同,除课堂教学外,还大量进行田间地头、村边院落、分散集中教学,以及学员互教、看图识字、见物识字等形式,非常生动活泼。总之,抗战时期陇东的社会教育成绩斐然,根据地15岁以上、40岁以下的群众当时以入冬学扫盲识字为荣,凡参加的一般识字500左右,会认、会写、会讲,不少人识到1000多字,一批先进典型涌现出来。除张振财所在的城壕村外,新宁县一区三乡蒲岔沟的妇女半日校、新宁县五区一乡豆家湾的读报组、庆阳县民教馆利用庙会搞起的文化棚(初称“文化货郎担子”)、合水城区民教馆组织的读报组、送教上门做出成绩的教员王林彬等,都成为当时开展社会教育的模范。其中庆阳县民教馆的文化棚活动影响很大,深受边区政府的称赞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当时陇东各县的庙会很多,其中夹杂了许多迷信、赌博活动。民教馆的人员带上文化货郎担子赶庙会,往往靠墙搭起一个棚,挂图画,讲形势,唱民歌,卖新书,售药物,或者介绍一种庄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综合的与老百姓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宣传,社会效果很好。广大群众通过学习文化,开始从愚昧落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树立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不少群众成为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如农民诗人刘志仁、孙万福等。同时,社会教育大大激发了陇东民众的抗日觉悟,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事业。
学校教育成绩突出。陇东根据地的学校教育,初创于南梁苏维埃政府时期,以列宁小学为标志。由于险恶的军事斗争环境的限制,学校教育受到一定影响。1934年1月,******提出了“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幸福的人”这一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陇东根据地开始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的实践。1936年9月,环县在环城办起了第一所公办初小,敬礼堂任校长。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第二年改为完全小学,课本为边区政府编发的油印小册子。红军教导师进驻庆城后,和省委工作团一起帮助地方接管了庆城女子小学,并予以改造。1937年秋,新正县在龙嘴子杨家台创办了一所******小学,开始了根据地的民族教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0年以前的贯彻“普及教育”方针,大力兴办学校阶段。这个时期学校和学生数成倍增长,至1940年,陇东的环县、曲子、华池、庆阳、合水、镇原6县各类学校发展到275所,其中完全小学8所,模范小学18所,普通小学190所,女子小学9所,私学50所。陇东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早一点可以追溯到1938年4月由延长县搬迁于新正县马家堡的鲁迅师范学校,后又于此地办起了关中师范,但在陇东的办学时间都不长。1940年9月1日,陕甘宁边区创办的陇东中学在庆城正式举行开学典礼。陇东中学的建立,使陇东根据地的中等教育走向正规。第二阶段是1941年至1943年间的贯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方针,学校教学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1941年下半年,陇东分区专署举行政务扩大会议,讨论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对学校“求质不求量,办一处像一处”。8月,专署召开各县完小校长联席会,具体讨论正规化问题,全区裁并学校,提高质量的工作全面展开。至1942年下半年,陇东分区共减少学校87所,学生人数由1941年底的3927名减为2744名,教员由224名减为151名。这次精减总体上是正确的,克服了一些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提高了教育质量,但在具体工作中则有裁并过头的现象,如合水县裁并学校占71%,造成了不少学生失学的问题。从1943年开始,各校贯彻整风精神,总结教育工作,纠正前段工作中的偏差,端正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基础上,学校教育又继续前进。第三阶段是1944年边区文教大会后贯彻党的新文教政策,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巩固。1944年10月在延安召开的边区文教代表大会确定要大力培养边区的知识分子,开展大规模群众教育活动,实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方针,按照群众需要和实际改革教育。陇东根据地在贯彻会议精神中,既注意学校数量的增加,又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至1945年,陇东分区办有完小7所,初小29所,民小160所,私学88所,共284所,在校学生5172名;在学校比例中,民小和私小学占了很大比例,充分说明了群众办学的积极性。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至1947年初,陇东根据地大部分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1948年开始,随着解放大军的节节胜利,陇东解放区着手恢复教育。到1949年全境解放,陇东老区共恢复、接收学校735所,学生31874人,其中师范学校一所,中学4所,各类小学730所,陇东的教育事业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
抗日时期陇东根据地的学校教育,是一种走向成熟的新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对教育的领导权,使广大工农劳动大众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成为教育的主人。它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十分明确,就是为当时的政治斗争服务,实行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其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养成民主作风和集体主义观念,使之成为政治上坚定、有文化、会工作、守纪律的革命者和建设者。从这个前提出发,在教学内容上废除封建陈旧的一套,如《三字经》、《四书》、《五经》之类,代之以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内容,同时开展了丰富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参加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出刊墙报、板报,开展各种社会宣传。在教学方法上,改变“念口课”、注入式等旧的一套,利用启发式和讨论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原则上,强调学用一致,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管理上,实行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双重领导,并请当地群众代表参与管理,实行群众路线;在教育经费上,1938年以前实行由政府负担的免费教育,之后政府负担中等教育经费,小学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自筹解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俭办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政府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并关怀和尊重教师。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很高,普遍受到人们的尊敬。这种新型的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干部,有力地支援了战争和各项建设事业,同时对偏僻陇东的社会改造和移风易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陇东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同陕甘宁边区其它地方一样,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陇东中学】 为了适应革命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应陇东分区的要求决定办一所陇东中学,并由教育厅委派陆为公、孙萍前往庆阳城筹办。他们在陇东分区领导和支持下,按照边区政府“少花钱,多办事。要想尽一切办法,能在半年开学,,的指示精神,利用庆城南街一座旧文庙,一边建校舍,一边动员招收学生,终于在经费仅为2000元的困难条件下,用5个多月时间完成了陇东中学的筹建工作。9月1日,陇东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分别为学校题了词。当地党政军领导马文瑞、王维舟、马锡五等亲临会场,表示祝贺。
陇东中学是一所包括师范班在内的普通初级中学,受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直接领导。其办学宗旨是“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培养抗战建国人才”。边区政府任命陇东特委书记马文瑞兼任校长,赵长远为专职副校长,陆为公为教导主任兼总务主任,孙萍为副主任。当时,全校仅有袁静(女)、孙萍、张智(女)、王雨生、艾提、吴南山、俞璧贵、耿长富、吴希泰、王立岗、陆赞等11名教职工。首届招生时,因国民党顽固派造谣破坏,遇到很大困难。后来在分区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主要在陇东根据地各区招收了122名学生,按文化程度编为师范班、中学班、预备班(文化补习),学制一年。1941年9月,学校教职工发展到28人,学生增加到247人,有7个教学班,其中包括新文字(注音符号)训练班、妇女训练班各一个。1942年秋,改学制为3年。1943年接收了陇东地委第12期干训班,称作陇东中学地方干部训练班,学制2年。1944年取消师范班,只设中学班和地干班,学制3年。1945年学校得到较大发展,全校教职工达到37人,有教学班7个,学生330人。1947年国民党占领庆城后,学校受到严重破坏,校门上领导人的题名、题词均被炮火所毁,师生转移到华池县城壕、二将川一带。7月下旬至8月下旬,校长刘泽如曾带校部和部分师生东渡黄河到山西柳林镇,11月全部返回。在此期间,陇东中学师生主要配合战争搞动员服务工作,教学一度中断。同年9月学校在二将川复课,有教学班3个,学生74人,因校长刘泽如去山西,由副校长冯克箴主持校务。1948年3月陇东中学奉上级指示停办,改为陇东分区党校。解放后于1972年恢复陇东中学校名。
陇东中学是我党在陇东根据地创立的第一所完全新型的中等学校。从开办之日起,这所学校即遵循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培养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阶级教育和民族教育、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的教育、劳动观点和实践观点的教育、中国革命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政策和工作方法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依靠群众,人人动手;耐心细致,重在转化;从严要求,一丝不苟;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个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突出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如开设《政治常识》课,讲授经济政治常识、抗日战争与三民主义常识、组织生活与工作方法常识等;开设《边区建设》课,讲授边区史地、边区政策、边区组织。1946年后上述两课合并为《公民》课,讲授解放区、中国及世界政治概况、党的基本政策与基本工作方法。其开设的《国文》课也主要是从《边区群众报》上选择的一些工作经验介绍、革命英雄故事和实用公文等。这种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的做法,对树立学生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勤俭办学是陇东中学坚持的办学原则之一。在大生产运动中,师生共同奋斗,开垦荒地,种粮种菜,喂猪打柴,修建校舍,自制教学用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943年春天,师生先后在高楼原、二轱原、丁家湾开荒地110多亩,收粮食33石,菜5000余斤,其它收入达1.5万余元。1944年又开荒1000多亩,收获粮食180多石,洋芋5.5万斤,菜10万斤;纺棉线50多斤,捻毛线132斤。1945年刘泽如校长办理接替手续时,学校尚有余粮182.4石,有马一匹、驴5头、牛5头、羊32只、猪42口。参加劳动,勤俭办学,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当时的物质困难,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实践观点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