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期间,西藏全区供编印、制作和发放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科普知识宣传品110余万册;《西藏人口》专题栏目,共播出电视节目132期,广播300期,刊出专栏240期。宣传册每年入户率达到40%,人口覆盖率达到8%;《西藏人口》覆盖率达到83%,广播覆盖率达到86%。2001年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要求,西藏全区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多种形式正确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逐步消除旧婚育习俗,共有20个集体及个人获得国家先进集体及个人的荣誉称号。“十五”期间全区共组派服务队430余批、1550余人次,受益群众近80万人。下发了《关于对农牧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提供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牧区计划生育服务实行免费的政策规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内涵逐步扩大。
4.西藏地区优生优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西藏,由于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素质低,服务能力弱,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一是县、乡两级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缺乏必要的服务条件,技术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牧民群众的需求.二是由于宣传不够深入,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迷信较严重,认为优生优育是“杀生”和“不道德的”,在部分贫困地方,由于生育过多过于频密,引起的贫困和返贫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地、县两级财力困难,对人口和优生优育工作的投入依然不足。四是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汉族等其他民族进人的更多,也会产生许多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的影响。
5.切实可行的计划生育工作方式。
选择可行的方法进行优生优育宣传是很必要的。政府可以在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大量培养少数民族人员加入到医务工作者的队伍中去。首先是共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更便于与农牧区群众沟通,利于开展工作;其次,可以起到榜样和宣传的作用,让他们在送医送药的同时,开展优生优育宣传。这种人户形式的宣传教育更加能够深入人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单进行口传身教,还可以印制一些传单、小图册,利用当地农牧民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宣传不以计划生育为目的,要以注意公共卫生、注重优生优育、进行生殖保健为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出生率和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
6.建立现代人口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
一是要积极构建人口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形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服务新机制框架体系,是现代化人口公共管理的必要之路。流动人口管理、育龄妇女的管理、避孕的知情选择等工作都属于人口公共管理范围。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基础保障。二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维权保障。严格贯彻实施人口发展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落实奖励扶助,完善社会保障,充分维护人民群众的发展利益,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人口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根据国家人口委员会、卫生部的要求,坚决执行《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中止妊娠的规定》。三是要通过生殖健康关怀,提高人口素质,全面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积极构建新时期生育文化建设网络,高度重视党校生育文化理论教学工作,切实加大生育文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生育文化特色活动,大力推动生育文化设施建设,利用送医送药和下派服务队宣传各种避孕节育方法,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面。不单针对女性育龄妇女,对男性也要进行宣传。发放避孕药品,工作要细致周到,教会农牧民避孕药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公共教育、少数民族生育文化的研究,开发适合各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计划生育宣传品和生育文化产业等措施,建设新型的生育文化,从社会心理层次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形成优生优育的科学生育观念。四是要制作、编印和发放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各类知识宣传单、宣传册。提高入户宣传率,加大人口覆盖面积,更大限度地扩大宣传面。五是要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最大限度的加大宣传和技术服务力度,力争使广大农牧民的生育观念发生转变。结合各种纪念活动日,加大宣传力度。如在“世界人口日”、“计划生育男性参与宣传日”、“红十字日”等各种机会中,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活动,有效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全面落实对实行自愿计划生育的藏族育龄夫妇免费提供孕前优生检测服务和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六是要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要求人口和计划生育方案的管理系统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目前,自治区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和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服务设施、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影响着优质服务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推进。七是要加大计划生育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健全完善村(居)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有效加强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实施数字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工程。要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将事业费单立账号,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八是要进一步开展生殖保健工作。要继续提高自治区农牧区群众的生殖保健水平,就必须继续推进及完善新型医疗体系,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加强农牧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农牧区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行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资金采取申请国家财政帮扶、自治区政府补充以及地区自筹小部分的实施方案。切实改善农牧区人口的医疗卫生状况。
(八)西藏人口发展的特殊性和关键问题
1.西藏人口发展问题的特殊性。
一是人口发展的国际性。对于西藏人口问题,国际政治和舆论非常关注a二是人口发展的民族聚集性。西藏是中国藏族人口最集中的区域,有240多万人,占全国藏族人口总数的30%,占西藏总人口的95X。三是人口发展的社会生活习惯性。部落习惯和家庭传统,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人13生活水平极低。四是人口发展的自然性特点,生命禁区的人口问题,2/3的地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自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人口死亡率高。
2.西藏发展的外部经济依赖性。
西藏整体上是个输入型经济发展模式。据统计,从1980到2004年,中央财政补贴收入占全区财政收入的90%~95%,人均财政收入为5~10元,而人均财政支出达2000~2500元。2000年以来,我国东南发达地区的省市对西藏的无偿援建项目非常多,几乎在西藏的任何一个地方或者任何一个部门,都有投资比较大的外地援建项目。从1994年到2003年,承担对口援藏的18个省市、61个国家部委、17个中央企业对西藏提供的援助项目、资金就达到1698个、64亿元。
3.青藏铁路开通将对西藏人口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是流动人口的数量急速增加。2004年大约有20万,2005年为30万。2006年7月后会急速增加,年全区流动人口增加在10万以上。二是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的关系。当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普遍低,而外来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普遍比较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发生矛盾和摩擦。三是人口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加。人口增长和活动频繁是危害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流动人口会增加空气、草地、森林、水源、交通、垃圾等各种各样的污染,特别是白色污染。四是文化的冲撞会加剧。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教育体系、卫生医疗等都可能发生冲撞。五是4000多千米的边境线的开发会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而迅速地变成西藏对外开放热点,为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口岸贸易、口岸技术、口岸开发区创造了条件。
4.人口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以下问题是最关键性的。一是计划生育工作方式正常化。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生态和谐。三是中心城市人口膨胀与城市重点建设。四是生态无人区的规划和建设。五是藏民族人口素质提升工程。六是实施12年义务教育工程。七是本土人口与外来人口和谐共处。八是“一江两河”流域牧民新村建设。
5.西藏人口发展的根本目标设计。应该坚持“三为战略”,即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要为构建和谐西藏服务、为建设生态西藏服务、为实现现代西藏服务。实现“四个发展标志”即人口增长控制适度、人口流动和谐适量、人口素质提升较快、人口布局区域合理。
(九)决策西藏人口战略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坚持人口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人口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问题。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的问题。建立西藏人口发展的调控体系,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口战略和人口规划,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措施,必须把解决人口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的关系。重视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保持人口同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
2.坚持控制人口增长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相结合。
实行计划生育,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反映了人口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a在人口工作中一定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成果最终体现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3.坚持人口发展与重视人口安全相结合。
出生人口性别比技术引进的失调会导致两性人口非均衡发展,导致社会意义上的“生态危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108视为正常范围,虽然西藏的人口性别比不高,但也有可能引发社会安全问题,因为人口自身结构和素质不良以及流动人口的大量涌人,会给西藏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而且,随着“生命周期”的展开,最早独生子女和计划生育新一代进入婚育期,独生子女的家庭风险性加大。这些都是社会发展问题的组成部分。所以,在人口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人口本身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全面、协调发展。
4.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根据国家政策,西藏要依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生育政策,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适度调节。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与现行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不冲突、不矛盾,要依据实际情况,从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切身利益出发,以积极引导和经济激励为手段,政府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使各族群众自觉参与到“少生快富”工程中来。要依据民族不同,对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和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地域、城镇和其他民族地区的要求和目标也应各不相同。
5.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各方综合措施相结合。
作为基本国策,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人口政策、法律法规和人口的计划、规划,引导、规范和约束群众的生育行为。同时,人口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充分发挥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动性,维护群众利益,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社会工作相结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采取政策、法律、宣传、教育、经济、行政等各方面的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最终实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6.坚持社会宣传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国际影响和舆论的关系,在西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坚持“四为主”,即宣传为主、自愿为主、服务为主、调控为主。对于占西藏人口总数95%的藏族群众,特别是农村的藏族群众的生育问题,要坚持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向他们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优势。藏族群众是否接收受计划生育,以及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怎么样,都不能作为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坚持以自愿为基础。不论藏族群众采取什么样的生育方式,政府都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生育技术服务方式,提高生育、生殖的健康水平。政府对于人口的调控政策主要体现在人口的布局调整、移民搬迁、农村新村建设、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人口素质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
(十)人口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
1.人口协调发展战略。
对于西藏来说,保证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非常重要a甚至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为了保证西藏这块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园地,国家可以选择花钱买生态环境、花钱维护人口的正常发展。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看,西藏的人口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解决四大问题: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开发的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2.人口规模控制战略。
由于目前我们在西藏还不能明确地提出计划生育政策,或者坚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我们可以控制人口规模,或者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上去提出这方面的政策和战略。在西藏控制人口规模的重点,应该是城市、小城镇、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这四个方面。课题预测结果表明,西藏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只有非常小的人口数量增长变化,没有大的人口增长高峰出现。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只是在2000年以来人口增长波动非常小的情况下做出的,未来的人口增长变化将有可能出现特殊的变化。所以,控制人口规模是必须的选择。
3.人口素质提升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