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的构成
一、民族的定义
部落与民族不可分。要论及民族的构成,首先必须弄清楚“民族”的定义。关于“民族”的概念,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民族”的概念难以捉摸,“像神话中不断改变自己容貌的怪物普洛透斯”。这主要是因为“民族”一词具有多种释义,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对它的起源条件、时间和标志等也自然不同了,因此常给人的感觉是不易把握。就目前在我国的民族研究中,汉语的“民族”一词因场合不同可以对应于外文的多种词汇,如常见的“people”(英)、“ethnicity”(英)、“napoд”(俄)、“volk”(德)、“people”(法)、“nation”(英、德、法)、“нация”(俄)等。这些词或可指“人群”、“人民”,或可指“民族”,而这里的“民族”又可指文化集团,又可指种族集团、地域集团、国家等。就连1997年12月在我国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的“21世纪和平与民族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其英文会标中的“民族”一词干脆用了汉语的音译“MINZU”。这着实反映出了我国学术界在“民族”一词使用上所受的困扰和无奈。
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是指民族共同体而言……一般所说的原始民族、蒙昧民族、野蛮民族、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前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等,都包括在这一‘民族’的概念之内。而狭义‘民族’……仅指资本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而言,一般又称为现代民族。”由于“民族”一词本身包容的多义性,使对它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所谈及的民族构成中的“民族”定义也只能是指广义“民族”上的定义,它可以泛指历史上存在的各类族体:氏族、部落、部族、现代民族等。
就广义“民族”定义的解释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人类学界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的人群,即:①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世代相袭;②在基本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上具有明显的同一性;③构成一个具有社会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社会领域;④具有自我认同和为他人认可的、有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群体成员。这里西方人类学者研究的民族因素和民族问题主要是针对一些由土著民族和外来的移民集团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构成而言。应该看到,西方学者在解释广义“民族”定义上有相当合理的成分,但年。它更多的是符合次生民族,尤其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民族形成和存在的状况。但我们走出这些移民国家的范围,放眼更大的地理空间和历史时代,这种定义的包容量显然过于狭小了。这是因为西方学者对民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的移民集团、土著社会以及国外较落后的民族,因此他们的民族定义也更多地着眼于代表“主流文化”的族体之外的民族,使人常常感到他们笔下的民族或族群带有落后群体的意味。
在狭义“民族”的解释上,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相对西方学者的观点,我国学术界对“民族”定义的认识似乎更深入一些,其中又长期认可斯大林对民族下的定义。尽管斯大林明确说明这个定义是针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也符合其他时期民族的状况,从而具有广泛的意义。但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斯大林的这个民族定义受到了前苏联学术界的广泛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见,现在看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确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斯大林把他定义中民族的四个特征看得过于绝对,认为四个特征只要缺少一个都不能成为民族。如在世界上没有了“共同地域”的犹太人还能被承认为一个民族吗?在我国“从‘共同语言’看,丧失了本民族固有语言的回族、满族、畲族、土家族等算不算单一民族?从‘共同地域’看,散居在不同地区的苗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乌孜别克族等能不能成为单一民族?从‘共同经济生活’看,我国各民族都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方式占绝对优势,经济联系非常薄弱,那我国还有没有民族?从‘共同心理素质’看,什么是‘共同心理素质’大家感到理解不深,难以把握”。其次,斯大林的这个定义比较适应于民族形成早期的情况,而不符合民族不断变动以后的情况。因为在民族生成的一定阶段,各个民族的确有着一致的语言,在一个地域中有着共同的经济生活,并有着相同的心理素质。但随着民族分化、迁移等情况的发生,那些作为特征的共同点将发生很大的变动。如同一民族的成员可能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像裕固族就使用两种语言;而同一语言又可能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所共同使用,像蒙古族、东乡族就使用同一语言;同一地域可能为多个民族所共居,而一个民族又可能居住于不同的地域,像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就是藏、蒙古、裕固、哈萨克等多个民族所共居,而主要居住在西北的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又分别居住在东北和湖南省等不同的地域。然而一个民族在形成中,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造就了这个民族特定的语言、心理素质和传统文化,造就了民族稳定的特性;当一个民族形成后,表现这个民族存在的是从它的成员身上表现出来的语言和文化现象,而不是造就了这些现象的地域环境和经济生活。第三,这四个特征没有明确列入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这两个因素,而事实说明这两个因素是不能忽略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共同体最为明确的外在特征,不论是早期民族还是现代民族,其所具有的习俗等传统文化总是自身存在的最鲜明的标志。而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识和感情依附,它是任何民族都可能具有的共同的认知内容和社会感情。
尽管斯大林给民族下的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至今尚没有另一种定义能够更好地取代它而且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这里的关键在于民族是一种变动的共同体,它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特征并不相同,尤其是在民族形成早期和经分化以后的阶段更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就民族的构成而言,我们还是基本上参照斯大林的观点,“概括起来说,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体,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虽然在各个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共同体中,其规模、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有着巨大的差别,但它们都具有最一般的共同特征,即是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方式(即有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等的具体形式)和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人们共同体。而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则是最主要的特征,缺此,便不成其为民族了”。而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民族特征要素的应该是:“语言、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素质、民族认同、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因此,给民族下的定义也应该是相对的,其相对定义应为:“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传统文化、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认同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综合上述有关民族定义的论述,我们认为,民族的构成应包括:语言、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意识、民族认同、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等几个方面。
二、民族的起源
1.民族起源的时间
关于民族起源的时间,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是国家形成前后或人类演化的“早期智人”时期。早期智人过去称为“古人”或“尼安德特人”,距今10万年(或20万年)至3.5万年之间。早期智人的化石,除美洲、大洋洲外,各大陆均有发现。如在1853年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山谷发现的化石,称之为尼安德特人。在我国,早期智人的化石有大荔人、许家窑人、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
早期智人的脑量为1400毫升左右,其体质结构除头骨稍显原始外已与现代人类相差无几。他们制作的石器已有很大改进。像许家窑人和丁村人等已经能够制作出飞索之类的复合工具。他们用这些石器可以猎取巨大的野兽,用兽皮制作衣服,也已经从使用天然火发展到人工取火。而欧洲的考古材料还反映出,早期智人已经会用兽骨和兽皮以及其他材料建造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住所,并设有炉灶。这些情况表明,早期智人在物质生产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了创造民族要素的条件。语言是民族构成的重要条件,因为它是被用于社会交往的,至少每个群体都已有了成熟的群众语言,这在考古材料中早已证明,早在早期智人之前的直立人时代,从生理结构看,人类已有了掌握语言的充分条件。
属于民族心理素质方面内容的原始宗教观念已在尼安德特人中发现,表现宗教礼仪和思想文化的痕迹在尼安德特人遗址中多有发现。例如:“在穆斯特遗址中最普遍的是动物崇拜迹象,特别是对洞熊的崇拜……在法国南部,发现有大约21只洞熊遗骸为一块沉重的石板所覆盖。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发现有个儿童埋葬处用一圈山羊颅骨围着。”这种动物崇拜现象使人想起了氏族社会的图腾。如果说图腾崇拜是氏族或部落的象征,那么,作为民族心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原始宗教此时已经萌芽了。这一点上学者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如切博克萨罗夫说:“宗教萌发于穆斯特时期的古人——尼安德特人阶段。当时人类已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我国学者周一良、吴一廑也讲:“人们对于死去的同伴有了怀念,出现了最初的墓葬。埋葬死者时,尸体似乎有一定的放法。这些地方还发现了殉葬品,可能已有了宗教观念的萌芽。”原始宗教是原始人类最有效的社会凝聚因素和最鲜明的传统文化内容。它的萌芽和出现无疑也是民族心理素质形成和民族意识的突出表现。
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传统习惯是维系群体稳定必不可少的制约机制,这些机制的出现自然反映着民族稳定性的存在。在尼安德特人中就有道德规范和传统习俗的存在的反映。因为更多的考古材料说明,尼安德特人社会的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照的义务。残疾的人往往得到同伴们的照顾,“发现于山尼达的一个被截断四肢的人的遗骸和出土于拉切比勒的一个患关节炎的人之遗骸,证明了这一事实。这意味着:当时的文化不仅仅是以保障生存,而且还超过了这个水平”。至于民族构成的环境因素,只要看一下当时的人口数量和分布状况便可一目了然。据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估计: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世界人口数量约为125,000人,而到了距今10,000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总量约为532万人。而这一时期的人口已分布到了亚、非、欧三洲各地。除有代表性的尼安德特人及其文化外,还有非洲的沙尔坦喀人,法乌斯密司文化,亚洲的安栋人,台希克一台希人及其文化,卡麦尔人及其文化等。这些文化散布广泛,相距遥远,反映着当时人类的散居状态。由于当时彼此的互相隔绝,就是相距不太远的古人类群体之间的自然形貌和文化差异也很大。比如我国早期智人时期的丁村人和许家窑人同发现于今山西省,由于相互隔绝,且文化差异很大,从发现的人类化石的牙齿看,前者离今天要远远早于后者,其进化程度也应低于后者,但实际上后者的牙齿要比前者的牙齿原始得多,而前者的牙齿则已和现代人很接近,几乎没有很大差异。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人类的进步是共同的,但由于隔绝,相互之间的体质和文化差异很大,而正是这一时期的人类能够形成民族这种共同体形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王希恩先生在他的《民族过程与国家》中将民族的时间定为尼安德特文化时期,笔者较为赞同这一观点,民族的起源的时间应在早期智人时期。学术界公认的看法是,氏族的形成就是民族的形成,这是因为氏族是属于广义民族的范畴的一个种类。我国有不少学者也认为,民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看法是被“较普遍接受的看法”。“早期智人阶段则是氏族公社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2.民族起源的要素
民族的起源除了人们已了解的物质生产力条件之外,还包括以下几大要素。
第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民族特征得以产生的生理条件。这是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人类体质的演化经年。历了早期人类、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等阶段。从身体结构、大脑发育的状况来看,人类只是在距今4万年前后的智人阶段才完成了向现代人类的转化。民族要素中语言和具有稳定性状态的传统习俗等特征的形成都要以人类相应的身体构造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则是通过逐步演化形成的。比如人的语言发音器官的完备,脑容量的增加,脑部构造对学习、模仿能力的适应,体质的不断增强等都是经过漫长的劳动改造和社会生产实践逐步演化而成的。人的这一生理特征就决定了人类自诞生之日起,这种生理因素就成为民族产生的先觉条件。
第二,环境因素。民族的差别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别,而培植这种差别的土壤正是不同的生存环境。关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中外学者早已有过足够的论述。从大量的民族学资料中看,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并不是在人形成的外貌和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因为“任何一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接受一种物质生活方式。澳洲中部的土著居民,不论气候如何变化,总是能不穿半点衣服,不需要坚固的住宅;但这种缺乏水源、土地荒瘠和动植物很少的环境迫使他们流浪无定,靠狩猎和劫掠为生。爱斯基摩人一定要穿衣服、住房屋,以抵御风雪严寒,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他们也无法从事农业”。而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形成的人类文化则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人类的文化是作用于自然,又获自于自然的,所以它不能不带有自然的烙印。自然界的千差万别又决定了人类文化的千差万别,这正是人类民族差别存在的决定因素之一。这种差别的存在正是人们居于其中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民族是封闭环境造就的结果,民族文化的发生需要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当然,这里讲的封闭并不一定指山川大漠的隔绝,而远远不可及的距离和足不出户的生产生活方式都能使人群之间相互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