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
3177100000003

第3章 中国游牧民族的历史发展与现状(2)

目前,我国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少数民族的大部分是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民族,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仅有藏族、羌族等,另外还有属于印欧语系的塔吉克族。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许许多多的游牧民族活跃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广阔草原上,但是,在长期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范围内,持续不断的各民族间的同化、融合的过程,使其中的许多民族逐渐地消失或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同时,在激烈而复杂的民族同化过程中,也使许多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移居他乡,并且有的也因为迁居地与原居住地生态环境的差异而逐渐改变了他们的生计方式,即由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游牧民族变成了从事农耕经济的农业民族。总的趋势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越来越少,逐渐地失去了许多游牧民族曾经具有的固有属性或游牧生产和生活的典型特征。

战国至秦汉时期,主要的游牧民族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林胡、楼烦、丁零、月氏、乌孙、羌、氏(狄或翟)、戎等。其中匈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较大。匈奴在强盛时期曾经控制了古代中国的北方地区。东胡在战国时期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燕国的北部和东北部,即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和老哈河流域。

早在商代,东胡就游牧于商朝的正北方,西周时期又位于其东北部,它包括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游牧部落。后来的两汉时期,乌桓、鲜卑等就是当时东胡联盟中的重要成分,二者都以其游牧地区而得名。鲜卑族位于乌桓之北,东汉时期始见于史书,而乌桓则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史书上了。三国时期乌桓逐渐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互融合。鲜卑族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长期活跃在我国的北方草原,成为匈奴之后对我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游牧民族之一。

林胡与楼烦也是活动在北方的古老的游牧民族,是春秋战国时期活动在我国北方草原上最重要的游牧民族。从商朝到战国后期匈奴兴起前,这两个民族都是对中原农耕民族威胁最大的游牧民族,并对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就是中华民族关系发展史上重大的文化交流事件,特别是在中原农耕民族的军事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丁零是历史上活动在最北部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他们活动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带。到三国时期,丁零逐渐分为东西二部,而且已经有许多丁零人向南游牧迁徙。月氏和乌孙是秦汉时期活动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古老的游牧民族。当时的河西走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游牧民族的理想牧场,但是到两汉以后就逐渐被开发为农耕经济地区了。

戎、氏、羌等民族都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地带的十分古老的民族,大体上活动在今天的甘、青地区。这些民族实际上并不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很早起就发展了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并长期保持着半农半牧的生计方式。另外,由于上述地区又接近农耕民族的发源地或农耕经济的中心地区,所以这些民族活动的地区又常常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在上述民族中,羌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较大。一方面表现在秦汉时期及其以前,羌族部落经历了一个向四周扩散的历史发展过程:他们向西发展到了西域东南部和西部绵长的昆仑山区和喀喇昆仑山地区;向西南则进人了青藏高原,成为后来藏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南则沿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即今天的四川、云南西部高原,成为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族源之一;向东则迁人中原内地并与当地汉族等其他民族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汉代的羌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是东汉时期的羌族大起义,斗争的焦点之一实际上是畜牧业经济和农耕经济的矛盾。

魏晋南北朝以后,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关系又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即从以激烈的矛盾斗争为主变成了相对缓和的人主中原地区和在中原农耕民族地区建立政权等形式的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军事实力对比方面,也首次出现了游牧民族明显强于农耕民族的格局。同时,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即拓拔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此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还有柔然、突厥、高车(敕勒)等民族。

隋唐时期,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吐蕃、突厥、回鹘、薛延陀、黠嘎斯、吐谷浑等。这一时期出现了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从北方和西南部的夹击之势,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也成为农耕民族的主要威胁之一。不过,由于农耕民族建立的王朝比较强盛,因此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总格局中,农耕民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从五代到元、明、清以后,先后兴起了许多强大的游牧民族,如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和满族等,都曾经建立过规模不同的政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基本上是由游牧民族主宰着。而且自元朝以后,今天中国多民族的格局基本确定,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大都在这一时期就基本形成了。

综上所述,我国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是在部落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其表现形式为:有的是跳跃式的发展,有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并存,所以说凡是我国的游牧民族在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中都经历了部落制度,有的部落制度甚至保存得较为完整,呈现出多种社会形态并存的局面。

)第二节 中国游牧民族的现状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东西跨度达5200公里,南北延伸约3700公里,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河谷、平原、沙漠、草原和森林。气候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给各族人民提供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也造就了不同的生产方式。

我国游牧民族生活居住的地区一般称之为畜牧区。畜牧业地区是指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边疆,从大兴安岭西部往南,沿阴山、贺兰山西北、祁连山东麓和青藏高原,包括12个省、自治区的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总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左右。其中,内蒙古、西藏、青海三省区牧区面积分别占本省区总面积的66%、81%、91%;新疆、四川、甘肃三省区牧区面积占本省区总面积的30%以上。

在全国五大牧区的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和甘、川牧区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居住,他们有经营畜牧业的悠久历史。内蒙古牧区海拔高度在1000一1500米之间,主要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居住;青海牧区海拔高度大约在3000米以上,主要有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居住;新疆牧区主要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居住;西藏牧区主要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居住;甘、川牧区主要有藏族、彝族、羌族、回族、哈萨克族、裕固族、蒙古族、东乡族居住。在上述五大牧区中,有7个民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有9个民族兼营畜牧业。全国少数民族牧区、半农半牧区的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94%。可见畜牧业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7个以经营畜牧业的游牧民族是: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裕固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由于他们所居住生活的自然条件不同,因而经营的畜牧业品种是有差别的。在畜牧业中,其中鄂温克人以养驯鹿为主,蒙古人以养马、黄牛和羊为主,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则以养牦牛和绵羊为主,此外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则多养骆驼。关于我国畜牧业的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全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分布表 单位:个

┏━━━━┳━━━━━━━┳━━━┳━━━━━━━━━━━━━━━━━━━━━━━┓

┃地区 ┃ 分类 ┃县数 ┃ 县(旗)名称 ┃

┣━━━━╋━━━━━━━╋━━━╋━━━━━━━━━━━━━━━━━━━━━━━┫

┃河北 ┃半农半牧区 ┃ 6 ┃ 张北、康保、沽源、尚义、丰宁、围场 ┃

┣━━━━╋━━━━━━━╋━━━╋━━━━━━━━━━━━━━━━━━━━━━━┫

┃ 山西 ┃ 半农半牧区 ┃ 1 ┃右玉 ┃

┣━━━━╋━━━━━━━╋━━━╋━━━━━━━━━━━━━━━━━━━━━━━┫

┃ ┃ ┃ ┃ 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 ┃

┃ ┃ ┃ ┃ 牛特、鄂温克、新巴尔虎右、新巴尔虎左、陈 ┃

┃ ┃ ┃ ┃ 巴尔虎、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左翼中、科 ┃

┃ ┃ 牧区 ┃ 33 ┃ 尔沁左翼后、扎鲁特、锡林浩特市、阿巴嗄、 ┃

┃ ┃ ┃ ┃ 苏尼特左、苏尼特右、东乌珠穆沁、西乌珠 ┃

┃内 ┃ ┃ ┃ 穆沁、镶黄、正镶白、正蓝、达茂、四子王、鄂 ┃

┃蒙 ┃ ┃ ┃ 托克前、鄂托克、杭锦、乌审、乌拉特中、乌 ┃

┃ ┃ ┃ ┃ 拉特后、阿拉善左、阿拉善右、额济纳 ┃

┃古 ┃ ┃ ┃ ┃

┃ ┣━━━━━━━╋━━━╋━━━━━━━━━━━━━━━━━━━━━━━┫

┃ ┃ ┃ ┃林西、敖汉、扎兰顿市、阿荣、莫力达瓦、科 ┃

┃ ┃ 半农半牧区 ┃20 ┃尔沁右翼前、扎赉特、突泉、开鲁、库伦、奈 ┃

┃ ┃ ┃ ┃曼、太仆寺、察右中、察右后、东胜市、达拉 ┃

┃ ┃ ┃ ┃特、准格尔、伊金霍洛、磴口、乌拉特前 ┃

┣━━━━╋━━━━━━━╋━━━╋━━━━━━━━━━━━━━━━━━━━━━━┫

┃辽宁 ┃半农半牧区 ┃ 6 ┃ 阜新、彰武、康平、北票市、建平、咯左 ┃

┣━━━━╋━━━━━━━╋━━━╋━━━━━━━━━━━━━━━━━━━━━━━┫

┃ ┃ 牧区 ┃ 1 ┃通榆 ┃

┃ 吉林 ┃ ┃ ┃ ┃

┃ ┣━━━━━━━╋━━━╋━━━━━━━━━━━━━━━━━━━━━━━┫

┃ ┃半农半牧区 ┃ 7 ┃ 双辽、扶余、长岭、前郭尔罗斯、大安、镇赉、 ┃

┃ ┃ ┃ ┃ 乾安 ┃

┣━━━━╋━━━━━━━╋━━━╋━━━━━━━━━━━━━━━━━━━━━━━┫

┃ ┃ 牧区 ┃ 7 ┃ 龙江、甘南、杜尔伯特、富裕、安达、青冈、肇 ┃

┃ 黑龙 ┃ ┃ ┃ 源 ┃

┃ ┣━━━━━━━╋━━━╋━━━━━━━━━━━━━━━━━━━━━━━┫

┃江 ┃ ┃ ┃ ┃

┃ ┃ 半农半牧区 ┃ 8 ┃ 泰来、林甸、同江、虎林、肇东、兰西、肇州、 ┃

┃ ┃ ┃ ┃ 明水 ┃

┗━━━━┻━━━━━━━┻━━━┻━━━━━━━━━━━━━━━━━━━━━━━┛

┏━━━━━┳━━━━━━━┳━━━┳━━━━━━━━━━━━━━━━━━━━━━━┓

┃地区 ┃ 分类 ┃县数 ┃ 县(旗)名称 ┃

┣━━━━━╋━━━━━━━╋━━━╋━━━━━━━━━━━━━━━━━━━━━━━┫

┃ ┃ 牧区 ┃ 10 ┃ 松潘、壤塘、阿坝、若尔盖、红原、德格、白 ┃

┃ ┃ ┃ ┃ 玉、石渠、色达、理塘 ┃

┃ ┣━━━━━━━╋━━━╋━━━━━━━━━━━━━━━━━━━━━━━┫

┃四 ┃ ┃ ┃ 汶川、理县、茂县、九寨沟、金川、小金、黑 ┃

┃川 ┃ ┃ ┃ 水、马尔康、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 ┃

┃ ┃ 半农半牧区 ┃ 38 ┃ 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巴塘、乡城、稻城、 ┃

┃ ┃ ┃ ┃ 德荣、西昌市、木里、盐源、德昌、会理、会 ┃

┃ ┃ ┃ ┃ 东、宁南、普格、布施、金旧、昭觉、喜德、冕 ┃

┃ ┃ ┃ ┃ 宁、越西、甘洛、美姑、雷波 ┃

┣━━━━━╋━━━━━━━╋━━━╋━━━━━━━━━━━━━━━━━━━━━━━┫

┃ ┃ 牧区 ┃ 13 ┃ 当雄、仲巴、萨嗄、那曲、嘉黎、聂荣、安多、 ┃

┃ ┃ ┃ ┃ 申扎、班戈、巴青、革吉、改则、措勤 ┃

┃ ┣━━━━━━━╋━━━╋━━━━━━━━━━━━━━━━━━━━━━━┫

┃ 西 ┃ ┃ ┃ ┃

┃ 藏 ┃ ┃ ┃林周、昌都、江达、贡觉、类乌齐、丁青、察 ┃

┃ ┃ 半农半牧区 ┃24 ┃雅、八宿、曲松、措美、错那、昂仁、谢通门、 ┃

┃ ┃ ┃ ┃比如、索县、普兰、札达、噶尔、日土、工布江 ┃

┃ ┃ ┃ ┃达、浪卡子、康马、亚东、岗巴 ┃

┣━━━━━╋━━━━━━━╋━━━╋━━━━━━━━━━━━━━━━━━━━━━━┫

┃ ┃ 牧区 ┃ 7 ┃ 肃北、阿克塞、肃南、天祝、玛曲、碌曲、夏河 ┃

┃甘 ┃ ┃ ┃ ┃

┃ ┣━━━━━━━╋━━━╋━━━━━━━━━━━━━━━━━━━━━━━┫

┃肃 ┃ ┃ ┃ 永登、永昌、靖远、安西、山丹、民勤、漳县、 ┃

┃ ┃ 半农半牧区 ┃ 12 ┃ 岷县、环县、华池、卓尼、迭都 ┃

┣━━━━━╋━━━━━━━╋━━━╋━━━━━━━━━━━━━━━━━━━━━━━┫

┃1 ┃ ┃ ┃祁连、海晏、刚察、泽库、河南、共和、同德、 ┃

┃青 ┃ 牧区 ┃26 ┃兴海、贵南、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 ┃

┃ ┃ ┃ ┃玛多、玉树、杂多、称多、治多、襄谦、曲麻 ┃

┃海 ┃ ┃ ┃菜、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都兰、天峻 ┃

┃ ┣━━━━━━━╋━━━╋━━━━━━━━━━━━━━━━━━━━━━━┫

┃ ┃半农半牧区 ┃ 4 ┃ 门源、同仁、尖扎、贵德 ┃

┣━━━━━╋━━━━━━━╋━━━╋━━━━━━━━━━━━━━━━━━━━━━━┫

┃ ┃ 牧区 ┃ 1 ┃盐池 ┃

┃ 宁 ┃ ┃ ┃ ┃

┃ ┣━━━━━━━╋━━━╋━━━━━━━━━━━━━━━━━━━━━━━┫

┃ 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