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
3177100000024

第24章 中国游牧民族部落的管理体制与作用研究(3)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回鹘人和古代蒙古人的一部分各自从本民族中分离出来,并且与部分藏族、汉族等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现代民族。部落制度在裕固族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裕固族的祖先曾实行多种政治制度,最早的当是原始的氏族部落政治制度,后来实行的主要是氏族部落制和封建制相结合的宗法封建制。

1.河西回鹘时期的裕固部落管理体制

裕固族的部落形成于阶级社会,其部落的管理体制呈现出部落制与封建制相结合的封建领主制形式。当时的河西回鹘政权是在部落的基础上建立的,最高统治者为可汗,可汗之下设有宰相、枢密使等职官。可汗出自“夜落隔”部落,实行世袭制。可汗之下各级官吏的官号有突厥民族的,也有借自中原王朝的,如都督、宰相、枢密使等都是中原王朝的职官名。各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各立君长,分领族帐”。如河西回鹘政权的文武大臣一般都由各部落的头人担任,他们可以说是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汗国大臣,又是部落头人,代表可汗分管各自统领的部落,权力较大。

在河西回鹘时期裕固族各部落内,头人的意志就是法律,他负责组织生产,协调部落成员关系,率军保护部落,并有处罚居民,直至处死的特权,而不受汗国可汗干预。实际上,河西回鹘时期的部落管理体制还停留在部落联盟阶段,虽然是以可汗为首的联盟,但由于可汗的经济来源和兵力来源均出自部落,因而对部落的依靠性较大。而作为部落属民,由于长期受部落宗法体制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部落头人惟命是从,而可汗的意志又是通过部落头人下达的,因此形成了可汗权限不大的较为松散的部落联合体。

部落头人在汗国中既是封建领主,又是统领部落兵力的统帅,因此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各部落依据不同游牧地区散处在甘州、凉州、瓜州、沙州等地,其中以甘州回鹘势力最强,史籍中就记载在甘州回鹘中又有“九宰相”部落、东西四姓部落等。宋初,甘州回鹘与党项人的战争就是以上述部落协同作战进行的。可汗遇有大事还须同九宰相诸部、东西四姓部落协商而定,甚至像父死子嗣的可汗承袭,也必须有他们的拥戴,可见此时的部落实力是很强的,而可汗的权利被削弱了。这种松散性表现在管理体制上就是“君微臣强”,也是河西回鹘政权最终走向衰亡的关键原因。

2.明朝时期的裕固部落管理体制

河西回鹘政权灭亡后,随着蒙古大军的西征,一部分蒙古人加入到回鹘人中,开始了古代回鹘与古代蒙古的融合时期。并从此开始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明初,明朝政府为了加强对河西的控制,在被称为撒里畏兀儿人游牧的地区设立了阿端、曲先、安定三卫,管理各部落。明朝政府以“卫”为地方行政单位,设指挥、都督等职官,指挥、都督均由部落头人担任,部落是卫的基层组织。当时由于安定卫势力最强,首领又是明朝政府在西域封的第一个王爵,因此,各部落、各卫都处在安定王的管理之下。明朝政府在这里设置的卫是一个半军事的组织,各卫的指挥、都督虽然都由各部落的头人担任,但必须经过明朝政府授官赐印才算合法。明朝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征调诸卫的兵力,如明初“安定指挥桑哥与罕东同奉调从征”。对不服从管理、为非作歹、祸乱边疆的少数部落头人,明朝政府曾大军征讨,使其悔过自新后重新安置。如曲先卫首领散即思于明初劫杀明朝使节,后又劫掠西域贡使,明朝政府曾两次征讨,直至宣德六年(1431年),散即思“贡马谢罪,复待之如初,今还居故地并归共俘”。

明朝安定王之下的诸卫联合制虽比河西回鹘时期的可汗制下的部落联盟发展了一步,但分散性仍然存在。就拿诸卫指挥、都督来讲,虽经朝廷授官赐印,但这里没有实行土司制度,因而终就不是“流官”,朝廷不能调离,也不能从外地调入,“土官”的意义居多。所以对部落头人来讲,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称呼而已,在部落中他依然有绝对的权威。这也是其长期得不到统一,部落制度仍有其生命力,仍然在发挥着作用的原因所在。

3.清朝时期的裕固部落管理体制

清朝时期,经过东迁后的撒里畏兀儿相互联合成了7大部落(七大家),清朝政府称之为七族。他们是:亚拉格家、贺郎格家、八个家、五个家、罗儿家、杨哥家、大头目家。清朝统一全国后,对七族头目分封守备、千总、把总等官职。七族之上,设总管,称为“七族黄番总管”,即人们所称的“总王”、“大头目”。各部落还设置正副头目,管理各自的部落,从而形成了总管之下的7大部落联合制。

“七族黄番总管”一职,由大头目家部落的“大头目”担任,总领7大部落。清代这7大部落分属在两个行政辖区,即西部亚拉格和贺郎格两个部落隶属肃州;东部大头目家、杨哥家、罗儿家、五个家、八个家五个部落隶属甘州。这件隶属关系,实际上使总管的权力不大,到了清朝末年,总管只是名义,实际管辖的不过是大头目家这个部落。

清朝政府除设七族总管、守备、千总、把总等官职外,还在每个部落设正、副头目二人,其目的是互相牵制。由于部落出现两个头目造成部落分离,有的部落正、副头目所领民众分居两地,分离之势日益增加,虽没有完全分成两个部落,但已在正、副头目率领下各行其是。如西部“二族”的亚拉格家、贺郎格家正、副头目所领民众就是如此。到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在这里推行保甲制,部落体制开始逐渐让位。

4.民国时期的裕固部落管理体制

在民国时期,清初的7大部落已分离为10大部落,即从“大头目家”中分离出了“曼台家”;从“杨哥家”中分离出了“四个家”;而“八个家”则一分为二,出现了“东八个家”和“西八个家”。据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调查,裕固族10个部落仍由一个大头目统辖,每个部落都有正副头目,直接管理部落。正副头目下设有“总圈头”(或称“大圈头”)一人,此外,在有的地区各部落中(这里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的各部落),部落头目下还设有“辅帮”一人。总圈头和辅帮下设有“老者”和“小圈头”一人至若干人。总圈头和辅帮处理部落内部日常事务,小圈头是为头目办事的差役。

在裕固族部落中,大头目有权管辖所有部落,有权召集和主持各部落头目会议,各部落的大小事一般由大头目批准处理。但是,随着民国政府保甲制度的推行,再加上各部落各行其是,大头目的势力和权限逐渐缩小,名义上有权管理所有部落,但实际上只限于操东部裕固语的各部落,到后来仅限于管理大头目家部落了。可以说,当时各部落的实权都掌握在本部落正、副头目手中。对于部落中的副头目一职,有世袭,也有选举的。所谓选举,也是一种形式,往往都是由头目预先指定,交部落会议通过。而总圈头、辅邦、老者这些职位都是由部落头目与宗教上层人士和牧主商量后确定的,几乎都由牧主担任,任期一般是1~3年。“老者”或称“族长”,就是氏族的氏族长,负责征集部落的各种款项和协助部落头目处理纠纷。部落会议每年举行几次,由部落头目召集,每户都要派人参加。表面上是民主议事,实质上是贯彻部落头目的决定,有时还要听从地方军阀的指令。

在裕固族部落中有“天下头目都姓安”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各部落的头目都是“安”姓,即都出自安帐氏族,并且都是世袭的。由于安帐氏族曾为裕固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而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另外,在裕固族的10个部落中都有安帐氏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维系各部落团结、防止分裂和内战的作用。因为每一个部落头目都出自安帐氏族,各部落也就是兄弟部落,对外团结一致,对内如同兄弟一样和睦相处,不会因部落之间的纠纷而自相残杀。正因为如此,才使裕固族部落制度一直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综观裕固族部落管理体制,仍是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尽管经历了多次联合,却因部落的特点所决定,在管理上依然实行兵民合一的管理体制。由于部落权力过大,使其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没有统一起来,而且经常处在任人宰割的地步。这也是历朝历代不被承认为一个民族的原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在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团结政策下,进行民族识别后才被确定为一个民族,成为真正享受民族平等权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第二节部落的政治功能

部落的政治体制是在氏族政治组织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论及这一问题,还是从我们提出的部落的政治过程的演进公式,即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中谈起。因为这种演进公式是随着氏族、部落中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成员的自身分化,从小到大,最终走向联合,产生民族的整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它在政治管理上必然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氏族、本部落的管理办法来,才能使这种政治体制运转起来。

一、氏族的政治功能

氏族是构成部落的基础。恩格斯说,氏族是“构成地球上即使不是所有的也是多数的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基础。”摩尔根指出:“氏族就是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亲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有氏族的专名以资区别,它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氏族有共同活动的地域,有自己共同的语言(后来演变成为部落的方言),有自己的名称,比如,我国蒙古族传说中的祖先“苍狼”、“白鹿”,就是以“狼”、“鹿”为图腾的两个互相婚配的氏族的名称。在美洲印第安伊洛魁人中,“每一个氏族都有一套个人名字,这是该氏族的特殊财产,因此,同一部落内的其他氏族不得使用这些名字。”氏族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仪式和特有的风俗习惯等等。以上所论述的氏族的概念都是构成氏族政治组织的基本条件。在氏族制度的前提下,同一氏族的成员有互相援助和保护的义务,同一氏族的成员不但有共同的墓地、共同的宗教节日和仪式,还有一套以氏族议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政治制度。氏族议事会是一种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的民主集会,通过它来选举、撤换氏族首领、军事首领和宗教主持人,讨论生产活动的组织安排和产品分配,以及做出犹如血族复仇等重大决定。氏族首领负责处理氏族的公共事物。氏族的政治功能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氏族议事会。正是在这种氏族政治功能的作用下,全体氏族成员都能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政治环境中生活,并充分享受原始民主气氛非常浓厚的管理形式。在氏族政治系统的基础上,随着氏族成员的不断增加和内部联系的日趋广泛复杂,要求进一步完善氏族组织和管理制度,于是部落的政治功能应运而生了。

二、部落的政治功能

关于部落的概念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对部落的分类还是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说明,因为,只有掌握了部落的不同类型,才能全面了解部落的政治体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把部落分为两类,即血缘部落和地缘部落。处于原始社会时代的属于血缘部落,自血缘部落瓦解,一直延续到阶级社会的属于地缘部落。关于血缘部落和地缘部落的形成与发展情况,我们在第四章里已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里仅以血缘部落来论述部落中既是亲属关系,又是政治关系的这种政治功能。关于血缘部落的政治功能,恩格斯的论述最具权威,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论著,对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特征作过详细的概括,并指出部落政治功能的内容是:部落有宣布氏族选出的酋长和军事首领正式就职的权力,也有撤换他们的权力。

部落有讨论公共事物的部落议事会。它由各个氏族的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他们代表各个氏族。议事会公开开会,四周围着部落的其他成员。这些成员有权加入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决议则由议事会做出。部落议事会有调整与其他部落关系的权利,接受和派遣使者,宣布战争和媾和。战争的进行和领土的保卫多半由志愿兵担任。

有些部落中间有一个最高首领,但他的权力不大。他是酋长之一,当紧急行动时,他应当在议事会召集会议做出最后决定之前采取临时的措施。上述只是恩格斯对血缘部落政治功能的论述。而到了地缘部落时期,部落议事会就发生了变化。此时的部落议事会基本上由部落酋长把持,部落议事会成员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由人们随意选举或罢免,而且权力不断增加,部落酋长力图利用部落议事会为自己服务。这种变化正说明部落政治组织在向新的阶段——部落联盟发展。

三、部落联盟的政治功能

部落联盟是部落组织的更高一级组织,通常是由几个血缘相近的部落结合而成的一种联盟形式。开始多半是临时性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永久性的联盟。摩尔根认为,部落联盟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应付战争,便于防卫,便于进攻,这与部落人口的增多、战争的频繁发生密不可分。恩格斯根据摩尔根的叙述,以易洛魁人部落联盟为例,对部落联盟的特征、政治功能作了10点概括,其主要内容是:

部落联盟由有血缘亲属关系的若干部落组成。血缘亲属关系和各部落在内部事务上完全平等、独立是联盟的真实基础。

联盟的机关是部落议事会,由地位和权限平等的若干酋长组成。这个议事会对联盟的一切事务有最高决定权。

联盟的这些酋长们被分配在各部落和各氏族中,担任专为联盟目的而设立的公职。同时在他们各自的部落这也是酋长。

联盟议事会的一切决议须经全体一致通过,表决按部落进行。

参加联盟的部落议事会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召集联盟议事会。会议在聚集起来的民众面前公开举行。每个部落成员都可以发言,但只有议事会才能决定。联盟有两个具有平等职权的最高军事首长,但没有一长制首长。上述恩格斯论述的只是血缘部落时期的部落联盟的政治形式,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到了地缘部落联盟时期,这种政治形式就需要克服更大的文化、语言和利益上的障碍,去实现新的政治组合。恩格斯对易洛魁人从血缘部落联盟向地缘部落联盟转变作有论述,他说:“部落联盟的建立就已经意味着这种组织开始崩溃,易洛魁人征服其他部落的企图也表明了这一点。”因为,征服的背后就使得部落内部私有制不断发展,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不断加剧。这样一来,因战争和其他公共事务的增多而需要更加进步的政治体制时,部落联盟便不得不让位,取而代之的便是部族的政治功能。

四、部族的政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