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3176300000041

第41章 帖木儿帝国与丝路西段(1)

疏通商路曾经是最初建立蒙古帝国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为扩大各自汗国地盘的战乱,却切断了交通线,破坏了商业贸易,一旦帝国控制商路贸易的作用消失的时候,帝国也就不复存在了;反过来,帝国的消失也意味着没有力量去保护那些割裂在各汗国支离破碎的交通线。这就是公元13世纪末至公元14世纪末近百年丝路西段不畅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往被渲染得十分野蛮和可怕的所谓蒙古西征的余波——帖木儿的征服战争,也并非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经济动机对帖木儿人来说“无足轻重”;[法]加文· 汉布里著:《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08页。相反,正是由于帖木儿沿古丝道的出征,才再次打通了自蒙古帝国解体后已断绝了近百年的丝路西段,使中亚至西亚的商业贸易再度繁荣。

一、帖木儿帝国的建立

帖木儿出身于撒马尔罕以南的渴石(今萨赫里萨布兹),其家族属于已经突厥化了的蒙古察合台汗国巴鲁剌思部。在他出生前(公元1318年),察合台汗国已分裂为东察合台、西察合台两部分,巴鲁剌思部属于西察合台。帖木儿年轻时曾作过千户长、渴石总督和河中总督的参谋。当时河中地区正值战乱,帖木儿经多年飘荡,逐步纠集起一支军队。公元1370年,他攻占撒马尔罕,夺得河中地区最高统治权,自立为苏丹。

帖木儿称霸河中后,宣布自己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便开始向四周扩张。其主要行军路线大体上仍是沿丝路西段呼罗珊大道西进的。同时分军向北向南,全方位出击。公元1370—1380年间,是他巩固河中统治的时期,同时5次向蒙兀儿斯坦的东察合台进攻,迫其归顺;4次向花剌子模开战,直接占领。公元1380—1383年间,攻入呼罗珊东部,夺得赫拉特,同时攻入锡斯坦,毁灭扎兰季,占据坎大哈。公元1384—1385年间,攻入呼罗珊西部、里海南岸、朱尔詹、马赞德兰及伊朗西部,连克萨布扎瓦尔、赖伊、苏丹尼耶数城。公元1386—1388年间攻占伊利汗国的都城大不里士,并由此北进攻入南高加索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谷儿只(今格鲁吉亚一部分),占领纳希契凡、卡斯、梯夫里斯、凡都诸诚;其西路先锋抵达小亚安纳托利亚高原;同时在伊斯法罕、法尔斯开战,夺取伊斯法罕城,由此进入设拉子。公元1388—1392年间,在彻底征服花剌子模、大掠玉龙杰赤(今乌尔根奇)的同时,北线越过高加索对金帐汗国开战。公元1392—1394年间,经由加兹温、博鲁杰尔德、迪兹富勒、舒什塔尔一线南下,再入设拉子,同时在美索不达米亚、谷儿只、安纳托利亚连连获胜,公元1393年开进巴格达。10余年间占领了整个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公元1395年再度北上进攻金帐汗国,攻陷萨莱。公元1398—1399年间,南侵印度,攻陷德里,灭德里苏丹国图格鲁克王朝(旋即退出)。公元1399年再度攻入小亚细亚,1402年在安卡拉附近大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俘其苏丹巴牙(即巴耶塞特一世);向西掠夺了布鲁萨和伊兹密尔等城。这样,在短短30年间,帖木儿便建立了一个相当于400年前塞尔柱突厥帝国领土的从中亚到西亚的******大帝国。帖木儿晚年还企图征服中国的明朝,公元1404年率20万大军,携7年粮秣,由撒马尔罕东进至锡尔河畔,但次年病死于讹答剌。

二、克拉维约沿丝路西段东来

帖木儿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消息,使西方基督教世界备受鼓舞。因为在巴尔干,欧洲联军正败在奥斯曼土耳其马下。西方基督教诸国纷纷遣使东来,企图联合帖木儿,以便牵制土耳其人对欧洲的攻势。其中,就有西班牙中部卡斯提王国亨利三世派遣的公使克拉维约,他最终抵达撒马尔罕,觐见了帖木儿大汗。克拉维约回国后写成《帖木儿时代之自卡斯提至撒马尔罕游记》一书,汉译为《克拉维约东使记》。[西班牙]克拉维约著、杨兆钧译:《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1957年。书中详实地叙述了他经历中亚各地的所见所闻,对中亚史地学,尤其是对丝路西段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据克拉维约说,亨利三世在此之前就已派使节到过安卡拉。他为考察近东各地的真实情况,于公元1402年派遣佩约·多苏托莫约和赫尔曼·三色都·佩罗窝勒斯两人在近东塞浦路斯一带考察。他们先抵爱琴海,由小亚细亚西海岸登陆至安卡拉,谒见帖木儿于西征大营。当时,帖木儿帝国正值兴盛时期,已经从中亚打到小亚细亚。在安卡拉会战前夕,帖木儿接见了西班牙使臣,待之颇为优渥。此后帖木儿在安卡拉会战中一举歼灭奥斯曼军,巴耶塞特被生擒,囚于铁笼押送东归。帖木儿在离开安卡拉前曾派遣一名叫哈吉·麦哈麦特的专使,赍以馈赠之品,赴西班牙答谢其国王亨利三世通好之意。西班牙国王为将这种交往继续下去,再派克拉维约一行随帖木儿使臣赶赴亚洲。安卡拉战役后,帖木儿率大军缓缓东去,拟在谷儿只斯坦(今格鲁吉亚一带)的卡拉巴过冬。

克拉维约一行急行至谷儿只斯坦,但为时已晚。因帖木儿于该地小驻后又继续东行回到首都撒马尔罕。克拉维约等人一直追到撒马尔罕方得觐见。

克拉维约出使撒马尔罕,恰在马可波罗东来之后一个世纪。他从卡斯提到撒马尔罕总共费时15个月,实际行程为10个月,因其在君士坦丁堡滞留5个月。回归时也花费了15个月时间,实际行程为9个月,因在大不里士稽延6个月。下面根据《克拉维约东使记》的有关内容,重点将他们在丝路西段所经历的行程作一概述,由此可知15世纪初帖木儿帝国境内交通及商贸情况。

克拉维约一行从卡斯提至君士坦丁堡,陆行2500英里。公元1404年4月由君士坦丁堡乘船沿黑海南岸航行至特拉布宗,受到已向帖木儿称臣纳贡的当地统治者的殷勤接待。后经爱洛遵占城(今卡腊苏河畔之埃津兼)、埃尔祖鲁姆城,至乌尔米耶湖北岸,循商道到达胡伊(今雷扎耶湖北之霍伊),即入伊朗境。途中恰遇埃及苏丹遣往帖木儿之专使(可见由北非经叙利亚至伊朗的道路亦畅通),带着敬献给帖木儿的丰厚礼品,正要前往撒马尔罕。两队遂结伴同行,至大不里士城。该城自伊利汗国时代起就已恢复了经济活力,逐渐成为丝路西段“伊朗北道”上一个世界性的商货集散地。公元1388年帖木儿占领大不里士后,这里依然得到有效的保护。从克拉维约盛赞大不里士城之富丽堂皇便可得知,战争并未给它打上烙印。克拉维约一行离开大不里士,经赞城,至苏丹尼耶。该城在帖木儿帝国时代是“伊朗北道”的又一新兴商业中心。以下是克拉维约记述其商业繁荣的情形:

“苏丹尼耶为商业中心,尤以每年夏季之6月至8月间,大批骆驼队皆汇集于此。城内市况,亦顿形热闹。……尚有自印度来之大批商队,运来各种香料;有若干香料,为叙利亚市场所难购到者,此间能得之。……里海南岸之赛兰省(今吉兰省)所产之丝,亦先运至本城,再经商贩运往大马士革、叙利亚境以及其他各大城市如土耳其、迦法等处。至于沙尔温之沙玛黑德(位里海西高加索南)所产之丝,亦运来此城。沙玛黑德之丝,产量甚巨;除伊朗商人为之销售外,即******、威尼斯商人,亦赴该处采购。……失剌思(今设拉子)及其附近所产之各种布、帛、丝、绸、绦带、纨绮等类,皆送来苏丹尼耶城推销。呼罗珊境内之叶森及塞洛祥城一带所产布匹,亦在广场上出售。……自忽鲁谟斯运来苏丹尼耶之商货,为珍珠,宝石等。珠宝商又自海路采购大蚌珍珠之类。大蚌之躯壳甚大,所剖出之珍珠,颜色纯白,经送来苏丹尼耶及大不里士城,由工匠将其镶成戒指、耳坠等装饰品。……每年夏季,来自基督教国家之特拉布松、迦法,以及来自******教国家如土耳其、叙利亚、巴格达之商人,云集此间,作大宗交易。……苏丹尼耶城,位于平原上,有渠道穿城而过。街市及商场上,货物充斥。各商号设行栈,以接顾客;立仓库,以堆存货。……苏丹尼耶城之商业繁盛,交易之数额巨大,官府之税收,泰半仰赖于此。”[西班牙]克拉维约著、杨兆钧译:《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89—90页。可见苏丹尼耶是丝织品和其他商货的重要集散地。

克拉维约一行出苏丹尼耶,一路多平原,直抵德黑兰;越过厄尔布尔士山,来到菲鲁兹库赫;再自达姆甘下山。克拉维约盛赞穿越伊朗高原北缘交通大道之驿站制度:

“帖木儿于其汗国内遍设驿站,备置马匹以供换乘。较大之驿站上常备良马百匹,多至二百匹。去撒马尔罕一路之上皆是如此。为供给各驿站之人员之需用及饲养马匹起见,各站旁建有馆舍。帖木儿之使者每至一驿,立即将原马与站上更换新骑,继续前进,驿夫伴往下站将原马领回。……一路上我们即如此换马前进。途中遇有急需马匹之际,迎面来者即属皇太子,其扈从亦应下马,将坐骑换与往觐见帖木儿之人。帖木儿不仅于赴撒马尔罕之大路施行此项制度,即汗国其他各道上,莫不如是。……帖木儿以撒马尔罕境内辽阔难以监察,因于各地遍立碉楼,其间距离10里即有一座;并命察合台人各就住所,每日巡查10处或12处,以防守卒疏怠。……帖木儿所定者为每日须行500里,但使者往往超过此限,昼夜不息,有时达六七百里。倘遇马匹倒毙途中,立将其皮剥去,将肉卖出。因此道旁死马遗骸随处可遇,其数目若加以统计定然惊人。”[西班牙]克拉维约著、杨兆钧译:《克拉维约东使记》,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01—102页。克拉维约再三向西方人陈述的这种驿站制度,在古代东方已司空见惯;帖木儿继承了阿拉伯人、蒙古人的道路系统和邮驿制度。它不仅便利于急递使者,而且对保卫丝路西段交通安全,保证商旅顺利到达像苏丹尼耶那样的商货集散地,也起了重大作用。

而后,克拉维约一行由达姆甘至埃思费拉因、内沙布尔、马什哈德,穿越卡拉库姆沙漠南端,至穆尔加布河上游的木鹿,经安德胡叶到达巴里黑(巴尔赫)。巴里黑城市中心区居民稠密,在外城墙与内城墙之间种着棉花。又北渡阿姆河达铁尔梅兹,通过“铁门”(玄奘在800年前已作过详细记述),到达渴石。渴石是帖木儿的故乡,这里修建了极为壮观的清真寺。最后终于到达帝国首都撒马尔罕。克拉维约对撒马尔罕有详尽记述,说明该城在15世纪初依然是丝路西段的重要中转基地,是中亚最美丽富庶的城市和手工业商业中心。

“撒马尔罕城建在一座平原上,城之四周围以土墙,外有护城壕……城内有缫丝工厂数处。所缫出之丝除供织做锦袍或刺绣之用外,尚可织各色绸、缎、绫、罗以及在西班牙所称为‘泰直那’之衣料。丝织衣料上,往往可用灰、金、碧三色交织成锦,其他各色织品亦可制作。……城内屯集货物,到处充斥。其中有来自世界上最远处之货物。自俄罗斯及鞑靼境内运来之货物为皮货及亚麻。自中国境内运来世界上最华美的丝织品。其中有一种纯丝所织者质地最佳;自和阗运来宝石、玛瑙、珠货以及各种各样珍贵首饰。和阗所产之货其极名贵者皆可求之于撒马尔罕市上。和阗之琢玉镶嵌之工匠手艺精巧为世界任何地所不及。……我们行至撒马尔罕之数月前,有自中国境来此之大商队。商队拥有骆驼800匹,载来大宗商货。”

可见当时丝路东段与丝路西段尚联为一气。克拉维约一行还亲眼目睹了修建新市场一幕:“历年以来,从钦察、印度以及鞑靼境各处运来撒马尔罕之商货,无虞千万;而城市既无存放之处,又无陈列售卖之大商场。帖木儿于是命人建一座横贯全城之商业市场,于其内招商设肆。所有货品皆集中此场上销售。已派定官员2名督率工程。此2人奉命后自然昼夜加工赶为修建,因不能如期交工自己之头颅亦难获保全也。起始先将划定线内之民房拆除开辟出通路,原有之旧建筑一律清除,为完成此项任务曾奉命不惜使用一切手段。……街上所有之房屋经拆过之后,两旁之建筑立刻动工。商肆在街道两旁对峙而立。每座商店为两进房:一间在外,一间在内。通路上面搭有棚盖。工程完竣之后,各项生意皆将移入此内。商场附设有公共水池及喷泉多座。……自城之一端达于彼端之商场,形式既庞大而顶上又需棚盖,居然能在20日修成,可以称之为神速。”[西班牙]克拉维约著、杨兆钧译:《克拉维约东使记》第十五章,商务印书馆,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