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亚洲腹地到欧洲
3176300000004

第4章 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之地理环境(4)

内流区,主要指高原东部阿富汗境内一些不能入海的内陆水系。最长的河流为赫尔曼德河,也是西亚最著名的内陆河。它发源于喀布尔与巴米安之间兴都库什山的支脉哈扎腊山山麓,横贯哈扎腊贾特地区,在今格里什克以南的拉什卡尔加同它最重要的一条支流阿尔甘达布河以及流经坎大哈的落拉河汇合,水量大增。赫尔曼德河全长11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每年1—4月其发源地高山融雪及雨水增多,使河水上涨,往往溢出平缓的两岸,淹没一些土地;雨季一过,河水变浅,形成到处可涉的浅滩。阿富汗西南赫尔曼德省的沙漠地带,由于河水滋润,两岸形成宽窄不等的绿洲,成为黄色沙海中的绿色走廊。因此,赫尔曼德河流域又是伊朗高原南缘“伊朗南道”通过的主要地区之一。在赫尔曼德河下游,河道仅有1—2英里宽,两岸均为悬崖,河水从中流过,间或有一些村庄。考古学家在这一带发现过许多希腊人留下的废墟,表明河谷地带是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率大军长途跋涉所经过的古代大道。[英]珀西·赛克斯著:《阿富汗史》,张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2页。 赫尔曼德河最后流入锡斯坦盆地的哈蒙湖中。锡斯坦盆地位于今伊朗与阿富汗几乎与东经60度平行的国界线的南端,这里有时潴水为湖泊,有时成为一片沼泽,有时则露出地面,变化无常。早在苏美尔文明出现的时期,这里也有了繁荣的城市文明。巨大的陶器作坊和宝石加工场以及贩运天青石的商站,都是锡斯坦城市文明的标志(参见本书第二章)。据希罗多德讲,古波斯阿契门尼德王朝占据该地时称“扎朗卡”(Zaranka);亚历山大东侵时,希腊人称此地为“德兰癸亚那”(Drangiana);唐代中国将其中心城市称为“疾陵城”。

3.城邑

伊朗高原东北部是被阿拉伯人命名为“呼罗珊”的较为广阔的区域(西自卡维尔盐漠东缘,东至木鹿绿洲西边,北包今土库曼斯坦南部,南达锡斯坦盆地北缘,比今天伊朗的霍腊散省大一倍以上)。呼罗珊地区的主要城邑,皆集中在北部,大概与“伊朗北道”的交通相关。它们是赫拉特、木鹿、尼萨(今阿什哈巴德附近)、图斯(今马什哈德)、内沙布尔、和椟 (古希腊人称“赫卡通皮洛斯”,今达姆甘)等等。尼萨、和椟曾先后是帕提亚王国(安息)的早期都城,木鹿、内沙布尔、赫拉特曾经是阿拉伯帝国不同时期呼罗珊的省府。由于“伊朗北道”上有络绎不绝的商队通过,这些城市皆以兴旺发达的商旅服务业、活跃的商贸活动、精湛的手工艺,特别是金属加工业而闻名于世。以下仅举呼罗珊东部的赫拉特为代表,说明呼罗珊城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丝路西段的历史地位。

赫拉特位于今阿富汗西部的高原上。哈里河流经该城。波斯古经《阿维斯塔》和波斯帝国时代的铭文(如《贝希斯敦铭文》)称哈里河流域地区为“哈里瓦”(Haraewa),希罗多德等古典作家称为“阿里亚那”(Ariana)或“阿里亚”(Areia)。斯特拉波在其《地理书》中说:“阿里亚长约2000斯塔迪昂,这个地区的城市有阿塔卡思那、亚历山大利亚、阿海亚,它们都得名于城市的建立者。该地盛产葡萄酒,这种酒置于脱脂容器中,可历三代而不败。”Strabou,Ⅺ,10.1—2。斯特拉波:《地理书》,米勒版本,1853年巴黎迪多书店出版。斯特拉波所说的亚历山大利亚,即是今之赫拉特。它是亚历山大东征时在此地建立的名为“亚历山大·阿里安”的希腊化城市。15世纪初,帖木儿死后,其子沙哈鲁作为帝国的继承人曾建都于此。中国明代称之为“哈烈”(即赫拉特的音译)。赫拉特一度成为伊斯兰东部世界的学术和艺术中心,有人曾把它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城市相比。当今的赫拉特虽不如历史时代那样辉煌,但仍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有许多商队驮着货物运往北方,与中亚各国商人交易。向西则与伊朗做大宗买卖。赫拉特历来为丝路西段重镇,它东北可通巴尔赫,西北连接内沙布尔,北上可达木鹿,最关键的是南下锡斯坦与南道相通,赫拉特是经度方向连接“伊朗北道”和“伊朗南道”的锁钥。

伊朗高原西部的城邑更多。举其要者有:今德黑兰南部的雷加(阿拉伯人称赖伊)、米底首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马丹)、古埃兰人首都苏撒、古波斯人首都帕赛波里斯等等。雷加、埃克巴坦那是丝路西段“伊朗北道”西进两河流域的必经之地;帕赛波里斯、苏撒则是丝路西段“伊朗南道”西下苏美尔地区的必经之地。因此,波斯帝国建立后,曾以帕赛波里斯、埃克巴坦那、苏撒与两河流域历史名城巴比伦,并立为帝国四大首都。它们都是四通八达的通商重镇。

五、五海之地

横穿伊朗高原后,丝路西段便降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如果此前由中亚到伊朗高原的丝路仅仅是“商队之路”,也就是仅有“伊朗北道”和“伊朗南道”等若干条路线供商旅选择的话,那么,自美索不达米亚迄于地中海东岸,便可以称作“商业路网”了。因为丝路西段到达这里,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可通向东西南北任何方向。之所以称这里为“五海之地”,是因为该地区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与波斯湾之间,是欧、亚、非三洲汇结的地区,就好像三块大陆从不同的方向延伸至中东,在这里打了一个扭结。“五海之地”跨世界商业最大之动脉网上,是由亚洲向西北通往欧洲、向西南通往非洲的要冲;古代各民族、部落、商人、征战的军队、朝觐圣迹者等等,凡流动的人口,都体会到这个陆地桥梁的极大方便。“五海之地”与丝路西段关系最为密切的,当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与地中海东岸地区。因为只要东方丝绸及其他商货经美索不达米亚运抵地中海东岸,便可装船运往欧洲,或南下经巴勒斯坦、西奈地峡,运到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同时,连接美索不达米亚的波斯湾和连接巴勒斯坦的红海,又是海上丝路西部的重要航区和停泊地点。古代阿拉伯人又把自波斯湾口 (即两河入海湾处) 开始,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入叙利亚,然后沿着地中海东岸南下至地中海东南角,向北呈弧形弯曲、罩在阿拉伯半岛北部的一大片土地称为“肥沃新月地区”。因为这片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在内的地区,不仅形似一弯向北弓曲的新月,而且它的富庶程度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对生活在硗瘠干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来说,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以下仅概述两个与丝路西段关系最密切的地区。

1.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即古希腊语“两河之间的土地”之意。它是夹在伊朗高原、亚美尼亚高原和阿拉伯高原之间的广阔谷地,由西北至东南长1000多公里,宽300公里~400公里,海拔只有450米~100米。基本上就是今天伊拉克共和国的领土。“两河”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皆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之雪山上,几乎平行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奔流,上游河间相距稍远,中下游河间相距较近,两河形似向西北微张的剪刀。今天,至下游距入海口约110公里的地方,两河汇合而成阿拉伯河,最后注入波斯湾。古希腊作家阿里安曾详细地介绍了古代的两河,他说:“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势较低,有许多运河和沟渠从幼发拉底河把水引来,此外还有许多支流注入。因此底格里斯河在流入波斯海途中形成流量很大的一条河。又因为它的水并不用于灌溉两岸的土地,水量不减,所以下游直至入海口,无处能徒涉。因为两岸土地高于河身,所以它的水也未通过运河或沟渠流入任何别的河流。与此相反,其他河流的水有不少注入它的河道。……幼发拉底河则正好相反,河床高,河水一路向两岸泛滥。人们还挖了许多运河和沟渠把水引走。有些长年有水,沿沟渠的百姓可以利用;也有些人等到土地干旱时才引水灌田。这个地区大多长年无雨,用水很多。因此幼发拉底河流到末尾,水量很小,最后流入分散在海边的沼泽中。”

[古希腊]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1—232页。阿里安讲的是公元前4世纪的情形,其实早在数千年前,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即已利用河水灌地了。两河(尤其是幼发拉底河)泛滥的规律是每年3至7月,河水冲刷下来的泥沙,日积月累形成肥沃的平原。尤其是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泥质平原与沼泽湖泊交错分布。经古代劳动人民排涝蓄水调节灌溉的努力,这里才有了发达的农业,成为世界古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北部以今摩苏尔为中心,古代称为亚述地区;南部从巴格达到波斯湾,古代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以今努法尔为界,北部称阿卡德,南部称苏美尔。数千年来,从亚述到苏美尔皆受惠于这两条河。时至今日,幼发拉底河全长尚有2750公里,流域面积为67.3万平方公里;底格里斯河全长1950公里,流域面积为69.5万平方公里,是西亚最大的两条外流河。不仅现代,在古代两河是丝路西段由陆地通海上的最佳内河航运交通干线,顺流直下可达波斯湾;也可溯河而上,在任何一个岸边码头停靠卸货。再者,美索不达米亚既为平原,则无较大天然障碍,陆路交通亦四通八达。作为交通的据点——城市,是从南向北逐步形成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初,南部苏美尔地区就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城邑,如乌尔、乌鲁克、拉伽什等等,形成一系列奴隶制城邦国家;之后,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尼尼微相继兴起;后世安息帝国曾奠都于塞琉西亚—泰西封城;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曾是丝路西段的商货集散地;阿拉伯时代的巴格达,城跨底格里斯河两岸,是与中国唐代长安、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大都会,也是阿拉伯帝国交通网的总枢纽。

2.地中海东岸地区(又称利凡特,the Levant)南起自西奈半岛之北,北接托罗斯山南麓,西濒地中海,向东逐渐过渡到叙利亚沙漠和阿拉伯高原。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等。

如果我们从地中海岸边向内陆走,沿地中海东岸纵向分布着一条1.5公里~50公里宽窄不等、蜿蜒曲折、海拔在200米以下的肥沃的沿海平原;穿过沿海平原再往东,则犬牙交错地分布着海拔500米~1500米不等、地形十分复杂的山地或丘陵;山地丘陵以东地势陡然下降,便进入举世闻名的约旦河低谷。谷地南起亚喀巴湾,北到黎巴嫩山地,长达400公里,宽30公里~45公里。谷地绝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最低部分在死海北部(约在海平面以下700多米),是世界陆地上最低的地方。发源于安蒂黎巴嫩山地的约旦河,自北向南流在谷地中,上游经过呼勒湖和太巴列湖,沿途又接纳了一些由两侧高地泻下的小河,最后注入死海,形成“串珠式”水系。在约旦河谷以东又是高地,再往东便与阿拉伯高原连成一片。

地中海东岸最突出的山体是北部的黎巴嫩山,海拔900米~3000米,这里不仅是优美的风景区,而且盛产雪松等名贵木材,山坡适于园艺,盛产橄榄、葡萄、椰枣等。早在埃及古王国时代,这里的木材和石材已运抵尼罗河流域,成为法老们建造金字塔和各种殿堂的材料。由黎巴嫩山发源的阿西河则与约旦河反向而流,向北经霍姆斯湖,经叙利亚沿海一带,入土耳其南境,折向西南注入地中海。阿西河流域也有较大的平原。

地中海东岸地区交通便利,南北方向畅通无阻;东西方向虽有山地丘陵,但深陷的断裂谷地已将山地分割成诸多山段,众多小河,纷纷西流,汇入地中海,故东西交通亦很方便。古代人多从两河流域北部西入阿勒颇,然后南下霍姆斯、大马士革、太巴列、拉姆拉、加沙诸城,沿西奈半岛北侧紧靠地中海岸的国际通道,进入尼罗河三角洲。

在一般情况下,丝路西段到了地中海东岸,主要是通过沿岸各港口转入地中海的海道航行。居于今黎巴嫩及叙利亚沿海一带的古代腓尼基人就成为丝路西段的最后接力者。他们素有“勇敢的航海家”盛名。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他们便在东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航行,后来又扩大到西地中海甚至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航抵阿速尔群岛和不列颠。腓尼基著名的港口有毕布勒(今格巴尔)、乌加里特(今拉斯沙姆拉)、西顿(今赛达)、推罗(今苏尔)等,皆系丝路西段到达地中海岸的终点站,也是从西亚至北非、欧洲的航运枢纽和商货集散地。腓尼基人不仅以造船航海闻名于世,而且还以盛产一种从海贝中提取的紫红染料(腓尼基即紫红色之意)名扬天下,并且把他们创造的腓尼基字母传遍西方世界。

在后世兴起的地中海东岸港口城市中,安条克、塞琉西亚、加沙也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