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历史文献的编纂,都有一个过程,尽管这一过程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大体上都必须经历下列步骤。
一、选题
文献的编纂必须经过编前研究,以确定选题。这种编前研究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可以探明选题的价值。如果选题早已有人做出成果,那么这一选题就失去再编纂的意义了。二是可以由此查清选题的资料基础。如果一个选题所需的资料十分贫乏,那么,这一选题再好也无法编纂成功。
选题要有一定的依据,这种依据第一是客观需要。客观需要既有现实的,也有长远的;既有全局的,也有局部的。选题时。要充分考虑现实性和战略性。现实性就是根据当时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工作的现实需要去选择编纂课题。但考虑这种现实性时也要有一定的预见,因为一个课题眼前也许是热门。但一两年后却有可能失去意义,而历史文献编纂是需要一定时日的。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十几年。战略性是指选题不仅要从现实着眼,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有些选题也许是眼前不需要的,但却是国家的长远利益所在,从长远战略着眼的选题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第二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文献资料基础,即选题是否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可资利用。一个没有资料基础的选题,是无法编纂成功的。其二是编者的水平基础。人的能力和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选题必须量力而行,不可贪大求全。
选题的途径,主要有下列几点:其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索引和书目,寻找文献编纂的空白点或薄弱环节,了解是否已有自己所选课题的文献出版;其二,向出版部门或学术机构探询编纂课题,或调查是否已有自己所选课题的文献正在编纂或正在出版中;其三,深入阅览有关文献资料,在阅览中发现新课题,或论证自己所定课题是否有编纂成功的可能。其四,通过报刊杂志了解时势和社会需要,从中归纳选题,然后从上述三途去加以论证。
二、收集资料
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每一编纂课题所用资料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这就必须先确定收集的范围和原则。古今历史文献编纂中资料收集的基本原则的”宁繁勿漏”。即收集资料的范围比课题范围应广些,挖掘的程度应深些,采录的数量也应多些。收集是一项艰巨工作,必须广泛的搜罗爬剔才能得一鳞半爪,弃其有余容易,补其不足则相当困难。而任何人都不可能预知其所需资料的准确数量类别,因此,就得使资料具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收集资料要想做到多快好省,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搜罗方法。其一,利用目录、索引去查找资料。目录学的任务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通过目录、不仅可以查找所需资料,而且可以了解到选题所在学术领域的概况。这是收集资料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其二,从考古发掘成果中搜集资料。考古发掘往往出土大量文物和文献,其价值远远胜过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其三,通过采访调查取得文物和口碑资料。历代文物很多流落社会各个角落,历史传闻、人物行踪也往于民间,这些只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查访才会水落石出。尤其是近现代历史文献的编纂,更要重视这一途径。其二,通过平时读书阅报积累资料。近现代一些学者的许多著述就是这样撰成的,如清人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今人童书业的《春秋左传研究》等,都是读书札记的系统化结果。其三,根据文献征引和注释去追踪史料。任何文献都难免征引他人他书文字,我们既可直接采其征引的资料为己用,也可通过其注解去追踪尚未掌握的文献资料。
采录资料有下列几种手段可供采用:其一是做卡片。这是一种古老的手段,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即是用这种方法采辑资料的。卡片可分专题、索引、学术动态等各种类别。卡片以录原文为主,切记注明资料出处。其二是剪报。即将手边报纸刊物上所.见资料随时剪裁下来,分门别类制成资料袋。这一方法也适用于剪辑其他类型文献资料。其三是制作专题资料目录索引。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关选题的书目、论文目录索引。这种索引可在选题阶段编制。还有一种是就搜集到手的文献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编制详细的内容专题索引,这样,编纂时就可以按图索骥,直接从文献中征引所需资料,可省却许多做卡片的功夫。其四是现代科技赋予我们的录音、录相和拍照的方法以及编制电脑程序贮存资料的方式,这将是未来普遍而易行的采集资料方法。此外,采录的资料还应随即校勘一遍,看自己是否摘抄有误。
三、拟定体例
资料搜集到一定程度,就要着手拟定编纂体例。如果是著述史书,就要围绕本章上一节所讲的几个方面制订处理原则和表述方式。如果是汇编资料,就应确定剪取材料的种类、数量、原则以及如何分类编次等。
著述或资料汇编的内容和形式如何科学地统一起来,其体例的制订是重要一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包罗宏富,而又显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除了体裁的科学、文笔的优美之外,其义例的谨严细密是关键因素。总之,拟定体例,既要紧扣内容,体现编纂宗旨,又要适应形式需要,使内容与形式相一致。
四、整理资料、编定提纲
资料收集就绪,体例初步拟定,接着就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这种整理包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序次排比、编写提纲等。
整理资料最重要的一步是考订其伪误,以求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也是史料考订的主要内容,搜集资料”宁繁勿略”,但采用资料则要精益求精。因此,对搜集到的众多资料,必须慎加别择,去粗取精。其一,应尽量选择第一手即最原始的材料,如历史文献中的实录、档案、起居注以及出土文物等。而对于二次组合的文献资料,如类书等,则应尽量寻查其资料的原载体,以订真伪。其二,选择资料应紧紧围绕编纂宗旨和内容要求,择其最能说明问题或符合义例要求的典型资料,对于主题所不需要的资料,即使十分真实、珍贵,也应忍痛割爱。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还须对资料进行序次排比、编定提纲。一是扫时间顺序把资料汇集排列起来;二是按专题分门别类地将资料归类排列。
编纂提纲因文献类型而异。作为史学著述,其提纲就是篇章结构或论述要点;作为文献汇编,其提纲就是资料丛目。编纂之前拟定一份详细的提纲,是十分必要的。其道理就像作战之前,必须制订作战方案一样。
五、撰写
对于二次组合性的文献来说,只要义例明确,提纲细密,资料现成,编纂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于史学著述来说,撰写则是艰难而关键的一步。尽管如此,文献编纂还是有其基本原则的。其一,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献编纂,其初稿均宜繁不宜简,这样才便于修改时提炼或删削。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从初稿”长编”到定稿,删削了三分之二的文字,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资治通鉴》尚有洋洋300万言,可见其初稿是相当繁富的。其二,作为著述,撰写初稿时不宜斤斤计较于一字一词一句的雕琢修饰,而应分章分节,各个击破,尽量一气呵成。这样,便于集中思路、统一构想和文笔的一致。其三,作为二次组合的文献。编纂时不可避免应对文献资料作些加工,这主要是对文字上的衍脱讹误进行修补改正,而不应肆意纂改原文或臆断衍说。
六、修改
无论何种文献编纂,都有一道修改的工序。总起来说,修改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深化编纂宗旨。初稿完成后,有时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编纂的主题,这就需要全面审改、深化主题。二是订正提法不妥的观点。三是调整原来编排不合理的篇章结构。四是增删材料,以使内容详细得当。五是审订标题是否与内容贴切。六是修改文字、润饰语言。
至于修改的程序。一般的做法是每编纂完毕一个部分,即可回过头来修改一次,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的表述和观点材料的一致两方面,因为文献的编纂预先都有提纲,各部分相对独立,故不须像写文章那样,必全篇呵成始可润色。全部编纂完毕,后再从全局考虑进行修改,看是否有结构安排的不合理。这是第二步。然后重新检阅编纂过程中所引用的全部资料以及有关文献,看是否有材料的重大遗漏、伪误以及观点与材料的不一致,并作修改。这是第三步。最后可将草稿搁置一段时间,再回头重作修改。
当然,并不是所有文献编纂的修改都包括上述内容和程序。比如二次组合性的文献编纂,就不需要润饰语言和修正观点,也不必反复多次的修改。
七、序跋、按语、附录
文献有序跋,是中国学术文化的传统习惯。序言亦作”叙言”,又称前言、弁言等,一般放在正文之前,古人则常放在书后。清代学者章学诚说过:”书之有序,所以明作者之旨也,非以为观美也。”序言一般应具备这么几项基本内容:(1)说明编纂宗旨;(2)交代基本内容和价值以及适用范围;(3)部分汇编和文集等需要在序言里交代其材料背景或作者生平等;(4)如果没有专篇《凡例》,则需说明编纂义例和基本结构;(5)交代文献版本情况;(6)介绍编纂过程以及参与人员。当然,实际上,文献的序言往往各有侧重,不可一概而论。
跋也称”后记”、”后序”、”题跋”、”跋语”,跋的内容与序大体相似,但是,不同的是,一方面跋多是对序言的补充;另一方面,跋侧重于评介、鉴定、考释等方面。
按语是编者加插在文献资料中的说明,它一般只适用于二次组合性文献。其内容范围较广,但基本都是对所编文献资料作介绍和评述。按语一般放在所要介绍的资料前面。
附录实际上是一种扩大了的自注。其内容包括参考书目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辅助阅读的图表等。清人编述,附录往往很庞杂,如咸丰时黄志述校刻其祖黄景仁《两当轩诗集》,附录即多至四卷,包括序跋、传状志文、年谱、诗话等。现代的文献,则多数没有附录。这两种偏颇都是不可取的。适当的附录会给读者带来诸多方便,这是值得今后的文献编纂者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