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十六计悟做事之技
3175100000013

第13章 笑里藏刀——何不“温柔”一把,“谈笑”决断大事

“笑里藏刀”本是贬义,但是可以贬义褒用,仍有积极作用。谈笑间完成大事是办事的最高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把事搞定更能服众。

1.以礼服人胜过以武制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诚坦率的拿出热情,就能够征服你的对手。

做事有手腕的人,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热情攻势”,也就是表面上非常和善,嘴里满是甜言蜜语,而内心却带有一定目的性。有了这些表面攻势对手便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圈套”。

三国后期,三国名存实亡,司马炎以晋代魏,蜀汉相继灭亡。只有东吴与晋并立。晋国君臣无时无刻不在谋取东吴。于是,吴主孙皓令镇东将军陆抗部兵屯江口,以图襄阳。早有消息报入洛阳,晋主司马炎闻听陆抗要进攻襄阳,与众官商议。贾充建议派都督羊祜率兵拒之,待吴国中有变,乘势攻取,东吴反掌可得也。司马炎立即降诏遣使到襄阳,宣谕羊祜。羊祜奉诏,整点军马,预备迎敌。

羊祜镇守襄阳期间很得民心,东吴降卒有要回去的,皆任其自由。他削减与吴国边境巡逻的士卒,让这些士卒垦田种地八百余顷。他刚到任时,军无百日之粮。没几年的功夫,军中的粮食够十年之用。羊祜在军队里,经常着轻裘,系宽带,不披铠甲,帐前侍卫不过十余人。

一次,部将禀告羊祜:“吴兵都懈怠无备。可乘机偷袭,必能大获全胜。”羊祜笑道:“你等不要小看陆抗,此人足智多谋,日前吴主命他攻拔西陵,斩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我救之不及。此人为将,我等只可自守。等其国内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定是自取败亡之道。”众将听完后更加佩服,只自守疆界而已。

一天,羊祜带领诸将打猎,正赶上陆抗也出来打猎。羊祜下令:“我军不许过界。”众将得令,只在晋地打围,不犯吴境。陆抗望见,叹道:“羊将军有纪律,不可侵犯啊!”当晚各自退回。羊祜回到军中,察问所得禽兽,被吴人先射伤的都送还吴人。吴人都很高兴,来报陆抗。陆抗召来人问道:“你家都督能饮酒吗?”来人答道:“一定是佳酿才喝。”陆抗笑道:“我有斗酒,藏了很久了,今天交给你带去拜上都督,此酒陆某亲自酿造,并用来自饮,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猎之情。”来人领诺,携酒而去。左右问陆抗:“将军以酒与羊祜,有何主意?”陆抗道:“羊祜既施德于我,我哪能无以酬谢?”众将愕然。

来人回见羊祜,把陆抗所问连同送酒一事一一禀告。羊祜笑道:“陆抗也知吾能饮乎!”于是,开壶取酒来饮。部将陈元劝道:“恐怕其中有诈,都督且宜慢饮。”羊祜笑道:“陆抗不会下毒的,不必疑虑。”竟倾壶饮之。从此,二人派人通问,经常往来。

有一天,陆抗派人问候羊祜。羊祜问来人:“陆将军安否?”来人答道:“主帅卧病数日未出。”羊祜说:“料陆将军之病,与我相同。我这里有现成的药,可送给陆将军服用。”来人持药回见陆抗。众将劝道:“羊祜是我们的敌人,此药必非良药。”陆抗道:“羊叔子岂能下毒!你等众人勿疑。”于是把药服下。第二天病好了,众将都来拜贺。陆抗说:“羊祜专以德,如我专以暴,是羊祜不战而服我也。我岂不知其中之利。”众将领命。

没过多久,吴主遣使来到,陆抗接入使者。使者对陆抗说:“天子传谕将军,马上进兵,不要让晋人先进兵。”陆抗说:“你可先回,我自有疏章上奏。”使者辞去,陆抗随即草疏派人到建业呈给吴王。奏疏中说明现在还不能对晋国用兵,并且劝吴王修德慎罚,以安内为念,不当以黩武为事。吴主看毕大怒:“朕闻陆抗在边境与敌人相通,今果然如此!”于是罢了陆抗的兵权,降为司马,令左将军孙冀代领江口军事,群臣皆不敢谏。

羊祜听说陆抗被罢兵,孙皓失德,见吴有可乘之机,于是上表请求伐吴。由于贾充等人劝阻,司马炎因此没有准奏。羊祜听说司马炎没有准奏,叹道:“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今天不取东吴,岂不可惜啊!”

咸宁四年,羊祜入朝,奏请辞官养病。司马炎问道:“卿有何安邦之策,以教寡人?”羊祜答道:“孙皓暴虐已久,现今可以不战而克。如果孙皓不幸而殁,更立贤君,则吴国就难以图取了。”司马炎马上醒悟:“卿马上率兵讨伐如何?”羊祜道:“臣年老多病,不堪当此任。请陛下另选智勇之士。”

是年十一月,羊祜病危,司马炎亲自问安。羊祜流着眼泪说:“臣万死不能报陛下也!”司马炎也哭泣着说:“朕深恨当时不用卿伐吴之策。今日谁可继卿之志?”羊祜含泪答道:“臣死后,右将军杜预可以伐吴。”司马炎道:“举善荐贤,是好事也,您为何每次向朝廷推荐人时都****奏稿,不让人知道呢?”羊祜道:“到朝廷为官,替国家出力,却要谢恩私门,这是臣所不取的。”说完而亡。司马炎大哭回宫,敕赠太傅、巨平侯。南州百姓听说羊祜死,罢市而哭。江南守边将士,也都哭泣。襄阳人思念羊祜在时,常游于岘山,于是建庙立碑,四时祭之。往来人见其碑文,无不流涕,故名为堕泪碑。

司马炎依羊祜之言,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率兵一举平定了吴国。庆功宴上,司马炎执杯流着眼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可惜他不能亲自见到啊!”

羊祜的做法很明智。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在当时,陆抗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只要陆抗手握兵权,晋国就难以有胜利的把握。羊祜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采取了热情攻势。在与陆抗对峙的那段期间,双方毫无敌意,相处得非常融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陆抗劝吴主不要兴兵,从而惹怒了吴主并失去了兵权。

陆抗失去了兵权,羊祜便看到了机会。后来的事实证明,羊祜给司马炎的建议是正确的。正是有了他的建议,司马炎平定了吴国。

“礼尚往来”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定势。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在面对竞争者时,可以采用热情攻势来换得对方的热情,对方有感于你的热情才不会为难你,你才会有机会有时间去筹划如何获取更大的利益。

2.“笑”脸迎人,成事之道

有时候做事来“武”的不如来“文”的。“笑”脸迎人可以打动人,又可以化解危机和谐人际关系。办事时,“微笑”待人,可以时时掌握主动,这才是最妙的境界。

日本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飞速发展,迅速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一方面是其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和日本企业家杰出的经营能力分不开的。他们往往能通过一些富有本民族特色却又“别有用心”的服务使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客商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圈套,直到最后才会醒悟,但有利的时机早已错过。

一次,一位喜欢分析日本人精神及心理的美国商人,因生意的需要前往日本谈判。

飞机在东京机场着陆时,他受到两位日方职员彬彬有礼的迎接,并替他办理好了所有的手续。

简单的寒暄之后,热情的日本人问道:“先生,您是否会说日语?”

“哦,不会,不过我带来一本日文字典希望能尽快学会。”美国人回答道。

“您是不是非得准时乘机回国?到时我们安排您去机场。”日本人又问。

对此不加丝毫戒备的美国人对日本商人的体贴周到非常感动,赶忙掏出回程机票,同时反复说明他到时必须离开日本回国。

于是,聪明的日本人知道美国人只能在日本停留14天,只要让这14天时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就占主动地位了。首先,日本人安排异国来客作长达一个星期的游览,从皇宫到各地风情都饱览了一遍,甚至根据美国人的癖好,还特地带他参加了一个用英语讲解“禅机”的短期培训班,声称这样可以使美国商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宗教风俗。

每天晚上,日本人都会让美国人半跪在冷硬的地板上,接受日本式殷勤好客的晚宴招待,往往一跪就是四个半小时,令美国人厌烦透顶叫苦不迭,却又不得不连连称谢。但是,只要他一提出进行此次的商务洽谈,日本人就会搪塞说:“时间还多,不忙,不忙。”

日子就一直这样过去了。

第12天,谈判终于在一种胶粘状态下开始了,然而下午安排的却是高雅的高尔夫球运动。

第13天,谈判又一次开始,但为了出席盛大的欢送晚会,谈判又只能提前结束。晚上,美国人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生气不打笑脸人,面对日本人的客气和笑脸,美国人只得强装笑脸,听从日本人周密细致的安排,把晚上的时间花在娱乐上。

第14天早上,谈判在一片送别的氛围中再开始,本应在长时间内妥善完成的谈判压缩在半日内进行,其仓促是可想而知的。正当谈判处在紧要关头的时候,轿车鸣响了喇叭,前往机场的时间到了。主客只好急卷起协议草案,一同钻进赶往机场的轿车,在途中再次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就在汽车抵达机场,美国客人就要步入机场通道的时候,双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双方握手道别,美国人终于完成自己此行所负的责任,一片释然。

然而不久之后,当美国商人在履行协议时才发现处处不对劲,己方处处吃亏,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日本人对此早有准备,只不过是一切阴谋和计策都隐在他们那永恒不变的笑容中了。美国人这次亏吃得不小,可又无法说出,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们不能说美国人愚,只能说日本人精,他们的做事方法和手段不得不让人佩服。相信若干年后,这也是谈判中的经典之作。

日本人的这一招“笑里藏刀”,让美国商人吃了大亏,但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做生意如此,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一样,温柔交际法是克制火气过盛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