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的浪漫一提起法国人,除了“浪漫”,人们似乎找不出更加适合的词来形容他们。“法国的女人像水,法国的男人也像水”是世人对法国人最典型的一种评价。法国人的装束、法国人的外表、法国人的爱情以及法国人的生活方式无处不体现他们的浪漫特点。同时,“浪漫”不仅是对当代法国人的写照,而且是对过去法国人的概括。
法国人的浪漫和多情可追溯到中世纪的骑士时代。骑士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它时而属于贵族的一部分,时而又是一个独立的群体。
它起源于法兰克王国的封土时代,法王将土地分给他的封臣,封臣再把自己的土地分给骑士,这样便形成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君主和封臣关系对个人忠诚的要求很高,君主对封臣慷慨是为了培养这种忠诚。法国的长子继承制也是法国骑士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时,其家庭中的次子和幼子只能被封为骑士。因此,骑士实际上是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它与贵族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归属。
骑士的天职是打仗,它也是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威猛、忠诚、慷慨和礼让是骑士必须具备的品质,懦夫是骑士所不能容忍的。同时,骑士又是一个特别浪漫的阶层,骑士和女士的关系从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2世纪的西欧就有了“骑士爱”的提法,这种骑士的爱表现在:骑士崇拜、敬爱女士,女士对骑士的爱使骑士变得更加高贵勇敢。“骑士爱”是一种特别的爱情,以谦让、礼让、婚外恋和爱的宗教化为特征。所以人们对骑士的通俗评价是“不死在疆场,就死在情场”。如《中世纪的衰落》中所述:“骑士制度作为一种崇高的尘世生活的形式,可以被视为一种带有伦理理想外表的美学思想,英雄的梦想和浪漫的情感是它存在的基础。”
“骑士爱”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两种:其一,遵守道德规范的,为爱情而爱的爱。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封建社会的婚姻不以爱情为结婚理由;妇女的不忠将损害贵族门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能生育的女子往往被丈夫所抛弃;严格的长子继承制使贵族的幼子必须娶富有的女继承人为妻;女子自己选择夫君被看成有失淑女风范。因此,爱情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奢侈品。对于这样的爱情在骑士文学中多有描绘,一个名叫《埃里克和爱妮德》的故事就非常典型。
故事的主人翁埃里克是布列塔尼国王的儿子,他在外巡时受到一个贫穷小贵族的款待,并爱上了其容貌艳丽、才智出众的女儿。埃里克对爱妮德一见钟情,他想立即娶她为妻。于是,他马上向她的父亲求婚,并得到了同意。埃里克把爱妮德带回布列塔尼,从此他们成为了一对快乐的夫妻。
埃里克为了爱情,放弃了武艺,沉湎在爱的浪漫中。在缺乏爱的年代,他似乎认为他已经得到了人所追求的一切,他什么也不再需要。为了爱情而放弃骑士的责任使他的名誉一落千丈。他的妻子为他的行为感到非常担忧。后来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他们夫妇一起外出去冒险,以图重振威名。经过危险和困难的旅途,埃里克恢复了自己的名誉,他们的爱情在骑士勇敢的行为中得到了升华。故事的结尾是,在爱妮德的帮助下,埃里克成为出色的国王。
这种不计名誉地位,不求门当户对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骑士爱”中并不多见,它反映了人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骑土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婚外恋。这种与基督教的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爱情,比前者更为流行,它几乎是“骑士爱”的一种固定模式。由于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所以这种爱情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当时一个叫安德里阿思的人写了一本《爱情论》,专门讨论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他对婚外恋持赞成的态度,认为这是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他用一个大贵族和一位小贵族出身的已婚女子的对话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所描写的故事是这样的:这个大贵族向已婚女子求爱,但遭到了她的拒绝,理由是她已经有了相爱的丈夫。大贵族说:爱情和夫妻感情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光明正大的,没有相互嫉妒的成分,带有延续后代的目的,同时,夫妻之间的抚爱是婚约的一部分,不完全是因为情深意笃。情人间的爱情是一种不同的感情体验,它更加具有刺激性和令人兴奋的感受,这种爱情也是人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各执一词,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他们的争论由香槟女伯爵玛利做了裁决,她赞同大贵族的看法,认为婚姻和爱情不可能并存。她的观点是如此的明确,似乎在向现代人证明真正的爱情只有在婚外才能获取。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境遇。安德里阿思所说的婚外情是针对封建的婚姻制度而言的,他认为带有经济和政治目的的婚姻是不能带来爱情的;而没有爱情的生活又是人们所难以忍受的,所以婚外恋才被看成是可理解的事情,这也反映了人们要求性的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的强烈愿望。
有些人出于恪守传统观念的需要,出于他们对基督教的本能尊重,他们对“骑士爱”的描写就使用了非常巧妙的方法。“骑士爱”的另一个故事《克里奇》,就是一个既避免了与传统道德的对抗,又赞扬了伟大的爱情的作品。
一个叫克里奇的骑士和自己叔叔的未婚妻范妮丝相爱了。毫无疑问,这样的爱情不仅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而且是乱伦的爱。但是,为了成全这样一个伟大的爱情,作者使用了一种超人力的力量,帮助克里奇得到他所追求的爱情。
作者把范妮丝的奶妈描绘成一个巫婆,让范妮丝喝了一种假死的药,范妮丝便假死了。克里奇从坟墓中把范妮丝救了出来,并和他的爱人结婚,完成了一个骑士的爱。作者的暗示非常明确,因为范妮丝已经死了,虽然她曾是克里奇的叔叔的未婚妻。所以不存在违法通奸的问题。
这个故事无论在构思和对“骑士爱”的赞美上,都是用心良苦。这说明大胆追求爱情也不是当代人想像的那样简单,骑士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当然,有的骑士在追求爱情时无视传统道德,大胆地对抗教会,按照自己的愿望追求自己的爱情。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讲了这样一个典型的故事:
12世纪,法国的一个叫波亚图的伯爵虽然已婚,但他仍然挟持美丽的沙特洛女子爵,而且在大众的公开非议中与她同居。当地的一个秃头主教规劝他,希望他结束这种不合道德规范的同居生活,他不但不感到不安,相反,他利用教士本身的缺陷来表示对教会的反感,他对秃头教士说:“一旦当你的头发需要梳子时,我就会把女子爵抛弃。”像这样公开、大胆地对抗教会,在中世纪仅仅是骑士的专利。
骑士的爱不仅包含男子和女子的异性吸引,而且具有更加高尚的含义,这通常是骑士爱情诗所表现的主题:骑士必须保护他所爱的人远离危险或苦难,在驱逐敌手的过程中,显示骑士的英雄本色。同时,“骑士爱”也不是单纯的男女相恋,“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角色把性的主题隐藏在这一行为的后面。”这种骑士与恋人的保护和被保护的行为更多地表现在体育运动、竞技和比武上。
为了爱情,骑士通常表现出效忠一切,尊重一切,态度谦逊大方,言谈庄重高雅,但在情人面前则羞怯寡言;在比武大会上,骑士的力量和勇气取代了一切,他们所表现出的英勇行为紧紧锁住了他们心爱的女人,使她们愿意为自己的爱人献出所有,甚至遭到自己丈夫的不满。比武过程是骑士尽显英雄本色的过程,也是骑士爱情体现最充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观看格斗的女士们把她们的衣服一件又~件地脱下,扔给她们所青睐的骑士,骑士则穿上她们的衣服和戴上她们的饰物,并从他们的爱人的物品中找到战胜对手的力量。格斗结束时,女人蓬头散发,衣衫不整,这是他们宣泄爱情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三个骑士和一件衬衫》的故事则详尽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有这样一个女人,她的丈夫是一个慷慨的、不善决斗的骑士。她有另外三个爱她的骑士情人。在一次决斗中,她把她的衬衫送给她的情人,遭到两个骑士的拒绝。一个贫穷的骑士穿着这件衬衫参加比武大会,他以她的衬衫代替盔甲,结果受了重伤,染血的衬衫也被撕破了。但是,他的勇敢征服了所有观看格斗的人,同时他也获得了比赛的奖金和那女人的芳心。当他将满是血渍的衬衫交给她时,她当着她丈夫的面,温柔地抱着衬衫,并穿上它。她的行为不仅遭到在场的许多人的谴责,而且使她的丈夫对此惊讶不已。毫无疑问,当这个女人获得了骑士的爱情时,她失去了丈夫的尊重和爱情。所以人们会问:“这两个情人究竟谁为谁牺牲得更多?”
这种包含着强烈的戏剧因素和性爱色彩的“骑士爱”,在中世纪的欧洲是相当普遍的。在骑士的誓约中,骑士精神自身就存在禁欲主义和性爱的混合,这种混合在比武大会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在高卢还有这样奇特的团体,它由贵族男女组成,他们自称高卢男人和高卢女人。夏天他们身穿毛皮衣服和毛皮围巾,在炉中生火,而冬天则只允许穿一件非毛皮的单衣,不许穿戴斗篷、帽子和手套。高卢女人的丈夫在收留一个高卢男人时,就一定要把房子和妻子让给他,否则就极不名誉。这或许就是法国人生活浪漫的历史渊源。
总之,“骑士爱”首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把粗俗的人改造得体面,把卑贱者变得高贵,把傲慢者变得谦逊。被爱情俘获的男子乐于为他人服务,而且用情专一。同时,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为了自己的爱情而不惜对抗教会是难能可贵的行为。
其次,“骑士爱”存在爱情和贪婪的矛盾。骑士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产物,“骑士爱”也打上了封建的种种特点,如骑士的爱情有鲜明的等级和特权色彩,当然这也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骑士爱”有时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像贵族后代中的幼子,为了取得较好的生存条件,他们必须去爱一个富裕的女人。因此,有许多骑士在爱情中是贪婪的。但是他们极端反对女性的贪婪,如安德里阿思在《爱情论》中所述:如果你见到因贪财而爱人的女人,你应该视之为死敌,远离她像躲避那种用尾巴打人、用嘴巴咬人的动物。如果在爱情和贪婪中难以选择的话,安德里阿思提出了宁缺毋滥的主张,他认为只要一个骑士坚持不懈地追求,他或许能找到一位真正的爱人。
再次,婚姻在很多时候与爱情不能统一,婚姻仅仅是传宗接代的一个手段,或者是门当户对的一个选择,而爱情是一种内在的痛苦,其根源是穷思苦素异性之美。
最后,“骑士爱”是一种人间之爱。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世界上,神甫、修士、修女提倡爱上帝、爱邻里和爱所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可以进入天堂。这样的爱导致了禁欲主义的天国之爱。“骑士爱”是爱异性,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可以不惜一切,这样的****是恶的表现,而婚外恋更是违抗神意的罪孽。正是由于“骑士爱”与教会禁欲主义的对抗使它具有了人性的光辉,成为以后人文主义提倡人性的先导。
“骑士爱”随着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过渡逐渐消失,中世纪典型的理想男人和近代的典型男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是颇具意味的:中世纪的骑士是崇拜妇女的产物,他的本性是为弱者效劳,对妇女表示恭敬是他的首要义务之一;到17世纪典型的男子被称为“有教养的正派人”,他们的特点是对妇女不负任何的责任,对爱情不再专一,妇女从此成了男人的附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