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歌德、席勒在积极进行古典文学创作的同时,与之并行还产生了德意志文学的浪漫主义,所谓的浪漫主义是一种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的文艺思潮。1796年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来到耶拿,1798年与他的弟弟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一起在柏林出版了《雅典娜神殿》,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文学史上称为“早期浪漫派”或“耶拿浪漫派”。
除了施莱格尔兄弟,重要的作家有蒂克、诺瓦利斯、瓦肯罗德等。
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古遁世,重视童话和传奇。1802年以后,早期浪漫派逐渐解体。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军事占领使大部分知识分子热心于政治。像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亚当·米勒等早期浪漫派作家在政治上公开走向反动;一批青年浪漫派作家出于对民族前途的关注,想起了人民和民族传统,他们在海得尔堡形成了新的中心,文学史上称为“晚期浪漫派”或“海得尔堡浪漫派”。他们采集民歌,发掘久已被人忽视的文化遗产。
布伦坦诺和阿尔尼姆收集加工整理出民歌《(男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年),格勒斯编辑了《德意志民间故事书》(1807年)。
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当推格林兄弟,他们不仅发现了许多德意志文学中的重要文献(如《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而且整理加工了闻名世界的童话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12-1815年)。在创作方面,成就最大的是艾兴多夫。
“的代表人物,他的散文集《哈尔茨山游记》控诉封建贵族的****统治,抨击资产阶级的市侩习气,显示了卓越的讽刺才能。他的长篇政治讽刺诗《德意志——一个冬天的童话》无情地鞭挞普鲁士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号召被压迫群众行动起来建立自由的人间乐园,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19世纪20年代德意志渐渐开始有了机器生产。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的政治社会生活有了显著的转变,工业革命的迹象渐渐显露出来。大工业在迅速生长,农民迅速地无产阶级化。
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高涨,他们要求结束阻碍现代化生产发展的诸侯割据局面,统一德意志,建立法制。一些进步的青年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投身到这场运动中,他们自称”青年德意志“派,其中有伯尔纳、卡尔·古茨柯夫和海涅等著名诗人。他们是”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先锋,他们主张公民解放、男女平等,犹太人享有全部公民权,文学、新闻和戏剧自由以及用宪法限制诸侯的****权力,他们还要求享有旨在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的人民主权。他们主张用文艺宣传政治和社会革命思想,反对消极浪漫主义,强调文学作品要接触当代社会问题。
海涅无疑是”青年德意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意志文坛上出现了以霍普特曼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和以亨利希·曼、托马斯·曼兄弟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他们都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其中前者的《日出之前》在1889年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并在1912年获得诺贝尔奖!而亨利希·曼以深刻揭露德意志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小说而著称于世,托马斯·曼在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代的小说家赫尔曼·黑塞则于194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德意志就是这样不断向世界推出他们的文学大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不仅仅给别国带来灾难,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片废墟。战争废墟上的德意志文学试图重新开始。当时的许多作家所描述的是战争和毁灭的令人震惊的虚无主义。如沃尔夫冈·波歇尔特的剧本《大门之外》、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列车正点》、保罗·策兰的诗集《罂粟和记忆》。他们不是直接和现实地以政治内容作为主题,而是将德意志的罪过和失败通过宗教或世界观表达出来。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德意志经济的恢复,德意志的文学又重新繁荣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是海因里希·伯尔在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时的德意志文学开始了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文学的唯美主义化倾向被谴责为掩盖不公正的经济结构的社会和经济原因,许多文学家追求社会和政治上的认同,但却拒绝政治收编,这一时期以政治文学为主,如罗尔夫·霍赫胡特的《(代表》、贡特·瓦尔拉夫的《你们当官——我们的百姓》。
最近20多年,随着东西德的统一,涌现了杰出的作家博托·施特劳斯,他的短篇小说《马莲娜姐妹》、剧本《恐病患者》等试图通过神秘主义捕捉当地语言的精华。当然也有反映柏林墙倒塌后的文学,如英戈·舒尔策在其《朴实的故事:一部来自东部省份的小说》中以东部图林根的一个小城市阿尔腾贝格为例,描述了柏林墙倒塌后人们既悲又喜的心情。
德意志人在其发展的千年中给世界留下了灿烂的文学让我们去品味,当我们在赞叹这些文学作品的优美时,也不禁为德意志人而喝彩。
席勒与宽容精神席勒与他同时代的五位伟大诗人(莱辛、克洛卜施托克、赫尔德、维兰德和荷尔德林)相比,无论在声望还是天资方面,都是处于翘楚位置。他的激情可能没有莱辛强烈,但他在戏剧方面的天才,却大大超过后者。他的作品影响十分广泛,他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在这方面,歌德也不能与之比拟。
时至今日,他在德国舞台上只有一个劲敌,那就是莎士比亚。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作品上演率最高,发行量最大,深受德国人民的欢迎。他从小在“操练”和“奴隶制庄园”中长大,这种对****主义的切身体会,使他的反抗性、叛逆性异常强烈。
席勒在18岁时,就开始写剧本《强盗》。他在剧本扉页上题词“在暴君统治下”。面对****盛行的黑暗社会,该剧的主人公说,“如药治不好,就用铁治;铁治不好,就用火治”,并高呼,“德国应该成为共和国”。主人公的叛逆精神感染了所有观众,“剧院几乎成了疯人院。
他们圆睁双眼,攥紧拳头,双脚把地板跺得震天价响,喉咙都吼哑了!
互不相识的人们彼此倾倒,泣不成声。女人们踉跄地走向出口处,几乎近于昏厥。那气氛犹如是驱散了笼罩在混乱之上的阴云,露出了一线新天地的曙光。”
快满30岁时,席勒成了耶拿的历史学教授,并在那里显示了自己巨大的创作天才。后来,他又遇到了康德。康德的道德观念同他的美学一样,给了席勒强烈的震动。当席勒读到艺术处于自由与天然之间时,他感到这些话是为自己写的。
一般人随着哲学观点的成熟而出现的软弱性,他却在30多岁时就出现了。但他却始终是一个世界公民,一个国际主义者。这方面最强有力的证明是他的8部历史剧。其中7部写的是外国,只有一部是写德国的《华伦斯坦》;即使《威廉·退尔》也不能被认为是写德国的。
席勒的一切教导渗透着宽容精神,反对极权主义,颂扬国际主义,希望人类能兄弟般地和睦相处。这位最著名的德国诗人,即使在他看到“帝国”四分五裂和拿破仑对德国取得了第一次胜利,他也不十分激动,因为他感到德国的使命不在于统治者,不在于普鲁士,而在于康德、贝多芬,也可能在于他自己。
席勒的作品以勇猛和充满同情心著称,而他骄傲的举止,及他的作品缺乏群众性的特点也异常明显。他曾不断得到魏玛君主给予的各种贵族特权,并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誉公民。但他一生所写的作品,能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忠实,其中包括对自己改变了的观点——年轻时火一般炽热的雅各宾观点,逐渐转变为苍白的诗人哲学家,这一变化比路德当年所出现的同样变化,共有机性更为深刻。席勒生前的最后几年,内心经历着剧烈的波动,他为他的同时代人提供了一个身陷激烈纷争而又能一次又一次战胜自身疾病,继续努力不倦工作的英雄形象。
席勒做什么事都凭一股热情,他把德国人的能量与幻想融化在一起,使之产生更大的能量。作为德国人,他比歌德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德国人也本能地感受到这一点,因此他们更喜欢席勒的诗。席勒生活在德国人的心坎里,因为德国人心目中的自由,就是一座自己的文艺女神。
席勒的诗虽然给人一种抽象的感觉,但它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好的憧憬,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希望,去遐想。席勒离人们的思想感情更近,虽然这些东西有时他们甚至想都没有想过。
“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民族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席勒写道,“大多数德国人从来不相信他们的统治者,他们远离政治,有自己的价值观,即使皇帝垮台了,德国人的尊严也不会受到损害。进一步说,假如政治结构动摇了,精神思想只会越来越坚定和美好。”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锋芒毕露,锐气袭人。他在诗篇《坏君主》中倾诉了自己对君主们的强烈愤怒:“头戴金冠的神仙们,难道还得为你们唱赞歌?你们阴险地玩弄着石斧。以罪行掩盖人性,使人终身不得说话。
你们这些上帝的巨型木偶,得意忘形,挥刀舞剑,就像歌剧院里的戏子。对这种蹩脚的表演,小人之辈拍手叫好,而真正的艺术家则在含泪喝倒彩。”
歌德与浮士德精神自近代以来,德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作品是通过优美的诗篇和精彩的戏剧得到展示的。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出自大文豪歌德之手。
据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特别喜欢歌德的作品。列宁在流放时,身边携带的仅有的两部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一部是歌德的传世大作《浮士德》。
在当今的德国,歌德同样家喻户晓,德国人把他看成是民族的骄傲,因此,以歌德命名的街道和文化教育机构比比皆是。德国著名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大学就是以歌德命名的。而当今德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机构“歌德学院”更是借用了这位文学巨匠的赫赫大名。
歌德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阶段,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他创作浩繁,各种诗歌、小说、戏剧等达140多卷。
提到歌德,不少中国读者首先会想到《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展示的凄美爱情故事,想到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神至圣。”《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曾一度轰动整个德国和欧洲,因为它表现了觉醒的市民阶级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抗和批判。据说,一代军事枭雄拿破仑对这部书信体小说情有独钟,在东征西战中也不忘带在身边,前后竟然读过七遍之多。
歌德最杰出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上。他一生从事诗歌创作的时间长达六七十年,数量达2500多首,包括自由体诗、抒情诗、叙事诗、格言诗、哲理诗等,其中有许多珠玉之作,经著名音乐家谱曲后,成了各国人民传唱的世界名曲。
人们在阅读歌德的诗作时,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在享受优美诗句的同时,还会体会到隽永深邃的意境。几乎从每一首诗中都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或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哲理思考。歌德的作品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特点,是因为这位文学巨匠一贯坚持他对文学作品的评判原则:“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在青年时代,歌德的诗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在歌颂生活、自然和爱情的抒情诗中,往往表现出情景交融,热情洋溢,感情奔放。人们在读罢这些作品后,心情会像阳光一样灿烂。在这方面以《(五月之歌》最具代表性。
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大文豪,歌德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几乎花费了他毕生心血的长篇诗剧《浮土德》。这部诗剧以其宏大的规模、深邃的思想和精美的诗艺而与《荷马史诗》、《神曲》等相提并论,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
浮士德原本是民间传说中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术士,在歌德的笔下却成了一个不断探索人生真谛、富于进取精神的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浮士德一生经历了五个阶段:书斋生活、爱情悲剧、政治生活、美的追求和改造大自然。浮士德的生活道路,实际上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夜》中的浮士德)直到19世纪初(浮士德建立事业)的思想探索的全过程,也是作者本人一生的生活经验的总结。浮土德一生有过迷惘、错误和失败,但他能够不断进取,自强不息,最终战胜了魔鬼,找到人生的真谛。浮士德这种不断追求和认识生活意义的气质后来成了反映德国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浮土德精神”。当然,在《浮士德》中也不乏体现作者热爱生活的那种乐观主义精神。
歌德的作品和智慧深深地影响着德国人。关于歌德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们不妨引用两位德国著名哲学家的话来加以佐证:谢林在《悼念歌德之死》一文中曾这样写道:“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不是一贫如洗,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甚至清高、傲目于世的尼采,也将歌德置于极高的地位,表现出对这位文坛巨匠的崇敬之情:“歌德不仅是一个善良和伟大的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歌德是德国人历史上一个没有后继者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