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3174200000004

第4章 悉数气的十宗罪,赢得轻松快乐心(3)

2001年,在福建曾发生了这么一件奇事:一名男子胡某因为一点小矛盾竟然负气出走15年。胡某家住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西村。15年前,正在准备开办小型加工厂的胡某因和父母吵了几句便负气出走,一直不与家人联系。其家人四处寻找,多次在报刊上登载寻人启事,仍杳无音信。福建省东峰镇公安分局在对辖区内所有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拉网式清理登记时,发现在镇内一个瓦片厂打工的胡某解释身份时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在民警的一再询问下,胡某不得不说出实情。分局立即向其出生地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镇派出所发出函调信,多次与他们联系,终于使他的家人得知胡某在东峰镇。当胡某的哥哥及叔叔专程赶到福建,看着十多年未见面的亲人,听着公安民警的耐心劝导,胡某终于消除了心中的怨气,抑制不住多年的思亲之情,叔侄三人热泪盈眶,紧紧相拥。等他回到家里,他那个没有亲手去办的加工厂已经在哥哥的手中颇具规模了。

未离家时壮志满怀,15年后回乡时仍是一个打工仔。一股怨气能生15年,还真是少见!

怨恨之气多因自认为遭遇不公而生。生怨气的对象多是自己的上级或其他有权势者,而受害者往往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许多人为了形象,不方便在外人面前发泄气愤,只能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回家爆发,使家人成了受气包,受害最深。靠生怨气发牢骚,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心中装满怨气,今天怪这个,明天怨那个,让这种消极情绪经常困扰自己,不但会破坏自身的心理平衡,涣散自己的意志和进取心,进而还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降低或紊乱。仔细观察一下周围,不难发现,那些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怨气冲天的人,几乎都与事业成功无缘。怨气,它只会误事,有百害而无一益。

在同样或相似的外界刺激下,为什么有人很少生怨气而有人却怨气十足呢?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环境刺激,还取决于人的认知水平,这两者同样重要。比如,对待车船票涨价一事,人们的反应相差悬殊。有些人愤愤不平,抱怨国家接连提高运费,增加群众负担;有些人则从国家发展经济的大局出发,认为现在能源不足,运价成本大幅度上升,人员的工资也增长许多,运费理应提价,因此,并无怨气。这表明,欲不生或少生怨气,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如果别人的言行触犯了你,你首先要看一看对方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假如是无意的,则应该“不知者不怪”;假如是有意的,则要分析其言行是对还是错。对者,应该欣然领教;错者,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回敬。凡事没有必要生气,否则便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气易伤情:绝情的“老死不相往来”

生气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气憋在心里,不向外发泄,一般持续时间均较长。这种不良情绪压在心头不消散,可导致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肌体的抗病力随之下降,从而有损健康。气憋在心里,则是越憋越重,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这时再骤然发泄,如同山洪暴发,即大发雷霆,我们称之为盛怒,而盛怒则会对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我们更想说的是气也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最怕的是两个最亲或关系最密切的人相互生气。如夫妻之间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斗气,谁也不服输,谁也不先开口,久之不仅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而且夫妻关系也会日益紧张,隔阂加深,双方感情受到伤害,甚至会招致严重的后果。

据调查研究,性格内向或孤僻者,以及平时很少与人交际,朋友甚少,不愿意与亲友同事谈心的人,都比较好生气。因此,这些人应该更加重视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加强自身修养。诚然,改变性格并非易事,但也不是办不到的。这些人应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走出狭小的天地,多结交一些朋友,培养一两项业余爱好,经常参加文娱和体育活动。这些都可以逐步优化自己的性格,开阔自己的心胸。特别是要逐步养成与熟人、朋友、同事谈心、聊天的习惯,心里不痛快就及时向外宣泄。在这方面,尤其需要得到其亲友和同事们的帮助,当发现他们有气憋着、闷在心里时,就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其将心里话说出来。

人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尽量做到不生气。碰上了不愉快的事,首先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消气”;确实遇到烦心的事,也要“戒”字当先,戒除恼怒。当然,这不是简单下个决心就能办到的事情,其中还有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的问题。古人把“责己严,待人宽”以及“温、良、恭、俭、让”视为人际交往的准则,这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遇事冷静、待人宽厚并能适当克制自己的情绪,这实际上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动辄生气,总是使家庭处于“战争状态”,或者总是和朋友冷言相对,你的生活会快乐,会轻松吗?生气于人无益,对己无利,既伤害了别人,也在“惩罚”自己,这样的后果该值得你去好好反思一下了。

养身当以戒闷气为本。要养怡身心,就要下工夫修炼品行,宽厚待人,谦逊处世。要做到不生气,少生气,要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要对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退一步”并非“懦弱”,而是化解矛盾的良策,或许还会由此冰释前嫌,换得海阔天空。要养怡身心,还要学会息怒,善于控制和调理自己的情绪,把“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气易失机:“摔门而去”,后悔的是自己

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很多人总是在埋怨上帝不给他机会成功,事实上,上帝也把苹果砸到了他的头上,可是他一边骂着,一边把苹果吃了。这就是为什么牛顿成了科学家,而同一时代的其他人却没有在那个世纪留下丝毫的印记。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就是因为当事人在突发情况下不理性,而使事情发生恶变,把自己变成了其中的受害者。

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应聘于一家公司搞产品营销,公司提出试用3个月。3个月过去了,这位大学生没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于是,他一怒之下愤然提出辞职。公司的一位副经理请他再考虑一下,他越发火冒三丈,说了很多抱怨的话。于是对方也动了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其实公司不但已经决定正式聘用他,还准备提拔他为营销部的副主任。这么一闹,公司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用他了。这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因自己的不理性而白白丧失了一个绝好的工作机会。

还有一名初探歌坛的歌手,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第1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17天,他因为情况不明,所以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37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所以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57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坏透,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知名制作人打来的。他为此而毁了期望,自断了前程。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机会能够出现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抓住了,你的生命就会出现新的景象,错过了,只能是无尽的悔恨。如何才能抓住机会,不让自己的生命留下悔恨呢?这需要你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一颗敏锐的心,还有勤劳、敢于探索的品质。

然而,错过一次机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令人抱憾终生的错过,一次又一次在你身上重演,那么你的人生恐怕就没有转折了。所以,当你意识到上一个机会错过时,不能让后悔和遗憾完全左右你。短暂的遗憾会让你深刻体会到这次教训,以后不要再次重复相同的错误,但是倘若一直沉浸在这种悔恨的氛围中,便是一种没有意义的选择。

即使你再后悔,机会也回不来,不如吸取教训,把悔恨转换成探索的动力,转换成敏锐的洞察力,这样你才有可能在下一次机会到来的时候迅速地抓住它。永远记住,失去一次机会的时候,后悔一个小时就足够了,剩下的时间是对自己微笑一下,然后继续赶路。

气易失策:一生气,什么也想不出来

当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是只顾发泄不满,还是冷静地想出解决之道呢?只要你稍微思索一下,你会认识到这个困难正是改变现状、开发新天地的契机。

有很多化不满为创新的例子,给我们意外的启示。

加藤信三是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小职员。作为一个小职员,尽管他前一天夜里加班加点,很晚回家休息,尽管他头晕目眩,想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他必须马上起床,赶到公司去上早班。起床后,他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不料,匆忙中出了一些小乱子,牙龈被刷出血来!加藤信三不由火冒三丈。因为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已不止一次地发生了。情绪不好的他怀着一肚子的牢骚和不满冲出了家门。

作为一个牙刷公司的职员,数次刷牙牙龈出了血,加藤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了。他怒气冲冲地朝公司走去,准备向有关技术部门发一通牢骚。

走进公司大门后,走着走着,他的脚步渐渐地放慢了。加藤信三曾参加过公司组织的管理科学学习班。管理科学中有一条名言使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条训诫说:“当你有不满情绪时,要认识到正有无穷无尽新的天地等待你去开发。”

当他冷静下来以后,和同事们想出了不少解决牙龈出血的好办法。他们提出了改变刷毛的质地,改造牙刷的造型,重新设计毛的排列等各种改进方案。经过论证后逐一进行试验。试验中加藤发现了一个为常人所忽略的细节:他在放大镜下看到,牙刷毛的顶端由于机器切割,都呈锐利的直角。“如果通过一道工序,把这些直角都挫成圆角,那么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同事们都一致同意他的见解。经过多次实验后,加藤和他的同事们把成功的结果正式向公司提交。公司很乐意改进自己的产品,迅速投入资金,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角。

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很快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对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加藤从普通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董事长。

加藤的“幸运”正来自于不满,在不满中发现。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打破常规,逆向思考,独辟蹊径,往往能产生全新的创意、惊人的成果。

“请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来做。”这是“柯达第一号”小盒型照相机面市时的广告词。

照相机在它面世之初是被当作精密复杂的仪器来看的,一般大众与它无缘。但是,乔治·伊士曼——纽约罗彻斯特镇一家小银行的事务员却认定:“照相机应像铅笔一样简单,谁都可以使用。”

1881年,伊士曼用5500美元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器材公司,这就是今天名闻世界的柯达公司的前身。1888年6月,伊士曼把“柯达第一号”送进了市场。1963年,当柯达公司在27个国家同时推出大众化的“自动式”照相机时,全世界为之轰动。

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跃出,在降落伞张开前的瞬间,他完成了胶卷的装卸。老人、儿童、妇女,全部都应付自如地摆弄柯达自动照相机。它的好处还在于售价便宜,在柯达自动照相机三种机型中,大半在50美元以下,最便宜的只售10美元。

这种“自动式”相机立即风靡世界,柯达公司大发其财。柯达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反其道而行之”。相机的功能开始并不复杂,可随着性能越来越好,操作使用也越来越繁琐,这对于专业摄影者来说当然无所谓,但对普通人来说就不同了。因此一反常规,让相机的操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需轻轻一按便可完成照相过程,就连“傻瓜”也能操作,这便获得了轰动性的创新成果。

然而,更出人意料的还在后头。就在柯达公司赢得大众市场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宣称:“自动照相机的专利本公司绝不独占,我们同意所有厂商仿造它。”这绝对不是平常人愿意做的。一般人在自家产品畅销时,肯定会千方百计保守秘密,以专利垄断市场,独享其利。柯达的做法,让人疑惑它的目的所在。

而这正是柯达成功的又一诀窍。今天,提起柯达,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动照相机,而是大名鼎鼎的柯达胶卷。原来,放弃专利让其他照相器材厂商共同拓展世界照相机市场,最终必然刺激胶卷的销售。

麻烦事有时候不一定就是坏事。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时,多问自己“为什么”,仔细思考,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