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3173600000065

第65章 恋爱的王经理(2)

让文友们过了一把献策瘾,王伯当经理笑着摆了摆手,就像他在会上最终完全抛开了发言稿一样。他要临场发挥了。他想书生们为什么容易失恋,就因为纸上谈兵太多,以为看了几篇爱神点化或社交宝典就会聪明伶俐起来,殊不知,就在他们刻舟求剑的时候,他们属意的女人已经让别人抢走了。王伯当经理是个生意人,他可没那么傻。星期六,他把事情安排安排,就直接到县中教员宿舍找冯可娜去了(他早已打听清楚她的准确住址)。他一路高叫着:冯可娜,冯可娜。还没有谁这么高声叫过她。冯可娜几乎吓了一跳。但她马上又镇静下来。读了很多外文书的人总是那么冷漠而自信。冯可娜从藤椅上伸了伸懒腰,向外面望去。这时她像一只美丽的蜗牛。她手里的书页漫卷,如一蓬剑麻,作光芒状。疑惑间,王伯当经理已经来到了她的眼前。她还真觉得这人有些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据说,书读多了的人,便会有这个毛病,看什么人都既陌生又熟悉,到什么地方也既熟悉又陌生。近来,冯可娜老师便经常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她问:你是谁?是你在叫我吗?她一时不能断定面前这个男人的年龄和身份。王伯当经理微笑着朝藤椅上美丽的蜗牛鞠了一躬。他今天着意将自己修饰了一番。新理的发。寸头。大脑勺。眼睛像两只猫头鹰。生动。明亮。胡子被细心地刮去,胡茬儿在洁净的脸上闪着光。嘴唇宽厚,极富线条感。他身上,年龄的痕迹本来就是很模糊的,现在精神一爽,简直就十分出少了。这种青壮而成熟、刚毅而柔和的神态对女人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他感觉到她的眼波里有一条鱼游过那样动了一下。他说:冯可娜,我是康达家电城的经理王伯当,我想跟你学英语。他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掏出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课本。天哪,他竟然背着一只黄书包。这种书包,现在可不好找。冯可娜心里的那点疑惑落到了实处。有一次,她逛街就逛到了康达家电城。门口贴了几幅电脑制作的宣传画,上面有这位王经理的放大照片。由于是自制的,她就有些嘉许似的多看了一眼。这个王经理,看来是既聪明又喜欢冒风险出风头啊。你看,现在他又要假充斯文地来学什么英语,而且态度还挺虔诚的。冯可娜微笑。女人在受到尊敬和推崇的时候,既不推辞也不欣然接受,只是斜倚在那里,缱绻地高贵地微笑。王伯当经理继续表演。他说他现在很后悔那时没学好英语。他的业务那么大,不懂英语怎么行啊。他决心投拜名师,从头学起。恳请你收下我。他说。这个男人,会献殷勤但不肉麻。冯可娜有些动了兴趣。他不像很多暴发户那样,动不动就炫耀自己的家产。他甚至没提到报酬二字,这也让冯可娜喜欢。与有酬劳动相比,冯可娜更愿意付出无偿的劳动。

从此王伯当经理每星期都要抽出两个半天,到冯可娜这里学习英语。冯可娜真是一位好老师啊。那时候,假如有冯可娜这样的好老师,考上大学是没问题的。她的无私而细腻的风格使他深深地感动。他想他的选择是对的。他一定要娶上她。他后来提出一星期两个下午的课时太少,问冯可娜能不能适当地加些养料。他说,我是一头牛,你是喂牛的主妇(这个词引起了她的一些红晕反应),我的胃口不断地长大了,你不多喂几次,我就饿。冯可娜答应再增加两个晚上。他马上乖巧地说,晚上我来你这儿不方便,你就上我家去辅导吧。

冯可娜第一次上王伯当家里时,怀了小小的好奇。结果却发现王伯当豪华阔大的住宅里冷冷清清。有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意味。你的家人呢?涉及人的隐私,冯可娜小心翼翼。我离了婚。虽然朋友们都很理解我,但我总觉得还是有负于人。他望着她,轻轻叹了口气。他的语气听上去坦然而伤感。她不说什么,公事公办地坐下来教课。这个男人的悟性不错,他的发音也准确而优美。

上完了课,他就领着她参观他的房子。三室两厅的,三室一厅的,洗澡间,储藏室,书房,餐厅,阳台,花坛,车库,葡萄架,桂花树,站在顶层江岸遥遥在望,县城夜景尽收眼底。简直是资产阶级的生活啊。冯可娜暗自惊叹。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商人,他既热爱流动资金,也热爱不动产。尤其是后者,给他一种高大、稳固、尊严和神秘的感觉。他说他喜欢看他的房子,一遍一遍地拍打他的房子。他自我解嘲道:这是农民的劣根性,没办法的。他说,对房子的热爱始于他五岁那一年。那年,他一个堂嫂生孩子,但空间太小,房子又破旧,到处是窟窿,堂嫂又羞又急而把好端端一个孩子憋死在腿根。他说,假如现在有人生孩子,他愿把他所有的房子都借出去。

此时看起来,王伯当经理既显得粗鲁,又十分动情。冯可娜觉得他的性格里有种既鲁莽又迷人的东西。

没过多久,王伯当经理又提出了他新的请求。他说冯可娜教课太辛苦,且又是义务性质的,因此他强烈要求每星期请冯可娜老师到临江楼吃一顿饭。冯可娜答应了。对于美食,女人们总是有着和健身、美容同样的爱好。另一方面,她也要看看这个王伯当是怎么花钱的。不管怎么说,看着一个人为自己奢侈、高消费,心里应该有一种骄傲和快乐。王伯当在临江楼预订了最好的包厢。上的是法国酒。点的菜素淡而昂贵,有艺术的氛围。他请小姐关了音响卡拉OK之类,和冯可娜吃菜,饮酒,聊天。他的那帮谋士们极力撺掇他什么高雅聊什么,并绞尽脑汁到处搜罗例证。他们不厌其烦地把它们一点点灌进他的脑子里,诸如古希腊,雪莱拜伦弥尔顿,文明古国,文艺复兴,达·芬奇。他们一再叮嘱,弥尔顿是一位失明的著名诗人,达·芬奇的名作是《蒙娜丽莎》,一个稀里糊涂微笑的女人。但现在,王伯当经理把他们的好心叮嘱忘了个一干二净。他跟她聊在乡下过的那些有趣时光,聊他的种种不务正业的行径,聊他经商生涯中的几次惊心动魄的场景。看冯可娜听得入神,他吹牛说,他的那些曲折的经历,将来足可以写一部通俗演义。冯可娜从入神里回过脸,微笑,说中国的商人有个臭毛病,取得了一点儿成功就想写书,似乎要把自己塞回娘胎重生一次。王伯当经理的面前出现了一道钢丝,他一着不慎就把自己逼到了险境。现在,他要么就灰溜溜地认输,要么就将错就错,踩着钢丝走过去。他慷慨起来,忽然一股豪情夺口而出: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要写的书,不给别人看,只给我将来的妻子看,孩子看。难道一个商人的头脑必须是简单的吗?他也有丰富的心灵世界。他的这种既庄严又滑稽的样子惹得冯可娜的微笑颤动了几下,发出了一些美妙的声音。冯可娜略带歉意地说,她并不反对人们写书,她只是反感很多人在假充斯文,浪费了纸张和森林。

吃了几次饭,冯可娜终于有些顶不住了。她说,不要去那么大的地方,浪费,找个随便一点的,只要安静就行。

王伯当心想,好了,女人的节俭务实的本性,已经像小鸡一样湿漉漉毛茸茸地从蛋壳里爬出来了。她们那热衷于家政管理的又修长又柔韧的手也已经不由自主地伸出来了。

有一天,王伯当经理喝了一口小姐端上来的茉莉花香茶,忽然叹了口气,跟冯可娜说,城德岭的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有意于他,经常给他写信、打电话。她的信纸上有泪痕,她一拿起话筒就哭。她是个容易感动和激动的女人。她十分漂亮,也贤惠。他很同情她,也关心过她,但也明确表示过,他不可能娶她。他要娶一个有文化(最好是精通一门外语),有气质、令他永远仰慕而不仅仅是爱慕的女子。现在他正在寻找。可是那个城德岭的女人猛追不休,鉴于她那受过伤害的心灵,他又不好强硬拒绝。他请教于冯可娜老师:他该怎样做才既坦率明白又不伤她的自尊心?

关于气质,他后来又作了一个补充说明,说他以前一直以为气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得很哪,但自从认识了冯可娜老师,他便基本上知道了气质是怎样一种美好的东西。

冯可娜说,气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和漂亮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伯当经理说,气质就好像光,从里面发出来,源源不断。而漂亮,则是日头底下的一件什么物体,一到夜里,就看不到了。一个女人,如果既有气质,又漂亮,那就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要了男人的命了。

冯可娜眯着眼睛,享受着面前这个男人的恭维。她的虚荣心舒服得很。你看,男人一旦在真心实意地向某个女人献殷勤,他们是多么的笨手笨脚、可笑至极啊。

这时,就好像发现了一块金子,但他们都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他们装得多像啊,而且还要继续装下去。

王伯当经理逐渐注意到,冯可娜特别喜欢一个叫做普希金的人。她的书架上,除了原版的英文书外,翻译过来的书,就要算这个姓普的人的多了。他回来向教育局的小樊打听,这普希金是何方人氏。小樊说,这普希金可了不得,是前苏联、不,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终结者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人,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是大师。王伯当经理对小樊说麻烦你明天跑一趟书店,把他的书给我统统买来。

书买来了。小樊还十分聪明地买了一本普希金的传记。王伯当经理打量着那个头发卷曲、下巴像海岸线一样前伸、鬓发像鹅毛笔一样飘逸洒脱的俄国小伙子,心中升起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他满怀嫉妒地想,这个小普不知有什么本事,竟迷住了中国姑娘冯可娜。他要了解个究竟。他对朋友们说,你们不要打扰我,我要读普希金。冯可娜打来电话,问他怎么忘了上课,他酸溜溜地说:我要请个假,读读普希金。冯可娜在那边笑了起来,说好啊,再这样下去,你就成儒商了。

普希金真是伟大,瞧瞧他的句子:黄昏的星刚刚升起,玫瑰花开得灿烂;往常啊,这种时候,我们出来相见。啊,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冰霜和阳光:多美妙的白天!妩媚的朋友,你却在安眠。白发的嘶嘶托夫!你光辉的统治应该结束了。多么优美,多么有力度啊。普希金一句话,沙皇就垮了台。这就是诗人的本事。他们练的是内功。他明白,再和普希金斗下去,就犯傻了。他在她面前说普希金一个不字,姓普的不会损失什么,他却会损失很多。这可是极不合算的。他的农民式的商人头脑一转,心想他何不化干戈为玉帛,让普希金为己所用呢。就好像普希金是一把宝刀,他王伯当自然没必要拿自己的手去和宝刀比硬度,但他可以捡起宝刀,握在手里,增加自己的威力。从此他把普希金的诗集放在包里,一有空就假充斯文,狐假虎威地读上那么一两首。

这个男人,一迷上了什么就有一股呆劲。冯可娜忍俊不禁。

再来说说冯可娜。自从做了王伯当的英语辅导老师(她那个学生于学业越来越疏懒了,越来越颇具侵略性地涉及诸多其他问题),逃开很久的红晕像小鸟一样又飞回到了她的脸上。而且还下了几个蛋。她的那位去留学了的前任老师兼男友,曾使她严重地意识到,生活中都是一些没有趣味的人。而趣味,对于生活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啊,它就像羽毛的光泽,叶片的湿润感。它是一种超拔,一种飞翔,一种气味,一种无形之状。从此,她几乎过着一种自洁而幽闭的生活。她在她狭小的空间里蜷曲,延伸,铺展,堆积,飞翔和幻想。直到有一天,王伯当经理背着早已过时的黄书包,走进了她的房间。正是从那只一闪而进的黄书包上,她有些惊喜地看到了那种失传已久的叫做趣味的东西。

小说还有一件事可写。秋天的一天,为了犒劳在家电城里辛勤工作的干部职工,王伯当放了两天假,包了辆中巴和大家一道去游山。他特意叫上了冯可娜。那里的山景很奇特,有一座孤峰无端地拔地雄起,叫金枪峰。不远处有一仙姑岩,与之殷勤呼应。听说那仙姑岩,可神了。

冯可娜一上车,满车都是羡慕的眼光。那几个曾有企图的女雇员,不禁自惭形秽了。

在风景的某一段,王伯当经理怂恿一个女雇员装作不慎把包掉进了潭里。为了在冯可娜面前表明他是一条好汉,他不顾水冷,脱了衣服,就健美地跳进水里。在跳水之前,他搓了搓手,高声叫道我要像普希金那样去决斗了。

冯可娜暗暗好笑,心想看你还有什么花招。

⊙文学短评

恋爱中的王经理表现出对爱情朴拙的执著令人忍俊不禁。一个出身农民的成功商人,一个是清高的中学英语老师。王经理知道自己的爱情难度,这显然不止是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王经理要跨越的是两个阶层之间的鸿沟。执著的王经理无疑具备这样的勇气和智慧。他向爱情进军的途径,不是金钱,而是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他更是以自身的朴拙,展现了平凡生活中难得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