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中,成就最高的莫过于《聊斋志异》了,因此,它的作者蒲松龄,自然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作家。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1640年,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祖上虽然没有显赫的人物,却是都通经书,有些学问;特别是他的父亲蒲架,更是精通儒家学说,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家庭,倒是称得上世代书香。
蒲松龄生来聪慧颖敏,勤奋好学,又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在他去私塾读书前,就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读完了《诗经》、《论语》和《孝经》。在学校读书时,由于他对有些经书已经读过,而且理解深透,有独到见解,不久,便成了私塾老师的得意门生。私塾老师见他精力充沛,才华横溢,没有要求他重新再读已经读过的书,而是根据他自己的愿望,让他多读史书和诗文。在八股文盛行的年代,一个私塾老师能做到这一点,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了。
蒲松龄能在自己喜欢的知识领域中读自己爱读的书,其学习热情也越发高涨,经常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计日程功,从不空费一日。后来,他曾在《醒轩日课序》中回忆这个时期的学习情况时说:“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其意思是说,那时读书如果一日没有收获,就感到惭愧,感到不安,冷汗淋漓了。
正是由于蒲松龄读书如此刻苦用功,所以,到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经熟知经书,能诗善文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蒲松龄的家中日益贫困,父亲蒲架只好放弃学问,改为经商;蒲松龄也只好辍学,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蒲松龄仍没有忘记读书。每到一地居住下来后,父亲外出做生意,他便在住地读书。
有一天,蒲松龄身边带的书读完了,便去集市的书摊上买书。途中,他看到一个说书老人正在为一群孩子讲故事,他便凑上去听。这时,老人讲的是一个“捉蟋蟀”的故事。
说是从前有一个皇帝,爱斗蟋蟀,便下令各地百姓捉蟋蟀进贡。当时,有个叫成名的农民,运气不好,很长时间也捉不到一只,常常因此遭到官府毒打。成名被打得疼痛难忍,就去求巫婆为他想办法。他按着巫婆的办法去做,果然得到了一只上等蟋蟀。成名如获珍宝,准备第二天进贡给皇帝;可是,他九岁的儿子好奇,趁父亲一眼没看到,拿出来斗,结果跑来一只大公鸡,一口给吃掉了。这孩子很害怕,感到无法向父母交待,竟自己跳了井,等父母发现救出后,孩子已经断了气。
那说书的刚讲到此处,见有几个公差走来,他担心犯影射皇帝罪,赶紧收摊溜走了。蒲松龄挂心那一家人后来怎么样了,便追上说书人,请他继续讲下去,并拿出自己买书的钱,送给那老人。老人把他拉到一个僻静处,悄悄地对他说:“那家人自儿子死后,剩下夫妻二人,又无法交贡,心灰意冷,也想自杀。然而,就在此时,他们的儿子却变成了一个大蟋蟀,跳到父亲身上,让父亲把它去献给皇帝。于是成名含着眼泪把它交给了当地知县,知县又把它献给了皇帝。皇帝见这蟋蟀不仅个大,而且斗起来十分凶猛,宫中所有蟋蟀没有能斗过它的,十分高兴,便将那位知县提升做了大官。”
蒲松龄听完这个故事,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愤恨地对那位说书老人道:“那知县竟以一个孩子的性命,当了他升官发财的垫脚石,这县官真是可恶。”
从此,蒲松龄不仅憎恨那些贪官污吏,也喜欢上了听故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随父亲走南闯北的经商过程中,一有空闲,便去听说书人讲故事;并且每听完一个故事,回去就把它整理记载下来。到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上百个故事,为他后来创作《聊斋志异》奠定了基础。正如后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说的,在他四十岁之前,巨著《聊斋志异》就已经初具规模了,书中故事,是“集腋为裘”式地创作出来的,而其中的名篇《促织》,就是他把在十二三岁时听来的那个“斗蟋蟀”的故事改写而成的。
蒲松龄十九岁那年,回到家乡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中了秀才,一时文名颇高。可是,在他二十岁后,几次进京应试,都未得中。最后一次考举人时,他虽然成绩优异,一举得中,但到吏部时,竟被以“相貌丑陋,不堪为官”的理由,将他轰了出来。
当蒲松龄极为愤慨地走出吏部的时候,忽然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把他拉到僻静之处说:“小伙子,现在做官,光有文才,没有钱财,是做不上官的,你又何必为此生气呢?我早就知道你为人正直,很有学问,还听说你已经积累了不少故事;如果你能像明朝吴承恩那样,广泛搜集民间故事,再把今天的事编成故事,去写成一部故事书,不也是一大乐事吗?”
蒲松龄听后,猛然一惊,再仔细一看那位老人,正是当年那位说书老人,不由得激动万分地说:“原来是您老人家!幸亏您提醒了我,否则会误大事的。从今天起,您就继续给我讲故事吧,把您所知道的故事全部讲给我听,我一定要写成这部书。”
老人高兴地答应了。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他的《聊斋志异》是一部“孤愤之作”,就是指的这段经历。
蒲松龄自从认识到“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之后,便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作《聊斋志异》的准备工作。为了搜集到更多的故事,他一边在淄川附近村内做私塾先生,一边带着茶水在村口路旁坐下来,招待过往行人,分文不收,只是请他们把平时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讲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记录。就是用这种方法,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到近四十岁时,蒲松龄已经搜集到近五百个故事。
蒲松龄在四十岁以后,才开始一边搜集,一边创作,终于在他接近暮年的时候,写完了《聊斋志异》这部历史文学巨著。
公元1715年,蒲松龄去世,享年七十六岁。除《聊斋志异》外,他还写有一千多首诗、一百多首词、四百篇散文,以及杂文五种、戏剧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