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童故事
3171900000264

第264章 李颙自学成大儒

清朝初期,北方(今河北容城县)的孙奇逢,南方(今浙江余姚县)的黄宗羲和中部(今陕西省周至县)的李颙,三足鼎立,时称“三大儒”,其中只有李颙没有上过学校,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

李颙,字中孚,又字二曲,陕西周至人,于公元1627年出生在明末清初的普通官员家庭。他的父亲叫李可从,是郧西(今湖北)巡抚汪乔年属下一名负责管理军火的官员,长年在外征战,只有李颙和彭氏相依为命,靠父亲的俸禄共度时光。由于李颙从小体弱多病,到九岁时,母亲才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可是只上学二十天,便又病倒了。病愈后,母亲便让他跟着舅舅读书。可是李颙在跟着舅舅学习期间,仍然经常犯病,结果,一本《中庸》只学了没几篇,便又病倒回家了。母亲见他实在不能坚持正常上课,也就没有再送他去学校读书,而让他在家自学。

公元1642年初,郧西巡抚奉命率军镇压起义军张献忠部,李颐的父亲李可从随军出征。

李可从出征前,最挂心的是他那个经常患病的儿子,毅然忍痛从口中拔下一颗牙齿,交给妻子彭氏说:“我此次出征,凶多吉少,最使我放心不下的是咱们的儿子中孚,体弱多病,又是李门一棵独苗,你要尽力把他抚养成人、成才。万一我战死沙场,尸骨在外,无处寻找,特先留下这颗牙齿,请你先收藏起来,到时候交给他,说我在九泉之下也希望他长大后学习成才,报效国家。”

三个月后的一天,前方传来噩耗,李可从战死了。彭氏闻讯,当即便惊得昏了过去,醒来后哀哭不止,痛不欲生,多次欲寻短见,都被邻人发现,及时劝住了。

这时,李颙年已十五岁,泣不成声地跪在母亲的面前说:“父亲已经去世,不能复生;母亲若再寻短见,叫儿子依靠何人?望母亲为了儿子节哀吧!”

李颙一语,提醒了彭氏,她立即从柜中找出收藏的那颗牙齿,哭着交给儿子说:“中孚,这是你父亲临出征前留下的,让我在他万一回不来的时候交给你,说他即使在九泉之下也希望你能长大成才,将来报效国家!”

李颙听后,恭恭敬敬地接过父亲的牙齿,越发悲伤地对母亲说:“请母亲放心,孩儿一定牢记父亲的嘱咐,一定要发奋读书,自学成才!”

从此,彭氏打断了寻短见的念头,日夜纺织,下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才。为了让儿子尽快去上学读书,她先后找了几所私办学校,但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望地回来了。后来,她忽然记起李颙的舅舅,便又把李颐送到他那里读书,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李颙的亲舅舅、自己的亲弟弟,此时竟也以“学生多,容纳不下”为理由,把她们娘俩拒之门外。

母亲见此,不由得又心灰意冷。

关键时刻,李颙再次点燃了母亲心中的希望之火,他对母亲说:“母亲,不要再求别人了,历史上自学成才的不有的是吗?我也要自学成才!”

母亲听后,高兴地说:“好儿子,有志气,咱们人穷志不短,母亲相信你一定能自学成才!”

从此,李颙开始自学读书。《大学》、《中庸》这两本书,他曾经跟舅舅学过,但没有学完就病倒了,他又从头学起。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记下来,然后集中求人给他讲解。当时,因家中贫寒,他除了读书,还要挤时间上山砍柴、挖野菜,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要把书带上,有空就学。白天时间不够用,晚上学习又没灯油,他便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躺在床上,回忆白天学过的内容;实在记不起来的时候,他就燃柴借光而读。不久,家中的书读完了,他又去借书读。

由于李颙刻苦自学,勤奋不懈,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读完了二十多部经书,文章写得也很出色。

有一次,他写的文章被县学的一位老师看到后称赞说:“像他这样从没有上过学,完全靠自学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我看天下没有第二个人能办得到啊!”

此后,李颙又读诸子百家,博览群书。几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位博闻多识的学者,先后应聘在无锡、江阴、清江、宜兴等地讲学。他每到一处,前去听课的人多得室内坐不下,就在院子中站着听,一连几个时辰,没有一个中途退出的。

清廷迁都北京后,听说了他的大名,多次请他入朝做官,他竟以绝食相拒。公元1703年,清圣祖康熙西巡,再次要召见他,此时李颙年已古稀,仍以年老体弱拒不应召,只是让他的儿子李慎言把他所著的《四书反身录》、《二曲集》呈给康熙。

康熙看后,深被他的民族气节所感动,亲自题写了一块“操志高洁”的匾额赐给他,以资表彰。

公元1705年,李颙病逝于富平,时年七十七岁。其著作有《二曲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