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童故事
3171900000263

第263章 毛奇龄人称“双高奇童”

毛奇龄,字大可,又字齐于,号初晴,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经学家。

他小的时候,曾以十三岁考中秀才而被传为佳话,更以刻苦读书、勤奋好学而被称为“双高奇童”。

公元1623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一个婴儿呱呱降生在江苏萧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中,父母为他起名叫毛奇龄。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喜欢读书,四岁读《大学》,过目就能背诵下来,正如《清史稿·毛奇龄传》中所记述的:“四岁,母口授《大学》,即成诵。”

别看毛奇龄的年纪小,读起书来却十分刻苦。他每日黎明即起,去一个小树林中背诗,直到母亲再三去叫,才回家吃饭;晚上,他挑灯夜读,常常是父母都睡觉了,他还要坚持读几篇;严冬,他手冻得不能屈伸,便反复搓上几遍,再继续写字;三伏天,蚊叮虫咬,他不觉得,汗水流进了眼睛,他用毛巾擦擦照读不停。

由于他长年坚持不懈,三年中便读完了“四书”和“五经”。

他家既为书香之家,藏书当然不少,仍被他很快就读完了。他父亲有一个叫祁季孙的朋友,藏书众多,他便常去借阅。祁季孙对毛奇龄的聪明久有所闻,当然乐意把书借给他,不过给他作了两条规定:一是限期归还;二是每读一部书,必须把读后的收获记载下来,到还书时一并送给他。这一来,更加激发了毛奇龄读书的积极性和刻苦性。

一晃两年过去,毛奇龄去还借读的最后一本书,祁季孙让人把毛奇龄读过的书全部装在一部车子上,把他写的读书笔记装在另一部车子上,带着毛奇龄一块来到毛家,对他的父母说:“看见了吧,这就是他两年来在我那儿借读的书,和奇龄的个子一样高;这是他读书后写的读书笔记,也几乎和他的个子一样高。现在,我把奇龄也带来了,送给你们一个‘双高奇童’!”

此时,院中来了不少人,听了祁季孙的介绍,又看到毛奇龄读过的那车书和写的那车读书笔记,无不叹服地称赞说:“‘双高奇童’,名副其实!”

毛奇龄的父母更为儿子的少年有志而高兴,为祁季孙两年来对儿子的悉心培养流下了感激的泪水。